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人体营养状况测定与评价,第二章,主讲:耿瑞玲,1,人体营养状况测定,2,实验室指标收集和判断,营养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判别,3,目 录,第一节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添加标题,1,能测量儿童的头围和胸围,2,添加标题,3,能测量儿童、成人的身高、体重,4,能测量婴幼儿身长、胸围、上臂围,和坐高,5,5,能使用皮褶计测量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能进行体格测量表的填写和调查,1,常用的体格测量指标,体重,短期敏感,身高或身长,长期敏感,坐高,围度,皮褶厚度,综合反映蛋白质、热能等的摄入、利用和储备,反映体内脂肪的变化,与热能摄入密切相关,上臂围与腰围、胸围、臀围与 体重、肌肉发育密切相关,体格测量指标与评价,目的,从身体形态和人体测量资料中可以较好地反映营养状况,体格的大小和生长速度是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儿童,在整个人群中最敏感,具有代表性,其测定方法比较规范,对人群营养状况的反映比较灵敏,而且所需费用相对较低。主要测量项目为身高,(,身长,),、体重、头围、上臂围、腰围、臀围及皮褶厚度等。,成年人,最常用的体格测量指标是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等,以,身高和体重,最重要,儿童,测量常用指标有体重、身高、头围、胸围、坐高、上臂围等,其中也以,身高和体重,最重要。,第一节 人体体格测量,1.,工作准备,测量工具、标准化表格、笔和记录用表,讲解工作要点与统一标准化的工作部署,2.,准备,3.,测量并填表,每个指标测两次,分别记录在两张记录表中,两次测定不能连续下来,4.,计算测量数据,检验两次测量值之间的精确度和准确度,5.,比较与评价,调查员与监督员数据比较,找出准确性与精确性上存在的误差,.,能力要求,:,P68,表,2-1,,表,2-2,P70,表,2-3,,表,2-4,单元,1,体格测量的标准化,单元,2,成人身高及体重的测量,营养状况评价常用的体格测量指标,1,,身高,2,,体重,3,,头围,4,,胸围,5,,坐高,6,,上臂围,7,,皮褶厚度,身高体重的测量方法及其意义,身高测量,测量身高一般是在,上午十点左右,进行,此时身高为全天的中间值。,1,)方法 一般是使用身高计,2,)意义 成人身高测量的意义在于计算标准体重,或用于计算体质指数,进而反映能量和蛋白质的营养状况。,1,,测量身高常用工具,软尺、立尺、机械式身高计、电子式身高计,机械式身高计,电子式身高计,体重测量,个人体重测量宜在早晨空腹排便之后进行,群体也可在上午,10,时左右进行。,体重的变化,主要反映了能量的营养概况,.,2,,测量体重常用工具,机械磅秤、电子磅秤、刻度式体重计、电子式体重计,机械磅秤,电子磅秤,刻度式体重计,电子式体重计,能力要求,:,体格测量,一,工作准备:,1,,场地选择,保持安静,照明良好,远离噪声,通风良好,以避免气味的干扰;室温以,20-22,度为宜,相对湿度在,50%-55%,。,2,,使用器材:,1,)身高计,2,)钢尺,3,)体重秤,4,)标准砝码,5,)量筒和水容器,3,,记录表。,4,,记录笔。,二,工作程序(步骤),(一)身高测量,1,,身高计的安装:水平靠墙放置,面向光源。,2,,身高计的校准:检查和校正到零点,用钢尺测量基准板平面刻度线,,2m,的误差不大于,0.5cm.,3,,记录被测者一般信息,4,,身高测量,:,赤足立正(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于底板上,按照“,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三点靠立柱:,足根、骶骨部及两肩胛间与立柱接触;,二点呈水平:,耳屏上缘与两眼眶下缘最低点呈水平位。,)要求测量。测量者站在被测者,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被测者头顶。,5,,记录:以,cm,为单位,精确到,0.1cm,。,6,,测量结束:读数完毕,立即将水平压板推至安全高度,以防碰坏、伤人。,(二)体重测量,1,,电子人体秤的安装和防置,2,,选择称重方式,3,,开机,4,,校准:,应用,10kg,、,20kg,、,30kg,标准砝码对人体秤进行调试,用准备好的砝码一个个试验,准确度要求误差不超过,0.1,。,5,,测试体重:仅穿背心和短裤。,6,,清零,7,,按键关机,8,,记录读数:以,Kg,为单位,精确到,0.1Kg,。