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新星城南学校2025年数学三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
1.小红做了36朵花,是小兰所做的花的3倍,小兰做了( )朵花.
A.9 B.12 C.108
2.把一个正方形剪成甲、乙两个图形(如图),这两个图形( )。
A.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B.周长和面积都相等 C.周长不相等,面积相等
3.一个教室有18排座位,每排有22个座位。400个同学来听课,( )坐下。
A.能 B.不能 C.无法判断
4.1秒可以( )。
A.读一篇文章 B.写一个字 C.跑50米
5.积大约是4200的算式是( )。
A.58×71 B.58×62 C.69×69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6.小明的生日是二月的最后一天,则他的生日是2月28日。(______)
7.水龙头开与关,电梯门的开与关都是旋转现象。(______)
8.7角是元,还可以写成0.07元。(______)
9.7□2÷5,□不管填什么数,商中间不会是0。(______)
10.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折痕一定互相垂直。(________)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11.1米的是( )分米;7角是1元的,写成小数是( )元。
12.空中索道上的缆车行驶时,缆车在做________运动;电风扇的扇叶在转动过程中,扇叶在做________运动。(填“平移”或“旋转”)
13.在下面里填上小数。
14.正方形有(______)条对称轴,长方形有(______)条对称轴,圆形有(______)条对称轴。
15.2018年7月3日是星期二,那么2018年7月16日是星期(_______).
16.一列火车晚上8:15出发,第二天6:50到达,途中用了______小时______分.
17.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小兰是这样列竖式计算的:
18.小明每天做29道口算题,他27天大约做________道题。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
19.直接写出得数.
230×3= 6×600= 0÷128= 740-300=
21×40= 87+23= 1.3-0.8= 7.8+0.5=
20.列竖式计算。(带*号的题要验算)
74×79= 45×92= *406÷6=
21.计算下面各题。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22.连一连。
234÷2 576÷8 857÷6 439÷5
23.把对应的时间连起来.
下午3:00 3:00 晚上 9:00 9:00
凌晨3:00 15:00 上午 9:00 21:00
24.下面的鞋子和帽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式?连一连.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
25.请你算一算,下面的商品便宜了多少钱?
26.一块长方形菜地,长90米,宽50米,平均每平方米收西红柿5千克,这块菜地可收西红柿多少千克?
27.学校图书室里一共有25个同样的书架,平均每层大约放30本图书。这些书架大约一共能放多少本图书?
28.端午节划龙舟比赛,一共有15个队参加了比赛。每个队有19个队员。
(1)一共有多少参赛队员?
(2)这么多矿泉水每人一瓶,够吗?
29.一台小麦收割机每分钟收割20米的小麦,作业宽度为4米,这台收割机5分钟能收割多少平方米的小麦?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
1、B
【分析】根据题意,求小红做了多少朵花,就是已知一个数的3倍是36,求这个数,也就是求36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36÷3=12(朵),
答:小翠做12朵.
故选B.
2、A
【分析】根据面积的意义:面积是图形所占平面的大小可知,甲的面积小于正方形面积的一半,乙的面积大于正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甲的面积小于乙的面积。
根据周长的意义:周长是围成平面图形线段的长度和可知,甲乙的周长都是整个图形周长一半再加上公共边,所以周长相等。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甲和乙的周长相等,但乙的面积大。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解题时要明白,折线部分是二者的公共边长,从而解答。
3、B
【分析】由每排22个座位,一共有18排,可以求出一共有18×22个座位,再与400比较即可。
【详解】18×22=396(个)
396<400
所以不能坐下;
故答案为:B
【点睛】
解答此题只要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搞清要计算什么,问题容易解决。
4、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1秒可以写一个字。而读一篇文章和跑50米需要更多地时间,常用分来计量。
【详解】1秒可以写一个字。
故答案为:B。
【点睛】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5、A
【分析】估算中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看作是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来进行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A、58×71,要把58看作60,71看作70来进行计算,所以58×71≈60×70=4200,
B、58×62,要把58看作60,62看作60来进行计算,所以58×62≈60×60=3600,
C、69×69,要把69看作70,69看作70来进行计算,所以69×69≈70×70=4900。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乘法估算的能力。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6、
【解析】略
7、×
【分析】根据物体或图形沿直线运动,而本身的大小,形状和方向都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旋转时,物体的方向不断变化,但大小,形状不变;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据分析可知,水龙头开与关是旋转现象;电梯门的开与关是平移现象;故此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是考查平移与旋转的意义,旋转变换和平移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的形状,只是位置的变化。
8、×
【分析】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角,1角是元,还可以写成0.1元;7角是元,还可以写成0.7元,据此可解此题。
【详解】根据分析判断:7角是元,还可以写成0.07元,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
根据用小数表示钱的方法进行判断:用元作单位,则写在小数的小数点前面的数表示整元;小数点后第一位表示角,小数点后第二位表示分。
9、√
【解析】略
10、×
