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站名: 年级专业: 姓名: 学号:
凡年级专业、姓名、学号错写、漏写或字迹不清者,成绩按零分记。
…………………………密………………………………封………………………………线…………………………
哈尔滨师范大学
《基础化学实验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于反应 4A(g) + 5B(g) ⇌ 4C(g) + 6D(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若增大压强,则平衡( )
A.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不移动 D. 无法判断
2、在一定温度下,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A 和 1 mol B 发生反应:2A(g) + B(g) ⇌ 3C(g),达到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为 W%。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 A 为 0.6 mol,B 为 0.3 mol,C 为 1.4 mol 充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仍为 W%。则 x 的值可能为?( )
A. 1
B. 2
C. 3
D. 无法确定
3、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恢复到原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B.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C. 溶液中钙离子的浓度增大 D. 溶液中钙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
4、对于反应 4A(g) + 3B(g) ⇌ 2C(g) + D(g),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消耗 4n mol A,同时生成 2n mol C
B. 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C. 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D. B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5、对于化学反应:4NH₃(g) + 5O₂(g) ⇌ 4NO(g) + 6H₂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达到化学平衡时,4v 正(NH₃) = 5v 逆(O₂)
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 x mol NO 的同时,消耗 x mol NH₃,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达到平衡后,增大容器的体积,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 正(NH₃) = 3v 正(H₂O)
6、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3A(g) + B(g) ⇌ 2C(g)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 3n mol A,同时生成 n mol B
B. A、B、C 的浓度不再变化
C. A、B、C 的分子数之比为 3 : 1 : 2
D.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7、在一定温度下,某一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A(g) + 3B(g) ⇌ 2C(g)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C 的生成速率与 C 的分解速率相等 B. A、B、C 的浓度相等
C. A、B、C 的分子数之比为 1 : 3 : 2 D.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同时生成 3n mol B
8、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A(g) + 3B(g) ⇌ 2C(g)达到平衡。若增加 A 的浓度,则 B 的转化率(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9、对于反应:M(g) + N(g) ⇌ P(g) + Q(g) ΔH >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加入催化剂,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0、在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A(g) + 2B(g) ⇌ C(g) ,达到平衡时,A、B、C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2mol 、4mol 、4mol 。若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
A. 均减少 1mol
B. 均增加 1mol
C. 均减半
D. 均加倍
11、对于反应 2A(g) + B(g) ⇌ 3C(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若降低温度,平衡向( )
A. 正反应方向移动 B. 逆反应方向移动 C. 不移动 D. 无法判断
12、在一定温度下,有反应:2NO₂(g) ⇌ N₂O₄(g) ,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此时 NO₂的浓度为原平衡时的 60% ,则?( )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新平衡时,NO₂的转化率增大
D. 新平衡时,N₂O₄的体积分数减小
13、在一定温度下,有下列物质的溶液:①0.1mol/L 的盐酸 ②0.1mol/L 的硫酸 ③0.1mol/L 的醋酸 ④0.1mol/L 的氨水 ⑤0.1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其 pH 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 ② < ① < ③ < ④ < ⑤
B. ② < ① < ③ < ⑤ < ④
C. ② < ① < ⑤ < ③ < ④
D. ③ < ① < ② < ⑤ < ④
14、在 25℃时,将 pH = 11 的氢氧化钠溶液与 pH = 3 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 pH 为( )
A. 7 B. 10 C. 12 D. 无法确定
15、已知在 25℃时,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Ka = 1.75×10⁻⁵ ,向 0.1mol/L 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的 pH 增大
B. 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
C. 溶液中 c(H⁺)增大
D. 溶液中 c(OH⁻)减小
16、在 0.1 mol/L 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醋酸的电离程度(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17、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2SO₂(g) + O₂(g) ⇌ 2SO₃(g),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SO₂、O₂、SO₃ 同时存在
B. SO₂、O₂、SO₃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 SO₂、O₂、SO₃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 1 : 2
D. 单位时间内生成 2n mol SO₂ 的同时生成 2n mol SO₃
18、在化学镀镍的过程中,溶液中的 Ni²⁺被还原为 Ni ,则作为还原剂的是( )
A. H2 B. Ni²⁺ C. 次磷酸钠 D. 氢氧化钠
19、对于反应 2SO2(g) + O2(g) ⇌ 2SO3(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2 mol SO2 和足量 O2 反应,必定生成 2 mol SO3
