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临床儿科常见传染病护理临床医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肺炎
B. 喉炎
C. 心肌炎
D. 脑炎
答案:A
解析:麻疹病毒侵袭肺部可引起肺炎,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喉炎、心肌炎、脑炎虽也可发生,但不如肺炎常见。
2. 水痘的皮疹特点是
A. 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
B. 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不正常
C. 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水疱
D. 红色斑疹,疹间皮肤正常
答案:C
解析:水痘皮疹特点为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椭圆形小水疱,周围伴有红晕,疱液先透明而后混浊,水疱易破溃,常伴瘙痒,2 - 3 天内水疱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红晕消失。
3. 猩红热的主要传染源是
A. 患者及带菌者
B. 恢复期患者
C. 健康带菌者
D. 家畜
答案:A
解析:猩红热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自发病前 24 小时至疾病高峰传染性最强。
4.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早期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A. 性情改变
B. 头痛、呕吐
C. 脑膜刺激征
D. 昏迷
答案:A
解析: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早期主要表现为性情改变,如烦躁、易怒、好哭等,还可有低热、盗汗、消瘦、乏力等。
5. 脊髓灰质炎患者出现肢体肌肉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 失去了神经冲动的影响
B. 因肌肉瘫痪使供血减少所致
C. 肌肉受到病毒的侵害
D. 失去了运动神经的营养作用
答案:D
解析:脊髓灰质炎病毒侵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神经元变性、坏死,使所支配的肌肉失去运动神经的营养作用,逐渐出现肌肉萎缩。
6. 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A. 飞沫传播
B. 粪 - 口传播
C. 血液传播
D. 虫媒传播
答案:A
解析: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腮腺肿大前 1 天至消肿后 3 天均有传染性。
7. 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是
A. 肠道病毒 71 型(EV71)
B. 柯萨奇病毒 A16 型(CoxA16)
C. 以上都是
D. 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病原体有肠道病毒 71 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 A16 型(CoxA16)等。
8. 幼儿急疹的特点是
A. 发热 3 - 5 天,热退疹出
B. 发热 1 - 2 天出疹,1 - 2 天内出齐,伴枕后淋巴结肿大
C. 发热 3 - 5 天,热甚疹出
D. 发热数小时至 1 天出疹,疹出热退
答案:A
解析:幼儿急疹一般高热 3 - 5 天,热退疹出,皮疹为散在的玫瑰色斑丘疹,直径 2 - 5mm,压之褪色,很少融合。
9. 猩红热帕氏线多见于
A. 颈部
B. 面部
C. 腋窝、肘窝
D. 腹股沟
答案:C
解析:猩红热帕氏线多在腋窝、肘窝等皮肤皱褶处出现,表现为皮肤深红,压之不退色。
10. 水痘皮疹的演变顺序是
A. 斑疹、丘疹、水疱、脓疱、结痂
B. 丘疹、斑疹、水疱、脓疱、结痂
C. 斑疹、水疱、丘疹、脓疱、结痂
D. 丘疹、水疱、斑疹、脓疱、结痂
答案:A
解析:水痘皮疹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水疱,水疱液初透明后混浊,易破溃,2 - 3 天后水疱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红晕消失。
11. 小儿结核菌素试验硬结直径 15mm,局部有水疱、坏死,其结果正确的判断是
A. 阴性
B. 阳性
C. 强阳性
D. 极强阳性
答案:C
解析:小儿结核菌素试验硬结直径不足 5mm 为阴性;5 - 9mm 为阳性;10 - 19mm 为中度阳性;≥20mm 或虽<20mm 但局部出现水疱、坏死或淋巴管炎为强阳性。
12. 麻疹具有传染性的时间是
A. 出疹前 5 天至出疹后 5 天
B. 出疹前 10 天至出疹后 10 天
C. 出疹前 7 天至出疹后 7 天
D. 出疹前 3 天至出疹后 3 天
答案:A
解析: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 5 天至出疹后 5 天均有传染性,如合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 10 天。
13.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 呼吸道传播
B. 消化道传播
C. 血液传播
D. 接触传播
答案:A
解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病原菌主要经咳嗽、打喷嚏借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播。
14. 小儿伤寒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肠穿孔
B. 肠出血
C. 中毒性心肌炎
D. 支气管炎
答案:B
解析:小儿伤寒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肠出血,多发生于病程第 2 - 3 周,发生率约为 2.4% - 15.3%。
15. 百日咳痉咳期的主要临床特点是
A. 阵发性痉挛性咳嗽
B. 发热
C. 咳嗽日轻夜重
D. 面部水肿
答案:A
解析:百日咳痉咳期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末出现深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严重者可发生呕吐、大小便失禁、面唇发绀等。
二、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麻疹的隔离期是
A. 出疹后 5 天
B. 出疹后 10 天
C. 合并肺炎者出疹后 10 天
D. 合并肺炎者出疹后 14 天
答案:AC
解析:麻疹患者出疹前 5 天至出疹后 5 天均有传染性,如合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 10 天,所以隔离期为出疹后 5 天,合并肺炎者出疹后 10 天。
2. 水痘的治疗原则包括
A. 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
B. 皮肤瘙痒可局部应用炉甘石洗剂
C. 疱疹破溃可涂抗生素软膏
D. 积极使用糖皮质激素
答案:ABC
解析:水痘治疗应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皮肤瘙痒可局部应用炉甘石洗剂,疱疹破溃可涂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一般不用糖皮质激素,以免加重病情。