,注意事项,1,,测量体重时,一定要注意被测者是否有水肿情况存在。如,肝硬化、肾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等疾患。还要注意是否为肌肉发达者,如举重、健美运动员等。如有,要加以记录,以免判断错误。,2,,为保证性能,数显人体电子秤一定要放在水平结实的地面上,要避免猛烈撞击台面,如跳或蹦上台面。当电池不足时,,4,位,LED,显示器的小数点全亮。,3,,长期不使用人体秤时,应取出电池或拔掉电源插头。存放时,开关置于“锁定状态”。,4,,测量身高要严格遵守“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测试人员读数时两眼一定与压板等高,两眼高于压板时要下蹲,低于压板时应垫高。,5,,水平压板与头部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头顶的发辫、发结要放开,饰物要取下。,6,,测量身高前受试者不得进行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例:下列成人的身高测量方法有无错误?如有,请给出正确的方法(四级,25,分),1.,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置身高计,立柱的刻度尺背向光源;,2.,被测人员直接站在身高计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足尖并拢,足跟、骶骨部及头后部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立,头部正直,耳屏下缘与眼眶上缘呈水平面位;,3.,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后侧,将水平面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4.,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不需与压板平面等高,记录以,cm,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答案,1.,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置身高计,立柱的刻度尺面向光源,3,分,2.,(,1,)身高计校准,3,分(,2,)记录姓名,1,分(,3,)被测人员赤足,立正姿势(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3,分(,4,)站在身高计底板上,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立,头部正直,3,分(,5,)两眼平视前方,耳屏上缘与两眼眶下缘最低点呈水平面位。,3,分,3.,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3,分,将水平面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4.,记录: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平面等高,,3,分,记录以,cm,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0.1cm,),5.,测量结束:计数完毕,立即将水平板轻轻推至安全高度,以防碰坏、伤人。,3,分,成人体格围度的测量,身体和体重综合反映了机体、肌肉、内脏的发育和潜在能力,但仅仅测量和评价它们还不能获得人体,局部生长发育,的情况。所以要进一步测量人体的胸围、腰围和臀围,它们不仅能很好地反映人体局部生长发育的情况,而且可以根据这些指标对肥胖进行分类和整体评价。,知识要求,1.,胸围测量的方法及其意义,(,1,)方法 (工具是软尺),男性及乳腺尚未突起的女童,通常以被测者胸前,乳头下缘,为固定点,,乳腺已突起的女性,以,胸骨中线第四肋(乳头),间高度为固定点。固定点确定后,用软尺使其绕经右侧后背以两肩胛下角下缘经左侧面向回至零点,读平静呼吸时的读数。,(,2,)胸围测量的意义,胸围是表示胸腔容积胸肌背肌的发育和皮脂蓄积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借此可了解,呼吸器官的发育程度以及成人健康情况。,2.,腰围测量的方法及其意义,围度测量主要测量身体横向体格指标发育情况反映近期身体状况的变化。,(,1,)方法,在其肋下缘与髂(,qia,腰部下面腹部两侧的骨)前上嵴连线的中点(肚脐)做标记,用塑料带尺通过该中点测量腰围。,(,2,)意义,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判断,尤为重要,特别是腹型肥胖。