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定西地区岷县2024-2025学年四下数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
一、认真思考,巧填空。(每题2分,共22分)
1.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2.3,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_____,最小是_____.
2.把7米长的彩带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这根彩带的(________),每人分得(________)米。
3.先观察,再填空.
19+9×9=100
118+98×9=1000
1117+987×9=10000
(___________)+9876×9=100000
4.为了提高异地移栽的成活率,对树苗进行吊针注射液“聚能酶”的注射。每袋“聚能酶”的净含量1200毫升,每棵树苗配一袋。照这样计算,50棵树苗需要(________)毫升,合(________)升。
5.8.3扩大(________)倍是830,(________)缩小到原来的是3.6。
6.5.4元=(_______)元(_______)角.
7.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吨8千克=(______)千克 8.45米=(______)米(______)厘米
355平方厘米=(______)平方分米 4时30分=(______)时
8.一粒黄豆约重0.35克, 0.35中的5在(_______)位上,表示(_____)个(_________).
9.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是30°,另一个锐角是(________)。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有一条边,长是5厘米,另一条边,长是2厘米,围成这个等腰三角形至少需要(________)厘米长的绳子。(接头处忽略不计)
10.比6.8千克多3.2千克是(____)千克,6.8千克比3.2克多(____)克。
11.用100千克芝麻可以榨出75千克芝麻油。1吨芝麻可以榨出(________)千克芝麻油。
二、仔细推敲,巧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6分)
12.。(____)
13.99+1-99+1=0。(________)
14.7元9分和7.9元一样多。( )
15.小数部分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______)
16.房屋的房梁做成三角形,这是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的。(________)
17.用0、4、7三个数字一共可以组成6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________)
18.如果一个数是奇数,另一个数是偶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定是1。 (_________)
19.十进制计数法中,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________)
三、仔细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20.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
21.下列数中,最接近30万的数是( )。
A.303000 B.300030 C.298000 D.300300
22.与相等的是( )。
A. B. C.
23.在下面的图中,从右面看到的是( )
A. B. C.
24.把一个等边三角形等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后,每个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分别是( )。
A.60°和30° B.60°和45° C.45°和30°
四、仔细计算。(每题6分,共12分)
25.直接写出得数。
5×24= 900÷30= 500×20= 636÷6=
30×900= 70×60= 3×13= 480×2=
700÷5= 156+39-56= 300÷50= 16×4÷16×4=
26.用竖式计算。(每题3分,共9分)
186×34= 19×106= 110×35=
五、图形与统计。(每题5分,共10分)
27.下面的图形各是从哪一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28.把图中的三角形和相应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六、生活中的数学。(每题 5 分, 共 30 分)
29.东风小学四年级共235名学生和10位老师一起到石家庄市天山海世界游玩,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30.甲,乙两个杯子里共有499毫升的水,强强将甲杯中35.5毫升的水倒人乙杯。此时两个杯子里的水一样多。甲,乙两个杯子里原来各有多少毫升的水?
31.工农小区计划修建一个长12米,宽5米的花坛,实际修建的花坛宽比计划增加了2.5米。
(1)花坛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花坛的实际面积比计划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3)花坛里每平方米种花需要25.7元,这个花坛全都种上花需要多少钱?
32.在下面四边形ABCD中,∠2+∠4=90°,∠1=110°,∠2=50°,你能求出∠3的度数吗?
33.四(1)班同学在一次义务劳动中采集树种3kg,在校园里种下0.91kg,交给老师1.09kg。还剩下多少千克?
34.100kg黄豆可榨油45.6kg,1kg黄豆可以榨油多少kg?
