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安徽省阜阳市郁文中学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585267 上传时间:2025-11-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2.50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安徽省阜阳市郁文中学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5年安徽省阜阳市郁文中学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查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与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晰,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选题 1.有关欧姆定律体现式的几种理解,下列说法中对的的是(  ) A.由可得,表达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时,导体的电阻增大 B.由可得,表达当通过导体的电流减小时,导体的电阻增大 C.表达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也一定增大 D.由可得,表达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期,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2.将规格都是“220 V 180 W”的一台电冰箱、一台电风扇和一床电热毯,分别接入同一家庭电路中,若通电时间相似,则产生热量最多的是 A.电冰箱 B.电风扇 C.电热毯 D.同样多 3.如图所示是风扇中的一种自动保护装置:当风扇不慎被碰发生倾斜或倾倒时,小球就会向一侧滚动使电路断开,起到保护风扇的作用,由此判断,这个保护装置在风扇电路中的作用相称于(  ) A.开关 B.导线 C.电源 D.用电器 4.平面镜中“花”的大小取决于 A.平面镜的大小 B.花自身的大小 C.花到平面镜的距离 D.平面镜放置的高下 5.有关声现象,下列说法中对的的是 ( )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可以听到声音 B.成语“震耳欲聋”重要是指声音的音调很高 C.能区别不一样人说话的声音,是由于他们的音色不一样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6.下列各成语所反应的情景,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A.凿壁偷光           B.一叶障目                C.镜花水月                D.形影相随 7.下列光学器件,与电影放映机的成像原理相似的是(  ) A.投影仪 B.摄影机 C.放大镜 D.近视镜 8.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试验示意图。有关这个试验,下列说法中对的的是 A.试验最佳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B.在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一直与蜡烛等大 C.将光屏放在玻璃板背面,可以从光屏上观测到像 D.蜡烛不动,前后移动玻璃板时像的位置保持不变 二、多选题 9.图甲是在一原则大气压下“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试验装置(一原则大气压下该物质的沸点为127.9℃)。图乙是根据试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 A.继续加热,该物质会沸腾 B.该物质是非晶体 C.该物质在AB段是固态 D.一原则大气压下该物质的凝固点是80℃ 10.对于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中对的的是(  ) A.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与体积V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 C.一瓶食用油用掉二分之一后,其质量m与密度ρ都减少二分之一 D.一瓶食用油用掉二分之一后,其质量m减少二分之一,密度ρ不变 三、填空题 11.家庭和试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的原理制成的,小明用温度计测量教室外的温度如图所示,其示数为_____℃. 12.某同学测出一木块长29.58cm,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数据中的精确值是_____mm,估计值_____mm. 13.速度的单位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它们的符号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4.体积为15cm3,质量是27g的空心铝球,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 cm3,若在其中空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_______g。(ρ铝=2.7×103kg/m3) 15.把戏游泳运动员在水下听到的音乐声是由水下扬声器的________产生的,音乐声在水中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16.如图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试验中,长5cm的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此过程中小车所用时间是___________秒,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米/秒。 四、作图、试验探究题 17.在如图 中,根据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 (_________) 18.如图所示,在安静的湖边有一盏路灯标识为S,潜水爱好者在水下E处看到路灯的像为S′.请画出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S的光路图_____. 19.(10分)小明在学习滑动摩擦力的知识时,他认为“物体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小东不一样意小明的观点,于是运用长木板、弹簧测力计、轻细线,以及一种带有挂钩的长方体物块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试验装置进行研究。 已知长木板的上表面粗糙程度均匀且一端带有一种高度可调整的定滑轮;物块的长、宽、高的长度各不相似的物块。如下是小东的部分试验环节,请补充完整: (1)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物块平放在长木板上,调整定滑轮的高度,使拉物块的轻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2)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块在长木板上做_____________运动,读出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1,根据_____________原理可知,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f1=F1; (3)调整定滑轮的高度,将物块______________,使拉物块的轻细线与长木板平行,反复第二环节的操作与测量,读出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2,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f2=F2.。 (4)比较两次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发现f2=f1通过小东的试验成果f2=f1,可以得到的试验结论是____________,阐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五、计算题 20.(6分)王敏同学用卷尺测量出排球场的长度a=18.000m,宽度b=9.000m;该卷尺的分度值为多少?试求出排球场的面积S为多少m2? 21.(6分)一辆汽车在匀速行驶,道路前方有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并在4s后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速度为20m/s.求: (1)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旅程? (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多远? 参照答案 一、单选题 1、D 【详解】AB.由于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AB错误; C.由欧姆定律懂得,电阻一定,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因此,只有电阻一定期,当导体两端电压增大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才一定增大,故C错误; D.由欧姆定律懂得,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期,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D对的。 故选D。 2、C 【详解】接在家庭电路中,三种用电器的实际功率相等,用电器工作时间t相等,因此三种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相似; 电冰箱与电风扇工作时,重要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产生的热量很小, 电热毯工作时电热丝产生热量,把电能所有转化为热量; 因此产生热量最多的是电热毯. 故选C. 【点睛】 不要认为三个电器产生的热量同样多,由于每个用电器工作时的能量转化状况是不一样的,电热类的用电器工作时,电能会所有转化为内能,而其他类的用电器,只有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 3、A 【详解】由图知,当风扇没有倾斜时,可以正常工作,阐明电路是通路状态;当风扇发生倾斜或倾倒时,小球就会向一侧使电路断开,风扇不能工作,处在断路状态.