,3.,臀围测量的方法及意义,(,1,)方法,测最大臀围,即耻骨联合和背后臀大肌最凸处。,(,2,)意义,臀围反映,髋部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情况,,即,与腰围,一起可以很好的评价和判断,腹部肥胖。腰臀比值是间接反映腹部肥胖的最好标准,。,能力要求:,成人体格围度的测量,测量工具:衬有尼龙丝的塑料带尺(无伸缩性材料制成),步骤:,一,工作准备:,1,,软尺。,2,,记录表。,3,,记录笔。,二,工作程序:,1,,询问并记录:姓名、年龄。,2,,测定围度:,胸围、腰围和臀围。,围度的测量,1,)测定胸围,测试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肩放松,两上肢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平静呼吸。,两名测试人员分别立于,受试者面前与背后共同,进行胸围测量。测量者,甲用左手拇指将带尺零点,固定于被测者(男孩及乳腺尚未突起的女孩)胸前乳头下缘,乳腺已突起的女性可已胸骨中线第四肋间高度为固定点,测量者乙拉带尺使其绕经被测者的,右侧,后背以两肩胛下角下缘为准,经左侧面回至零点,交于测量者甲。测量者甲报数,读数至,0.1cm,,准确记录于记录表中。此时测量者乙应确保软尺平整,且软尺各处轻轻接触皮肤。,注意事项,被测者呼吸均匀,处于平静状态。,注意在平静呼吸时读数。,测试人员应严格掌握带尺的松紧度,并做到检测全过程的一致性,以求减小误差。测量误差不超过,1cm,。,两名测试人员应分工合作。站在受试者面前的测试人员甲进行测量,受试者背侧的测试人员乙协助找好背部测量标准点,并注意受试者姿势是否正确,有无低头、耸肩、挺胸、驼背等,及时予以纠正。,肩胛下角如摸不清,可令受试者挺胸,摸清后受试者应恢复正确测量姿势。,2,)测定腰围,测量方法,被测者自然站立,平视前方。,要两名测试员配合。测试员甲选肋下缘最底部和髂前上嵴最高点,连线中点,以此中点将卷尺水平围绕腰一周,在被测者呼气末,吸气未开始时读数。测试员乙要充分协助,观察卷尺围绕腰的水平面是否与身体垂直,并记录读数。,注意事项,注意被测者勿用力挺胸或收腹,要保持自然呼吸状态。,测量误差不超过,1cm,。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3,)测定臀围,臀围是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围度。,测量方法,被测者自然站立,臀部放松,平视前方。,要两名测试员配合,测试员甲将卷尺置于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以水平围绕臀一周测量。测试员乙要充分协助,观察卷尺围绕臀部的水平面是否与身体垂直,并记录读数。刻度需读至,0.1cm.,注意事项,注意被测者要放松两臀,保持自然呼吸状态。,单元,3,儿童身高、坐高及体重的测量,儿童营养状况评价常用的体格测量指标,1,,身高,2,,体重,3,,头围,4,,胸围,5,,坐高,常用测量工具,1,,杠杆式体重计,2,,电子人体秤,3,,身高坐高计,儿童身高、坐高和体重测量,一,工作准备,1,,杠杆式体重计。,注意使用前需检验其准确度和灵敏度。准确度要求误差不超过,0.1,。其检验方法是:以备用的,10kg,、,20kg,、,30kg,标准砝码,(,或用等重标定重物代替,),,分别进行称量,检查指示读数与标准砝码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灵敏度检验方法是:置,100g,重砝码观察刻度尺抬高了,3mm,或游标向远移动,0.1kg,而刻度尺维持水平位时则达到要求。,2,,身高坐高计。,3,,秤。测试前,磅秤和杠杆秤应放在平坦地面上,调整零点至刻度尺呈水平位。,3,,记录表、记录笔。,二 工作程序,一)询问基本情况,二)儿童体重的测量,使用仪器为杠杆秤。受试者在测量前,1h,内应禁食,排空尿液、粪便,测量时身着短裤短袖衫,站立秤,台中央,。测试人员放置适当砝码并移动游码至刻度尺平衡。读数以,kg,为单位,记录读数至,小数点后两位,。要测量,两次,,取,平均值,。,注意事项,每天使用时,要观察杠杆秤是否有螺丝松动,并及时拧紧。,每天使用前均需校正杠杆秤。测试人员每次读数前都应校对砝码重量避免差错。受试者站在秤台中央,上、下杠杆秤动作要轻。,测量体重前受试者不得进行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三),儿童身高的测量,儿童身高测量的方法同成人相同。,例题,试述如何用杠杆式体重计测量儿童的体重,?,并简述儿童体重测量的意义,?,(,2010.9.18,四级考试内容,),测量体重:技能教材,P68,页,P69,页,意义:技能教材,P66,页,儿童坐高的测量也一般在,上午,10,时,左右进行。