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医学影像学核素显像诊断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核素显像的原理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作为
A. 示踪剂
B. 药物
C. 载体
D. 催化剂
答案:A
解析:核素显像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作为示踪剂,引入人体后,以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方式浓聚于特定的正常组织或病变组织,通过体外探测仪器测定放射性核素在体内的分布、数量及代谢变化,从而进行疾病的诊断。
2. 下列哪种核素显像属于功能代谢显像
A. 骨显像
B. 心肌灌注显像
C. 甲状腺显像
D. 肝血池显像
答案:B
解析:心肌灌注显像主要反映心肌的血流灌注情况,属于功能代谢显像;骨显像主要显示骨骼形态;甲状腺显像主要观察甲状腺形态和功能;肝血池显像主要用于了解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血供情况。
3. 放射性核素显像剂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A. 射线类型
B. 半衰期
C. 放射性活度
D. 药物价格
答案:D
解析:选择放射性核素显像剂时需考虑射线类型、半衰期、放射性活度等,药物价格一般不是首要考虑因素。
4. 骨显像时,骨局部放射性增高最常见于
A. 骨折
B. 骨囊肿
C. 骨肿瘤
D. 骨髓炎
答案:A
解析:骨折时,骨折部位由于局部血运增加、成骨活跃等,骨显像时可见局部放射性增高;骨囊肿、骨肿瘤、骨髓炎等情况放射性表现各有特点,但一般不如骨折时局部放射性增高明显且典型。
5. 心肌灌注显像常用的放射性药物是
A. 99mTc-MIBI
B. 131I
C. 99mTc-DTPA
D. 18F-FDG
答案:A
解析:99mTc-MIBI 是心肌灌注显像常用的放射性药物;131I 主要用于甲状腺显像等;99mTc-DTPA 常用于肾动态显像等;18F-FDG 主要用于 PET 显像,观察代谢情况。
6. 甲状腺显像最常用的放射性药物是
A. 99mTcO4-
B. 131I
C. 99mTc-MIBI
D. 123I
答案:A
解析:99mTcO4-是甲状腺显像最常用的放射性药物,它能被甲状腺组织摄取而使甲状腺显影。
7. 肝血池显像主要用于鉴别肝脏占位性病变的
A. 良恶性
B. 大小
C. 位置
D. 血供情况
答案:D
解析:肝血池显像通过观察肝脏占位性病变在血池期的放射性分布,了解病变的血供情况,有助于鉴别诊断。
8. 下列哪种核素显像对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较高
A. 骨显像
B. 骨断层显像
C. 18F-FDG PET/CT 显像
D. 放射性核素骨密度测定
答案:C
解析:18F-FDG PET/CT 显像可反映肿瘤的代谢情况,对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发现早期骨转移灶,且可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骨显像对骨转移的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但不如 18F-FDG PET/CT 显像准确;骨断层显像可提供更清晰的骨骼图像,但对于肿瘤骨转移的特异性不如 18F-FDG PET/CT 显像;放射性核素骨密度测定主要用于评估骨密度,而非肿瘤骨转移诊断。
9. 放射性核素显像的图像采集时间取决于
A. 放射性药物的种类
B. 受检者的体位
C. 仪器设备的性能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放射性药物的种类不同,其在体内的代谢速度等不同,所需采集时间不同;受检者体位不同,采集部位和范围不同,时间也有差异;仪器设备性能如采集速度等也会影响图像采集时间。
10. 核素显像图像分析时,正常影像的判断标准主要依据
A. 经验
B. 文献报道
C. 标准模体
D. 参考书籍
答案:C
解析:核素显像图像分析时,正常影像的判断标准主要依据标准模体,它能提供正常情况下各部位放射性分布的标准图像,便于对照分析。
二、多选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
1. 核素显像的优点包括
A. 可显示脏器和病变的形态、位置及大小
B. 能反映脏器和病变的功能代谢情况
C. 辐射剂量低,对人体无损害
D. 可进行动态观察
答案:ABD
解析:核素显像可显示脏器和病变的形态、位置及大小,能反映功能代谢情况,可进行动态观察;虽然核素显像辐射剂量相对较低,但并非对人体无损害。
2. 心肌灌注显像可用于
A. 冠心病的诊断
B. 心肌梗死的诊断
C. 心肌病的鉴别诊断
D. 心脏功能的评估
答案:ABCD
解析:心肌灌注显像可通过观察心肌血流灌注情况诊断冠心病、心肌梗死,可用于心肌病的鉴别诊断,还能对心脏功能进行评估。
3. 甲状腺显像的临床应用有
