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临床麻醉科慢病管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以下哪种疾病不属于慢病范畴?( )
A. 高血压 B. 糖尿病 C. 肺炎 D. 冠心病
答案:C
解析:慢病主要指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病程长、病情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的慢性疾病,肺炎是急性疾病,不属于慢病。
2. 临床麻醉科在慢病管理中,对于高血压患者麻醉前应控制血压在( )
A. 120/80mmHg 以下 B. 130/85mmHg 以下 C. 140/90mmHg 以下 D. 150/95mmHg 以下
答案:C
解析:一般高血压患者麻醉前血压应控制在 140/90mmHg 以下,以减少麻醉手术期间血压波动带来的风险。
3. 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控制目标一般为( )
A. 3.9 - 6.1mmol/L B. 7.8 - 10.0mmol/L C. 10.0 - 13.9mmol/L D. 13.9mmol/L 以上
答案:B
解析: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一般控制在 7.8 - 10.0mmol/L 较为合适,既能减少低血糖风险,又能避免高血糖带来的不良影响。
4. 对于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麻醉中应特别注意监测( )
A. 体温 B. 心率 C. 呼吸频率 D. 血氧饱和度
答案:B
解析:冠心病患者心脏功能可能受损,麻醉中需密切监测心率,防止心率过快或过慢加重心脏负担。
5. 临床麻醉科在慢病管理中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常用的检查是( )
A. 血常规 B. 心电图 C. 肝肾功能 D. 凝血功能
答案:B
解析:心电图可反映心脏电活动情况,有助于评估心肺功能,对慢病患者麻醉风险评估有重要意义。
6. 高血压患者长期血压控制不佳易导致的并发症是( )
A. 胃溃疡 B. 脑出血 C. 胆囊炎 D. 白内障
答案:B
解析:长期高血压可使脑血管压力升高,容易引发脑出血等脑血管并发症。
7.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时,最常见的症状是( )
A. 头晕 B. 腹痛 C. 腹泻 D. 发热
答案:A
解析:低血糖时常见症状有头晕、心慌、手抖、出汗等。
8. 临床麻醉科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麻醉时应避免使用( )
A. 丙泊酚 B. 咪达唑仑 C. 吗啡 D. 依托咪酯
答案:C
解析:吗啡可抑制呼吸,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能加重呼吸抑制,应避免使用。
9. 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时首选的药物是( )
A. 硝酸甘油 B. 阿司匹林 C. 美托洛尔 D. 硝苯地平
答案:A
解析:硝酸甘油可迅速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绞痛症状。
10. 以下关于慢病患者麻醉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尽量选择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的麻醉方式
B. 维持术中循环稳定
C. 术后可延迟苏醒以确保安全
D. 加强术后监测与护理
答案:C
解析:术后应尽量缩短苏醒时间,减少并发症,而不是延迟苏醒。
二、多选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
1. 临床麻醉科在慢病管理中,对于糖尿病患者需要关注的方面包括( )
A. 血糖水平 B. 胰岛素使用情况 C. 有无低血糖史 D.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答案:ABCD
解析:糖尿病患者麻醉时血糖水平、胰岛素使用情况、低血糖史、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都对麻醉管理有重要影响。
2. 高血压患者麻醉前可能需要进行药物调整,常用的降压药物有( )
A. 硝苯地平 B. 氨氯地平 C. 厄贝沙坦 D. 氢氯噻嗪
答案:ABCD
解析:这些都是常见的降压药物,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使用。
3. 临床麻醉科评估慢病患者麻醉风险时,需考虑的因素有( )
A. 病情严重程度 B. 脏器功能 C. 用药情况 D. 患者心理状态
答案:ABC
解析:病情严重程度、脏器功能、用药情况直接影响麻醉风险,患者心理状态间接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评估因素。
4. 对于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麻醉,应注意( )
A. 肾功能指标 B. 水钠平衡 C. 电解质紊乱 D. 药物肾脏排泄情况
答案:ABCD
解析: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麻醉要关注肾功能指标、水钠平衡、电解质紊乱以及药物肾脏排泄情况,以保障麻醉安全。
5. 临床麻醉科在慢病管理中,对于老年慢病患者应特别注意( )
A. 心肺储备功能 B. 认知功能 C. 术后谵妄 D. 跌倒风险
答案:ABCD
