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保定市阜平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小升初摸底考试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用地砖铺一间教室,地砖的块数和( )成反比例。
A.每块地砖的边长 B.每块地砖的面积 C.每块地砖的周长
2.甲数比乙数多20%,乙数就比甲数少( )。
A.20% B.80% C.16.7%
3.如图,将两张硬纸板沿线折叠后制成两个无盖长方体纸盒(②号纸盒的底面为正方形),比较两个纸盒的容积,正确的选项是( )。
A.①号大 B.②号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4.比的前项扩大2倍,后项缩小4倍,比值就( )
A.扩大2倍 B.缩小4倍 C.缩小2倍 D.扩大8倍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条射线长50米 B.一年中有6个大月,6个小月 C.:和4:3能组成比例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6.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是最小的两位数,小数部分的十分位是最小的合数,百分位是最大的一位数,千分位上的数是6,这个数是( )。用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是( )。
7.一件夹克衫原价400元,先提价10%,再降价10%,现在售价________元。
8.把周长为12.56厘米的圆平均分成两个半圆,每个半圆的周长是_______厘米.
9.∶6的比值是(____),如果比的前项乘3,那么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______)。
10.减数是差的25%,减数是被减数的百分之________。
11.因为5a=3b(a、b均不为0),所以 =_______.
12.在,﹣,0.6,﹣0.65和62%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13.已知四边形面积为1,将其四边、、、分别都延长3倍得到四边形,则的面积应是______.
14.0.5里面有________个0.1;________个0.1是0.8,它减去________个0.1是0.1.
15.在横线上填上“>”“<”或“=”。
﹣3________5;﹣5________﹣3;﹣1.5________﹣。
16.将一个面积是15平方厘米的圆半径按3∶1的比放大,放大后圆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17.如图,正方体六个面上标着连续的整数,若相对两个面上所标之数的和相等,则这六个数的和为(______)。
18.根据下面统计图填空。实验小学六年级参加兴趣小组情况统计图。
(1)女生人数最多的是(_________)组;男生人数最多的是(_________)组。
(2)美术组女生人数比男生少(_______)%。
(3)参加这三个兴趣小组的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_______)%。
(4)参加这三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共计(____)人,平均每组(________)人。
19.2017年2月12日天气预报显示当天西安的气温为:-6℃~7ºC,这一天,西安的气温温差为__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20.直接写得数。
38-13= 1.3×0.2= 0.48÷12= 4.8-1.4+0.6=
1.8+6= 0.8÷0.1= 365×56×0= 0.25×8.5×4=
-= ×= ÷= 2--=
21.解方程。
x-x=
x÷=15×
40%x-=
22.脱式计算.
×(2.5-)-0.65÷2
四、按要求画图。(每题7分,共14分)
23.在下图中,从O点分别画出表示下列方向的射线.
(1)北偏东45°
(2)南偏东25°
(3)北偏西60°
(4)南偏西80°
24.按要求作图。
(1)将长方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再向东平移5格。
(2)画出以直线a为对称轴的三角形的对称图形。
(3)画出将原来的三角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
(4)从D点起北偏东45°方向画一条射线。
五、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5.如图叫“科克雪花”,它是瑞典科学家科克在1904年受雪花形状的启发而创造的.它的画法是这样的:
第一步,如图1,画出一个正三角形
第二步,如图2,把这个正三角形的每条边三等分,以居中的一段为边向外作正三角形.
第三步,如图3,把居中的一段擦除.
如果继续上面的步骤,重复几次就得到了“科克雪花”.
(1)假如图1正三角形的边长为10厘米,那么图3的周长是( )厘米.
(2)假如图1正三角形的周长为n,请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图4的周长.
26.某学校为了了解全校1600名学生到校上学的方式,在全校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给出了五种上学方式供学生选择.每人只能选一项,且不能不选,将调查得到的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均不完整).
(1)在这次调查中,一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估计全校有多少名学生乘坐公交车上学.
27.学校有白皮球28个,花皮球比白皮球少13个,花皮球有多少个?
28.水泥、沙子和石子的比是2:3:5,要搅拌20吨这样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是多少吨?
29.操场上有108名同学在锻炼身体,其中女生占,后来又来了几名女生,使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3∶7,后来来了几名女生?
30.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长方形,长AD为5厘米,宽AB为3厘米,以长方形的边AB和AD分别为半径作两个扇形,与长方形有重叠部分,请问:
(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多少?
