收藏 分销(赏)

2025年高一地理下册知识点课后检测.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585322 上传时间:2025-11-0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12M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高一地理下册知识点课后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5年高一地理下册知识点课后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课时 都市土地运用 都市功能分区和空间构造 知识点一 都市土地运用、都市功能分区[学生用书P32] 一、都市土地运用 含义 指在都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把土地作为生产和生活资料,根据其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加以改造、运用和保护的全过程。 作用 反应出都市布局的基本形态和都市功能的地区差异。 重要类型 包括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用地及绿化地带、交通用地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和水面。 【思考】 1.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曾是封建王朝时期的皇家住所,如今已变身成为故宫博物院,成为世人游览的场所。故宫土地运用的变化阐明了什么? 提醒:阐明都市的土地运用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会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二、都市功能分区和空间构造 都市功能分区 (1)类型:商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都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2)影响原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送状况等。 2.中心商务区(CBD)——都市的商业关键地区 (1)特点 (2)变动影响:对都市的用地构造、功能分区、商业网点布局和房地产价格具有明显影响。 [图表导读] 读教材P31图2-5 中心商务区重要功能示意,思考下列问题。 (1)中心商务区的重要功能有哪些? 提醒:商务枢纽职能、交通中心职能、房地产开发职能、旅游职能。 (2)中心商务区的人口流动变化有何特点? 提醒:白天人口大量流入,夜晚人口大量流出,人口流动昼夜差异大。 【思考】 2.商业区和中心商务区有何区别? 提醒:商业区和中心商务区都是都市功能区。商业区是都市中商业活动在空间上高度汇集形成的都市地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和街角路口处。在市中心区域则往往形成中心商务区。中心商务区是指中心商业区内商务活动和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吸引力和服务范围最大的地区,同步也是地价最高的地区。中心商务区肩负着商业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双重职能。 3.都市各功能区中的土地运用类型与否为单一的运用方式? 提醒:都市中的多种功能区以某一种土地运用方式为主,也也许存在其他用地类型。如住宅区中常存在商店、工厂等,只是商店和工厂用地面积所占比例较小而已。因此功能区是指某种职能的集中分布区域,也可兼有其他职能。 材料 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地城镇规划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 (1)图中商业区的区位特征是什么?其区位优势有哪些?除此之外,商业区还可选择在什么地方? (2)批发市场区位选择的重要优势条件是什么? (3)甲功能区是哪种功能区?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4)乙功能区是哪种功能区?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5)在a、b、c、d四地中,最合适建高级住宅区的是哪里?理由是什么? 提醒:(1)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客流量大。商业区还可选择在街道两侧和道路交会处。 (2)交通便利,地价较低。 (3)住宅区。位于市中心外围,占地面积广泛。 (4)工业区。位于都市边缘,沿交通线分布,与其他功能区之间设有绿化带。 (5)d。d处位于河流上游、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高坡地带。 1.都市功能分区的形成 2.都市重要功能分区的形态、特征及分布 功能分区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形态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集聚成片 占地面积大,是都市的最基本职能,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特征 地价高,是都市关键区。CBD特征: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异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 不停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重要交通干线分布 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辨别化;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分布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都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络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络 [措施技巧] 都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措施 合理布局都市功能区(重要是住宅区与工业区),重要考虑如下四个方面: (1)协调用地:既要保证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内部的交通联络,又要在两者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以便两者之间的联络。 (2)合理布局:住宅用地要建在都市盛行风的上风向、水源的上游。污染企业要布局在都市外围,并注意与盛行风和水源的关系,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要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如在季风区,则布局在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有水污染的企业,一定要布局在流经都市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河流。 (3)建防护带: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要有卫生防护带,带内可植树造林,安排某些非公用建筑物,如仓库等。这样既可对住宅区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长绿地面积,改善都市环境。 (4)留有余地:各功能区之间要留有发展的余地,目的是针对某些预想不到的状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 [知识拓展] 影响都市功能分区的重要原因 (1)影响地租高下的经济原因 ①距市中心远近 ②交通的通达度 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差,土地价格或地租越低。交通通达度不一样,地租差异明显。 (2)其他原因 原因 影响 举例 历史原因 历史背景 很大程度上决定功能分区的现实状况 上海中心商务区的发展 历史变化 都市土地运用随历史而变化 都市中心区附近住宅区的衰落、城内污染工厂外迁 社会原因 收入 形成不一样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高、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著名度 对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影响,还影响到商业区和工业区的发展变化 高收入阶层集聚形成高级住宅区 种族 对住宅辨别异的影响很大 西方都市中的种族居住区,如黑人区 行政原因 重要表目前制定政策和都市规划这些政府行为上  下图是某发达国家某都市用地变化示意图(三个阶段),读图回答问题。 (1)都市形成阶段(Ⅰ阶段)决定都市区位的重要原因是________,它为都市的发展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等优越的条件。 (2)Ⅲ阶段商业用地分布在________或________两侧。 (3)住宅区为都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场所。Ⅲ阶段住宅区出现了分化,从建筑质量来说图中甲、乙两种住宅区,甲为________;乙为________。 (4)该都市在发展的过程中,某些工厂迁出了老城区,工业区在都市区位中的变化趋势总体上体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趋向于沿重要交通干线分布。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都市重要分布在河流的曲流处,河流的供水功能和运送功能是都市兴起的主导原因。第(2)题,Ⅲ阶段商业用地重要分布在市中心和都市干道与环线公路交会处。第(3)题,甲地在铁路附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环境质量较差,且靠近生产用地,应为低级住宅区;乙地位于河流上游,盛行风向的上风向,地势较高,环境优美,应为高级住宅区。第(4)题,工业区重要布局在都市外围,并沿交通干线分布,重要目的是保护都市环境、减少生产成本。 答案:(1)河流 水资源 水运功能 (2)都市几何中心 交通干线 (3)低级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 (4)不停向市区外缘移动 保护都市环境 减少生产成本 知识点二 都市空间构造模式[学生用书P34] 1.西方都市构造学说 模式 特点 形成原因 图示 同心圆模式 自关键向外扩展 地租原因 扇形模式 功能区沿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 交通的发展 多关键模式 出现不一样的新的关键点,且以同样的强度发展起来 地租原因,交通的发展,人口增多   2.我国古代都市空间构造 【思考】 同心圆模式和多关键模式中的CBD的位置有何不一样? 提醒:同心圆模式中CBD位于都市的几何中心。多关键模式中的CBD的位置常常不在都市的几何中心,有时根据交通条件的变化而偏向一方。 材料 我国某海滨小城的城区布局图。 结合材料探究: (1)都市空间构造模式一般包括哪几种?其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是哪种模式? (2)该都市应属于哪种模式?该模式体现了都市的发展延伸规律是什么? (3)图中的①~⑦中哪个区域合适发展成中心商务区?为何? (4)除中心商务区外,分别说出①~⑦中哪个区域的房价最高和最低?这种分布体现了住宅辨别化的什么规律? (5)该都市工业区的布局与否合理?为何? 提醒:(1)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关键模式和未来“田园都市”模式。未来“田园都市”模式。 (2)扇形模式。都市的发展总是从市中心向外沿重要交通干线或沿阻碍最小的路线延伸。 (3)①地区。本区域位于都市中心地带,交通便利。 (4)⑤最高。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临海,环境优美,交通便利。⑦最低。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本区有火电厂,靠近铁路,环境污染较严重。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5)不合理。工业区布局在河流上游,且部分在市中心附近,对市区大气及水源污染严重。 都市空间构造模式 都市空间构造模式有诸多,常见模式有三种,即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及多关键模式。它们重要是根据西方国家的都市土地运用构造概括出来的,与中国的实际状况存在很大差异。 