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南大学-第1章-绪论1.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577358 上传时间:2025-11-04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919.50KB 下载积分:1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南大学-第1章-绪论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江南大学-第1章-绪论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Dr.Xiulan Sun,Group of Food Quality and Safety,School of Food Science&Technology,6th floor in Department of FOOD BUILDING,电话:,85869571,(8,571,),手机:139,15294105,E-mail:sxlzzz,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Health,健康,Life,生命,Offspring,子孙后代,Food safety,食品安全性,In our course,we will cover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subject:,本课程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的知识:,science*,科学,regulation,法规,control,控制,From the scientific point of view,discussion focuses on food quality,nutritional value,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food safety*,emerging problems*,health hazards*,analytical methodologies,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在科学方面,涉及食品质量、营养价值、化学和微生物安全、出现的问题、健康危害、分析方法和环境因素。,The issue of regulation is highlight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into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t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evels,the impact of regulations on politics and economics,and the role of various sectors of society in the process.,在法规方面,涉及制定各类相关法律、经济的国际、国家法规时如何应用科学知识。,The chapters on food safety control focus on:,how,control institutions work at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evels,how,control is carried out in practice(through sampling and analysis),how,enforcement measures can be implemented.,在控制方面,涉及如何控制国际、国内的公共机构的工作,实际操作中如何控制(如采样和分析),以及如何实施强制措施。,参考文献,*1 杨洁彬,王晶,王柏珍等编著.食品安全性.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TS207/026),2,颜国钦编著.食品安全学.艺轩图书出版社,中华民国七十七年(,TS201.6011),3,王有忠编著.食品安全.华香园出版社,中华民国八十年(,TS201.6/014),*4Kees van der Heijden.International Food Safety handbook.New york:Marcel Dekker,Inc,1999(TQ21-602),5,Neal H.Hooker,Elsa A.Murano.Interdisciplinary Food Safety Research,2001.(TS201.6/W07),6David H.Watson.Food Chemical Safety,2001.(TS201.6/W016:1),7Julie Miller Jones.Food Safety,1992.(TS201.6/W013.2),8,David McSwane.Food Safety&Sanitation,2000.(TS201.6/W015-2),9,钱和.,HACCP,原理与实施.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10吴永宁.现代食品安全科学.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第一章 绪论,Lecture 1,第一节 国内外食品安全概况,Food Safety:,A Worldwide Public Issue,主要内容,近年来国内外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引起食品安全隐患的原因及分析,食物中毒状况分析(来源:卫生部),食品安全监督抽查情况(来源:农业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一、近年来国内外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国际食品安全形势,1993,年,美国发生肉类食品大肠杆菌中毒事件;,1996,年至今肆虐英国和欧洲的疯牛病;,1997,年和,2001,年侵袭香港的禽流感;,(,6,人死亡,,12,人感染,,130,万只鸡扑杀),1998,年席卷东南亚的猪脑炎;,1999,年比利时的二恶英风波;,1999,年,欧洲可口可乐含有害物,2000,年,日本,奶制品,大肠杆菌事件;法国发生的李斯特菌污染事件;,国际重大事件回顾,近年来,国际上食品安全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1985,年,-1999,年,疯牛病事件(英国),(宰杀了,400,万头),1985,年,4,月 发现可疑病例,1986,年 发现患牛,17,例,1994,年,5,月,13,万头牛患病,1996,年,3,月,20,日 英国政府正式认可传染治人,潜伏期,5-15,年。