B. 当 v 正(SO2) : v 逆(O2) = 2 : 1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平衡时,SO2 的浓度必定等于 O2 浓度的两倍
D.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必定向右移动
20、在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2A(g) + 2B(g) ⇌ C(g) + 3D(g),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容器中加入 2 mol A 和 2 mol B 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为 w mol/L。若维持容器的温度和容积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 的浓度仍为 w mol/L 的是( )
A. 4 mol A + 4 mol B B. 2 mol C + 6 mol D
C. 1 mol A + 1 mol B + 1 mol C + 3 mol D D. 3 mol C + 5 mol D
21、已知在 25℃时,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 1.0×10⁻¹⁴,下列溶液在该温度下一定呈中性的是?( )
A. pH = 7 的溶液
B. c(H⁺) = 1.0×10⁻⁷ mol/L 的溶液
C. c(H⁺) = c(OH⁻) = 1.0×10⁻⁷ mol/L 的溶液
D. 由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酸跟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所形成的溶液
22、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 Na₂CO₃ + H₂O + CO₂ = 2NaHCO₃ B. Na₂CO₃ + CO₂ = NaHCO₃
C. 2Na₂CO₃ + CO₂ + H₂O = 2NaHCO₃ D. Na₂CO₃ + 2CO₂ + 2H₂O = 2NaHCO₃
23、在 25℃时,将 pH = 3 的醋酸溶液与 pH = 11 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 pH( )
A. 大于 7 B. 小于 7 C. 等于 7 D. 无法确定
24、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3A(g) + 2B(g) ⇌ C(g) 达到平衡。若增加 A 的浓度,则 B 的转化率(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25、在 2A + B ⇌ 3C + 4D 反应中,若 v(A) = 0.8 mol/(L·s),v(B) = 0.6 mol/(L·s),v(C) = 1.2 mol/(L·s),v(D) = 1.6 mol/(L·s),则反应速率最慢的是( )
A. v(A) B. v(B) C. v(C) D. v(D)
26、在 2A + B ⇌ 3C + 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A) = 0.5mol/(L·s)
B. v(B) = 0.3mol/(L·s)
C. v(C) = 0.8mol/(L·s)
D. v(D) = 1mol/(L·s)
27、在 25℃时,将 pH = 4 的盐酸与 pH = 10 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 pH 约为( )
A. 7 B. 8 C. 9 D. 11
28、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A 和 1 mol B,发生反应 2A(g) + B(g) ⇌ 3C(g),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为 1.2 mol/L。若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 2 mol A 和 1 mol B,达到新平衡时,C 的浓度( )
A. 大于 2.4 mol/L B. 小于 2.4 mol/L C. 等于 2.4 mol/L D. 无法确定
29、在 0.1mol/L 的 CH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 CH3COONa 固体,溶液的 pH(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30、已知在 298K 时,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₂(g) + O₂(g) = 2H₂O(l) ΔH = -571.6kJ/mol;H₂(g) + 1/2O₂(g) = H₂O(g) ΔH = -241.8kJ/mol。则 298K 时,H₂O(l) = H₂O(g)的焓变值为?( )
A. +44.0kJ/mol
B. -44.0kJ/mol
C. +285.8kJ/mol
D. -285.8kJ/mol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论述物理化学中可逆电池电动势的测定方法。
2、(本题5分)从反应活化能角度论述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机制。
3、(本题5分)详细论述物理化学中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
4、(本题5分)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论述化学工业生产中的原子经济性评价。
5、(本题5分)论述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实现途径。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构建实验流程,测定某一液体混合物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常数。阐述混合物的配制、沸点和凝固点的测量、数据的处理与计算,分析实验结果与理想溶液的偏差和原因。
2、(本题5分)拟定实验方案探究物质的电化学氧化还原性质。通过电解或原电池实验,研究物质在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测量电极电位,分析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和反应机制,举例说明其在电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3、(本题5分)开展实验研究物质的鉴别方法(除常见化学试剂外)。如利用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密度等,或利用仪器分析方法如红外光谱、质谱等,对一组相似物质进行鉴别实验。
4、(本题5分)进行实验探究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综合应用。提供一种含有多种杂质的混合物,要求综合运用过滤、结晶、蒸馏、萃取等多种分离提纯方法,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详细描述实验操作步骤、各方法的先后顺序和注意事项,最终得到纯净的物质,并分析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5、(本题5分)开展实验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如铜离子、铁离子、锌离子等)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作用。通过测量产生氧气的速率,比较不同金属离子的催化效果,分析金属离子的电子结构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生物体内的相关作用。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10分)在 298K 时,某电池的电动势 E = 0.7V,正极的电极电势为 0.3V,计算负极的电极电势。
2、(本题10分)在 4 L 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4A(g) + 5B(g) ⇌ 6C(g),起始时 A、B 的浓度分别为 4 mol/L 和 5 mol/L,3 min 后 B 的浓度变为 3 mol/L,计算 3 min 内 A 的平均反应速率。
第5页,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