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站名: 年级专业: 姓名: 学号:
凡年级专业、姓名、学号错写、漏写或字迹不清者,成绩按零分记。
…………………………密………………………………封………………………………线…………………………
广西民族大学《知识产权案例教学实践》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法治是与人治相对应的治国方略。关于法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法治以民主政治为基础
B.法治要求“良法”之治
C.法治排斥和反对德治
D.法治要求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2、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称为( )。
A.行为能力
B.权利能力
C.权利行为能力
D.责任行为能力
3、将法律制裁分为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和违宪制裁的标准是
A.根据违法者应承担法律责任的内容
B.追究法律责任的程序
C.违法者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
D.违法者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性质和实施法律制裁的主体
4、有权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的国家机关是( )。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中央军事委员会
D.国家主席
5、对下列行为实行过错推定的原则的有
A.高度危险作业
B.医疗事故
C.动物园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
D.环境污染
6、甲对乙享有罹于诉讼时效的债权 10 万元,乙对甲享有债权 5 万元。其后,甲将其对乙的债权转让给第三人丙,并且通知了乙。现丙对乙行使债权,乙可以主张何种权利?
A.抗辩权
B.抵销权
C.抗辩权与抵销权
D.撤销权
7、依法可以转让的人身权是( )。
A.监护权
B.荣誉权
C.名称权
D.名誉权
8、下列人员,不得假释的有
A.甲是累犯
B.乙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C.丙因强奸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
D.丁因放火罪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抢劫罪被判处9年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执行13年有期徒刑
9、代表中国古代法制最高水平的是()。A《法经》
B.《唐律疏议》
C.《宋刑统》
D.《大清律例》
10、甲、乙二人系某厂锅炉工。一天,甲的朋友多次打电话催其赴约,但离交班时间;还有15分钟。甲心想,乙一直以来都是提前15分钟左右来接班,今天也快来了。于是.在乙到来之前,甲就离开了岗位。恰巧乙这天也有要事。乙心想,平时都是我去后甲才离开,今天迟去15分钟左右,甲不会有什么意见的。于是,乙过了正常交接班时间15分钟左右才赶到岗位。结果,由于无人看管,致使锅炉发生爆炸,损失惨重。甲、乙的行为( )。
A.属共同犯罪
B.属意外事件
C.各自构成故意犯罪
D.应按照甲、乙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1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受( )。
A.权力机关的干涉
B.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C.上级司法机关的干涉
D.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12、汉武帝之后,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
A.明德慎罚
B.德本刑用
C.德主刑辅
D.明刑弼教
13、在明朝,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组成的联合审判制度被称为( )
A.三司会审
B.朝审
C.热审
D.大审
1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 )
A.少数服从多数
B.民主集中制
C.首长负责制
D.政治协商
15、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该条款的内容属于哪种规范?( )
A.授权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命令性规范
D.禁止性规范
16、下列属于委任性规则的是( )。
A.《环境影响评价法》第37条规定:军事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办法,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依照本法的原则制定
B.《保险法》第153条规定:海上保险适用海商法的有关规定;海商法未作规定的,适用本法的有关规定
C.《刑法》第109条第2款规定: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D.《水法》第7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与国际或者国境边界河流、湖泊有关的国际条约、协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协定的规定。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除外
17、《开皇律》的历史蓝本是( )
A.北齐律
B.北周律
C.大业律
D.陈律
18、甲、乙、丙、丁组成的合伙组织欠戊30万元债务,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戊应当按照合伙组织内部按比例偿还债务的约定行使债权
B.丁仅对自己应当承担的债务份额清偿债务
C.乙有义务清偿欠戊的30万元债务
D.甲、丙可以不必取得戊的同意而仅清偿20万元债务
1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A.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公民应积极报名参军,保卫国家
B.公民在知悉国家秘密时,应保守国家秘密
C.公民不得借检举之名,对国家工作人员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陷害
D.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参加劳动
20、近代以来,人们把法治的核心归结为( )。
A.司法独立
B.依法行政
C.保护人权
D.以法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制约
21、我国刑法规定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之一是( )。