,儿童坐高测量的意义:坐高可反映,躯干,的生长情况;与身高比较时,可说明下肢与躯干的比例关系。,四)儿童坐高的测量,四)儿童坐高的测量,使用器材 身高坐高计。测试前校正坐高计零点,以三角尺一边平放于坐板上,尖端指向坐高标尺的零点,误差不大于,0.1cm,。,测试方法,受试者坐于身高坐高计的坐板上,使,骶骨部、两肩胛区,靠立柱,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以保持,耳屏的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两腿并拢,大腿面与躯体成直角,膝关节屈曲成直角。足尖向前,两脚平放在地面上,上肢自然下垂,双手不得支撑坐板,双足平踏在地面上。如受试者小腿较短,适当调节踏板高度以维持正确检测姿势。,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受试者头顶。测试人员两眼与压板呈水平位进行读数,以,cm,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儿童坐高的测量注意事项,同身高测量的注意事项。,如无身高坐高计,可用普通身高计,另备不同高度的小椅子;身高计要靠墙放置,小椅子的靠背要紧靠身高计立柱。,儿童体格围度的测量,常用指标,1,,胸围,2,,头围,一,工作准备,二,工作程序,程序,1,,询问基本情况,程序,2,,,胸围,的测量,测试方法,被测儿童处于平静状态,可取卧位或立位。卧位时要求自然躺平;若取立位,两上肢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平静呼吸。,儿童体格围度的测量,测试人员立于受试者,面前或右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被测儿童胸前,乳头下缘,,右手拉软尺使其绕经右侧后背以,两肩胛下角下缘,为准,经左侧回至零点。读取软尺与零点重合处的数值,,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注意事项,1,,注意受试者姿势是否正确,有无低头、耸肩、挺胸、驼背等,及时予以纠正。,2,,软尺各处要轻轻接触皮肤。,3,,注意在平静呼吸时读数。,4,,软尺要平整、无折叠,前经左右乳头,后经两肩胛下角下缘,左右对称。,程序,3,,头围测定,去掉儿童帽子、围巾或发辫;被测儿童取,坐位、立位或仰卧位,;测量者位于儿童,右侧或前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眉弓上缘处,,软尺经枕骨粗隆及左侧眉弓回到零点,读取软尺与零点重合处的读数,保留小数点后,0.1cm,。,头围测定意义,头围主要反映,颅脑,的发育情况。如果儿童的头围值明显超过正常范围,则可能患脑积水、巨脑症及佝偻病等疾病;如果头围值过小,则可能是脑发育不全、头小畸形等。测量儿童头围对营养状况评价有一定意义,是学龄前儿童(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注意事项,1,,测量时软尺应紧贴皮肤,不能打折。,2,,长发或梳辫者,应先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向上下分开,使软尺紧贴头皮。,3,,测量时儿童可能会产生惧怕心理,要尽量分散其注意力使其保持安静,以保证测量的顺利进行。,对婴幼儿进行身长、顶,臀长(,3,岁以上儿童测坐高)、头围、胸围和体重等形态指标测量,可以用于评价婴幼儿的营养状况。,知识要求,:,1.,卧式标准量床或量板的使用,底板一块,头板两块,可移动的滑板一块,带刻度的围板两块,单元,4,婴幼儿体格指标的测量,2.,婴幼儿身长、顶,-,臀长、头胸围、体重测量的意义和方法,测量意义:,身长、顶,-,臀长,作为婴幼儿的,纵向,测量指标主要与,骨骼生长,有关,反映,长期营养、疾病和其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头胸围,是婴幼儿的常用的,横向,测量指标,通过观察头胸围交叉年龄并与实际年龄向比较,可评价婴幼儿颅骨、胸廓等发育状况,可反映婴幼儿的营养状况。,体重,是反映婴幼,儿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且体重测量误差小于身长的测量误差,是常用评价指标。,单元,2,婴幼儿体格指标的测量,婴幼儿体格指标的测量,【,工作准备,】,:,(,1,),身长、顶,-,臀长,:卧式量床,(,2,),头围、胸围,:软尺,(,用标准刚尺校正。,2m,误差,0.5cm,),(,3,),体重,:婴幼儿体重磅秤(最大载重量,50kg,);若没,有该工具,也可使用成人体重计,采用减差法进行。