,焚烧,400,万头牛,直接损失,60,亿美元。付农民赔偿费,200,亿英镑,2000,年在人群中英国出现第一例通过母体感染疯牛病的患者,1996,年大肠杆菌,0157,(日本,,7,万人),;,1996,年,5-8,月,日本中学和幼儿园相继发生多起大肠杆菌,O157,集体中毒事件,波及,44,个地区,,7,万例,死亡,12,人,甲肝流行(上海),1988,年,毛蚶,患者,31,万例,死亡,47,人,1997,年香港禽流感,虽然禽流感年年都有,但是一般来讲是不会死人的,那一年的香港禽流感导致患者病死,所以在国际上影响比较大;,1998,年东南亚猪脑炎;,1999,年比利时等国二恶英,1999,年,,Verkest,公司饲料中含被二恶英污染的动物脂肪,,5000,个养鸡场中,900,个使用了,Verkest,公司饲料,波及,法、德、荷兰的鸡、猪、牛。几十个国家抵制上述国的有关产品。,1999,年,李斯特菌食物中毒事件,1999,年年底,美国李斯特菌食物中毒事件。美国密歇根州,14,人死亡,在另外,22,个州也有,97,人因此患病,,6,名妇女流产。,2000,年年初法国李斯特杆菌,2000,年底至,2001,年初,法国发生李斯特菌污染食品事件,有,6,人死亡,;,2000,年日本雪印牌牛奶污染(金葡球菌肠毒素,14500,人);,2001,年上半年欧洲爆发口蹄疫;,2002,年日本国疯牛病,它是通过饲料传染的;,2002,年,5,月波兰疯牛病;,2003,年,6,月加拿大疯牛病;,2004,年的禽流感,我国首次公布了国内禽流感疫情。从东南亚等地区的统计,这次的禽流感人感染,42%,死亡率。,2005年9月,上海、北京、湖北相续发现附红体病,生吃肉食或就餐不洁引起(烤羊肉、涮火锅、三分熟的牛肉、生鱼、生料理)。,一种人兽共患病,有病的红细胞好像长了很多斑点的草莓。,引起血液炎症,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国内主要食品安全事件,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在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中,有的是发生了多起食物中毒,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有的是发现了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对公众安全产生了威胁;有的是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导致食品行业发展受损。这些食品安全事件警示我们,我国正处于食品安全矛盾的凸现期。,(一)苏丹红事件,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公布了亨氏、联合利华等,30,家企业的,359,种食品中可能含有具有致癌性的工业染色剂“苏丹红”,号。随后,在我国,包括广东亨氏美味源辣椒酱、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在内的,30,家企业的,88,个食品样品,先后被检出含有苏丹红,号。经调查,“苏丹红”,号的主要来源是使用了广州田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添加了“苏丹红”,号的辣椒精,该辣椒精作为食品添加剂,销往了全国,18,个省市,30,个企业。目前涉案人员已被逮捕。,(二)猪链球菌事件,2005,年,6,月下旬以来,在四川省部分地区发生了猪链球菌病疫情,此次四川省疫情为猪链球菌型疫情,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患者均因私自宰杀、加工病死猪而感染发病,没有发生人传人现象;没有人因购买食用经检疫合格的猪肉而染病。四川省累计发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204,例,死亡,38,例;累计病死生猪,647,头。,(三)啤酒甲醛事件,2005,年,7,月,国内一篇标题为,啤酒业早该禁用甲醛,的报道,不仅引发了国内社会关注,也引起了韩日等邻国对我国出口啤酒的关注。,7,月,11,日,韩国食品医药安全厅下令,要求有关方面紧急收回并检测今年从中国进口的啤酒,涉及了,12,个中国啤酒厂商的,15,个品牌。,7,月,12,日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已经向日本各地相关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啤酒进口商向中国啤酒出口企业进行书面确认,确保啤酒不含甲醛。,7,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专项抽查结果:所有检测样品不仅大大低于我国,发酵酒卫生标准,中规定的每升小于,2,毫克的甲醛限量要求,而且还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饮用水质量安全指南中甲醛含量每升不大于,0.9,毫克的限定,国产啤酒是安全的。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厅也于,7,月,26,日宣布,韩国进口的中国啤酒甲醛含量远远低于标准,属于酿造过程中自然发酵产生,因此中国啤酒是安全的。,(,四,),猪蓝耳病事件,2006,年,6,月以来,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发生猪病疫情,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农业部组织专家分析确定新变异猪蓝耳病病毒为主要病原,并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根据农业部调查显示,截止,2007,年,5,月,中国有,22,个省份先后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疫情县市,194,个、疫点,289,个,发病猪,45858,头,死亡,18597,头,扑杀,5778,头。