3. 猩红热的临床表现有
A. 发热
B. 咽峡炎
C. 草莓舌
D. 帕氏线
答案:ABCD
解析:猩红热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草莓舌、帕氏线、环口苍白圈等,发热多为持续性,体温可达 38℃ - 40℃,咽峡炎表现为咽痛、吞咽时加剧,草莓舌表现为舌乳头红肿突出,帕氏线多在腋窝、肘窝等皮肤皱褶处出现,环口苍白圈在口唇周围出现苍白。
4.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特点有
A. 压力增高
B. 外观清亮
C. 白细胞数增多
D. 蛋白定量增加
答案:ACD
解析: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毛玻璃样,白细胞数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定量增加,糖和氯化物降低。
5. 脊髓灰质炎的预防措施有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以上都不是
答案:ABC
解析:脊髓灰质炎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及时隔离和治疗患者;切断传播途径,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粪便管理,注意饮食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进行主动免疫,对密切接触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
三、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1. 麻疹的病原体是( )。
答案:麻疹病毒
2. 水痘皮疹的特点是( )、( )、( )。
答案: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水疱,疱液先透明而后混浊
3. 猩红热的主要致病菌是( )。
答案: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4.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早期主要表现为( )改变。
答案:性情
5. 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有( )、( )。
答案:肠道病毒 71 型(EV71),柯萨奇病毒 A16 型(CoxA16)
6. 幼儿急疹热退疹出,皮疹为( )。
答案:散在的玫瑰色斑丘疹
7.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过( )传播。
答案:飞沫
8. 小儿伤寒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答案:肠出血
9. 百日咳痉咳期的主要临床特点是( )。
答案:阵发性痉挛性咳嗽
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简述麻疹的护理措施。
答案:
- 一般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多饮水。
-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体温、皮疹、呼吸等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并报告医生。
-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引起感染。
- 呼吸道护理:及时清除鼻腔、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 隔离:对患儿应进行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 5 天,有并发症者延至出疹后 10 天。
解析:麻疹护理需从多方面进行,一般护理可保证患儿舒适环境利于恢复;病情观察能及时发现问题;皮肤护理防止感染;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通畅;隔离措施可避免疾病传播。
2. 简述水痘的护理要点。
答案:
- 隔离: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避免与易感儿接触。
-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勤换内衣,剪短指甲,防止抓破水疱继发感染。皮肤瘙痒时可局部涂炉甘石洗剂。疱疹破溃可涂抗生素软膏。
- 病情观察:注意观察体温、精神状态等,如出现高热、咳嗽、呕吐等及时报告医生。
- 休息与饮食:保证充足休息,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
解析:水痘护理重点在于隔离防止传播,皮肤护理预防感染,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异常,休息与饮食保证患儿恢复所需。
五、病例分析题(20 分)
患儿,男,5 岁。发热 3 天,体温 38.5℃ - 39.5℃,伴咳嗽、流涕、流泪。体检:咽部充血,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粗糙,耳后发际可见少许红色斑丘疹。
1. 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5 分)
答案:麻疹。
解析:患儿有发热、咳嗽、流涕、流泪等前驱症状,口腔黏膜粗糙(柯氏斑),耳后发际出现红色斑丘疹,符合麻疹的临床表现。
2. 列出主要护理诊断。(10 分)
答案:
- 体温过高:与病毒感染有关。
-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麻疹病毒感染有关。
- 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食欲减退有关。
- 潜在并发症: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等。
解析:患儿发热,故有体温过高护理诊断;皮疹可导致皮肤完整性受损;麻疹感染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有感染危险;患病期间食欲减退会致营养失调;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
3. 简述相应的护理措施。(5 分)
答案:
- 一般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多饮水。
-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体温、皮疹、呼吸等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并报告医生。
-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引起感染。
- 呼吸道护理:及时清除鼻腔、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 隔离:对患儿应进行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 5 天,有并发症者延至出疹后 10 天。
解析:同麻疹护理措施,从环境、病情观察、皮肤、呼吸道护理及隔离等方面进行护理,以促进患儿康复,防止疾病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