,(,4,)记录笔、记录表,能力要求,:,婴幼儿体格指标的测量,婴幼儿体格指标的测量,【,工作程序,】,:,(1).,头围测量,:,被测婴幼儿取,坐位或仰卧位;,婴幼儿头围的,测量方法同儿童相同。,能力要求,:,婴幼儿体格指标的测量,单元,2,婴幼儿体格指标的测量,婴幼儿体格指标的测量,【,工作程序,】,:,(2).,胸围测量,:,被测婴幼儿取,仰卧位,,自然平躺,使其处于平静状态,,测量者立于婴幼儿,右方,,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被测婴幼儿胸前右侧乳头下缘,右手拉软尺使其绕经右侧后背以两肩胛骨下角下缘为准,经左侧回至零点;,读取软尺与零点重合处的读数,以,cm,为记录单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注意:,测量时应保持软尺在婴幼儿后背的位置准确,必要时可由一名助手帮助固定后背软尺位置;软尺轻触皮肤,对于皮下脂肪较厚的婴幼儿,软尺接触皮肤宜稍紧些。取婴幼儿平静呼吸时的中间读数。,单元,2,婴幼儿体格指标的测量,单元,3,婴幼儿体格指标的测量,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随着年龄的增长,胸廓的横径增长迅速,,1,岁左右胸围与头围大致相等,,,12-21,个月时胸围超过头围,。胸围赶上头围的时间与小儿营养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一个营养状况良好的儿童,,胸围赶上头围的时间往往提前,。而营养不良的小儿,由于胸部肌肉和脂肪发育较差,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较迟。若到,2,岁半时胸围还比头围小,则要考虑营养不良或胸廓、肺发育不良。,【,工作程序,】,:,(3).,身长测定,:,被测婴幼儿脱去帽、鞋、袜,穿单衣仰卧于标准量床底板中线上。,由一名助手将婴幼儿,头扶正,,头顶接触头板测量者位于婴幼儿,右侧,,,左手握住其双膝,,,右手移动滑板,使其接触婴幼儿双侧足跟测量身长,读数,以,cm,为单位进行记录,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注意:,保持婴幼儿头顶和足跟一条直线,防止其出现身体扭动现象。,单元,2,婴幼儿体格指标的测量,婴幼儿体格指标的测量,【,工作程序,】,:,(4),顶,-,臀长,测定,:,被测婴幼儿脱去帽、鞋、袜,穿单衣仰卧于标准量床底板中线上。,测量者位于婴幼儿,右侧,,左手提婴幼儿下肢,使膝关节屈曲,,大腿与底板垂直,,右手移动滑板使其接触婴幼儿臀部测量顶,-,臀长,读数,以,cm,为单位进行记录,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单元,3,婴幼儿体格指标的测量,顶,-,臀长和身长作为对应于儿童的坐高和身高的测量指标来反映婴幼儿体格,纵向,发育情况。纵向测量指标主要与骨骼的生长有关。在全身各个系统中,骨骼是最稳定的系统之一,受遗传因素控制作用较强,后天因素的影响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够得到体现。所以,纵向测量指标主要用来反映,长期,营养、疾病和其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工作程序,】,:,(5).,体重测定,:,婴幼儿体重测定,1,岁以下取卧位,,,13,岁取坐位,。,被测婴幼儿事先排空大小便,测量时脱去外衣、鞋袜和帽子,只穿背心和短裤,按不同测试体位要求使婴幼儿安定地位于体重计中央。,如被测婴幼儿哭闹厉害,无法独立配合完成体重测量,可采用,减差法,进行。,读数以,kg,为单位,记录至小数点后两位,注意:,测量读数过程中不能手扶婴幼儿,同时注意防止婴幼儿身体剧烈扭动。如不能脱去衣物,则设法扣除衣物重量。,单元,3,婴幼儿体格指标的测量,(三级,),测量上臂围和皮褶厚度的意义,(,1,),上臂围,可反映营养状况,与,体重,密切相关。,我国,1-5,岁儿童的上臂围,13.5cm,以上为营养良好,,,12.5-13.5cm,为中等,,12.5cm,以下为营养不良。,(2),皮褶厚度是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的指标,反映人体皮下脂肪的含量。它与全身脂肪含量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三个测量点,:,肱三头肌、肩胛下角和脐旁,。,单元,5,上臀围和皮褶厚度的测量,知识要求,:,1.,上臂的解剖学结构,(,1,)肩峰,肩膀的最高点,(,2,)鹰嘴,肘部骨性突起,(,3,)肱二头肌 大,臂前部肌肉,(,4,)肱三头肌 大,臂后部肌肉,单元,5,上臀围和皮褶厚度的测量,能力要求,:,上臂围和皮褶厚度测量操作,【,工作准备,】,:,软尺,皮褶厚度计,场地,记录表,记录笔,被测者的准备:尽量的裸露检测部位,单元,5,上臀围和皮褶厚度的测量,皮褶厚度计的使用方法,P79,(,1,)使用前必须校正(可参照说明书进行)。