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禽流感培训PPT课件.ppt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12514498 上传时间:2025-10-2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611.51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禽流感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本文档共27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Company Logo,*,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培训,感管科,1,一、病例的发现和报告(,1,),人感,H7N9,禽流感病例临床表现:,一,、,症状、体征和临床特点,1、,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2、,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5-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纵隔气肿、胸腔积液等。,2,一、病例的发现和报告(,2,),人感,H7N9,禽流感病例临床表现:,二、,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可有血小板降低。,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3、,病原学检测,及相关检测,:,(,1,)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筛查。(,2,)核酸检测。(,3,)病毒分离。(,4,)动态检测双份血清,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以上升高。,3,一、病例的发现和报告(,3,),人感,H7N9,禽流感病例临床表现:,三、,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病变分布广泛。,4,一、病例的发现和报告(,4,),(一)病例定义,1、,疑似病例,:,参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2,版),定义,符合上述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或有流行病学接触史。,问题,1、,是否所有临床表现都具备?,2、,抗原检测不敏感,假阴性比例较高,3、,疑似病例判断主要依赖临床医生,4、,考虑重症病例偏重,轻症病例偏轻,5、,病例定义考虑了筛查因素,未明确流行病学监测定义。,防控方案第二版,取消监测病例定义,5,一、病例的发现和报告(,5,),原则:,1、,疑似病例的发现和报告以提高敏感性为原则,2、,临床表现应考虑隐性感染、轻症病例、重症病例的存在,3、,门诊监测和筛查病例中抗原检测阴性应重视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接触史,4、,病原学检测中核酸检测比抗原检测更可靠,5、,应重视临床医生诊断的疑似病例(包括重症肺炎、不明原因肺炎等)的实验室检测,正确把握,疑似病例,定义,:,6,一、病例的发现和报告(,6,),人感,H7N9,禽流感病例临床表现:,2、,确诊病例,:,参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2,版),符,合上述临床表现,或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并且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动态检测双份血清,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以上升高。,3、,聚集性病例,:,是指,7,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社区等)发现,2,例及以上,提示可能存在人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聚集性病例中至少有,1,例确诊病例)。,7,一、病例的发现和报告(,7,),(二)发现和报告,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就诊的流感样病例,要询问其禽类或活禽市场的暴露史,重点关注从事活禽养殖、屠宰、贩卖、运输等行业的人群,2、,在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后,应当分别于,24,小时和,2,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中,“,人感染,H7N9,禽流感,”,。,3、,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当地县级疾控中心报告,并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控中心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流感样病例监测,8,二、,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检测,(,1,),(一)流行病学调查,1、,县级疾控中心接到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后,应当按照中国疾控中心制定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进行调查。,2、,对于单例病例,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病例基本情况、发病就诊经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转归情况、病例家庭及家居环境情况、暴露史、密切接触者情况等。对病例可能暴露的禽类饲养或交易等场所,应当采集禽类粪便、笼具涂拭标本等环境标本开展病原学检测。必要时根据调查情况组织开展病例主动搜索。,3、,对于聚集性病例,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要立即排查疑似病例,并重点调查病例的暴露史及病例之间的流行病学关联,对从病例和环境标本中分离到的病毒进行同源性分析,明确是否存在人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9,二、,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检测,(,2,),(二)调查内容和方法,临床资料,通过查阅病历及化验记录、询问诊治医生等方法,详细了解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进展及转归等情况。,病例家庭及家居环境情况,通过询问及现场调查了解病例家庭人员情况,家庭居住位置,家居环境,家禽、家畜饲养情况,病死家禽、家畜情况。,10,二、,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检测,(,3,),病例发病前活动范围及暴露史。,1.,发病前,7,天内与禽畜接触及防护情况:饲养、贩卖、屠宰、捕杀、加工、处理禽畜,直接接触禽畜类及其排泄物、分泌物等,尤其是与病死禽畜的上述接触情况及防护情况。,2.,发病前,7,天内与疑似或确诊的,H7N9,禽流感病例接触情况:接触时间、方式、频率、地点、接触时采取防护措施情况等。,3.,发病前,7,天内有无接触其他不明原因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情况。,4.,若病例无上述三项接触史时,重点调查其发病前,7,天内的活动情况,以了解其可能的环境暴露情况,如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或曾出现病、死禽畜的地区旅行,是否到过农贸市场及动物养殖场所等。,11,二、,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检测,(,4,),(,三,)标本采集、运送与实验室检测,应当尽早采集其上、下呼吸道标本(尤其是下呼吸道标本),,,为避免标本反复冻融,保证标本检测质量,采集的呼吸道标本每份分为,3,管,每管不少于,1ml,。,应当采集,发病,7,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与急性期血清采集时间间隔,2-4,周的血清,标本,等。血清标本每份分为,2,管,每管不少于,0.5ml,。,当医务人员怀疑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时,12,二、,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检测,(,5,),(,三,)标本采集、运送与实验室检测,有条件开展核酸检测的医疗机构要对呼吸道标本开展,H7N9,病毒核酸检测,进行病例诊断,并指导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没有条件开展核酸检测的医疗机构应当尽快利用快速抗原检测试剂进行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并将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的标本送当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进一步开展,H7N9,病毒核酸检测。,标本采集、包装、运送等应当严格按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第,45,号令)等生物安全相关规定执行。,具备,BSL-3,级生物安全条件的网络实验室立即开展病毒分离,并将分离的病毒按要求及时送国家流感中心;未能开展病毒分离的网络实验室需将,H7,核酸检测阳性的病例原始标本按要求及时送国家流感中心。