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2024-2025学年三下数学期末综合测试试题
一、认真计算。
1.口算。
4+5.6= 14×50= 39÷3= 52×20=
25÷3= 420÷7= 94-65= 260+500=
23×4= 240×4= 180+50= 40×11=
360÷6÷3= 240×(160÷4)=
50×2÷50×2= 2×35×5=
2.用竖式计算,带﹡的题目需要验算。
﹡413÷7= ﹡409÷4= ﹡780÷9=
82×13= 22×40= 57×66=
3.脱式计算.
25×47×4 15×24-68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4.一个成人一次性口罩的长大约是15分米。(________)
5.38×50与380×5的结果是相同的。(________)
6.小数比分数小得多. (______)
7.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是简洁明了,易于比较。(______)
8.3300千克>3030千克>3000千克>32吨 (_______)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9.比较右面两个图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面积相等,周长也相等.
B.甲、乙的面积相等,但甲的周长长.
C.甲、乙的周长相等,但甲的面积大.
10.属于平移现象的是( )。
A.电车前行 B.晃呼啦圈 C.风扇转动
11.80.56读作( ).
A.八零点五六 B.八十点五十六
C.八十点五六
12.下面的除法算式中,商的中间有0的算式是( )。
A.636÷3 B.608÷4 C.216÷2
1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9分米,宽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 )。
A.36平方分米 B.36平方厘米 C.360平方厘米
四、快乐填空。
14.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凌晨5时是(________),下午3时25分是(________),晚上10时是(________)。
15.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
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________)。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________);一条鲸鱼重约50(________)。
小明身高136(________),体重32(________),他每分钟能步行61(________)。
一节车箱的载重量约为60(________)。
16.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19<380 550÷( )>80 <
+< -> <1
17.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________)×5<42 70×(________)<290 (________)×80<500
18.红红面向北,她向右转,这时她面向(____),她的后面是(____).
19.去年小芳比姐姐小18岁,姐姐今年的岁数正好是小芳的3倍.小芳今年________岁,姐姐去年________岁.
20.下面是四个同学跑100米比赛的成绩:
张宁用时12.3秒 刘丹用时12.15秒 徐磊用时13.18秒 王华用时11.98秒
根据上面的成绩比较一下:(________)是第一名,第三名是(________)。
21.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每天开始播出的时间是晚上(_____),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____).
22.0.74元=元=________分
36厘米=米=________米
23.井冈山小学下午2:00上课,改成24时记时法是(______),到16:50放学,下午在校时间是(______)小时(______)分。
五、作图题。
24.连一连。
25.下面图形分别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26.下面的鞋子和帽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式?连一连.
六、解决问题
27.粮库用3辆小卡车运面粉,每车装30袋,每袋25千克,这个粮库共运面粉多少千克?
28.四(3)班同学去春游,8:35出发,经过70分钟后到达目的地,到达时刻是几时几分?
29.王老师和李老师相对而行,王老师每分走54米,李老师每分走46米,如果他们同时走15分正好相遇。
①那么两位老师的出发地相距多少米?
②两位老师走的路程相差多少米?
30.三年级有260名学生,每2人用一张课桌,把这些课桌平均放在5间教室里,每间教室放多少张?
参考答案
一、认真计算。
1、9.6;700;13;1040;
8……1;60;29;760;
92;960;230;440;
20;9600;
4;350
【分析】根据整数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解答。小数加法计算时,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详解】4+5.6=9.6 14×50=700 39÷3=13 52×20=1040
25÷3=8……1 420÷7=60 94-65=29 260+500=760
23×4=92 240×4=960 180+50=230 40×11=440
360÷6÷3=60÷3=20 240×(160÷4)= 240×40=9600
50×2÷50×2= 100÷50×2=2×2=4 2×35×5=70×5=350
【点睛】
观察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注意运算顺序,仔细解答即可。
2、59;102……1;86……6;1066;880 ;3762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再将乘得的数加起来。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时,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有余数时,用商乘除数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详解】﹡413÷7=59 验算:59×7=413
﹡409÷4=102……1 验算:102×4+1=409
﹡780÷9=86……6 验算:86×9+6=780
82×13=1066 22×40=880 57×66=3762
3、4700;292
【详解】略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4、×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个成人一次性口罩的长度应用“厘米”作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据分析得出:一个成人一次性口罩的长大约是15厘米,
所以,一个成人一次性口罩的长大约是15分米,故此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5、√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比较即可。
【详解】38×50=1900;380×5=1900,结果相同,原题正确,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乘法计算的应用,认真计算即可。
6、×
【详解】略
7、√
【分析】复式统计表的优点:一是复式统计表可表示多组数据;二是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据此判断。
【详解】复式统计表可以直观简洁地表示和比较多组数据的情况,所以原题判断正确。
【点睛】
掌握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
【解析】32吨=32000千克,所以32吨是最重的,原题排列错误.