猪蓝耳病事件引起了强烈的行业负面效应。,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分析,:,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繁爆发,严重影响了公众安全和消费信心,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映射了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和应急体系中的漏洞。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应急体系建设逐步完善,面对本年度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我国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有效降低了食品安全事件的不良影响,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从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上,能够折射出存在的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和缺陷。,二、引起食品安全隐患的原因及分析:,(一)、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状况,(二)、农业投入品对食用农产品安全的影响,(三)、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四)、食品加工与消费模式的改变,我国食品产业快速发展,食品数量日益丰富,品种更加多样,人民群众对食品的关注已经从量的问题转变到安全问题上来。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机制和法制尚不健全,食品行业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食品消费安全意识差,新科技和新技术不断出现。这些经济和社会因素使我国食品安全面临新的挑战,食品安全矛盾凸现,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一)、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状况,食用农产品的安全与产地的土壤、大气、水等环境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愈来愈突出,造成了农业产地污染状况严重。,土地污染,我国耕地污染严重。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1000,万公顷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三废”污染:全国利用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为,361.8,万公顷,占全国地面水总灌溉面积的,9.96,;大气污染(以酸雨和氟污染为主)的农田面积约,530,万公顷;固体废物堆存侵占和垃圾污染的农田面积,90,万公顷。此外,全国还有,1300,1600,万公顷耕地受到农药的污染。,2、产地水环境污染状况,我国水体环境总体上污染较严重。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资料显示:我国,1200,条河流中,,850,条江河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已有近,1,4,的河流、河段因污染而不能满足灌溉用水要求;全国湖泊约有,75,的水域受到显著污染。,产地土壤、水和大气环境的污染,造成食用农产品中重金属、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富集,形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国家环保总局近期完成的“我国典型地区(珠三角、长三角等)和高风险区域(污灌区、城市周围、重污染企业周围等)的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案例:,江苏调查区蔬菜和稻米中铅超标率分别达到60.0和46.0;苏南地区蔬菜中镉超标率为24.0;高邮调查区稻米中汞超标率为56.6,铬超标率为3.9;徐州调查区蔬菜中汞超标率为7.0;太仓调查区蔬菜中铬超标率达到60.0。,案例,广东调查区叶菜类蔬菜铅超标率为11.0,镉超标率为19.0,汞超标率为4.0,铬超标率为2.0。16种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均在蔬菜和水果不同程度检出,总含量平均为614微克/公斤,其中致癌物质苯并(a)芘、苯并(a)蒽和苯并(a)荧蒽之和占总含量的66.0。,(二)、农业投入品对食用农产品安全的影响,农业投入品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主要指在农业生产(种植业、养殖业)中使用的农药、化肥、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种子等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一方面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食用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农业投入品的滥用或者违规使用,如滥用甚至违禁使用高毒农药、饲养禽畜滥用饲料添加剂、非法使用生长激素及“瘦肉精”、在水产养殖中滥用抗生素等行为,却造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案例,在我国,农药的年施用量已高达132万吨(比国外平均水平高出10倍),其中,高毒农药占70,案例,超范围使用饲料添加剂和不按规定使用饲料药物添加剂。,2006,年,11,月河北省发生“红心”鸭蛋事件,农业部调查发现事件原因是河北省平山、井陉两县的部分养殖户在饲料中添加了工业添加剂苏丹红。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蛋禽饲料和蛋禽养殖场苏丹红专项检查,在抽查的,5598,个蛋禽养殖场(户)中,有,8,个检出苏丹红。