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武城县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一、 填空题。 (20 分)
1.4、7、8能组成(_________)个不同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其中最大的是(__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_)。
2.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间教室的面积约48(______)。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为2(______)。
一节数学课用时40(______)。
3.用4、3、0、9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且个位是单数的两位数有(____)个.
4.小强的妈妈比小强大24岁,可是他俩过的生日次数一样多,妈妈的生日是(______)月(______)日。
5.要使□64÷5的商是三位数,□中最小能填(________)。
6.下图白纸条露出的长度占整个纸条长度的,黑纸条露出的长度占整个纸条长度的,如果将两根纸条的总长比一比,(______)纸条更长。
7.一个数除以7,商是101,余数是4,这个数是(_____).
8.一本书有238页,小华计划每天读6页,大约要(______)天读完。
9.一场篮球赛,从上午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20分钟,比赛结束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________)。
10.用分数分别表示出下面每个图形的涂色部分。
( ) ( ) ( )
二、 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1.一个正方形草坪的边长扩大2倍,它的面积扩大( )倍。
A.2 B.4 C.不变
12.在一个边长为12米的正方形花坛里,每平方米种6株花,这个花坛一共可以种( )株花.
A.24 B.12 C.2
13.一列火车上午6时20分发车,共行驶8小时,( )到达目的地。
A.14时20分 B.下午14时20分 C.1时20分
14.用24时记时法,正确描述下面三幅图片时间的是( )。
A.10:00、 4:00、 20:00 B.10:00、 16:00、 20:00
C.10:00、 16:00、 8:00
15.甲、乙两人带了一些钱去商场购物,甲花了所带钱的,乙花了所带钱的,( )花的钱更多。
A.甲 B.乙 C.无法判断
三、 判断题(对的打“√ ” , 错的打“×” 。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6.小明家距姥姥家40千米,他最好步行去.(______)
17.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绘制的。(______)
18.384÷4的商是两位数,904÷6的商是三位数。(______)
19.在0.4与0.6之间有无穷个数。 (_____)
20.小明房间的面积是18平方分米。 (______)
四、 计算题。 (28 分)
21.直接写出得数。
30×60= 300×8= 0.9+0.6= -= (56+44)×4=
420÷7= 25×4= 4.5-0.4= += 50×80-300 =
2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2.3+5.9= 75×57= ☆522÷4=
五、 作图题。 (8 分)
23.连一连。
19:00 21:35 4:10 14:30
六、 解决问题。 (每题 4 分, 共 24 分)
24.如图所示,某小学6月1日准备在操场上同时举办“T台秀”、“扎染小课堂”和“跳蚤市场”三项活动。全校共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80名学生,每名学生只参加一项活动。
①“T台秀”舞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② 现在准备在操场上搭设一个长方形“扎染小课堂”,面积是60平方米,且与其他活动区域的间隔至少2米。如何安排这个“扎染小课堂”的活动场地?请在操场示意图中画出它的位置,并标出相应的数据。
25.
(1)买订书机和地球仪一共花多少元?
(2)小明有14元,能买其中最贵的商品吗?还剩多少钱?
26.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每天要流掉14千克水,照这样计算,七、八两个月要浪费多少千克水?
27.根据描述,将下列某公园场馆名称写在相应的方框里。
1.大门在喷水池南面。
2.猴山在喷水池的西北方向。
3.大象馆在喷水池的东面。
4.猩猩馆在大象馆的北面。
5.海豚池在猴山的南面。
6.狮山 在喷水池的东南方向。
28.超市在端午节假期,3天共卖出27箱粽子,每箱粽子单价62元,平均每天卖粽子多少元?
29.妈妈给了我10元钱。
墨水 钢笔 故事书
1.5元 3.2元 8.4元
(1)一本《故事书》比一支钢笔贵多少钱?