都市空间构造模式 特点 成因 同心圆模式 都市形态集中紧凑,都市的功能区围绕中心呈同心圆状 平原地形,都市各功能区通过不停的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关键向外扩展而成 扇形模式 都市各功能区出现沿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都市的发展总是从市中心向外沿重要交通干线或沿阻碍最小的路线延伸 在私人小汽车这种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 多关键模式 都市并非依托单一关键发展,而是围绕着几种关键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镇等多种功能区,并由它们共同构成都市地区 伴随都市不停向外扩展,由于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关键,同步也受河流、地形等原因影响  读某都市地区构造示意图,该都市地区功能分区有:中心商务区、批发区与轻工业区、低级住宅区、中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数字代表的都市功能分区,对的的是(  ) A.A——高级住宅区 B.B——批发与轻工业区 C.C——中心商务区 D.D——低级住宅区 (2)都市功能区向外发展的方向是(  ) A.沿山坡 B.沿交通干线 C.沿盛行风向 D.沿南北方向 (3)E功能区的优势条件是(  ) A.靠近中心商务区 B.远离工业区 C.地势低平 D.周围是风景区 解析:第(1)题,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学会分析各功能区的区位条件,对的的组合是:A——中心商务区;B——批发与轻工业区;C——低级住宅区;D——中级住宅区。第(2)题,扇形模式的形成体现了都市的发展由市中心向外沿交通线延伸。第(3)题,根据图例可知E功能区周围是风景区,环境优美。 答案:(1)B (2)B (3)D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无掌握如下内容? 重点必背 1.都市最基本的功能区有哪些? 2.影响都市功能分区的重要原因有哪些? 3.中心商务区的重要特点是什么? 4.都市中的工业区的区位有何特点,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5.扇形模式的功能区呈楔形向外扩展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微点拨 1.每个都市并不是都具有多种功能区。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是都市地区的基本构成单元,为各类都市所共有。而文教区、行政区和风景区等在中小都市里就不是很明显,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很小或分散布局,形成不了对应的功能区。 2.中心商务区和商业区的区别 (1)从区位上看:商业区一般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而中心商务区位于市中心。 (2)从职能上看:中心商务区兼有商业活动和服务活动的功能,而商业区的功能较多地被认为重要从事商业活动。 3.工业区布局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应位于都市外缘、交通干线两侧、河流下游、下风向,与居民居住区之间应设置防护带。 4.(1)市中心:交通通达度最高,是地租最高峰,一般形成中心商务区。 (2)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重要公路的两侧和都市环线的交会处:交通通达度高,是地租次高峰,一般形成商业区。 (3)都市外环路及公路干线两侧:交通通达度较高,地租较高,一般形成住宅区。 (4)都市边缘:交通通达度较低,地租较低,一般形成工业区。 ,             [学生用书P36]) 知识点一 都市土地运用、都市功能分区 1.下图为我国1990~某都市各区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分析④区土地运用类型应为(  ) A.商业用地        B.工业用地 C.政府机关用地 D.居住用地 解析:选B。④区远离市中心,位于河流的下流,交通便利,最也许是工业用地。 读南亚某都市重要功能辨别布示意图,回答2~3题。 2.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对的的是(  ) A.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B.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C.住宅区 工业区 旅游区 D.住宅区 绿化区 工业区 3.有关该都市的规划及原因,论述对的的是(  ) A.①处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 B.②处建大型仓库——地价较低 C.③处建绿化带——减少污染 D.④处建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解析:第2题,由图可知,甲区域有多条交通线路通过,交通通达度最高,应为商业区;乙分布于商业区外缘,应为住宅区;丙位于都市外缘,且位于与季风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南亚冬季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应为工业区。第3题,中心商务区多建在市中心,故A项错误;大型仓库应建在地价较低、交通便利的地区,故B项错误;为减少工业区对住宅区的污染,绿化带应建在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故C项对的;食品加工厂应建在河流的上游,故D项错误。 答案:2.B 3.C 4.都市土地运用的空间构造受多种原因的影响。都市土地运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影响这种土地运用空间构造的重要原因是(  ) ①土地价格 ②发展历史 ③交通条件 ④生活习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B。在完全竞争的状态下,某一块特定的土地,只有支付能力最高的功能活动才也许租用。因此,土地价格和交通条件对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的这种土地运用模式有很大的影响;发展历史对这种土地运用模式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重要原因;生活习惯对这种土地运用模式几乎没有影响。 知识点二 都市空间构造模式 读某大都市功能辨别布简图,回答5~6题。 5.从都市功能分区的构造看,该都市属于(  )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关键模式 D.条带状 6.若在该都市建设一集零售、娱乐、餐饮、办公于一体的高层建筑,应建在(  ) A.a区 B.b区 C.c区 D.d区 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都市各功能区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第6题,该建筑应建在中心商务区,该区经济活动最为繁忙,建筑物高大密集。 