A.未遂犯
B.防卫过当
C.犯有较轻之罪而自首的
D.预备犯
22、《大明律》一共( )。
A.7篇
B.12篇
C.4篇
D.18篇
23、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形式意义上民法的范畴的是( )。
A.民法典
B.民通意见
C.民事法律规范
D.民法典
24、我国法律规定,需要申请的集会、游行、示威活动,其负责人必须在举行日期的( )日前向主管机关递交书面申请
A.3
B.5
C.7
D.10
25、只能以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有( )。
A.遗弃罪和偷税罪
B.玩忽职守罪和滥用职权罪
C.重大责任事故罪和交通肇事罪
D.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
26、秦始皇年间,咸阳发生一起杀人案,甲向官府告发该案是乙所为,乙遂被官府捕获,被判死罪,后官府抓获真凶丙,经查,甲乙素有结怨,甲为报私仇而进行诬告,根据秦律,甲可能被判处的刑罚是()
A.腰斩
B.鬼薪
C.斩左趾
D.髡钳城旦
27、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法律事实,另一个是( )。
A.法律规范
B.法律行为
C.法律事件
D.法律适用
28、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标的物毁损、灭失风险转移规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当事人订立所有权保留条款的买卖合同,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自标的物所有权转移时起转移
B.当事人订立由出卖人代办托运的买卖合同,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自合同成立时起转移
C.对于约定送货上门的买卖合同,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自标的物交付给承运人时起转移
D.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后,不影响买受人向出卖人主张违约的权利
2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中规定的工作制是( )小时
A.六小时
B.八小时
C.十小时
D.十二小时
30、最早提出宪法制定权概念及其理论体系的学者是( )
A.西耶斯
B.蒲莱仕
C.洛克
D.霍布斯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中华民国民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
B.它采取民商分立的编纂体例
C.它是分编草拟、分期公布的
D.它在婚姻家庭制度方面保留了较多的传统色彩
2、以下哪些属于清末礼法之争中的争论焦点( )
A.关于干名犯义条存废
B.关于存留养亲
C.关于无夫奸及亲属相奸
D.关于子孙违反教令
3、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末修律过程中引进的先进制度有( )。
A.假释
B.保释
C.公诉
D.减刑
4、甲乙共同盗窃一辆奔驰车,价值80万元,销赃得款20万元,因为甲起主要作用,分得19.8万元,乙仅分得2000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犯罪金额都是80万元
B.甲乙的犯罪金额各40万元
C.甲的犯罪金额19.8万元,乙的犯罪金额2000元
D.对乙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5、全国人大常委会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相关适用规定的解释》 中规定:“刑法规定的 “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款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这一规定属于: ( )
A.主观解释
B.扩大解释
C.当然解释
D.类推解释
6、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执政党政策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A.经济基础不同
B.程序化程度不同
C.保障方式不同
D.表现形式不同
7、法律规定,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的因素有( )。
A.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
B.商标使用人的生产、经营规模
C.商标宣传的持续时间
D.商标在相关公众中的知晓程度
8、根据我国现行宪法,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均有权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 ( )
A.自治条例
B.单行条例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法规
9、下列财产不得用于抵押的是()。
A.土地所有权
B.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C.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D.一家大型企业附属医院的办公大楼
10、下列选项中,属于汉朝为了打击地方诸侯势力而制定的法律有( )。
A.出界律
B.酎金律
C.左官律
D.阿党附益之法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5分)《刑法》第67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试分析: (1)如何理解第2款中的“其他罪行”? (2)第3款的规定与前两款有何区别?
2、(本题5分)试论犯罪既遂的认定。
3、(本题5分)简述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和体现。
4、(本题5分)简述汉朝的刑罚适用原则。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某公司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性别歧视行为。请分析受害者可采取的法律措施及依据。
2、(本题10分)张某在某网络平台上发表文章,对某政府部门的工作进行不实批评,造成了不良影响。该政府部门要求张某删除文章并公开道歉。请分析此案中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3、(本题10分)甲、乙两人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约定乙向甲借款 10 万元,年利率为 10%。借款到期后,乙仅归还了本金,未支付利息。甲准备起诉乙追讨利息。请分析甲的诉求是否合法及相关法律规定。
第5页,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