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医务人员院感基本知识培训.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505871 上传时间:2025-10-21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37MB 下载积分:14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务人员院感基本知识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医务人员院感基本知识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培训内容,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医院感染暴发,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消毒学知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医疗废物管理,一、医院三级感染管理组织及职责,监控医生职责,监测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督促主管医生于,24,小时内,报告院感病例;负责本,科室相关医院感染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监控护士职责,负责本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的指导、落实和监,督;负责消毒隔离相关,知识的培训,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汇报,指导,监督,检查,指导,反馈,汇报,汇报,院感委员会人员组成,主任委员:院长或分管院长担任(,李茂竹院长,),组成: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委员会每年召开会议不少于,2,次,每位医护人员掌握本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组长、副组长、监控医师、监控护士分别是谁,知道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主要感染部位、病原菌有哪些(前,5,位)?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本科室院感特点及危险因素?,科室监控小组人员组成,组 长:科主任,副组长:护士长,成 员:监控医生,监控护士,掌握各种职责:,1,、科室感染管理小组职责,2,、科室感染管理监控医生职责,3,、科室感染管理监控护士职责,4,、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职责,科室监控小组每季度一次会议,内容:,科室及时对每季度成绩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以便持续改进,二、医院感染病例报告,(一)医院感染,1.,医院感染的定义: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2.,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3.,感染病例上报时限:散发病例,24,小时内填写,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通过网络直报公卫处。,4.,科室做好院感病例登记,医院感染诊断原则,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医院感染的常见临床类型,:,呼吸道感染:肺炎(包括VAP),支气管炎,胸腔感染,手术部位感染(SSI):浅表,深部,腔隙感染,泌尿道感染:CA-UTI,血流感染BSI:主要为CR-BSI,胃肠道感染:抗生素相关腹泻,感染病例诊断存在的问题,对,医院感染诊断,的定义不确定;,个别科室重视不够,发生散发感染病例,24,小时不上报,,个别科室几年无,1,感染病例,上报比较及时的科室:儿一科、神经内科、,ICU,、肛肠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二、外一科等,各科室应注意:,学习,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感染文件汇编,P,88,),医院感染率不超过,8%,医院感染漏报率,10%,微生物送检率:,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送检率达,50%,,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送检率达,80%,。,科室每月做好院感病例分析工作,有医院感染监测记录与分析报告,有失控原因、处理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预防与改进措施,案例,1,2013,年,1,月份院感分析,本月共监测感染病例,1,例,某,。患者因“口干多饮,7,年,双下肢及面部水肿,2,月”于我科入院治疗,诊为“糖尿病,1,型,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不全,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入院第,7,天出现发热,咽痛,咳嗽,体温,37.7,,血常规示白细胞增高。考虑为,支气管感染,,给予希舒美,0.5gqd*5,天。后患者症状缓解,治愈出院。,患者为糖尿病病人,病史长,合并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不全,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抵抗力较低。糖尿病病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均降低,易合并感染。,科室内应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加强对科内监护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切实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及手卫生规范,合理安排床位,有效隔离感染病例,同时做好医院感染病例的上报工作。,三、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短时间,的定义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比如对呼吸道感染、腹泻等就是指几天;而对于血透感染丙肝可能是几个月,因此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认为,1,周时间,感染暴发报告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科主任,报告原则:,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医务人员对感染暴发报告流程和处置预案知晓率,100%,医院感染暴发的院内报告程序与时限?,临床科室发现短时间内,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及,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主管医生应立即报告科主任,经主任确定后立即电话报告感染管理科。,微生物室在短时间之内,在同一病区的不同病例中,三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时应及时报告院感科。,在接到报告后,感染管理科立即到达现场,对可疑病例进行初步的判断,在确定或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后,立即向分管院长汇报,同时通知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召开现场会议。