(2)小刚用10元钱可以买到哪几种学习用品?还应找回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20 分)
1、6 87 47
【解析】略
2、平方米 吨 分
【分析】教室的面积,应当用面积单位表示,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卡车的载重量,应当用质量单位表示,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数学课的用时,应当用时间单位表示,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详解】教室面积用平方米比较合适,一间教室的面积约48平方米;
卡车的载重量用吨比较合适,一辆卡车的载重量为2吨;
数学课的用时用分比较合适,一节数学课用时40分。
故答案为:平方米,吨,分。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单位。
3、4
【解析】略
4、2 29
【分析】根据年月日的知识可知:平年365天,平年的二月有28天,闰年366天,闰年的二月有29天,4年一闰,百年不闰,400年再闰,一般每年都要过一次生日,只有闰年的2月29日这一天出生的人,每四年才过一次生日,据此解答。
【详解】小明的妈妈比小明大24岁,如果是闰年2月29日出生,24年过6个生日,小明至少是6岁;
小明6岁,妈妈30岁,过7个生日,不合题意;
小明7岁,妈妈31岁,过7个生日,不合题意;
小明8岁,妈妈32岁,正好过8个生日,符合题意;
就是小明的妈妈过了8个生日,只有闰年的2月29日这一天出生的人,每四年才过一次生日,所以妈妈的生日是2月29日;
故答案为2,29.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理解:一般每年都要过一次生日,只有一天是特殊的日子出生的人,那就是闰年的2月29日,每四年才过一次生日。
5、5
【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大于等于除数,商是三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商是两位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要使□64÷5的商是三位数,则□≥5,□中最小能填5。
【点睛】
熟练掌握整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白
【分析】如图:根据题意,两根纸条露出的长度相等(图中红色部分),即白纸条总长的=黑纸条总长的,则白纸条总长相当于这一份的4倍,黑纸条的总长相当于这一份的3倍,由此解答。
【详解】
根据题意,白纸条总长的=黑纸条总长的
所以白纸条更长。
故答案为:白
【点睛】
明确露出的部分长度相等,由此再求出每根纸条的长度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7、1.
【解析】试题分析:求被除数,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
解:101×7+4,
=707+4,
=1;
故答案为1.
点评:求这个数实际是求被除数,明确被除数与除数,商和余数的关系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8、40
【分析】根据天数=总页数÷每页读的页数解答。
【详解】238÷6≈240÷6=40(天)
所以大约要40天读完。
故答案为:40。
【点睛】
考查了利用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11∶30
【分析】120分钟为2小时,将开始时间加上经过时间即得结束时间。
【详解】120分钟=2小时
9时30分+2时=11时30分
故答案为:11∶30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时间的计算,时间是上午时间不需要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来。
10、
【解析】略
二、 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1、B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边长×边长,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扩大2倍后的边长是2,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分别求出面积,即可知道扩大了多少倍。
【详解】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扩大2倍后的边长是2,
原正方形的面积=1×1=1,
扩大后的面积=2×2=4,
扩大后:4÷1=4;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牢记正方形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赋值法简单易懂。
12、A
【详解】略
13、A
【分析】根据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解答。
【详解】6时20分+8时=14时20分,即火车14时20分到达目的地。
因为12时计时法时才有上午、下午等限制词,24时计时法时没有这些限制词。所以选项B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睛】
熟记经过时间的计算公式,并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4、B
【分析】因为题目要求是“用24时记时法”,所以只需看3个选项中,哪个全部采用24时计时法,且符合实际那么哪个就是对的。
【详解】A. 10:00、 4:00、 20:00,这3个时间中“4:00”不是采用24时计时法。
B. 10:00、 16:00、 20:00,这3个时间均是采用24时计时法,且符合实际。
C. 10:00、 16:00、 8:00,这3个时间中“8:00”不是采用24时计时法。
故答案为:B
【点睛】
考查学生对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的掌握情况。
15、C
【分析】根据题意,甲花了所带钱的,是把甲所带的钱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为3份,花了其中的2份;乙花了所带钱的,是把乙所带的钱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为4份,花了其中的3份,由于他们带的钱数不确定,所以无法判断谁花的钱多。
【详解】由分析可知:甲、乙两人带了一些钱去商场购物,甲花了所带钱的,乙花了所带钱的,由于单位“1”不同,所以无法判断谁花的钱多;
故答案为:C
【点睛】
不能单凭两个分数比较确定谁花的钱数多或少,由于甲、乙都是把自己带的钱数看作单位“1”,单位“1”是否相同不确定,钱数多或少也无法确定。
三、 判断题(对的打“√ ” , 错的打“×” 。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6、
【详解】小明家距姥姥家40千米,他最好坐车去.