,(,2,)皮褶计压力要求符合规定标准(,10g/cm,2,)。,(,3,)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特定部位的皮肤连同皮下组织捏起,右手握皮褶计测量距左手拇指捏起部位,1cm,处皮褶厚度。,(,4,)右手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充分夹住皮褶。,(,5,)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6,)一般要求在同一部位测量,3,次,取平均值为测量结果。,单元,5,上臀围和皮褶厚度的测量,能力要求,:,上臂围和皮褶厚度测量操作,【,工作程序,】,:,上臂围测量,被测者充分裸露左上肢,手臂自然下垂。,测试人员站在被测者,身后,,找到肩峰、尺骨鹰嘴部位,用软尺测量并用油笔标记处左臂后面从肩峰到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操作熟练后可直接定位肩峰到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用软尺起始端下缘压在标记的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水平围绕一周,测量并读取周长至0.1cm。,单元,5,上臀围和皮褶厚度的测量,紧张围,是肱二头肌最大限度收缩时的围度。被测者上臂斜平举约,45,,手掌向上握拳并用力屈肘。测量者用软尺在,肱二头肌最粗处,绕一周测量围度。,松弛围,:在测试完成后保持软尺在原处不动,令被测者将上臂伸直,将软尺紧贴皮肤收紧后再次测量围度。,意义:两者差值反映肌肉的发育状况。,【,相关链接,】,:,上臂紧张围和松弛围测量,P80,单元,5,上臀围和皮褶厚度的测量,【,工作程序,】,:,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测量,P83,表,2-11,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位充分裸露。,测试人员站在被测人员的背面,找到肩峰、尺骨鹰嘴部位,并用油笔标记处右臂后面从肩峰到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在,标记点上方约,2cm,处,垂直方向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来。,右手握皮褶计,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1cm,处用皮褶计测其厚度。测量时皮褶计与上臂垂直。,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至,0.1mm,。,单元,5,上臀围和皮褶厚度的测量,【,工作程序,】,:,肱二头肌皮褶厚度测量,P83,表,2-12,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位充分裸露。,测试人员站在被测人员的侧面,取肱二头肌肌腹中点处,为肩峰与鹰嘴连线中,点上,1cm,,用油笔标记。,顺自然皮褶(垂直方向)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来。,右手握皮褶计,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1cm,处用皮褶计测其厚度。测量时皮褶计与上臂垂直。,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至,0.1mm,。,单元,5,上臀围和皮褶厚度的测量,【,工作程序,】,:,肩胛下角皮褶厚度测量,P83,表,2-13,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位充分裸露。,测试人员用油笔标出右肩胛下角位置。,在右肩胛骨下角下方,1cm,处,顺自然皮褶方向(即皮褶走向与脊柱成,45,),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其余操作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测量方法。,脐旁皮褶厚度测量,在肚脐,右侧,2cm,处提起皮褶进行测量,单元,5,上臀围和皮褶厚度的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