,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应急处置流程,四、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细菌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多重耐药菌上报制度,:(,1,)微生物室发现,MRSA,、,VRE,、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等多重耐药菌株时,及时通知主管医师,并报告院感科。,(,2,)感染管理科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到达现场,进行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指导。,(,3,)分管医师应立即向科主任及护士长报告,由科主任及护士长通知全体医护人员,做到人人知晓。,(,4,)尽量实施单间隔离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无条件时实施床边隔离),在床头牌、病历夹上放置相应隔离标志。,(,5,)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如需手术,应在,手术通知单,及,麻醉通知单,上标注“多重耐药菌感染”字样,提前一天通知手术室,并在指定手术间实施手术,术后严格消毒;,(,6,)做好工作人员及家属的健康宣教,严格按照流程处置。,隔离标识: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黄),飞沫传播(粉),接触传播(蓝),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主要以,接触传播为主,。,多重耐药菌感染消毒隔离制度,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在从事临床医疗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梅毒等血源性传染病感染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以及吸入具有感染性的气溶胶或直接接触了感染性物质而暴露于某种传染源的情况。,医务人员预防血源性感染的防护措施:遵照标准预防原则,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的使用:,根据科室管理规定,查看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1,、,手卫生: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2、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3、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4、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我们常用的个人防护用品,手套,保护双手,隔离服,/,围裙,保护皮肤和,/,或衣服,口罩,保护口,/,鼻,眼罩,保护双眼,面罩,保护脸、口、鼻、和双眼,个人防护用品,防护帽,防护服,口罩,/,N-95,口罩,手套,护目镜,/,面罩,鞋套,/,防水鞋,您会戴口罩吗?,遮盖住鼻,口和下巴,根据鼻梁固定鼻夹,在头部系紧系带,调整舒适度,将口罩戴上,金属软条应该向上。,头带分别绑于头顶后及颈后。,你会正确佩戴口罩吗?,将金属软条向内按压至该部份压成鼻梁形状,。,完成时,口罩必须覆盖鼻,外科口罩:有正反面吗?,标准的医学口罩 鼻夹,+3,层构建:外层体液阻隔,中层微粒吸附,内层吸潮。,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佩戴口罩前必须清洁双手,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将所有固定口罩的绳索系好,使口罩紧贴面部,并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口罩藏有铁丝的一面要固定在鼻梁上,以防漏气,当呼吸困难、口罩有破损或扭曲、不能维持较好贴合脸部时,必须马上更换口罩。,PPE,护目镜,/,面罩,护目镜,安全的玻璃来防护眼睛,面罩需要保护整个面部皮肤,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局部处理措施,:,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用清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被污染的粘膜,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碘伏或安尔碘消毒,包扎伤口;,报告流程:,医务人员工作期间发生乙肝、丙肝、,HIV,、梅毒等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汇报;同时填写,针刺伤和锐器伤上报表,或,血液和体液暴露上报表,并,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见院感手册),,经科室负责人核实签字后,交感染管理科;院感科审核后,开具相关的化验单并盖章进行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预防用药有感染科医生指导。其结果的复印件交院感科备案。,暴露相关费用处理:每年底持病历、缴费单,经院感科及院领导批准后,到财务处报销。,手卫生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纳入患者安全,十大管理目标之中。,手卫生:,正确率,、,依从率,、,知晓率,、培训人数,全院员工手卫生,依从,率:B、C未做要求,,A,95%,洗手,正确率:C85%,B,90%,A,95%,知晓率: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手术室、新生儿室等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达,100%。,六、手卫生知识,七、医疗废物管理相关知识,医疗废物分,五类,:,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五类。,医疗废物包装:黄色袋子盛放。生活垃圾应使用黑色袋子盛放。,医疗废物的登记要求: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医疗废物暂时储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抗菌药物,及耐药菌监测,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用品,及其他监测,环 境,卫生学监测,八、医院感染监测,目标监测: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的监测,如,ICU,监测、新生儿感染监测、手术部位监测、抗菌药物及耐药菌监测,九、消毒学知识,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及消毒方法,高度危险性物品,:指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检查钳等,。,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例如:呼吸机管道、胃镜、肠镜、气管镜、麻醉剂管道、压舌板、喉镜、体温表(肛表、口表)等,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例如:病人 生活用品、病区物体表面、听诊器、血压计袖带,消毒、灭菌基本原则,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等,先清洗,再消毒或灭菌,被朊病毒、气性坏疽、突发原因不明的病原体等污染的诊疗器械,应先消毒灭菌再清洗灭菌。