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爱情、婚姻与家庭,1,第一单元 爱情,2,一、爱情的概念,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其特点是:,(一)爱情一般是在异性之间产生的,狭义的爱情专指异性恋,不含同性恋。,(二)爱情是在个体身心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幼儿没有爱情体验,。,(三)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情绪。,(四)爱情有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的精神上的依恋。,(五)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3,二、爱情与喜欢,爱情与喜欢有,3,个,方面的区别:,(一)依恋,卷入爱情的双方在感到孤独时,,会高度特异性地,去寻找对方来,伴同和宽慰,,而喜欢的对象不会有同样的作用。,(二)利他,恋爱中的人之间会高度关怀对方的情感状态,觉得让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对方有不足时,也会表现高度的宽容,(三)亲密,恋爱的双方,不仅对对方有高度的情感依赖,而且会有身体接触的需求。性是爱情的基础,是爱情的核心成分。,4,三、爱情的发展阶段,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爱情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一),取样与评估,男女双方在某一群体中选择愿意交往的对象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交往的收益与成本及其相抵消后的赢余。如果收益及赢余超过自己期待值,则对方成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二),互惠,在此阶段,双方尽可能交换收益,即为对方提供收益,也从对方获益,同时力求降低成本。在交换中,双方互惠,两个人亲密感随之加强。,5,(三),承诺,双方认为,从对方得到的收益大于从其他异性那里得到的,,因此停止与其他异性的交往,双方关系相对固定,开始一对一频繁交往。,(四),制度化,随着亲密感地不断加强,双方都觉得离不开对方,又担心对方离开自己,希望能通过,契约形式,将双方关系,制度化,。,契约使双方的关系具有排他性,彼此忠诚。,6,四、爱情的形式,李(,J.Lee,,,1973,)等人总结了,六种常见的爱情形式,:,(一),浪漫式,:,双方初次见面即互相吸引,一见钟情,。,7,(二)好朋友式:,爱情是一种深情厚谊,是长时间培养出来的。,8,(三),游戏式,:,爱情像游戏,,,“,有时我不得不回避我的情人们,,,以免他们互相发现,。,”,9,(四),占有式:,“,如果我怀疑我爱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我的神经就紧张。,”,10,(五)实用式:,找能满足自己的基本或实际需求的人。,11,(六),利他式:,“,我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我爱的人受苦。,”,12,以上六种爱情形式并不互相排斥,比如任何一种爱情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占有成分。,只不过,一定时期或者情境下,人们的爱情可能会以某种形式为主。,13,哈特菲尔德等人认为爱情主要有,激情爱,和,伙伴爱,两种。,激情爱,是,个体希望和对方融为一体的强烈的情感状态,处于激情爱的人春风沉醉,心无旁骛,不能忍受爱人的冷落和背叛,。,14,伙伴爱是对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伴侣的一种深刻的卷入感,彼此理解、尊重,互相依赖,像亲人一样,比起激情爱容易动荡的特点来说,伙伴爱稳定一些。,15,一般来说,,恋爱的初期激情爱的成分多一些,,随着彼此关系的稳定,特别是结婚以后,双方的情感会转变为伙伴爱。,16,关于爱情,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幼儿也有爱情体验,B.,爱情有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C.,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D.,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情绪,练习题,17,双方高度关怀对方的情感状态,觉得让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的特点。,A.,爱情,B.,喜欢,C.,依恋,D.,单相思,爱情与喜欢的,区别,主要在()等方面。,A.,亲密,B.,依恋,C.,服从,D.,利他,练习题,18,“,有时我不得不回避我的情人们,以免他们相互发现。,”,这是一种()的爱情。,A.,游戏式,B.,利他式,C.,激情式,D.,逻辑式,“,如果我怀疑我爱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我的神经就紧张。,”,这是()的爱。,A.,迷恋式,B.,好朋友式,C.,占有式,D.,浪漫式,练习题,19,五、爱情的三角形理论,斯坦伯格认为爱情是由,亲密,、,激情,以及,承诺,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如下图所示:,20,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21,激情,(,魅力与性吸引,),22,承诺,(,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23,喜欢式爱情,亲密,浪漫式爱情,伙伴式爱情,(亲密激情),完美式爱情,(亲密承诺),(亲密激情承诺),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激情,昏庸式爱情,(激情承诺),承诺,24,从上图可以看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及,三条边,和,三角形内,共有七种类型的爱情。