阐明小球可以控制风扇的工作状态,相称于开关. 4、B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详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与平面镜的大小、物距的大小、平面镜放置的高下等原因无关,平面镜中的“花”的大小取决于花自身的大小。 故选B。 5、C 【详解】A.若物体振动的频率低于20Hz或高于0Hz,人耳就听不到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了,故A错误; B.成语“震耳欲聋”重要是指声音的响度很大,故B错误; C.不一样的发生体音色不一样,故C对的;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C。 6、C 【解析】凿壁借光、一叶障目、形影相随都是运用了光的直线传播.镜花水月是光的反射现象.因此答案选C. 7、A 【详解】电影放映机运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运用了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A.投影仪运用了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符合题意; B.摄影机运用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不符合题意; C.放大镜运用了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 D.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戴近视眼镜使光线发散某些,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B 【详解】A.探究平面镜成像试验时,烛焰是成像物体,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的对比度减少,成像不太清晰。故A错误;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根据物像大小相等,蜡烛的像一直与蜡烛等大。故B对的; C.平面镜成虚像,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不会成在光屏上。故C错误; D.蜡烛不动,前后移动玻璃板时,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因此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随之变化,故像的位置不停变化。故D错误。 二、多选题 9、CD 【详解】A.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达到100℃,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试管中的物质的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同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温度不能升高到127.9℃,因此不会沸腾,故A错误; BD.由图象懂得,物质的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高,阐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图象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80℃就是物质的熔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似,则一原则大气压下该物质的凝固点是80℃,故B错误,D对的; C.物质的熔点为80℃,AB段表达固态物质吸热升温过程,故C对的。 故选CD。 10、BD 【详解】AB.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但某种物质的密度数值上等于质量与体积之比,故A不对的,B对的; CD.一瓶食用油用掉二分之一后,其质量减少了二分之一,但密度不变,因其构成的物质不变,故C不对的,D对的。 故选BD。 三、填空题 11、热胀冷缩 ﹣2 【详解】[1]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小明用温度计测量教室外的温度,由图可知,温度计一种大格表达10,一种大格又分为十个小格,因此一种小格为1,即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在“0”的下方,因此是零下温度,此时示数为-2。 【点睛】 本题考察温度计的原理、读数,要掌握温度计的读数措施,并注意辨别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12、1mm 295 0.8 【详解】由木块长29.58cm可知数字5是倒数第二位,即毫米位,对应于刻度尺的分度值,因此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1cm=10mm,测量数据由精确值和估读值构成,最末一位数值为估读值,其他的为精确值,因此精确值为29.5cm=295mm,估读值0.08cm=0.8mm. 13、米/秒 千米/时 m/s km/h 【详解】[1][2]根据速度的公式,若旅程单位使用米,时间的单位使用秒,得到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若旅程单位使用千米,时间的单位使用小时,得到速度的单位是千米每小时。 [3]米每秒用字母表达是m/s。 [4]千米每小时用字母表达是km/h。 14、5 32 【详解】[1]根据可得,质量为27g铝的体积为 因此铝球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 [2]空心部分装满水,水的质量 则球的总质量 15、振动 不相等 【详解】[1]振动产生声音,把戏游泳运动员在水下听到的音乐声是由水下扬声器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不一样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一样,并且,因此音乐声在水中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相等。 16、5 0.09 【详解】[1]由图知,此过程中小车所用时间是 [2]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 四、作图、试验探究题 17、 【详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首先通过入射点O做垂直于镜面的法线,做反射光线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18、 【详解】连接ES′与界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根据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不大于入射角,可画出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S的光路图; 【点睛】 由“爱好者在水下E处看到路灯的像为S′”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可确定入射点,然后根据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不大于入射角即可画出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S的光路图. 19、匀速直线运动 二力平衡 将物块侧放在木板上 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无关 【详解】(2)[1][2]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块在长木板上做速直线运动,读出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1,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 f1=F1 (2)[3]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只变化受力面积大小,故可将物块侧放在长木板上,使拉物块的轻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4)[4]上述两次试验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阐明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无关。 五、计算题 20、该卷尺的分度值为1cm;试求出排球场的面积S为162m2 【分析】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是长度测量时的一般规定,因此只要确定倒数第二位的单位是什么,就可以懂得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了。 【详解】排球场的长度a=18.000m,宽度b=9.000m,倒数第二位数字0对应的单位是cm,因此分度值为1cm;排球场的面积为 S=ab=18.000m×9.000m=162m2 答:该卷尺的分度值为1cm;试求出排球场的面积S为162m2。 21、(1)80m;(2)640m. 【分析】(1)司机鸣笛后,声音传到高山返回汽车时,汽车以20m/s的速度已经前行了4s,根据速度公式可求汽车行驶的距离; (2)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旅程之差是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与高山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高山的距离. 【详解】(1)由得,汽车行驶的旅程: ; (2)4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 , 设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为s, 根据题意,声音和汽车行驶的旅程之差是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与高山距离的2倍, 因此得:, 解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