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医心绪论(杜文东).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505775 上传时间:2025-10-2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31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心绪论(杜文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医心绪论(杜文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医学心理学,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外阅读,关键词汇,自测习题,目的要求,第一章绪论:,相关书籍,退出,主页,总目录,绪 论,主要讨论:,医学心理学本质上是医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学习医学心理学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现实需要;,医学心理学汇集了许多近现代心理、行为科学的成果,将其融入相关内容;,医学心理学对我们个人及服务对象的生活与健康必不可少。,目 的 要 求,教 学 内 容,医学心理学是综合国内外多种与医学有关的心理行为科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具有本土化的特色。,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概述,定 义,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研究心身统一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及其解决临床问题的方法;,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变化规律及其解决方法;,研究如何将心理行为知识和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保持和疾病防治。,研究范围,知识面宽:医学心理学涉及的知识面涵盖医学的与心理、社会科学的广泛知识和技术。,理论性强:医学心理学中的许多问题需要通过各种理论予以解释,并按照相关理论提供具体解决方法。,方法抽象:由于医学心理学的许多概念、许多心理现象、许多理论解释都相对地抽象,决定了该学科方法学上的抽象性。,对象广泛:涉及正常人和病人,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等。,学科特点,医学基础课程:在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防中,都涉及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合格的现代医护人员,需要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临床应用课程:一方面,心理行为科学知识和方法在医学临床各项工作中加以体现;另一方面,医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直接应用与诊治特定心理问题,即医学临床心理门诊。,课程性质,自,1879,年冯特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后,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处于飞速发展之中。,心理学的定义随学科的发展曾不断变化,,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研究心理活动的科学;,20,世纪中期的几十年是研究行为的科学;,20,世纪末界定为是对行为和心理历程的科学研究。,心理学科在百余年时间以飞快速度发展,形成许多心理学学派,同时也派生出许多分支学科。这些都成为医学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国外医学心理学发展简况,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医学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是近三十来年的事。而且至今还处于发展阶段。,我国的医学心理学工作已逐渐扩大到基础医学和内、外、妇、儿各临床学科以及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各领域。在各类学术年会以及有关刊物发表的论文中,心身医学和临床应用性论文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反映我国医学心理学开始向广阔的领域发展。同时,各地正在建立更多的医学心理咨询门诊。,但同时,医学心理学作为交叉学科,也面临许多发展的问题。,国内医学心理学发展简况,第二节 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医学心理学课程教育,是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转变的需要。,医学模式定义,所谓医学模式,是指医学领域的主导或主流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整体医学工作的思维、决策及实践方式,使之带有一定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果。,生物医学模式,近代的自然科学飞速发展,医学家们不断各种研究手段,从整体到系统、器官,直至分子水平。,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医学界大行其道,医疗活动也往往反映出明显的生物科学属性,故有人将其称之为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的发展为人类健康带来许多历史性的变化。不过,生物医学模式也存在某些缺陷。受心身二元论和自然科学的分析还原论的影响,生物医学在认识论上往往倾向于将人看成是生物的人,忽视人的社会属性。,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人类死亡谱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约有半数死亡直接或间接与吸烟、酗酒、多食、疲乏等行为危险因子有关。,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对人的内部适应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人遭受到的心理社会因素的挑战有相对增加的趋势。,研究证明,心理活动的操作和调节对维持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们追求生活质量与情趣的提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20,世纪,70,年代,医学界曾欣起有关生物医学模式必须转变的大讨论。一种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被提出。,1977,年,,Engel G 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这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统一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我国医学模式的转变,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生物医学模式在我国医学界也占据着支配地位。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医学模式也必须尽快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从,1980,年代初开始,国内医学院校陆续设置医学心理学课程,其中一个目的是以促进我国医学模式的改变。但由于医学模式的改变涉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特定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单凭一门课程是难以彻底改变目前我国仍然以生物医学模式占主导地位的现状。我国医学模式的改变任重道远。,第三节 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分支学科,or,相关学科,在我国医学心理学三十年发展过程中,早期曾经将许多国外发展起来的与医学有联系的心理行为学科,大部分看成是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后来发现这样的认识使医学心理学学科范围太过庞大,不利于学科或课程体系的构建。故以姜乾金等为代表的一些人后来坚持在教材中将医学心理学看成是综合吸收国外相关学科精华内容而重新构建起来的、适应我国医学规划性教育体系需要的新型交叉学科。,如果按各种心理行为学科与医学心理学的基础、临床和综合联系程度,可以相对分以下几类:,基础类相关学科:如神经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临床类相关学科:如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精神病学。,预防与康复类相关学科:如健康心理学,康复心理学,缺陷心理学。,综合类相关学科:如心身医学,行为医学。,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统一体,即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名词解释,1.,医学心理学,2.,生物医学模式,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完,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