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皮肤科接触性皮炎治疗临床医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接触性皮炎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
A. 皮损为多形性
B. 皮损边缘常不清楚
C. 有明确的接触史
D. 自觉瘙痒
答案:C
解析:接触性皮炎有明确的接触史,这是诊断的关键依据,其他选项虽也是接触性皮炎的特点,但不是最主要诊断依据。
2. 接触性皮炎急性期的主要表现为
A. 红斑、丘疹、水疱
B. 苔藓样变
C. 色素沉着
D. 脱屑
答案:A
解析:急性期接触性皮炎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严重时可出现大疱等。苔藓样变多见于慢性期,色素沉着和脱屑可见于恢复期等。
3. 治疗接触性皮炎首先应
A. 外用糖皮质激素
B. 口服抗组胺药
C. 寻找并去除接触致敏原
D. 局部湿敷
答案:C
解析:去除接触致敏原是治疗接触性皮炎的首要措施,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其他治疗。
4. 以下哪种物质不易引起接触性皮炎
A. 化妆品
B. 肥皂
C. 维生素 C
D. 镍制品
答案:C
解析:化妆品、肥皂、镍制品等都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维生素 C 一般较少引起。
5. 接触性皮炎患者外用糖皮质激素的原则是
A. 起始用强效激素
B. 大面积使用
C. 长期使用
D.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强度及剂型
答案:D
解析:应根据接触性皮炎的病情严重程度等选择合适强度及剂型的糖皮质激素,避免过度使用强效激素等不良情况。
6. 接触性皮炎患者瘙痒明显时,可选用
A. 炉甘石洗剂
B. 3%硼酸溶液
C. 氧化锌油
D. 黑豆馏油软膏
答案:A
解析:炉甘石洗剂有止痒作用,适用于接触性皮炎瘙痒明显时,3%硼酸溶液主要用于湿敷,氧化锌油用于亚急性或慢性皮炎,黑豆馏油软膏用于慢性皮炎。
7. 接触性皮炎患者若有大量渗出,应选用
A. 溶液湿敷
B. 软膏
C. 糊剂
D. 粉剂
答案:A
解析:有大量渗出时用溶液湿敷可起到清洁、收敛作用,软膏、糊剂、粉剂不适合有大量渗出的情况。
8. 以下关于接触性皮炎预后说法正确的是
A. 都会留下色素沉着
B. 不会复发
C. 去除病因后可较快痊愈
D. 一定会继发感染
答案:C
解析:去除病因后接触性皮炎一般可较快痊愈,不一定都会留下色素沉着,有复发可能,也不一定继发感染。
9. 接触性皮炎患者饮食上应避免
A. 辛辣食物
B. 蔬菜水果
C. 高蛋白食物
D. 水
答案:A
解析:辛辣食物可能会加重接触性皮炎的症状,蔬菜水果一般可正常食用,高蛋白食物在不过敏时可适当摄入,水是必需的。
10. 接触性皮炎与急性湿疹的鉴别要点是
A. 有无瘙痒
B. 有无渗出
C. 有无红斑
D. 有无明确接触史
答案:D
解析:接触性皮炎有明确接触史,而急性湿疹一般无明显接触史,这是两者重要的鉴别要点,瘙痒、渗出、红斑两者都可能有。
11. 治疗接触性皮炎合并感染时,应加用
A. 抗生素
B. 抗真菌药
C. 抗病毒药
D. 免疫抑制剂
答案:A
解析:合并感染时需加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抗真菌药、抗病毒药、免疫抑制剂一般不用于单纯接触性皮炎合并感染的情况。
12. 接触性皮炎患者局部皮肤糜烂、渗液,可选用的外用药是
A. 莫匹罗星软膏
B.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
C. 3%硼酸溶液
D. 水杨酸软膏
答案:C
解析:3%硼酸溶液可用于局部皮肤糜烂、渗液的湿敷,莫匹罗星软膏用于感染,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用于炎症但无明显渗出时,水杨酸软膏不适合此时使用。
13. 接触性皮炎患者若病情较轻,外用糖皮质激素可选用
A. 卤米松乳膏
B. 地奈德乳膏
C. 丙酸氯倍他索乳膏
D. 糠酸莫米松乳膏
答案:B
解析:地奈德乳膏属于弱效糖皮质激素,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接触性皮炎,卤米松乳膏、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属于强效激素,糠酸莫米松乳膏属于中效激素。
14. 接触性皮炎患者口服糖皮质激素的指征不包括
A. 病情严重
B. 外用药物治疗无效
C. 合并感染
D. 泛发性接触性皮炎
答案:C
解析:病情严重、外用药物治疗无效、泛发性接触性皮炎等可考虑口服糖皮质激素,合并感染不是口服糖皮质激素的指征,主要是控制感染。
15. 接触性皮炎患者在疾病恢复期可出现
A. 色素沉着
B. 水疱增多
C. 瘙痒加重
D. 红斑扩大
答案:A
解析:疾病恢复期可出现色素沉着,水疱增多、瘙痒加重、红斑扩大一般不是恢复期的表现。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接触性皮炎的诱发因素包括
A. 化学物质
B. 植物
C. 动物
D. 微生物
答案:ABCD
解析:化学物质如化妆品、洗涤剂等,植物如漆树等,动物如昆虫叮咬等,微生物如某些细菌、真菌等都可能诱发接触性皮炎。
2. 接触性皮炎的治疗方法有
A. 去除病因
B. 外用药物治疗
C. 口服药物治疗
D. 物理治疗
答案:ABC
解析:去除病因是基础,外用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剂型,口服药物治疗用于病情较重等情况,但物理治疗一般不是接触性皮炎的主要治疗方法。
3. 以下哪些是接触性皮炎外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A. 皮肤萎缩
B. 毛细血管扩张
C. 色素沉着
D. 感染
答案:ABCD
解析: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出现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诱发或加重感染等不良反应。
4. 接触性皮炎患者在护理方面应注意
A. 保持皮肤清洁
B. 避免搔抓
C. 注意饮食
D. 观察病情变化
