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手术室脑部手术护理配合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zh****1 文档编号:12469372 上传时间:2025-10-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05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手术室脑部手术护理配合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5年手术室脑部手术护理配合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年手术室脑部手术护理配合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脑部手术患者在麻醉诱导期,最关键的护理措施是 A. 保持呼吸道通畅 B. 监测血压变化 C. 观察瞳孔大小 D. 防止坠床 答案:A 解析:脑部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由于肌肉松弛等原因,容易出现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最关键的护理措施,否则可能导致缺氧等严重后果。 2. 开颅手术中,为防止颅内压升高,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快速输入大量液体 B. 保持头低位 C.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D. 过度通气 答案:D 解析:过度通气可使体内二氧化碳排出增加,导致脑血管收缩,从而降低颅内压。快速输大量液体可能加重颅内压升高;保持头低位不利于颅内静脉回流,会加重颅内压;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主要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对降低颅内压作用不直接。 3. 脑部手术术后引流管护理,不正确的是 A. 妥善固定引流管 B.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 C. 定时挤压引流管 D. 引流管高于头部 答案:D 解析:引流管应低于头部,以利于引流,防止逆行感染等。妥善固定可防止引流管移位;观察引流液情况有助于了解病情;定时挤压可保持引流管通畅。 4. 脑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是 A. 应用抗生素 B. 雾化吸入 C. 协助患者翻身、拍背 D. 加强营养支持 答案:C 解析: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可促进痰液排出,防止痰液淤积引发肺部感染。应用抗生素是在发生感染后的治疗措施;雾化吸入有一定辅助作用,但不是最关键的预防措施;加强营养支持有助于患者恢复,但对预防肺部感染不是直接的重要措施。 5. 脑部手术患者在苏醒期,护士应重点观察 A. 体温变化 B. 意识状态 C. 伤口敷料情况 D. 肢体活动 答案:B 解析:苏醒期患者意识逐渐恢复,观察意识状态能及时发现患者是否清醒、有无意识障碍加重等情况,对判断病情至关重要。体温变化、伤口敷料情况、肢体活动也需观察,但不是重点。 6. 开颅手术中,用于降低脑组织张力的药物是 A. 甘露醇 B. 呋塞米 C. 地塞米松 D. 氨甲环酸 答案:A 解析:甘露醇是常用的脱水剂,可快速降低颅内压,减轻脑组织张力。呋塞米主要是利尿作用;地塞米松有减轻脑水肿等作用,但不是直接降低脑组织张力;氨甲环酸主要用于止血。 7. 脑部手术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不包括 A. 早期活动 B. 穿弹力袜 C.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D. 抬高床头 答案:D 解析:抬高床头主要是利于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无关。早期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穿弹力袜能增加下肢静脉回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可预防血栓形成。 8. 脑部手术术中,维持患者体温稳定的方法不包括 A. 使用保温毯 B. 输入预热液体 C. 降低手术间温度 D. 控制冲洗液温度 答案:C 解析:降低手术间温度不利于患者体温稳定,应保持适宜的手术间温度。使用保温毯、输入预热液体、控制冲洗液温度都有助于维持患者体温稳定。 9. 脑部手术术后,患者出现头痛、呕吐,首先应考虑的原因是 A. 颅内感染 B. 颅内出血 C. 脑水肿 D. 切口疼痛 答案:B 解析:颅内出血是脑部手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头痛、呕吐等症状。颅内感染一般不会术后早期出现这些症状;脑水肿引起的症状相对较缓;切口疼痛一般不会伴有呕吐。 10. 脑部手术患者在术前,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目的不包括 A. 减轻患者焦虑 B. 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C.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D. 缩短手术时间 答案:D 解析: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焦虑、提高耐受性、增强信心,但不能直接缩短手术时间。手术时间主要取决于手术操作的复杂程度等因素。 二、多选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 1. 脑部手术护理中,预防压疮的措施有 A. 定时更换体位 B.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C. 使用减压床垫 D. 加强营养支持 答案:ABCD 解析:定时更换体位可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防止皮肤受损;使用减压床垫能减轻局部压力;加强营养支持可提高皮肤的抵抗力,这些都是预防压疮有效的措施。 2. 开颅手术中,常用的止血方法有 A. 压迫止血 B. 电凝止血 C. 缝合止血 D. 止血药物止血 答案:ABC 解析:压迫止血是通过外力压迫出血部位;电凝止血利用电流使血管凝固止血;缝合止血是通过缝合血管或组织来止血。止血药物一般用于全身止血或局部辅助止血,不是开颅手术中常用的直接止血方法。 3. 脑部手术术后,观察患者瞳孔变化的意义在于 A. 判断有无颅内压升高 B. 了解脑疝形成情况 C. 评估手术效果 D. 监测患者意识状态 答案:ABC 解析:瞳孔变化与颅内压密切相关,颅内压升高可导致瞳孔改变;脑疝形成时瞳孔会有特征性变化;通过观察瞳孔变化可间接了解手术对脑部的影响及病情变化,判断手术效果。瞳孔变化主要反映脑部病变情况,对监测意识状态不是直接的判断依据。 4. 脑部手术患者在术后,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护理措施包括 A. 准确记录出入量 B. 定期监测血电解质 C. 合理补液 D. 控制饮食中水分摄入 答案:ABC 解析:准确记录出入量可了解患者的液体平衡情况;定期监测血电解质能及时发现电解质紊乱;合理补液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关键。