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一章第六讲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ppt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12534663 上传时间:2025-10-2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25M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第六讲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一章第六讲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规律及其特点,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二、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内容,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规律及其特点,1.,规律的含义,2.,规律的类型,3.,规律的客观性,4.,规律的特点,1.,规律的含义,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成本质之间的关系。”,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2.,规律的类型,按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划分,可区别为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按其起,作用的领域分,可分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以及人类思维的规律。各门,具体科学,是以研究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规律为对象的,哲学则是,以整个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最普遍的规律为对象的。,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规,律,普遍规律,思维规律,特殊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起作用的,领域,起作用的,范围,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3.,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因为规律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人们认识到它,还是没有认识到它,它都存在,都,在那里起作用。人们既不能消灭规律,也不能创造规律,只能如实,地反映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规律不同于我们平常所说的一般规则。虽然合理的规则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但它总是由人制定的,如果它不符合,实际,就可以修改和取消。规律则是客观存在的,它既不能创,造,也不能人为地消灭。,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唯心主义否认规律的客观性,主张规律是人们的意识,的产物,例如康德,他说:“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实,用主义者认为,科学规律仅仅是人们为着暂时的利益而作,的有用的假设,这种“人造规律”的说教是非常荒谬的。,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4.,规律的特点,第一,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例如,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反映为万有引力定律;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序数之间的本质联系反映为元素周期律;生产方式的内容和形式的本质联系表现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规律。,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第二,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这是说,规律表示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必然如此的趋势。飞翔在空中的鸟类,飞机以及其他一切物体,当它的动力作用消失时,必然顺着引力方向降落到地面上来,这就是地心引力规律的作用。,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资本主义一定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这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第三,规律是事物的稳定的联系。,这是说,事物、现象是千差万别、变动不居的,规律则是变中,之不变,是变动不居的现象中的稳定的东西。规律的稳定性又表现,为重复性,即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重复出,现。,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总之,规律就是事物、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这三种属性是并存的,不可分的,本质的联系一定具有必然性,必然的联系也一定是稳定的。,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二、意识的能动作用,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1,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2,意识和人工智能,意识是地球上“美丽的花朵”,这是对意识作用的生动描绘。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所特有的积极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1,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张海迪,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人工智突破了人脑器官的许多自然局限性,对促进意识的发展和加强意识对实践的指导方面起着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实践水平和效率,实践的需要又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2,意识和人工智能,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而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1.,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要从物质世界固有的规律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1.,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主观能动性不等于主观盲目性、随意性,不等于胡思乱想,蛮干一通。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人们的实践活动越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观能动性也就发挥得越充分,越有效,反之,则一定会受到挫折甚至失败。,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毛泽东同志说:“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新中国成立,50,多年的经验教训,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其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客观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隐藏在事物现象的背后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人们认识和掌握规律不是轻而易举的。要取得一个合乎规律性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1,)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2,)必须把握能动性原则。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3,)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实践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内在统一的现实基础。,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从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是要树立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学风,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服务社会、建设国家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第六讲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