,(三)、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目前,我国在食品添加剂的管理、生产、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了食品的安全,甚至引发了食品安全事件。,现阶段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2大类1912品种,与国际项比较,还有大约500个食品添加剂品种没有纳入发证范围。,案例,自,2005,年以来,国内食糖价格不断上涨,为降低成本,部分企业在产品中违规添加大量的甜味剂,甚至直接用甜味剂代替白糖生产食品,这造成了食品安全隐患。,经对上海、天津及广州,3,个地区市场销售的,9,大类食品调查表明,在八宝粥、熟肉制品、果冻等食品中超范围使用甜味剂现象严重。以八宝粥为例,,36.8,的样品存在超范围使用甜味剂问题;而在蜜饯类、果冻类、无糖食品等食品中,甜味剂超标使用的现象也比较严重,以蜜饯为例,,45.9,的样品存在超标使用甜味剂的现象。,1),动物性食品消费增加,影响:,工业化动物产品生产体系,次临床感染动物,污染的动物饲料,(四)、食品加工与消费模式的改变,城市化,影响:,食物链延长,食品污染机会增加,病原体存活和生长,来源: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 1996年版,城市人口(),城市化延长食物链,农业生产,生产和加工,运输和分销,饮食服务,家庭食品制作,街头食品销售活动,运输和服务,消费,国际食品贸易,食品贸易增加,食品被销往世界各地,工业化/集约化的食品生产和加工,工业化的进一步加强及大批量食品分销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大规模爆发。,食源性疾病:委内瑞拉,报告病例/10万人,食源性疾病,:日本1990-1999,沙门氏菌,事件,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产气荚膜梭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志贺氏菌,英格兰和威尔士:沙门氏菌病和空肠弯曲菌病,来源:,PHLS,伦敦,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病:美国、日本、澳洲,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报告病例/10万人,198098年新西兰空肠弯曲菌病报告,年,报告人数,世界范围内的霍乱:1986-1995,病例数,国家数量,WPR:,沙门氏菌病(1996-1999),国家,WPR:伤寒(1997-1999),国家,病例数,WPR:肝炎(1997-1999),国家,病例数,食品预处理的不卫生操作,农业化学品使用不当,三、食物中毒状况分析(来源:卫生部),食物中毒状况是反映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一个客观依据,卫生部定期汇总各地上报的食物中毒发生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并就食品中毒的致病原因、发生食品中毒的就餐场所和学校食物中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通报。,200,3,年我国重大食物中毒的分析,1,、食品加工和保存不当。,不正确的食品加工或保存方式导致食物被蜡样芽胞杆菌、副溶血性弧菌等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包括食品未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某些食物中的致病因素未被彻底灭活等是导致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2,、有些消费者缺乏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知识和鉴别有毒动植物的能力,自我保护意识较弱。,2003,年,毒蕈、河豚鱼、蟾蜍等有毒动植物引起的中毒与,2002,年相比增长幅度明显,特别是毒蕈引起的中毒,全年共报告毒蕈中毒,32,起,,315,人中毒,,63,人死亡,为中毒致死原因的第二位。,200,3,年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分析,3,、投毒或误食化学性有毒物质。,2003,年因投毒导致的中毒事件起数与往年相比明显增多,是引起中毒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投毒的物质主要是剧毒急性鼠药(大多数为毒鼠强),高居中毒致死原因的第一位。,2003,年我国共报告重大剧毒鼠药中毒,75,起,,1316,人中毒,,121,人死亡,病死率为,9.2%,。,4,、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管理能力薄弱。,2006,年食物中毒事件分析,2006年,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发生食物中毒事件600起,食物中毒17974人,死亡201人。与2005年同期相比,中毒事件减少10.4,中毒人数减少6.7,死亡中毒人数减少53.5。2006年食物中毒情况见表7。,2006,年食物中毒情况,时间,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第一季度,60,1332,33,第二季度,185,5696,64,第三季度,211,6024,68,第四季度,144,4922,36,合计,600,17974,201,按食物中毒原因分类情况,致病原因,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微生物性,242,10219,14,化学性,112,1659,89,有毒动植物,149,3197,82,不明原因,97,2899,16,合 计,600,17974,201,2006,年,各地上报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分别为,242,起(占总数的,40.3,)和,10219,人(占总数的,56.9,);化学性食物中毒死亡人数最多,为,89,人(占总数的,44.3,),其次为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死亡人数为,82,人(占总数的,40.8,)。