答案:ABCD
解析:保持皮肤清洁可防止继发感染,避免搔抓防止加重病情和感染,注意饮食避免加重症状,观察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
5. 接触性皮炎与特应性皮炎的鉴别点有
A. 发病机制
B. 临床表现
C. 家族史
D. 治疗反应
答案:ABCD
解析:两者发病机制不同,临床表现有差异,特应性皮炎常有家族史,治疗反应也有所不同,这些都是鉴别要点。
三、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接触性皮炎按病因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原发性刺激接触性皮炎、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解析:原发性刺激接触性皮炎是由具有强烈刺激性的物质引起,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是由接触变应原后引起的Ⅳ型变态反应。
2. 接触性皮炎的皮损形态与______、______和______有关。
答案:接触物的性质、接触方式、接触时间
解析:不同性质的接触物、接触方式如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接触时间长短等会导致不同的皮损形态。
3. 接触性皮炎急性期渗出较多时,可用______溶液湿敷。
答案:3%硼酸
解析:3%硼酸溶液有清洁、收敛作用,适合急性期渗出较多时湿敷。
4. 治疗接触性皮炎的外用糖皮质激素剂型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乳膏、软膏、洗剂
解析:乳膏适用于多种情况,软膏用于慢性、肥厚性皮损,洗剂用于有红斑、丘疹而无渗出时。
5. 接触性皮炎患者口服抗组胺药的目的是______。
答案:减轻瘙痒
解析:抗组胺药可竞争性阻断组胺 H1 受体,从而减轻接触性皮炎患者的瘙痒症状。
6. 接触性皮炎患者若有继发感染,应选用______治疗。
答案:抗生素
解析:抗生素用于控制接触性皮炎合并的感染。
7. 接触性皮炎患者局部皮肤干燥、脱屑时,可选用______。
答案:霜剂
解析:霜剂质地滋润,适合局部皮肤干燥、脱屑时使用。
8. 接触性皮炎患者在疾病发作期应避免食用______食物。
答案:辛辣、刺激性
解析: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能加重接触性皮炎症状。
9. 接触性皮炎的诊断主要依据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接触史、临床表现、斑贴试验
解析:接触史是前提,临床表现是重要依据,斑贴试验可帮助明确变应原。
10. 接触性皮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______、______等变化。
答案:皮损、自觉症状
解析:观察皮损的变化如面积、形态、渗出等,以及自觉症状如瘙痒程度等,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简述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原则。
答案:
(1)寻找并去除接触致敏原:这是治疗的关键,只有去除病因,病情才有可能好转。
(2)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外用药物治疗:根据皮损情况选择剂型,如急性期有渗出用溶液湿敷,无渗出用糖皮质激素霜剂等;慢性期用软膏等。
- 口服药物治疗:病情严重、泛发或外用药物效果不佳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
- 合并感染时加用抗生素治疗。
(3)注意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注意饮食等。
(4)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解析:接触性皮炎治疗原则围绕去除病因、选择合适治疗方法、护理及观察病情等方面,去除病因是基础,合适治疗方法是关键环节,护理和观察病情有助于病情恢复和防止复发。
2. 如何鉴别接触性皮炎与急性湿疹?
答案:
(1)接触史:接触性皮炎有明确的接触史,而急性湿疹一般无明显接触史。
(2)皮损特点:
- 接触性皮炎:皮损多局限于接触部位,形态与接触物有关,边界较清楚。
- 急性湿疹:皮损多为多形性,可泛发,边界一般不清楚。
(3)自觉症状:两者都有瘙痒,但接触性皮炎的瘙痒程度与接触物的刺激性等有关,急性湿疹瘙痒相对较剧烈。
(4)斑贴试验: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常呈阳性,可帮助明确接触致敏原,急性湿疹斑贴试验一般为阴性。
解析:通过接触史、皮损特点、自觉症状及斑贴试验等方面可有效鉴别接触性皮炎与急性湿疹,这些要点能准确区分两种疾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五、病例分析题(15 分)
患者,女,25 岁。因面部红斑、瘙痒 3 天就诊。患者 3 天前使用新的化妆品后,面部出现红斑,伴有瘙痒,搔抓后红斑加重,无发热、头痛等不适。查体:面部可见境界清楚的红斑,其上有散在丘疹、水疱,部分水疱破溃有渗液。
1.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答案:接触性皮炎。
解析:患者有明确使用新化妆品的接触史,之后面部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符合接触性皮炎的表现,故诊断为接触性皮炎。
2. 应采取哪些治疗措施?
答案:
(1)立即停用可疑化妆品。
(2)外用药物治疗:面部有渗液,先用 3%硼酸溶液湿敷,待渗液减少后,外用糖皮质激素霜剂,如地奈德乳膏。
(3)口服药物治疗:可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以减轻瘙痒症状。
(4)告知患者注意面部皮肤护理,保持清洁,避免搔抓,饮食上避免辛辣食物。
解析:首先去除病因即停用可疑化妆品,然后根据皮损情况进行外用药物治疗,口服抗组胺药缓解症状,同时做好皮肤护理和饮食注意事项,以促进病情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