答案:5.B 6.A ,             [学生用书单独成册]) 下图为某特大都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重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重要指居住人口。读图完毕1~2题。 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应(  )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辨别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辨别离 2.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 A.都市服务等级提高 B.都市交通条件改善 C.都市流感人口增长 D.都市生态环境优化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70~1990年之间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和夜间人口变化越来越大,即人们白天到中心商务区上班,夜间休息到住宅区,体现出住宅区和中心商务辨别离。第2题,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反应出住宅区与中心商务辨别离,住宅区和中心商务辨别离的必备条件是都市交通条件改善,只有都市交通条件改善,才能使人们上下班更为便捷。 答案:1.C 2.B 下图为某都市功能分区简图,该市甲、乙住宅区出现了明显分化。读图完毕3~4题。 3.有关甲、乙住宅区的论述,对的的是(  ) A.甲区邻近商业区,居民购物比乙区以便 B.乙区居民的收入一般高于甲区 C.甲区交通便利,房价高 D.乙区远离市中心,房价低 4.有关该市工业区区位选择的论述,不对的的是(  ) A.位于都市边缘,地价较低 B.靠近中心商业区,有助于构造调整 C.临近铁路线,交通便利 D.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污染小 解析:第3题,甲住宅区靠近工业区和铁路,属于低级住宅区;乙住宅区位于河流上游,靠近风景区,地势较高,属于高级住宅区,该小区的居民一般收入较高。第4题,该市工业区位于都市外缘,盛行风的下风向,靠近铁路,交通便利。 答案:3.B 4.B 某都市具有环形放射状道路,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能对的表达都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6.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地段一般的功能区是(  ) 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文化区 解析:第5题,市中心土地租金最高,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重要公路与都市环线交会处形成地租次高峰。第6题,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及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重要公路两旁地段一般是商业区。 答案:5.D 6.A 下图为某中等都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完毕7~8题。 7.该都市的空间构造最有也许是(  ) A.扇形模式 B.同心圆模式 C.楔形模式 D.多关键模式 8.R1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其重要原因是该区域(  ) A.交通通达度低 B.环境质量差 C.地租昂贵 D.服务设施差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该都市的空间构造最有也许为同心圆模式。第8题,R1区域位于都市中心,地价较高,为商业区,故常住人口少。 答案:7.B 8.C 9.下图为某都市示意图。读图,完毕下列各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_(偏南风、偏北风)。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重要特点尚有哪些? (3)A、B、C、D四地中,最有也许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__地。 (4)A、B、C、D四地中,最合适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什么? 解析:第(1)题,该地工业区位于都市的北部和西部,因此盛行偏南风才不污染住宅区空气。第(2)题,可从交通和位置两个角度归纳。第(3)题,位于市中心附近的C,交通便捷,人流量大,最有也许发展为商业中心。第(4)题,高级住宅区需要优美的环境,可从风向、河流、周围环境等角度分析。 答案:(1)偏南风 (2)靠近河流、公路、铁路等交通便捷处;分布在都市的边缘地区等。 (3)C (4)D 位于城区盛行风的上风地带,污染少;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 10.如图是我国某特大都市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初期该都市选址的有利条件。 (2)该都市空间构造模式与哪种模式较为相似?其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3)M、P、Q中哪一处是高级住宅区,并说出判断理由。 (4)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都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何处并说出理由。 (5)请简述甲、乙两卫星城建设对该都市建设的意义。 解析:第(1)题,都市的选址重要是受到自然原因(地形、气候、河流、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原因(交通条件、政治原因、旅游原因等)影响,我国某特大都市示意图中,该都市市中心的中心商务区位于河流的交汇处,其他都市功能区重要沿河流呈扇形分布,河流能为都市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运交通和充足的水源。第(2)题,扇形模式的形成原因是地租原因和交通通达性。第(3)题,高级住宅区占据高坡、上风、上水、交通、风景区等优势。