解析:老年慢病患者心肺储备功能差,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术后谵妄,且跌倒风险高,麻醉管理需特别关注。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简述临床麻醉科在高血压患者慢病管理中的主要工作内容。
答案:
- 术前评估:详细了解血压控制情况、用药情况、有无并发症等,评估患者心血管功能。
- 血压调控:对于血压过高患者,调整降压药物,使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
- 麻醉管理:选择合适麻醉方式,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血压剧烈波动。
- 术后监测:密切监测血压变化,防止术后高血压或低血压发生,给予相应处理。
- 多学科协作:与心内科等科室沟通协作,共同管理高血压患者。
解析:高血压患者麻醉风险高,临床麻醉科需全面评估、合理调控血压、做好麻醉管理及术后监测,并加强多学科协作,以保障患者安全。
2. 阐述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管理的要点。
答案:
- 术前评估:了解糖尿病类型、病程、血糖控制情况、有无低血糖及并发症等。
- 血糖监测:围术期密切监测血糖,根据手术大小、时间等调整监测频率。
- 胰岛素应用:根据血糖情况合理应用胰岛素,可采用皮下注射或静脉输注。
- 血糖控制目标:一般控制在 7.8 - 10.0mmol/L,避免低血糖和高血糖。
- 营养支持:合理给予葡萄糖、胰岛素及氯化钾等,维持血糖稳定。
- 术后管理:继续监测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防止血糖波动。
解析: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管理直接关系到手术预后,需全面评估、精准监测、合理用药、控制目标血糖并做好术后管理。
四、病例分析题(共 15 分)
患者,男性,65 岁,有高血压病史 10 年,血压控制不佳,最高血压达 180/110mmHg,规律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及厄贝沙坦片。有 2 型糖尿病史 5 年,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一般,糖化血红蛋白 7.5%。拟行腹部手术。
1. 该患者麻醉前存在哪些风险?(5 分)
答案:
- 高血压:血压控制不佳,术中易出现血压波动,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
-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理想,围术期有低血糖、高血糖及糖尿病并发症风险,影响伤口愈合。
- 年龄:老年患者脏器功能减退,对麻醉耐受性差。
解析: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且年龄较大,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增加了麻醉手术风险。
2. 临床麻醉科针对该患者应采取哪些术前准备措施?(5 分)
答案:
- 血压调控:调整降压药物剂量,使血压尽量控制在 140/90mmHg 以下。
- 血糖管理:监测血糖,调整降糖方案,如必要可加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 7.8 - 10.0mmol/L。
- 完善检查: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如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等,评估脏器功能。
- 多学科会诊:与心内科、内分泌科会诊,共同制定围术期管理方案。
解析:通过这些术前准备措施可降低患者麻醉手术风险。
3. 术中及术后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5 分)
答案:
- 术中:
- 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
- 密切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 注意呼吸管理,防止肺部并发症。
- 术后:
-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血糖等。
- 预防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 关注患者意识状态,防止术后谵妄。
解析:术中及术后重点关注这些方面可保障患者顺利恢复。
五、论述题(共 10 分)
论述临床麻醉科在慢病管理中的重要性及面临的挑战。
答案:
重要性:
- 保障手术安全:慢病患者麻醉风险高,临床麻醉科通过全面评估、合理管理,可降低手术麻醉期间并发症和死亡率,保障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 多学科协作核心:与心内科、内分泌科等多学科协作,在慢病管理中起到桥梁作用,共同制定优化治疗方案。
- 围术期全程管理:从术前评估到术后监测,提供连续的医疗服务,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慢病患者长期预后。
面临的挑战:
- 病情复杂:慢病患者常合并多种疾病,病情相互影响,增加麻醉管理难度。
- 药物相互作用:慢病患者长期服用多种药物,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 脏器功能减退:老年慢病患者脏器功能减退,对麻醉药物耐受性差,增加麻醉风险。
- 术后恢复问题:慢病患者术后恢复慢,易出现并发症,需要麻醉科加强术后管理和监测。
解析:临床麻醉科在慢病管理中至关重要,但面临病情复杂、药物相互作用、脏器功能减退及术后恢复等多方面挑战,需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应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