,25,喜欢式爱情:,主要是,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关系。,激情式爱情:,主要是,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空洞式爱情:,以承诺为主,,,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为了结婚的爱情。,浪漫式爱情:,有,激情和亲密,,没有,承诺。,伴侣式爱情:,有,亲密和承诺,,没有,激情。,愚蠢式爱情:,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完美式爱情:,激情、承诺和亲密,俱有,。,26,根据,三因素的平衡程度,可分为,,,正三角形,(三因素完全平衡),,非正三角形,(以某一因素为重点的不平衡三角形),,根据,强度高低,可分为,高强度,爱情三角形,低强度,爱情三角形。,27,爱情三成分作用分析:,爱情三成分对于维持两性间爱情关系的作用是不同的,,分别以三种成分为主导的爱情关系,随时间的持续,其变化的趋势也不同,。,只有兼具三种成分的爱情,才是理想的爱情。,28,激情爱的理论,哈特菲尔德认为爱情是生理唤起和心理标签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沙赫特的,“,情绪二因素理论,”,,情绪生理唤起,认知标签。,不同情绪的生理的反应可以非常相似,但由于人们对这些反应的解释不同,就可能会体验到完全不同的情感。,个体如何解释情境、解释自己的生理反应,,往往与外部的线索和,“,诱因,”,有关系,。,29,30,爱情桥,加拿大温哥华北部有一座卡皮兰诺吊桥,建在湍急的河流上面,230,英尺的空中,非常危险。,但这座桥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索命桥,”,几乎没有人在这里自杀,相反却上演了许多罗曼蒂克的故事而被认为是,“,爱情桥,”,。,31,激情和浪漫,能持续多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了,,激情和浪漫爱会随着时间而冷却,,而,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兴趣、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宽容和习惯,等因素在维持感情中的重要性会与日俱增。,印度学者古普塔,访问了印度西北部城市斋浦尔的,50,对夫妻,发现,由爱情结合的,夫妻婚后,5,年,彼此爱的情感会不断减少;,由家庭之命结合的,夫妻,开始的爱情水平并不高,但他们的感情会慢慢增加,,5,年后大大地超过了因爱而结合的夫妻们。,32,33,第二单元 婚姻,34,一、婚姻的概念,婚姻是男女,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婚姻关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即婚姻是按照一定的法律、伦理和习俗规定而建立的。,婚姻的动机一般来说有,3,种,即,经济,、,繁衍,和,爱情,。,35,(一)爱情型,一类是由,美貌与性吸引,而导致的结合。,这种类型潜伏着一种风险,美貌及性魅力会逐渐减退,假如婚姻缺乏其他基础,或不能过渡到以双方人格相似性为基础的爱情,那么这种婚姻往往迟早出现危机;,36,另一类是,人格型夫妻,,是以人格的相似性或互补性为基础的结合。,由于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像体型、性魅力那样易变,这种结合一般能使婚姻平稳而幸福。,37,(二)功利型,此类型的婚姻是,以爱情之外的,出身、学历、财产、社会关系等条件为基础的结合。,首先,当双方收益与成本基本平衡时,婚姻能持续,双方感到满足。,其风险是,如双方收益与成本不平衡,往往出现不满,导致危机,;,其次,由于夫妻关系的理性色彩浓厚,难以获得爱情享受,往往双方关系紧张时,一方寻找婚外情,从而导致关系破裂。,38,有房,39,有车,40,有存款,41,有正当职业,42,(三),平等合作,与,分工型,平等合作型,夫妻双方平等分担家务,,分工型,夫妻双方根据各自特点分工,料理家政。,这两种类型的共同点是,双方均进入自己的角色,又对对方有相应期待,彼此都认识双方在家庭中的价值,有较强责任感,家庭生活较为和谐、稳定。,43,(四),建设型,建设型夫妻,,双方在共同目标下勤勤恳恳生活和工作。,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精神生活不够丰富;当达到目标后,一方可能变得满足继而懒散,以致出现裂痕。,44,(五)惰性型,惰性型夫妻,迅速对婚姻失去热情。他们不能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愿进行新的尝试,只希望按老样子生活。没有紧张、冲突,也没有乐趣,缺乏享受和乐趣会对婚姻有涣散作用。,45,(六)失望型,失望型夫妻,在新婚时百般努力,力求建立美满的婚姻生活,对婚姻有很高的期待。,但他们不久就发现,婚姻生活中有种种不满意,,,“,现实不理想,理想不现实,”,,,对方的表现也远非当初所料,因此感到失望。,46,(七)一体型,一体型夫妻在较长的共同生活中相互体贴、合作,在,性格、爱好、习惯上,彼此适应,融为一体。,双方均把对方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相敬如宾、心心相印。此型关系稳定、美满。,不足之处是较为封闭,如一方离去,另一方寂寞难忍。,47,第三单元 离婚,离婚是,依法解除,婚姻关系。,夫妻彼此心理的不协调、背离或对立,会造成双方的心理冲突。,心理冲突往往是离婚的原因和前奏,而离婚往往是心理冲突激化的结果。,48,49,(一),需求不满,婚姻是双方为互相满足需要而结成的伴侣关系,婚姻的稳定性取决于需要的满足程度。,如果双方某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欲求不满)则会感到心情不舒畅,产生不良情绪,导致争吵和持续的冲突。,一、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引发夫妻心理冲突的,4,个因素,:,50,欲求不满包括:,l.,自我价值,得不到对方承认,,,自尊心受损,。