,与,2005,年同期相比,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增加了,33.7,、,34.8,,死亡人数减少了,54.8,;化学性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分别减少了,14.5,、,53.8,和,21.2,;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分别减少,16.8,、,39.1,、,45.7,。,按就餐场所分类的食物中毒情况,就餐场所,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集体食堂,234,7982,5,家庭,191,3365,166,饮食服务单位,88,3758,3,其他场所,87,2869,27,合 计,600,17974,201,学校食物中毒情况,中毒原因,报告起数,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微生物性,86,3377,0,化学性,19,403,5,有毒动植物,40,1362,0,不明原因,41,1245,0,合计,186,6387,5,四、食品安全监督抽查情况,按照各自职责,农业、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对有关食品进行了监督抽检。抽检结果一方面作为执法监督工作的依据,另一方面向社会公布,为公众了解食品安全状况提供参考。,以下是,2007,年度,各监管部门具体的抽检情况:,1.,农业部门对相关食品的监督抽查结果(来源: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五次例行监测,分别在一月、四月、七月、九月、十一月进行。五次监测结果均表明,我国农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高,重庆、郑州、合肥、青岛等城市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均在,95,以上,全国,37,个城市蔬菜、畜禽产品及水产品总体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其中,水产品中孔雀石绿超标为主要安全问题。,2,国家工商总局对相关食品的监督抽查结果,流通领域酱油质量监测结果,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组织黑龙江、宁夏、新疆等,3,个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哈尔滨市等,21,个市县的,53,家经销单位销售的,106,组酱油食品进行了质量监测。在抽取的,106,组酱油样品中,有,75,组酱油内在质量合格,质量监测合格率为,71.7,。,3.,国家质检总局,2005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对乳制品、辣椒制品、食用盐、干果干菜、方便食品、海蜇产品、酱腌菜产品、腐竹、熏煮香肠、瓶装(小瓶)饮用水、葡萄酒、白酒、酱卤类肉制品、饼干、碳酸饮料等几十种食品进行了专项国家监督抽查。,图,2005-2007,年上半年食品抽查合格率,(来源:国家质检总局),抽检结果显示,食品总体合格率稳步上升,重点行业的食品质量达到较高水平。,2006,年全国食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77.9%,。,2007,年上半年,食品专项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了,85.1%,。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质量呈共同提高的格局。,2007,年上半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质量平均合格率为,89.2%,,其中有,14,个省达到,90%,以上。,2007,年上半年消费量最大的前,10,类食品抽查合格率(图,3,),面粉流通市场专项调查中暴露的问题,过氧化苯甲酰不符合标准要求。本次调查发现过氧化苯甲酰不符合标准的产品有,134,个,占样本总数的,7.2,。其中过氧化苯甲酰最高含量达到,0.61g/Kg,,是规定使用限量(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食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规定了使用限量为,0.06g/Kg,)的,10,倍。,次硫酸氢钠甲醛,次硫酸氢钠甲醛不符合标准要求。调查发现次硫酸氢钠甲醛不符合标准的产品有5个,占抽样总数的0.27。最高含量为28mg/Kg。次硫酸氢钠甲醛(吊白块)在食品中是不允许使用的物质。,溴酸钾不符合标准要求。调查发现溴酸钾不符合标准的产品有11个,占抽样总数的0.59。其中,最高含量为42.1mg/Kg。溴酸钾由于有致癌作用,我国已于2005年7月1日起已禁止使用。,调查结果分析:,按照各自职责,农业、卫生、工商、质检等部门对有关食品进行了监督抽检。目前各部门已发布的抽检数据显示,与2006年相比,本年度食品安全水平保持稳定,总体合格率呈稳步上升态势,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安全问题。但是,各部门抽检指标、检测方法和标准缺乏一致性,抽检结果无法准确的相互确证。,五、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分析,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道与魔的较量,促使各国政府努力建设食品安全监管网,现代食品供应体系日趋“四化”,工业化、规模化、复杂化、国际化。,在如此长的产业链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引入食品安全危害,因此,必须对整个食品链实施充分、有效的控制,的数量,由尽可能少的监管机构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从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实践看,食品安全监管横向配置的一个明显趋势是监管机构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即由多部门联合监管模式向独立监管模式转变,最为典型的是加拿大和英国。