故答案为×.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9、C
【解析】略
10、A
【分析】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区别在于,平移时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了变化。
【详解】电车前行是沿直线运动,是平移现象;晃呼啦圈、风扇转动是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是旋转现象。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特征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1、C
【详解】略
12、C
【分析】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先看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除时,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根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选项中算式的商,再进行解答。
【详解】A. 636÷3=212,商的中间没有0;
B. 608÷4=152,商的中间没有0;
C. 216÷2=108,商的中间有0;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哪一位不够除时,商0补足。
13、C
【分析】已知长方形的长和宽,求面积,根据长方形面积=长乘宽即可解答,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前要将单位统一。
【详解】9分米=90厘米
4×90=36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熟练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前统一单位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四、快乐填空。
14、5:00 15:25 22:00
【分析】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中午12时以前的,直接去掉限制词。中午12点以后的,去掉限制词,“整时”加上12。
【详解】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凌晨5时是5:00,下午3时25分是15:25,晚上10时是22:00。
故答案为:5:00;15:25;22:00。
【点睛】
本题考查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互化方法,需熟练掌握。
15、千米 米 吨 厘米 千克 米 吨
【分析】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米、千米……;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根据情景,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解题即可。
【详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 千米。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 米;一条鲸鱼重约50 吨。
小明身高136 厘米,体重32 千克,他每分钟能步行61 米。
一节车箱的载重量约为60 吨。
故答案为:千米;米;吨;厘米;千克;米;吨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6、19 6 6 3 4 4
【解析】略
17、8 4 6
【分析】用小于号右边的数除以左边已有的数,结果有余数的,商是最大能填的数;没有余数的,商减1是最大能填的数。
【详解】42÷5=8……2,所以8×5<42;
290÷70=4……10,所以70×4<290;
500÷80=6……20,所以6×80<500;
故答案为:8;4;6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18、东 西
【解析】略
19、9 26
【考点】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
【解析】解:设去年小芳x岁,姐姐(x+18)岁,
3(x+1)=x+18+1
3x+3=x+19
2x=16
x=8
姐姐:8+18=26(岁)
小芳今年:8+1=9(岁)
故答案为9;26.
【分析】根据题意,设去年小芳x岁,姐姐(x+18)岁,然后用小芳今年的年龄×3=姐姐今年的年龄,据此列方程解答.
20、王华 张宁
【分析】相同的距离比赛谁用的时间越短,谁就是第一,排列他们的时间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11.98秒﹤12.15秒﹤12.3秒﹤13.18秒,所以第一名是王华,第二名是刘丹,第三名是张宁,第四名是徐磊。
【点睛】
本题考查了小数大小比较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注意根据不同的场景判定第一的方法不同。
21、7时 19时
【详解】略
22、;74;;0.36
【解析】小数化分数:小数后面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加几个0作为分数的分母,将原小数去掉小数点后作为分子;整数化分数:用原整数除以其间的进率即可;1元=10角=100分;1米=10分米=100厘米;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23、14:00 2 50
【分析】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记时法时,上午时刻不变,只要去掉“早晨、上午”等修饰词语即可;下午时数加12时,同时去掉“下午、晚上”等词语即可;要求在校时间,根据结束时刻一起始时刻=经过时间解答即可。
【详解】井冈山小学下午2:00上课,改成24时记时法时14:00,到16:50放学,下午在校时间是:
16:50-14:00=2时50分
【点睛】
此题考查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转化和经过时间的计算,属于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
五、作图题。
24、
【解析】略
25、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即可进行连线。
【详解】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及应用。
26、16种.
【解析】略
六、解决问题
27、2250千克
【解析】25×30×3=2250(千克)
答:这个粮库共运面粉2250千克。
28、9时45分
【解析】8时35分+70分=9时45分
29、①1500米
②120米
【分析】
(1)根据题意,两人的速度和是54+46=100(米),相遇时间是15分钟,因此,两地相距(54+46)×15=1500(米),即可解决问题;
(2)首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两人各行走的路程,再相减,即可得出两位老师走的路程相差多少米了。
【详解】
(1)(54+46)×15
=100×15
=1500(米)
答:两位老师的出发地相距1500米。
(2)(54×15)-(46×15)
=810-690
=120(米)
答:两位老师走的路程相差120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30、26张
【解析】260÷2÷5=26(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