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2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圈层互相作用案例分析
——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读下图,完毕1~2题。
1.该图反应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B.山地垂直地区分异规律
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区分异规律
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区分异规律
2.反应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互相制约、互相联络的是( )
A.abc B.def C.ace D.bdf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物互相作用图”,完毕3~4题。
3.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是( )
A.降水增长、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少、降水增长
C.气温变幅减少、蒸发增强、降水增长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4.该示意图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地区差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地区分异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一样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达所储存养分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达物质养分流的大小)。读图回答5~6题。
5.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重要的影响原因是( )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生物条件 D.地质条件
6.图中表达的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到高排列的次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毕7~8题。
7.有关方框Ⅰ、Ⅱ、Ⅲ、Ⅳ对应内容的排序,对的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②④①③
8.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
读下图,回答9~10题。
9.此图可以简单看作是“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与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对应的是( )
A.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O2 ④CO2
B.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CO2 ④O2
C.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CO2 ④O2
D.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O2 ④CO2
10.此图可以阐明( )
①生物在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②生物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必须依赖并适应环境 ③生物的出现,改造了大气圈 ④生物是地理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下面四幅图为“咸海面积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有关咸海的论述,对的的是( )
A.位于西亚地区的咸水湖
B.大量引入湖河水浇灌导致湖泊面积不停缩小
C.有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淡水注入
D.近年周围生态问题有所缓和
12.咸海面积减小对当地的影响包括( )
A.气候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B.生物多样性减少,鱼类近乎绝迹
C.气温年较差变大,盐尘暴频发
D.浇灌水源增长,农业增产
下图是“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原因有( )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地壳运动 D.地形的变化
14.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重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要素的联络性 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二、综合题(共40分)
15.大概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起。通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缓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已高达4 500多米,形成独特的高原自然景观。其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达。据图回答问题。(20分)
(1)按有关关系将下列序号填在框图中对应的位置上。
①太阳辐射强 ②气温低 ③空气稀薄
(2)构成地理环境的各地理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其“牵一发”是指什么?
(3)据图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16.阅读我国某地区的“自然景观综合标志图”,回答有关问题。(20分)
(1)图示最有也许是我国的 地区,该地区气候的最突出特征是 。该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突出反应了地理环境的 性。
(2)该地区河流出现汛期的季节一般是在 和 ,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是我国沼泽最发达的地区,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答案 1.A 2.B 3.B 4.B 5.A 6.D 7.B 8.A 9.A 10.C 11.BC 12.BC 13.CD 14.BC
15.(1)自上而下分别是:②③①。
(2)地壳隆起,海拔不停升高。
(3)伴随印度洋板块北移,青藏高原地壳不停隆起,海拔不停升高(地势高),气候逐渐寒冷、干燥,长年气温低,多冰川;土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为高寒草甸草原;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
16.(1)东北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多雨 整体
(2)春季 夏季 春汛的重要原因是季节性积雪融化;夏汛重要是由于夏季风带来的丰沛降水
(3)降水多,气温低,蒸发量小;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表下有不透水层的存在,使土层积水不易下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