控制饮食中水分摄入一般不是常规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主要护理措施,且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调整,不能一概而论。 5. 脑部手术术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的内容有 A. 生命体征 B. 手术进展情况 C. 患者体位 D. 器械使用情况 答案:ABC 解析:生命体征反映患者的整体状况,术中需密切监测;了解手术进展情况以便及时配合手术操作;患者体位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手术进行及患者安全。器械使用情况主要由手术医生负责,护士主要是协助和配合,不是密切观察的主要内容。 三、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脑部手术患者术前应禁食禁水____小时,以防止麻醉诱导期发生____。 答案:8;呕吐误吸 解析:术前禁食禁水 8 小时可减少胃内食物残留,防止麻醉诱导期因肌肉松弛等导致呕吐,进而发生呕吐误吸,引起窒息等严重后果。 2. 开颅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式是____。 答案:全身麻醉 解析:全身麻醉能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无痛、无意识状态,便于手术操作,是开颅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 3. 脑部手术术后引流管一般在术后____天拔除,拔管前需先____。 答案:3 - 5;夹闭引流管观察 解析:术后 3 - 5 天,根据引流情况决定是否拔除引流管。拔管前夹闭引流管观察,若患者无不适,颅内压无异常升高,可考虑拔管。 4. 脑部手术患者术后应保持头部____,避免____。 答案:抬高 15° - 30°;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 解析:抬高头部 15° - 30°利于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会使颅内压突然升高,不利于患者恢复,甚至可能引发颅内出血等并发症。 5. 脑部手术术中,应严格控制手术室温度在____℃,湿度在____%。 答案:22 - 25;40 - 60 解析: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患者手术中的舒适度和手术操作,22 - 25℃的温度和 40 - 60%的湿度能减少患者术中的不适,降低感染等风险。 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简述脑部手术术后呼吸道护理的要点。 答案: -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可通过吸痰等操作,防止痰液堵塞气道。 - 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 监测呼吸情况: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 必要时给予吸氧: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吸氧流量和浓度,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 - 防止误吸:对于意识不清或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避免误吸。 解析:脑部手术患者术后呼吸道功能可能受到影响,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关键,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可有效维护患者呼吸功能,促进康复。 2. 阐述脑部手术术中护理人员如何配合手术医生做好止血工作。 答案: - 熟悉手术步骤和止血方法:了解手术中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出血点及相应的止血措施。 - 及时传递合适的止血器械:如电凝器、止血钳等,确保手术医生能快速拿到所需器械进行止血操作。 - 准确记录出血量:通过吸引器收集的血液量等,及时告知手术医生,以便准确评估患者失血情况。 - 协助清理手术视野:保持手术视野清晰,便于手术医生准确找到出血点并进行止血。 -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出血情况可能影响患者生命体征,密切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配合处理。 解析:术中止血工作至关重要,护理人员通过熟悉业务、准确配合、观察记录等多方面工作,能有效协助手术医生做好止血,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安全。 五、病例分析题(10 分) 患者,男性,45 岁,因颅内肿瘤行开颅手术。术后患者返回病房,神志不清,生命体征平稳,留置气管插管,头部留置引流管。 1. 术后第 2 天,患者出现体温升高至 39℃,呼吸急促,请问可能出现了什么情况?应如何护理? 答案: 可能出现了颅内感染或肺部感染等情况。护理措施如下: -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体温、呼吸、血压、心率等变化,每 30 分钟至 1 小时测量一次。 - 检查伤口及引流情况:查看头部伤口有无红肿、渗液,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 - 呼吸道护理:加强气管插管护理,定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进行雾化吸入,每天 2 - 3 次。 - 降温措施:根据体温情况,可采用物理降温,如冰敷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 - 遵医嘱用药:根据可能的感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 加强基础护理:定时更换体位,防止压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 观察意识状态:密切观察患者意识是否有变化,如嗜睡、烦躁等。 解析:术后体温升高、呼吸急促可能是感染等原因引起,通过全面的护理观察和针对性措施,可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促进患者恢复。 2. 术后第 3 天,患者引流管引出大量血性液体,且患者出现头痛、呕吐加重,此时应考虑什么问题?如何紧急处理? 答案: 应考虑颅内出血。紧急处理措施如下: - 立即通知医生: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变化。 -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误吸。 - 做好术前准备:如配血、完善各项检查等,必要时再次手术止血。 - 安慰患者及家属:稳定其情绪,避免因紧张加重病情。 - 持续监测:密切观察病情进展,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解析:术后引流管引出大量血性液体且伴有头痛、呕吐加重,高度怀疑颅内出血,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紧急措施,可降低患者的风险,挽救患者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医师/药师资料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