参考答案
一、认真思考,巧填空。(每题2分,共22分)
1、2.34 2.25
【解析】要考虑2.3是一个两位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五入”得到的2.3最小是2.25,”四舍”得到的2.3最大是2.34,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2、
【分析】把7米长的彩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个小朋友得到1份,每份是这条彩带的;求每人分到彩带的长度,用这条彩带的长度除以小朋友人数。
【详解】1÷3=
7÷3=(米)
每人分得这根彩带的,每人分得米。
故答案为:;
【点睛】
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要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
3、11116
【解析】略
4、60000 60
【分析】50棵树苗需要多少,列式为50×1200,然后将低级单位毫升化成高级单位升除以进率1000即可。
【详解】50×1200=60000(毫升)
60000毫升=60升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毫升和升之间的换算,注意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5、100 360
【分析】从8.3变成830,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也就是把原数扩大100倍;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是3.6,也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变成3.6,则将3.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就得到这个数。
【详解】8.3扩大100倍是830,360缩小到原来的是3.6。
故答案为:100;360。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扩大原数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缩小原数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
6、5 4
【解析】略
7、5008 8 45 3.55 4.5
【分析】1吨=1000千克;1米=100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时=60分;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详解】5吨=5000千克,5吨8千克=5008千克;
0.45米=45厘米,8.45米=8米45厘米;
355平方厘米=3.55平方分米;
30分=0.5时,4时30分=4.5时。
【点睛】
掌握含小数的单位换算即可,注意它们之间的进率。
8、百分 5 百分之一
【详解】计数单位的考查.
9、60° 12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另一个锐角是180°-90°-30°。等腰三角形中,两条腰相等。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可能是5厘米、2厘米和2厘米或者是5厘米、5厘米和2厘米。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2+2<5,则长5厘米、2厘米和2厘米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是5厘米、5厘米和2厘米。再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解答即可。
【详解】180°-90°-30°
=90°-30°
=60°
则另一个锐角是60°。
根据分析可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是5厘米、5厘米和2厘米。
5+5+2=12(厘米)
则围成这个等腰三角形至少需要12厘米长的绳子。
故答案为:60°,1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三角形的周长公式。明确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为5厘米、5厘米和2厘米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10 6796.8
【解析】略
11、750
【分析】用100千克芝麻可以榨出75千克芝麻油,则用1千克芝麻可以榨出75÷100千克芝麻油。1吨就是1000千克,则用1吨芝麻可以榨出75÷100×1000千克芝麻油。
【详解】75÷100×1000
=0.75×1000
=750(千克)
则用1吨芝麻可以榨出750千克芝麻油。
故答案为:750。
【点睛】
本题考查归一问题,先求出单一量,再求出总量。灵活运用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解决本题。
二、仔细推敲,巧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6分)
12、×
【分析】根据减法的运算性质和加法交换律进行简算,计算出结果,再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255-(75+155)
=255-155-75
=100-75
=25
25≠335
所以,255-(75+155)=255-75+155=180+155=335判断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的特点,然后做出正确判断。
13、×
【解析】略
14、×
【分析】先把7元9分的单位换算成元,再和7.9元进行比较。
【详解】7元9分=7.09元,7.09<7.9,所以7元9分比7.9元少,题干说法错误。
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的小数比大小,在比大小之前要先把两个小数的单位进行统一,才能进行比较。
15、√
【详解】略
16、√
【分析】三角形稳定性是指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有着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将房屋的房梁做成三角形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详解】房屋的房梁做成三角形,这是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的。
故答案为:√。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三角形的稳定性。生活中还有很多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比如自行车的三脚架、矩形门框的斜拉条、起重机的三角形吊臂和高压输电线的铁塔等。
17、×
【分析】0不能在最高位上,则百位上是4时,可组成407、470;
百位上是7时,可组成704、740;