(2)连结DF,图中I部分的面积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B
【分析】据题意知,铺地的面积一定,方砖的面积和方砖的块数等于铺地的面积,所以方砖的面积和方砖的块数成反比例,由此即可做出判断。
【详解】因为,方砖的面积×方砖的块数=铺地的面积(一定),所以,每块方砖的面积和方砖的块数成反比例。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题中哪两种量成何比例,即如果两种量的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比值一定,则成正比例。
2、C
【解析】略
3、A
【分析】(1)观察图形可知,长方体的长是60厘米,长与宽的和是100厘米,用100减去60厘米即可求出长方体的宽,长方体的两个宽与长方体一个高的和是100厘米,用100减去两个长方体的宽即可求出长方体的高,再根据长方体的计算公式解答即可;
(2)根据②号纸盒的底面为正方形,用120除以4即求出长方体的长与宽,长方体的宽与高的和是80厘米,用80减去长方体的一个宽即可求出长方体的高,再根据长方体的计算公式解答即可。
【详解】①号:长=60厘米,宽=100-60=40(厘米),高=100-2×40=20(厘米)
体积:40×20×60=48000(立方厘米)
②号:长=宽=120÷4=30(厘米),高=80-30=50厘米
体积:30×30×50=45000(立方厘米)
48000>45000,所以①号的体积大,
故答案为:A
【点睛】
通过展开图能够找出长方体的长、宽和高是解决此题的关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4、D
【解析】略
5、C
【详解】略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6、10.496;10.50
【解析】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了小数近似数的求取方法。保留整数,也就是精确到个位,这要根据十分位进行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也就是精确到十分位,就要根据百分位进行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也就是精确到百分位,就要根据千分位进行四舍五入;以此类推。根据题意先写出这个数是多少,再求取近似数。
名师详解:整数部分是最小的两位数,即10;小数部分的十分位是最小的合数,即4;百分位是最大的一位数,即9,所以这个数是10.496。因为千分位上的数是6,所以要向前一位进1,那么用四舍五人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是10.50。
易错提示:注意四舍五入后所得的近似数百分位是0,但不能去掉。
7、396
【分析】首先明确两个10%所对应的单位“1”不同,先提价10%,把原价看做单位“1”;又降价10%,是把提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由此用乘法解答。
【详解】400×(1+10%)×(1-10%)
=400×1.1×0.9
=440×0.9
=396(元)
【点睛】
此类题目的考点是百分数的应用,此题属于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解答关键是确定单位“1”(是已知的),用乘法解答。
8、10.1.
【解析】由题干“把周长为12.56厘米的圆平均分成两个半圆”可知每个半圆的周长=圆周长的一半+直径,根据圆周长公式求出圆的直径,将直径代入上式即可得出每个半圆的周长.
【详解】已知C=12.56厘米,
d=C÷π
圆的直径:12.56÷3.14=4(厘米);
半圆的周长:12.56÷2+4,
=6.1+4,
=10.1(厘米);
答:每个半圆的周长是10.1厘米.
故填:10.1.
9、 乘3
【解析】略
10、20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把差看作单位“1”,差×25%=减数,被减数=减数+差,要求减数是被减数的百分之几,用减数除以被减数即可.
【详解】差:1;减数:1×25%=25%;被减数:25%+1=125%;
25%÷125%=0.2=20%.
故答案为:20.
11、
【解析】略
12、0.625,﹣.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正、负数和0比较大小的方法:“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另外对于题中的两个正数,把化为0.625,62%化为0.62再和0.6比较,即可把这五个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找出这五个数中最大的和最小的.
解:﹣=﹣0.75,
因为﹣<﹣0.65<0.6<62%<0.625,
所以最大的数是 0.625,最小的数是﹣.
故答案为0.625,﹣.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负数的大小的比较,关键是能理解正、负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根据方法灵活进行判断大小.
13、25
【解析】如图,连结,,.的面积=3×的面积,而的面积=4×的面积=12×的面积.
同理可得,的面积=12×的面积.于是的面积+的面积=12×四边形的面积=12.
同理,的面积+的面积=12,于是四边形的面积=12+12+1=25.
