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届江西省奉新县富学校三下数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
一、认真计算。
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40÷2= 20×30= 0.1+0.4= 1.2+0.6=
66÷2= 130×4= 0.7-0.3= 5.8-2.6=
2.用竖式计算(带★号的题要验算).
45×92= ★527÷5= 417÷3=
3.脱式计算。
126÷9÷7 32×18÷6 324÷(58-49)
(306-258)×15 160+408÷4 14×(63÷9)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4.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________)
5.最小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909。________
6.下午5时用24时记时法是17时。(________)
7.一个三位数除以8,余数最小是7。 (____)
8.805÷7的商的中间有一个0。 (____)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9.得数是三位数的有( )。
① 345÷3 ② 126÷6 ③ 46×10 ④ 50×40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10.比0.6大,括号里可以填( )。
A.10 B.11 C.12 D.13
11.在、和1中,最小的数是( )。
A. B. C.1
12.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的数学知识,下面表述正确的有( )句。
①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②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增加2厘米,面积就增加4平方厘米。
③整数乘法中,如果乘数的末尾有1个0,那么积的末尾至少有一个0。
A.0 B.1 C.2 D.3
13.下面年份不是闰年的是( ).
A.1943 B.1600 C.2008
四、快乐填空。
14.比较大小,在___里填上“>”、 “<”或“=”.
0.9元___1元 36平方米___3600平方分米 5角5分___0.5元
15.算“24点”:请用4、7、8、5这四个数(每个数必须且只用1次)进行计算,使计算结果等于24,把算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母亲节到来前,旺春花店运来618枝康乃馨,为了方便销售,将这批康乃馨每9枝扎成一束,这批康乃馨最多能扎成(______)束 。
17.用1 cm2的正方形去量一个大正方形,正好摆放了16个,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
18.一个正方形鱼池,周长是80米,它的占地面积是(______)平方米.
19.估算49×61时,可以把49看成(________),把61看成(________),积大约是(________)。
20.D3292次动车早上11:45从福州出发,18:05到达上海,这列动车一共行驶了(________)小时(________)分钟。
21.把36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3个小朋友分得这些苹果的,就是( )个。
22.________除以任何数(1除外)都是1.
23.小明睡觉的时间是晚上9:15,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_________)。如果第二天小明7:15起床,小明的睡眠时间是(_______)个小时。
五、作图题。
24.下面的几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连一连
25.上面的轴对称图形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请你连一连.
26.连一连.
六、解决问题
27.小丽有100元钱,买1个暖瓶后剩下的钱全部买茶杯。能买多少个茶杯?
28.在下面的方格中画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使它们的面积都是16平方厘米.(1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分别是: 厘米和 厘米.
29.某人去银行取款,第一次取了存款的一半多5元,第二次取了余下的一半多10元,最后剩下125元。他原来存了多少元?