A. 甲状腺结节的功能判断
B. 异位甲状腺的诊断
C. 甲状腺癌的诊断
D.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
答案:ABCD
解析:甲状腺显像可判断甲状腺结节的功能,有助于发现异位甲状腺,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有一定辅助作用,也可用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疾病的诊断。
4. 肝血池显像的适应证包括
A. 肝内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B. 肝血管瘤的诊断
C. 肝囊肿的诊断
D. 了解肝脏的血供情况
答案:ABD
解析:肝血池显像主要用于肝内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对肝血管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了解肝脏的血供情况;肝囊肿一般在肝血池显像时表现为放射性缺损区,不是其主要适应证。
5. 核素显像图像分析时,需要注意的要点有
A. 放射性分布的均匀性
B. 放射性浓聚或稀疏的程度
C. 动态变化
D. 与对侧相应部位对比
答案:ABCD
解析:核素显像图像分析时需注意放射性分布的均匀性,观察放射性浓聚或稀疏的程度,注意动态变化情况,还要与对侧相应部位对比,以准确判断病变。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简述骨显像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答案:骨显像原理:静脉注射亲骨性放射性药物后,通过骨膜表面、骨小梁、骨髓腔等途径进入骨骼,在骨骼中摄取和聚集,利用显像仪器显示骨骼的形态和放射性分布情况。临床应用:用于早期诊断骨转移瘤,诊断急性骨髓炎,鉴别诊断骨肿瘤的良恶性,诊断应力性骨折、疲劳骨折等,还可用于观察骨移植术后的情况等。
解析:骨显像基于放射性药物在骨骼的摄取聚集来成像,其临床应用广泛,在骨病的诊断方面有重要价值,不同的骨病在骨显像上有不同表现,通过分析这些表现可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2. 心肌灌注显像运动负荷试验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案:适应证:冠心病的诊断、心肌梗死存活心肌的判断、冠心病危险度分层等。注意事项:试验前应向患者详细解释试验过程,了解患者病史、药物过敏史等;试验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心率、血压等,若出现严重不适及时终止试验;试验后让患者休息,观察恢复情况;试验前停用影响心肌灌注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等。
解析:心肌灌注显像运动负荷试验有助于冠心病等疾病的诊断和评估,掌握好适应证和注意事项能保证试验安全、准确地进行,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四、病例分析题(共 15 分)
患者,男性,55 岁,有胸痛症状。心肌灌注显像静息显像未见明显异常,运动负荷显像显示心肌灌注缺损。请分析该病例可能的诊断及进一步检查建议。
答案:可能诊断:冠心病。进一步检查建议:冠状动脉造影,可直接观察冠状动脉的形态、狭窄程度等情况,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可进一步评估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对于心肌梗死存活心肌的判断等有重要价值;动态心电图监测,了解患者在日常活动中有无心律失常等情况。
解析:心肌灌注显像运动负荷显像出现心肌灌注缺损高度提示冠心病,进一步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血管病变情况,CMR 辅助评估心肌,动态心电图监测了解心脏电活动情况,综合这些检查有助于全面准确诊断病情。
五、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10 分)
1. 放射性核素显像
答案:放射性核素显像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作为示踪剂,引入人体后,以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方式浓聚于特定的正常组织或病变组织,通过体外探测仪器测定放射性核素在体内的分布、数量及代谢变化,从而进行疾病的诊断。
解析:该定义准确阐述了放射性核素显像的原理和目的,是对这一概念的基本解释。
2. 阳性显像
答案:阳性显像指在静态影像上,病变组织的放射性高于正常组织的显像,又称“热区”显像,主要用于肿瘤、炎症等病变的诊断。
解析:明确了阳性显像的特点及临床应用范围,有助于理解其在核素显像中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