故答案为错误.
【点睛】
因为40千米=40000米,所以小明步行不可能去姥姥家的.
17、×
【分析】根据地图的绘制方法即可解答。
【详解】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绘制方法,熟悉地图的绘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8、
【解析】略
19、√
【解析】略
20、×
【解析】略
四、 计算题。 (28 分)
21、1800;2400;1.5;;400
60;100;4.1;;3700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30×60=1800 300×8=2400 0.9+0.6=1.5 -=
(56+44)×4
=100×4
=400
420÷7=60 25×4=100 4.5-0.4=4.1 +=
50×80-300
=4000-300
=370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锻炼,计算时要细心,看清数字。
22、48.2; 4275; 130……2; 竖式和验算见详解
【详解】42.3+5.9=48.2 75×57=4275
☆522÷4=130……2
五、 作图题。 (8 分)
23、
19:00 21:35 4:10 14:30
【分析】第一个钟表的时针指向2和3之间,所以是2时多,分针指向6,是30分,所以时间是指2:30或14:30;
第二个钟表的时针指向7,所以是7时,分针指向12,所以是7:00或19:00;
第三个钟表的时针指向9和10之间,所以是9时多,分针指向7,是7×5=35分,所以时间是指9:35或21:35;
第四个钟表的时针指向4,所以是4时,分针指向2,是2×5=10分,所以时间是指4:10或16:10;据此即可连线。
【详解】根据题干分析连线如下:
19:00 21:35 4:10 14:30
【点睛】
此题考查钟表的特征,先确定这四个钟表中的时间,再与下面的时间相连即可解答问题。
六、 解决问题。 (每题 4 分, 共 24 分)
24、① 30×5=150(平方米)
②答案不唯一
【解析】略
25、(1)18.3元
(2)能买;还剩0.5元
【分析】(1)用订书机的单价加上地球仪的单价,求出买订书机和地球仪一共花多少元即可。
(2)首先把这几种商品的价格比较大小,判断出最贵的商品是什么;然后把最贵的商品的价格和14比较大小,判断出能否买其中最贵的商品。再用14减去最贵的商品的价格,求出还剩多少钱即可。
【详解】(1)4.8+13.5=18.3(元)
答:买订书机和地球仪一共花18.3元。
(2)因为13.5>6.3>4.8>2,所以最贵的商品是地球仪。
因为14>13.5,所以小明有14元,能买其中最贵的商品。
14-13.5=0.5(元)
答:小明有14元,能买其中最贵的商品,还剩0.5元。
【点精】
此题主要考查了加法、减法的意义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求几个数的和是多少,用加法解答。
26、868千克
【解析】14×(31+31)=868(千克)
答:七、八两个月要浪费868千克水。
27、
【解析】略
28、558元
【分析】要求平均每天卖粽子多少元,那么就要求出每天卖粽子的箱数再乘以每箱的单价即可得到解答。
【详解】27÷3×62
=9×62
=558(元)
答:平均每天卖粽子558元。
【点睛】
本题考查整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关键是求出一天所卖粽子的箱数。
29、(1)5.2元(2)墨水;故事书;0.1元
【解析】(1)8.4-3.2=5.2(元)
(2)10-1.5-8.4=0.1(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