30.在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求剩下图形的面积。
参考答案
一、认真计算。
1、20;600;0.5;1.8;
33;520;0.4;3.2
【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详解】40÷2=20 20×30=600 0.1+0.4=0.5 1.2+0.6=1.8
66÷2=33 130×4=520 0.7-0.3=0.4 5.8-2.6=3.2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基本计算能力,观察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仔细解答即可。
2、4140 105……2 139
【详解】略
3、2;96;36;
720;262;98
【分析】(1)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
(2)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3)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
(4)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
(5)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6)先算小括号里的除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
【详解】126÷9÷7
=14÷7
=2
32×18÷6
=576÷6
=96
324÷(58-49)
=324÷9
=36
(306-258)×15
=48×15
=720
160+408÷4
=160+102
=262
14×(63÷9)
=14×7
=98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掌握。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4、×
【详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5、×
【分析】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10×9计算出结果和909比较一下即可。
【详解】10×9=90≠909。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重点是知道: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
6、√
【分析】普通记时法转换为24时记时法:去掉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下午和晚上的时间要加上12时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下午5时用24时记时法是17时,所以判断正确。
【点睛】
熟练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
【解析】略
8、×
【解析】略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9、A
【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算式的结果,然后选择即可。
【详解】① 345÷3=115 ② 126÷6=21 ③ 46×10=460 ④ 50×40=2000
故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乘除法计算,认真计算即可。
10、D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的分子比分母与0.6的积大,据此判断出括号里可以填多少即可。
【详解】A.因为20×0.6=12,10<12;
B.因为20×0.6=12,11<12;
C.因为20×0.6=12,12=12;
D.因为20×0.6=12,13>12;
所以比0.6大,括号里可以填13。
故答案为: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分母与0.6的积是多少。
11、A
【解析】略
12、B
【分析】①因为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不同,所以无法比较。
②可举例说明: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时,面积是1平方厘米。当边长增加2厘米,变成3厘米时,面积是9平方厘米。这时面积增加了8平方厘米。
③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则如果乘数的末尾有1个0,那么积的末尾至少有一个0。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表述正确的有③。
故答案为:B。
【点睛】
面积的意义:面积是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周长的意义:周长是围成平面图形线段的长度和。周长和面积表示的意义不同,不能进行比较。
13、A
【详解】略
四、快乐填空。
14、< = >
【详解】略
15、(8-7+5)×4=24
【分析】24=6×4,数字4原题有这个数,所以只要剩下的数7、8、5得数等于6即可,即8-7+5,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8-7+5)×4
=6×4
=24
【点睛】
此题考查对运算符号的熟练运用,有一定的技巧性,关键是把24如何拆成含那四个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16、68
【分析】618枝康乃馨,每9枝扎成一束,求可以扎的束数,就是求618里面有多少个9,用618除以9即可求解。
【详解】618÷9=68(束)……6(枝)
所以最多能扎成68束。
【点睛】
解决本题根据除法的包含意义进行列式,再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求解。
17、16cm2
【解析】略
18、400
【详解】略
19、50 60 3000
【分析】乘法估算时,将乘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进行计算;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49×61≈50×60=3000
则估算49×61时,可以把49看成50,把61看成60,积大约是3000。
故答案为:50;60;3000
【点睛】
熟练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注意将乘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时,乘数的近似数不能与原数相差太大。
20、6 20
【分析】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8:05-11:45=6小时20分钟
【点睛】
熟练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
【分析】根据题意,把36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表示将36个苹果平均分为6份,每人分到其中的一份,3人分得其中的3份,即,要求分到多少个,用36÷6×3解答即可。
【详解】36÷6×3
=6×3
=18(个)
把36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3个小朋友分得这些苹果的,就是18个。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注意找准单位“1”及平均分了几份,先求出其中的一份,再求出3份。
22、1
【详解】略
23、21:15 10
【解析】略
五、作图题。
24、
【解析】略
25、
【解析】略
26、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判断即可.
解:
【点评】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找出对称轴,看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两部分能否完全重合.此题考查了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六、解决问题
27、12个
【分析】用小丽的钱数减去一个暖瓶的价钱,求出剩下的钱数,再除以一个茶杯的价钱,即可求出能买茶杯的个数。
【详解】(100-28)÷6
=72÷6
=12(个)
答:能买12个茶杯。
【点睛】
本题先求出剩下的钱数,再根据数量=总价÷单价解答。
28、20
16;如图:
【详解】略
29、550元
【分析】由 “第二次取余下的一半多10元”可知,“余下的一半少10元”是125元,从而“余下的一半”是125+10=135(元);余下的钱(余下一半钱的2倍)是:135×2=270(元)。用同样道理可算出“存款的一半”和“原有存款”。
【详解】(125+10)×2
=135×2
=270(元)
(270+5)×2
=275×2
=550(元)
答:他原来存了550元。
【点睛】
这道题主要是运用的倒推思想。倒推问题的一般特点是已知对某个数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四则运算,我们通常按照与运算或增减变化相反的顺序,进行相应的逆运算。
30、23平方厘米
【解析】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