【分析】如下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折痕可能互相平行,也可能互相垂直。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再对折,折痕不一定互相垂直。
故答案为:×
【点睛】
解决此类问题时,可以通过画图解答。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可分为沿不同方向对折和沿相同方向对折。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11、4;;0.7
【分析】将1米化成10分米,求它的是多少分米,就是将10分米平均分成5份 ,取其中的2份;求7角是1元的几分之几,就是将1元平均分成10角,7角是其中的7份,用表示,写成小数是0.7元。
【详解】1米=10分米,10÷5×2=4(分米);
1元=10角,7÷10=,写成小数是0.7元。
答:1米的是4分米;7角是1元的,写成小数是0.7元。
故答案为:4;;0.7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分数、小数的意义的理解,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解法。
12、平移 旋转
【分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旋转现象就是图形或物体围绕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据此作答即可。
【详解】空中索道上的缆车行驶时,缆车在做平移运动;电风扇的扇叶在转动过程中,扇叶在做旋转运动。
故答案为:平移;旋转。
【点睛】
本题考查平移现象与旋转现象,学生在生活中可以多观察积累那些运动属于平移与旋转运动。
13、0.3;0.6;1.2;1.8;2.5;2.8。
【分析】读图可知,一个大格表示1,1个大格被平均分成10份,其中1小格表示0.1。
【详解】根据分析填图如下所示:
故答案为:0.3;0.6;1.2;1.8;2.5;2.8。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的意义。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其中一份表示0.1。
14、4 2 无数
【分析】根据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可知,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据此找出各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即可。
【详解】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点睛】
此题考查常见的平面图形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属于基础知识,应注意平时的积累。
15、一
【解析】(16-3)÷7=1(个)⋯⋯6(天),从星期二往后数6天就是星期一.
16、10 1
【详解】试题分析:首先算出第一天从晚上8时15分到晚上12时的时间,再加上第二天上午从0时到6时50分的时间,即可得解.
解答:解:8时15分+12时=20时15分,
24时﹣20时15分=3时45分;
3时45分+6时50分=10小时1分钟;
答:途中用了10小时1分钟.
故答案为10,1.
点评:此题考查了时间的推算,即到达时刻﹣开出时刻=一共行驶的时间.
17、10;140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法则解答即可。
【详解】因数12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与14相乘得10个14是多少,就表示10个14的和,即买10套书的本数是140本。
故答案为:10,140。
【点睛】
本题通过具体竖式的计算过程,考察了学生对于乘法意义及整数乘法计算法则的理解与应用。
18、900
【分析】从“大约”二字可以看出是要求估算,用29乘27来计算,估算时把两个因数都看作30来计算即可。
【详解】29×27≈30×30=900(道)
故答案为:900。
【点睛】
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利用“四舍五入”法将因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
19、690;3600;0;440
840;110;0.5;8.3
【详解】略
20、5846;4140;67……4
【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认真计算即可。有余数除法的验算,用商乘除数加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详解】74×79=5846 45×92=4140 *406÷6=67……4
验算:
21、144;90;104
【分析】(1)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
【详解】
=864÷6
=144
=630-540
=90
=728÷7
=104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22、
【分析】234÷2,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2等于除数2,则商是三位数;576÷8,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5小于除数8,则商是两位数;857÷6,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8大于除数6,则商是三位数;439÷5,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4小于除数5,则商是两位数。
【详解】根据分析连线如图所示:
【点睛】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则商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是三位数。
23、
【解析】略
24、16种.
【解析】略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
25、台灯便宜了12.3元,眼镜便宜了1.9元。
【分析】用它们的原价减去现价就是便宜了多少钱。
【详解】(1)62.8﹣50.5=12.3(元);
(2)8.4﹣6.5=1.9(元);
答:台灯便宜了12.3元,眼镜便宜了1.9元。
26、22500千克
【解析】90×50=4500(平方米) 4500×5=22500(千克)
27、3000本
【分析】用每层可放的本数,乘层数4层,求出一个书架的本数,再乘25就是一共能放多少本图书。
【详解】30×4×25
=120×25
=3000(本)
答:这些书架大约一共能放3000本图书。
【点睛】
本题考查连乘的实际应用,解题时也可先求出25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再乘以每层放的本数,即25×4×30。
28、(1)285个
(2)够
【解析】(1)19×15=285(个)
答:一共有285个参赛队员。
(2)12×24=288(瓶)
288>285 够
答:够。
29、400平方米
【分析】首先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每分钟收割的面积,然后再乘5即可。
【详解】20×4×5
=80×5
=400(平方米)
答:这台收割机5分钟能收割400平方米的小麦。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