,2.,一方或双方,在,性方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3.,一方或双方,正当的,感情需要,得不到满足,。,4.,家庭经济需求,得不到正当满足,。,5.,在休闲、爱好等方面,,,双方的需要与兴趣,差别太大,。,51,(二),价值观念不一致,价值观念的不一致常常,表现在言语沟通中,。双方在价值观念上的冲突,必然表现为经常的激烈的争吵。,表现为,行为方面的价值观念,的冲突,更具有实质性,,,其后果更为严重,。只要一方不放弃自己的某些价值观念及相应行为,冲突就会存在。,对人生目的、幸福、成就的看法,等,核心价值观念上,的分歧和冲突往往也是持续的。,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在生活中碰到相关的问题,往往双方言语上互相指责,行动上背道而驰。,52,(三),远离的,“,自我,”,“,自我,”,远离表现为:,l.,两个,“,自我,”,基本利益,相异,,各趋己利,。,2.,夫妻的,婚姻动机,都是利己,,而不是为对方作贡献,。,3.,遇到分歧,,各持己见,互不相让,。,4.,对方处于痛苦时,不安慰,不帮助,,使婚姻具有的促使双方心理健康的功能丧失,。,5.,双方,心理调适过程缓慢,难以进入心理和谐状态,。,53,(四)夫妻的,性差异,夫妻在性欲及其满足方式方面差异较大,如果调适不好会引起夫妻冲突。,这可能是夫妻冲突的深层次原因。,323,54,二、离婚的原因,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在生理、心理、经济、社会,等方面,不能调适,使婚姻失调。,发展到极点,婚姻功能就丧失,只能依照法定程序解除婚姻关系。,55,导致离婚的,7,个,主要原因:,1.,结婚年龄,较低,的夫妻容易离异。,2.,因,未婚先孕,而结婚的夫妻,往往容易离异。,3.,短时相识,就结婚的夫妻,由于彼此不够了解,婚后发生双方共同点很少,也容易离异。,4.,父母离过婚,的,子女也容易离婚。,5.,夫妻角色不平等、不适应的,容易离异。,6.,对性生活不满意的,,容易离异。,56,第四单元 家庭,57,一、家庭的概念,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及,收养关系,构成。家庭的特点是:,(一)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婚姻关系,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姻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血亲,(收养关系的是准血亲),(二)家庭是一种,初级社会群体,。其成员间,有,较多面对面的交往,有直接的互动与合作。,(三)与其他社会关系比较,家庭关系最密切、深刻。它包括性、生育、赡养、生活、事业、经济、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多方面的关系。,58,二、家庭的结构与功能,(一),家庭结构,1.,结构要素,(,1,),家庭成员的数量。,(,2,),代际层次,在家庭代际关系中既有连续性(整合的、融洽的,)又有间断性(分离的、隔阂的,代沟)。,(,3,),夫妻数量,夫妻是家庭的核心,家庭中有几对夫妻就有几个核心。核心越多,家庭越不稳定。,328,59,2.,结构模式,(,1,)核心家庭。由,夫妻,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60,(,2,),主干家庭,。由,夫妻,和,一对已婚子女,组合而成。,61,(,3,),联合家庭,。由,夫妻,与,两对或以上的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兄弟姐妹结婚后不分家的,家庭。,62,(,4,)其他家庭。,上述三种类型外的家庭。,同性恋家庭,单亲家庭,63,64,65,66,(二)家庭的,7,种功能,1.,经济,功能,它是家庭功能的经济基础,包括家庭的各种经济活动。,2.,性,的功能,夫妻性生活是婚姻关系的生物学基础,,3.,生育,功能,家庭是社会的生育单位,是种族繁衍的保证。,4.,抚养与赡养,功能,具体表现为家庭代际关系中的,双向义务与责任,。,67,5.,教育,功能,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以及家庭成员间的互相教育,其中前者最为重要。,6.,感情交流,功能,感情交流是家庭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7.,休闲与娱乐,功能,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与娱乐从单一型向多元型发展,日趋丰富。,68,(三)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1.,社会与环境因素,社会政治、经济、道德风尚、人文环境以及所在的地域等,都会影响家庭的功能。,2.,家庭成员的素质,包括政治、法律、科学文化、道德、环境、生理与心理素质等。,3.,家庭成员间的人际距离,如距离远则交往沟通困难,相互关系疏远;如距离近则接触过于频繁,可能矛盾纠纷多。,家庭成员既要有适当频率的接触又要保持一定的人际距离,使关系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更好地发挥家庭功能。,69,三、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只适用于核心家庭,。,通常把它划分为六个阶段:,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解体,。如下表所示:,阶段,起始,结束,形成,结婚,第一个孩子出生,扩展,第一个孩子出生,最后一个孩子出生,稳定,最后一个孩子出生,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收缩,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空巢,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配偶一方死亡,解体,配偶一方死亡,配偶另一方死亡,家庭生命周期,70,7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