【详解】用0、4、7三个数字一共可以组成4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搭配问题,可以采用枚举法。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才能做到不重不漏。
18、×
【解析】略
19、×
【分析】十进制计数法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详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故答案为:×
【点睛】
解答此题注意一定要是“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不是任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三、仔细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20、A
【解析】略
21、B
【分析】选择哪个数最接近30万,就是看哪个数与30万的差最小,根据所给的选项依次与30万相比较,即哪个数最接近30万。
【详解】A.303000-300000=3000
B.300030-300000=30
C.300000-298000=2000
D.300300-300000=300
故答案为:B
【点睛】
解答此题根据所给的选项依次与30万相比较,看哪个数与30万的差最小,即可得出结论。
22、B
【分析】a²表示a的平方,找出和a²意义相同的选项即可。
【详解】2a表示a的2倍;a×a表示a的平方;2+a表示2和a的和。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明白a²的含义,a²和a×a都表示a的平方。
23、A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一行,为两个正方形;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两行,每行一个正方形;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两行,下面一行两个正方形,上面一行一个正方形,且靠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 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
B. 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
C. 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24、A
【详解】略
四、仔细计算。(每题6分,共12分)
25、120;30;10000;106
27000;4200;39;960
140;139;6;16
【分析】这题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可以直接算出。
【详解】5×24=120;900÷30=30;500×20=10000;636÷6=106;
30×900=27000;70×60=4200;3×13=39;480×2=960;
700÷5=140;156+39-56=139;300÷50=6;16×4÷16×4=16。
【点睛】
此题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题,看准数字和符号认真计算即可。。
26、6324;2014;3850
【详解】186×34=6324
19×106=2014
110×35=3850
横式得数1分。
五、图形与统计。(每题5分,共10分)
27、
【解析】略
28、
【分析】根据三角形各角的特点及三角形的分类进行判断完成连线。
【详解】连线如下: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据角对三角形分类的方法:三个角都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六、生活中的数学。(每题 5 分, 共 30 分)
29、23875元
【分析】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先求出235名学生需要多少钱,再求出10名老师需要多少钱,然后加起来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
235×95+10×155
=22325+1550
=23875(元)
答:买门票一共需要23875元。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
30、乙214毫升;甲285毫升
【分析】根据“甲杯中35.5毫升的水倒人乙杯,此时两个杯子里的水一样多”,则两杯相差35.5×2=71毫升,根据和差公式(和-差)÷2=小数,先求出乙杯原来的水,再进一步求出甲杯,由此解答。
【详解】35.5×2=71(毫升)
乙:(499-71)÷2
=428÷2
=214(毫升)
甲:214+71=285(毫升)
答:甲杯里原来有285毫升的水,乙杯里原来有214毫升的水。
【点睛】
本题考查了和差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两个杯子相差多少。
31、(1)90平方米;
(2)30平方米;
(3)2313元
【分析】(1)花坛的实际面积=长×实际修建的宽,实际修建的宽=原计划的宽+增加的宽,代入数据解可;
(2)增加的面积=长×增加的宽;
(3)需要多少钱用实际的面积乘以每平方米需要的钱数即可。
【详解】(1)12×(5+2.5)
=12×7.5
=90(平方米)
答:花坛的实际面积是90平方米。
(2)12×2.5=30(平方米)
答:花坛的实际面积比计划增加了30平方米。
(3)90×25.7=2313(元)
答:这个花坛全都种上花需要2313元。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区分原始宽和增加后的宽,以及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实际运用。
32、30°
【分析】已知∠2+∠4=90°,∠2=50°,用90°-50°即可求出∠4,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用180°-∠4-∠1即可解答。
【详解】∠4:90°-50°=40°
∠3:180°-110°-40°
=70°-40°
=30°
答:∠3的度数是3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角形角度的求取方法,需要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33、1千克
【分析】让树种的总千克数-(校园种下的千克数+交给老师的千克数),即可求得还剩的树种千克数。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3-(0.91+1.09)
=3-2
=1(千克)
答:还剩下1千克。
【点睛】
本题考查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注意,分析数据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如减法的性质,以达到简算目的。
34、0.456千克
【解析】45.6÷100=0.456(千克) 答:1 千克黄豆可榨油0.456千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