,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不耐热、不耐湿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如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等离子体或低温甲醛蒸汽气体灭菌等,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病人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朊病毒,污染物品及环境,气性坏疽病原体,污染物品及环境,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物品及环境,中高度危险物品:,1mol/L,氢氧化钠作用,60min,低度危险物品:,10000mg/L,含氯消毒剂至少作用,15min,器械:含氯消毒剂,1000-2000mg/L,浸泡消毒,30-45min,。明显污染采用含氯消毒剂,5000-10000mg/L,浸泡消毒,60min,物品、环境:,0.5%,过氧乙酸或,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物品、灭菌物品监测合格标准,消毒物品不能检出致病微生物;,灭菌物品不能检出任何微生物,;,使用中的消毒剂,不能检出致病微生物,使用中的灭菌剂不能检出任何微生物,掌握本科室消毒剂,如何配置、浓度及浸泡时间?,识别无菌包灭菌是否合格的标识,检查内容及形式,临床科室:,1.,手卫生:,每个科室抽考,2,人六步洗手法,计算洗手正确率;查看,2,名医务人员在接触不同病人时,是否洗手或手消毒,计算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设施、速干手消毒剂配备及正确使用情况,;,2.,检查资料:医院感染、耐药菌病例登记本,院感相关知识学习培训记录,(,每月,),,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每季,),,院感质量自查及持续改进记录,(,每月,),,本科室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因素的清单、相关风险评估、各种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登记,紫外线灯或动态空气消毒机维护保养及累计时间等记录,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3.,检查制度:包括科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消毒隔离等。,4,.,现场检查:对高危患者有无保护性隔离措施;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监控医师、护士配备及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及报告,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处置,,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等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等。,5,.,现场询问:随机询问监控医师、护士等,监控,小组人员岗位职责;询问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核心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本科室重点环节与高危因素,临床分离前五位病源微生物名称及其耐药率、医院感染及暴发流行上报时限及程序、耐药菌防控、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防控、医疗废物分类及处置、手卫生、消毒隔离、职业暴露防护等院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6,.,检查现病历:查运行病历,5,份,了解医院感染调查表填写、,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医院感染诊断、有无漏报、病原菌送检等情况。,追踪检查:,追踪检查之一:,医院感染监测指标体系,:选取医院感染病例(没有感染病例可模拟)追查科室相关登记与上报程序记录询问管床医师相关知识了解是否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报告程序、时限医院感染管理科核实指导记录核实医院感染汇总数据准确性医院有无相应的制度和报告流程主管部门监管记录与医疗质量挂钩资料。,追踪检查之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处置:,选取医院感染病例(没有感染病例可模拟)追查科室相关登记与上报记录询问管床医师相关知识了解医师是否掌握医院感染暴发相关,概念,医院感染,暴发演练,相关资料暴发预警及处置预案医院领导小组会议记录感染管理科调查、分析、处置记录终结报告医院有无报告卫生主管部门医院相应的制度和培训。,追踪检查之三:,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管理:选取,MDRO,病例,询问管床医师相关知识了解医师是否掌握,MDRO,概念、报告程序追查科室相关措施的落实暴发预警及处置预案医院有无相应的制度和培训主管部门监管记录。,追踪检查之四:,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防控:,在运行病例上抽取,SSI,、,CRBSI,、,UTI,、,VAP,等相关病例查病区医院感染登记报告本询问床位医师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检查病历记录中有无相应处理措施追查科室相关措施的落实查医院是否有相应的规定查职能部门有无监管记录。,追踪检查之五:,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选取,类手术切口现病历(抽查份归档病历,统计,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现场询问管床医师相关知识了解医师有无培训,是否考核合格和授权有无培训制度及落实情况查看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选用是否规范有无监管记录科室对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追踪检查之,六,:,环境物品清洁管理:,查看科室环境、物品等询问清洁人员相关知识了解是否掌握清洁程序、消毒剂使用、浓度配置等追查科室相关措施的落实医院有无相应的制度和培训。,追踪检查之,七,:,SSI,预防与控制:,随机选取正在手术的病例,询问主刀医师和手术室护士,SSI,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及岗位职责的掌握及落实情况了解医院有无培训,是否有培训效果考核查看科室培训记录追查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查看医院职能部门的督查记录。,追踪检查之,八,:,医用耗材、消毒隔离产品管理,:随机抽取手术室或导管室等使用中医用耗材、消毒隔离产品查物资设备部门对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登记、索证、质量检验、贮存、发放等管理情况医院感染管理科审核记录、质量验证物资设备部门对医院感染管理科监督检查问题的整改资料使用科室保管、使用、无害化处置情况。,追踪检查之,九,:,职业暴露防护:,现场查看,CSSD,、口腔科、感染性疾病科医护人员操作时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考核相关人员对防护用品正确使用知识是否掌握追查医院有无相应的制度和培训考核相关培训资料有无监管记录。,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评审必查:,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内镜室、口腔门诊、血透室、新生儿科、产房、微生物实验室、感染性疾病科、导管室、,ICU,等。,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职业教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