高级住宅区选择的区位是环境优美、地势较高的都市边缘地方,往往靠近文化区或风景区;P点位于河流上游,水源洁净;靠近文化教育区;靠近旅游观光带,环境优美;远离重工业区,污染少;离中心商务区近,以便购物;而Q区靠近重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且靠近飞机场,噪声污染严重;M区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易受污染,且靠近火车站,比较嘈杂,不符合形成高级住宅区的选址条件。第(4)题,高新技术产业区一般分布于人才密集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靠近高速公路或飞机场)等,石油化工工业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石油化工城的建设往往远离城区,并位于河流下游,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及交通便利的地区,尽量减少对城区的污染;甲处位于河流下游、盛行风向垂直地带的郊外,且靠近河流与高速公路,水陆交通便利,适于建设石油化工城;乙城位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区,环境优美,且靠近高速公路与飞机场,交通便利,适于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第(5)题,卫星城是指在大都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都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都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意在控制大都市的过度扩展,疏散过度集中的人口和工业,进而分散都市职能,缓和用地紧张与交通压力,利于保护都市环境,增进都市合理化发展等。 答案:(1)河流交汇处,水运便利,取水以便。 (2)扇形模式。地租原因和交通原因。 (3)P。位于河流上游,水源洁净,靠近文化教育区;靠近旅游观光带,环境优美;远离重工业区,污染少;离中心商务区近,以便购物。 (4)甲。位于河流下游,水污染小;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大气污染小;水陆交通便利。 (5)分散都市职能;缓和都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助于保护和改善都市环境;增进都市合理化发展。 伴随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不停向郊区延伸,高速公路出入口、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成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伴随集聚区规模的扩大,逐渐形成具有都市功能的新都市,又称“边缘都市”。下图示意美国“边缘都市”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土地运用类型的空间布局。据此完毕1~2题。 1.图示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首先出现的土地运用类型是(  ) A.生产用地        B.居住用地 C.办公用地 D.零售业用地 2.图示“边缘都市”(  ) A.人口的昼夜流动性大 B.产业构造以第三产业为主 C.空间上和中心都市相接 D.建筑物的密度比中心都市大 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以零售业用地为主;“边缘都市”是在原有都市周围郊区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就业场所、购物、娱乐等功能的新都市,产业构造以第三产业为主。 答案:1.D 2.B 下图为某市三个不一样区域的土地运用构造图。读图回答3~4题。 3.三个区域中(  ) A.工业污染最严重的是a B.常住人口最多的是b C.地价最高的是c D.商业活动最为繁华的是b 4.如下地理事物最有也许位于a区域的是(  ) A.大型批发零售市场 B.高级住宅区 C.疗养院 D.中心商务区 解析:第3题,据图中三个不一样区域的土地运用构成可知,a区域为中心商务区,地价最高;b区域为住宅区,常住人口最多;c区域为工业区,工业污染最严重。第4题,由上题可知,a区域为中心商务区。 答案:3.B 4.D 5.下图为某地区土地运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从都市土地运用类型看,________区的土地运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_______区占地面积最大。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4)伴随都市的发展,该都市规划建设新城,既有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你支持哪一种方案?请论述你的理由。 解析:(1)公共事业用地重要指公共服务事业的用地,例如政府、文教、医疗等;都市中最广泛的土地运用是住宅用地。(2)大型批发市场要遵照交通最优原则,①在都市边缘,占地面积广,地价低;靠近铁路、高速公路,交通便利。(3)化学工业污染大气和水源,图示化学园区在都市东北方,河流下游方向,对都市水源污染小;最小风频上风方向,对都市大气污染小。(4)该都市规划建设新城,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均有利有弊,选其一答,要论述建城的有利条件。东北部: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原有的公用基础设施很好,便于工人上下班。西南部:地势较高,在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很好;运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答案:(1)文教 住宅 (2)① 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都市外围,地价低 (3)河流下游方向,对都市水源污染小;最小风频上风方向,对都市大气污染小。 (4)如下两种答案任答其一,言之有理即可。 一是东北部: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公用基础设施很好,便于工人上下班。 二是西南部: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很好;运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午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傍晚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