,13,二、,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检测,(,6,),(,三,)标本采集、运送与实验室检测,各医疗机构,将所,采集的,3,管呼吸道标本、,2,管,血清标本,应,在,24,小时内送当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当地网络实验室,在,收到标本后,24,小时内,,立即对呼吸道标本开展甲、乙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H5,、,H7,亚型的检测。,将血清标本分别送省级疾控中心和国家流感中心开展相关抗体检测。,当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若当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检测结果为,H5,、,H7,核酸检测,阳性时,,,应当,于,24,小时内,将其中,2,管呼吸道相关原始标本分别送省级疾控中心流感网络实验室和国家流感中心,。,14,二、,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检测,(,7,),(,三,)标本采集、运送与实验室检测,若当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通用引物均阴性时,(,H7N9,疑似病例或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标本),,应当立即将,2,管原始呼吸道标本送省级疾控中心。省级疾控中心收到标本后,应当立即对其中,1,管进行,SARS,、新型冠状病毒等相关病原体的检测,另,1,管送国家流感中心。,其它具体操作见,中国疾控中心制定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策略,15,三、,信息报告,(,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后,要按规定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通过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疑似病例确诊后要进行及时订正。,对于确诊病例,报告病例的医疗机构还要通过人感染,H7N9,禽流感信息管理系统,每日,填报病例的,病情转归信息,,并在其出院或死亡后,24,小时内网上填报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调查表,临床部分,(详见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所在辖区的县级疾控中心完成初步调查后,要网上填报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调查表,流行病学部分,(详见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并根据调查进展,及时补充完善调查表信息,每日更新其中的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情况。,16,三、,信息报告,(,2,),对于死亡病例,,医疗机构,要认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的相关内容,通过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如已经网络直报的,病例转院,治疗,转出病例的医疗机构要通过人感染,H7N9,禽流感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病例的转出情况,。接收病例的医疗机构要通过上述系统对该病例信息进行查询核实,并录入病例的收治情况。,聚集性病例一经确认后,应当于,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根据事件进展及时进行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开展实验室检测的疾控中心要及时将标本信息和检测结果录入到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17,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一,),发热门诊。,1.,应当建立疑似、确诊患者隔离、转出和救治的工作流程,其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发热门诊出入口应设有手卫生设施。,2.,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接触,所有患者时均应当戴外科田罩,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接触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18,3.,医务人员应当掌握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4.,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5.,陪伴者及病情允许的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19,(,二,),急诊。,1.,应当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制定并完善重症患者的转出、救治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2.,应当设臵一定的隔离区域以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需要。,3.,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4.,诊疗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20,(,三,),普通病区,(,房,),。,1,应当各有应急隔离室,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隔离与救治,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各有充足的应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和防护用品。,2.,病区,(,房,),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隔离和救治。,21,3.,疑似或确诊患者宜专人诊疗与护理,限制无关医务人员的出入,原则不探视,;,有条件的可以安排在负压病房或及时转到有隔离和救治能力的专科医院。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22,五、,可疑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的管理,(,1,),(一)可疑暴露者的管理,1、,可疑暴露者,:,是指暴露于,H7N9,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的禽类、环境,且暴露时未采取有效防护的养殖、屠宰、贩卖、运输等人员。,2、,由县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会同农业、工商、交通等相关部门,组织对可疑暴露者进行健康告知,嘱其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5,)及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其禽类接触情况。,23,(,四,),收治疑似或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的病区,(,房,),。,1.,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2.,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经病原学确诊的同类型感染患者可以同室安置。,24,五、,可疑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的管理,(,2,),(,二)密切接触者管理,1、,密切接触者,是指诊治疑似或确诊病例过程中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或曾照料患者的家属;,在疑似或确诊病例发病前,1,天至隔离治疗或死亡前,与病人有过共同生活或其他近距离接触情形的人员;,经现场调查人员判断需作为密切接触者管理的其他人员。,25,五、,可疑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的管理,(,3,),(,二)密切接触者管理,2、,由县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医学观察,不限制其活动,每日晨、晚各,1,次测体温,并了解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体温测量可由密切接触者自己进行或由医疗卫生机构统一实施。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或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7,天。,3、,一旦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5,)及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则立即转送至当地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报告及治疗。密切接触者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时,还要采集其咽拭子,送当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进行检测。,26,谢 谢!,27,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职业教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