14、5 8 2
【解析】略
15、< < <
【分析】正数>0>负数,几个负数比较大小时,距离0的位置越远负数越小,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5;﹣5<﹣3;﹣1.5<﹣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正、负数和0的大小比较。
16、135
【详解】半径按3∶1的比放大,则面积比是9∶1,放大后的圆面积是15×9=135(平方厘米)。
17、39
【分析】由这三个数字4、5、7,可找出符合条件的三组整数分别为2、3、4、5、6、7和3、4、5、6、7、8和4、5、6、7、8、9接下来根据题意“相对的两个面上所标之数的和相等”对上一步得到的三组整数进行分析,即可得到最终答案
【详解】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着六个连续的整数,其中三个是4、5、7,这六个数有三种情况:2、3、4、5、6、7和3、4、5、6、7、8和4、5、6、7、8、9。根据“相对的两个面上所标之数的和相等”可知只有4、5、6、7、8、9符合题意,所以这六个整数的和为4+5+6+7+8+9=39。
故答案为:39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正方体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符合题意的一组数据。
18、音乐 体育 20 25 135 45
【解析】略
19、13
【解析】温差是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间的差距,最低气温为-6℃,与0℃相差6℃,最高气温为7℃,与0℃相差7℃,因此,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相差13℃。
【详解】6+7=13(℃)
故填:13
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20、25;0.26;0.04;4
7.8;8;0;8.5
;;2;1
【分析】根据整数减法、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计算即可,0乘任何数都等于0;注意有些题目可以灵活运用运算定律使运算简便。如2--可以利用减法的性质。
【详解】38-13=25 1.3×0.2=0.26 0.48÷12=0.04 4.8-1.4+0.6=4
1.8+6=7.8 0.8÷0.1=8 365×56×0=0 0.25×8.5×4=8.5
-= ×= ÷=2 2--=2-(+)=2-1=1
【点睛】
直接写得数的题,要认真仔细,看清运算符号和数据,灵活运用学过的运算定律。
21、x=;
x=;
x=
【详解】略
22、
【分析】观察算式中和不能化作小数,所以把小数都化作分数,再根据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详解】×(2.5-)-0.65÷
=×- )- ÷
=× -÷
=-
=
四、按要求画图。(每题7分,共14分)
23、
【解析】题意可知,本题以O点为观测点,因此以O点为中心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绘制方向标,根据叙述,先确定观测方向,再用量角器以南北方向线为0刻度线量出度数,然后画出射线即可。
24、
【分析】(1)根据旋转的特征,这个图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点O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再把旋转后的图形的各个顶点向东平移5格,最后把各点连接起来即可画出图形。
(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每组对应的顶点到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先描出对应的顶点,再连线即可画出图形。
(3)根据图形放大的特征,放大前后的图形形状没有改变,按照2∶1放大就是把三角形的每条边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原来底2格,高2格,现在底4格,高4格,据此即可画出图形。
(4)以D为射线的起点,北偏东45°表示东面和北面的中间位置,作以D点为一个顶点的正方形的对角线即可。
【详解】
【点睛】
旋转作图要注意:(1)旋转角度(2)旋转方向;平移时要注意:(1)平移方向与距离(2)每组对应点的距离都是图形平移的距离;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要注意:图形各部分的长度都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变化的,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大小变了,形状没有变。
五、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5、(1)1 (2)
【解析】(1)10×3×(1+)
=30×
=1(厘米)
答:图3的周长是1厘米.
(2)根据边长的变化规律,
第二次变化后的图4周长为:
n×(1+)×(1+)
=n×
=n
答:图4的周长为n.
故答案为:1.
26、(1)80名
(2)16名, 补充条形统计图如下:
(3)520名
【解析】(1)根据扇形统计图可知,骑自行车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30%,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骑自行车的有24人,用骑自行车的人数÷骑自行车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调查抽取的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2)根据扇形统计图可知,步行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20%,由此可以得到:步行的人数=调查的总人数×步行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步行的人数,据此计算并作图;
(3)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坐私家车的有10人,用坐私家车的人数÷调查总人数=坐私家车的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其他方式上学的有4人,用其他方式上学的人数÷调查的总人数=其他方式上学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据此计算;然后用全校学生总人数×(1-步行的占总人数的百分比-自行车的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其他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坐私家车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乘坐公交车上学的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1) 24÷30%=80(名).
答:一共抽取了80名学生.
(2)80×20%=16(名),
根据计算,补充条形统计图如下:
.
(3) 私家车:10÷80=12.5%
其他:4÷80=5%
1600×(1-20%-30%-12.5%-5%)
=1600×32.5%
=520(名)
答:估计全校有520名学生乘坐公交车上学.
27、15个
【解析】28-13=15(个)
答:花皮球有15个。
28、水泥4吨,沙子6吨,石子10吨
【解析】2+3+5=10 20× =4(吨) 20× =6(吨) 20× =10(吨)
答:需要水泥4吨,沙子6吨,石子10吨.
29、12名
【分析】根据“女生占,”知道男生占(1-)由此求出男生的人数;再根据后来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3∶7,知道后来男生占总数的,又因为男生的人数不变,所以可以求出后来的总人数,进而求出后来来的女生的人数。
【详解】108×(1-)÷-108
=108×÷-108
=84×-108
=120-108
=12(名)
答:后来来了12名女生。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知道男生的人数不变,然后将比转化成分数,再找出对应量,利用基本的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即可。
30、(1)11.69平方厘米(2)4.935平方厘米
【解析】通过图形观察可知:
(1)阴影部分的面积为两个圆的面积和减去长方形的面积:(3.14×3²+3.14×5²)×-5×3=11.69(平方厘米)
(2)I部分面积等于长方形面积减去三角形CDF的面积,即3×5-3.14×3²×-×(5-3)×3=4.935(平方厘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