,国务院制订的,食品安全法,草案将通过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监测体系、食品风险评估预防体系与食品信息体系四大体系,来肃清业界的不规范现象,构筑食品安全基本保障体系。,由于在食品链的任何阶段都可能引入食品安全危害,必须对整个食品链进行充分的控制。,主,管,部,门,农作物种植者,饲料加工者,食品初级生产者,食品加工者,食品再加工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杀虫剂、肥料和兽药生产者,辅料和添加剂生产食品链中的生产者,其它,服务提供者,运输和仓储经营者,设备制造者,清洁剂生产者,包装材料生产者,农业生产环境,国际共识:,要实现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必须对整个食品链中所有组织及其相关组织实施,全程监管,!,发达国家,特别是号称拥有世界上最严格、最科学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美国,建立了以产品监管为主的食品安全全程监管模式。,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模式导致食品安全信息流被人为阻断,农,业,部,质,检,局,工,商,总,局,卫,生,局,农产品种养植者,饲料加工者,食品初级生产者,食品加工者,食品再加工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杀虫剂、肥料和兽药生产者,辅料和添加剂生产食品链中的生产者,其它,服务提供者,运输和仓储经营者,设备制造者,清洁剂生产者,包装材料生产者,“分段监管”模式在实施全程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常见的八种障碍如下:,食品安全信息分散,难以全程监管整个食品链中的食品安全危害;,食品安全信息发布渠道混乱,不利于安全监管、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食品安全信息交流渠道不畅,影响监管和食品安全事件处理能力;,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不利于行业发展和安全食品的生产与流通;,食品安全标准和法规体系混乱,不能与国际接轨,导致行政监管困难;,缺乏食品安全信息更新体系,导致食品贸易障碍,损害国际形象;,缺乏食品安全信息的分析检评,没有一个具有协调和补充能力的权威机构,对食品安全数据进行分析、检测和评价;,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信息严重不足,不利于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以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以下两个案例就集中体现了现有监管模式的不足:,案例,1,:在,2004,年初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中,有多个执法部门纷纷向公众发布“不合格奶粉名单”和“放心奶粉名单”,包括质检部门、卫生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甚至有些部门因为信息发布前没有很好地沟通检验标准、协调将要发布的信息内容,导致个别奶粉同时出现在“不合格奶粉名单”和“放心奶粉名单”中,严重影响了信息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削弱了食品监管的整体效能。,案例:,2004,年,11,月发生的巨能钙事件,农业部的检验结果是双氧水含量严重超标,卫生部的检验结果是双氧水含量符合卫生标准,而据记者调查企业执行的是企业自定的,经过质检局审批的企业标准。不仅让消费者甚感困惑,而且也让企业感到不知应遵守哪一个标准。失去了标准应有的权威性和统一性。,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需要在国家层面上设置一个综合部门,通过食品安全信息中心,,依法贯通整个食品链的信息流,,掌握全国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综合监督,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种专项食品安全评价工作,了解食品安全行政监督中的缺陷;,通过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分类、筛选、分析检评,利用沿着食品链建立的食品安全信息溯源体系,依法组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工作。,食品安全面临的新挑战,农业一体化,食品贸易全球化,食品与饲料分布区域扩展,都市化节奏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公众对食源性疾病的意识,新技术,食品安全形势,口蹄疫、禽流感等偶蹄类动物的传染病,横扫全球,不但给各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二恶英、恶喹酸、氯霉素、硝基呋喃、金属异物、转基因、辐射、致病菌等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引起的全球食品贸易纠纷不断发生。,食品新技术及加工过程的安全隐患,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种类和制造技术日益丰富,新的物质(如食品添加剂、新资源食品、转基因食品、食品接触材料等)不断涌现,新的技术(冷加工、物性修饰、膜分离、微波技术、辐照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浓缩、无菌冷灌装等)不断产生并被应用到食品生产中,改变了传统的食品生产加工方式,提升了食品工业的发展速度,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的食品安全隐患。,空气、土壤、水、食物,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在现代生存环境中,我们还能吃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课件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