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新时代学校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
1.三年级(1)班参加语文课外小组的学生有8人,参加数学小组的学生有9人,其中有3个人这两个小组都参加了。那么这两个小组实际有(_____)人。
2.● ●●○ ●●●○○ ●●●●○○○… 按照以上规律,第13组有(_____)个○。
3.如图所示,小华从学校经过街心花园到少年宫,一共有(____)条路线可以走。
4.疫情防控期间,真州小学每天下午6:10进行班级消毒,下午6:10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______)。
5.按规律填数。
(1)960,480,240,120,(_____),(______)。
(2)0.1,0.4,0.5,0.9,1.4,2.3,(_______)。(______)。
6.486÷7的商是(________)位数,商大约是(________)。
7.有四名小学生50米赛跑的成绩分别是1号7.03秒,2号8.09秒,3号8.1秒,4号7.3秒.成绩最好的是________,最差的是________.
8.最大的两位数与28的积是(______),积的最高位是(______)位。
9.聪聪在计算一道题时,把一个数除以9减去54,错看成除以9加上54,得到的结果是189,正确的结果是(____)。
10.2平方米=(________)平方分米 3米=(________)厘米
15日=(________)时 600平方厘米=(________)平方分米
11.晚上7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______),13时20分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是(______)。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12.射线可以度量长度. (____)
13.630里连续减去9,减70次等于0。(________)
14.在乘法算式中因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________)
15.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不能大于除数. (________)
16.任何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____)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7.59×18的积( )。
A.小于1200 B.等于1200 C.大于1200
18.在有余数的除法口÷6=30……△中,口最大填( )。
A.180 B.185 C.186
19.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中间有0的是( )
A.216÷2 B.430÷2 C.402÷3
20.在100米赛跑比赛中,小丽跑了17.8秒,小红跑了19.2秒,小英跑了18.5秒,( )的成绩最好.
A.小英 B.小红 C.小丽
21.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增加3厘米,现在的长方形面积比原来长方形的面积增加( )平方厘米.
A.12 B.3 C.9 D.不能确定
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
22.直接写出得数.
420÷6= 22×40= 420÷3= 50×18=
26×20= 50÷5= 700×50= 186÷6=
417÷7≈ 148÷5≈ 271÷9≈ 201÷4≈
23.脱式计算。
(1)352÷8÷4 (2)294+399÷7 (3)32+(76-55)
24.计算下面各题。
196÷4×55 146-46×3 (312-282)÷6
五、操作题
25.下面的鞋子和帽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式?连一连.
26.连一连。
234÷2 576÷8 857÷6 439÷5
六、解决问题
27.下面每个方格代表1cm²,请你分别画出面积为16cm²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计算出它们的周长(标注在图形中),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我发现的规律:
28.世界遗产大会召开期间,新城花园小学三年级107名学生去公园,公园门票每张9元,带900元钱买门票够不够?
29.城区某小学组织三、四、五、六年级学生参观博物馆,每个年级租5辆车,每辆车限乘48人。这个小学最多可以多少人参加这次参观活动?
30.张晓带了20元去买玩具,一个熊猫要8.5元,一架飞机要9.8元,买这两样玩具一共要多少元?还剩多少元?
31.一件毛衣125元,7件毛衣的价钱正好买5件大衣,一件大衣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
1、14
【解析】略
2、12
【解析】略
3、8
【解析】略
4、18:10
【分析】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中午12时以前的,直接去掉限制词,12时以后的,去掉限制词,加上12,据此解答。
【详解】6:10+12=18:10
所以下午6:10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18:10。
【点睛】
本题是考查普通计时法与24计时法的改写,属于基础知识,必须牢记。
5、60 30 3.7 6
【解析】略
6、两 70
【分析】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开始除起,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详解】除数7大于被除数的第一位,商的最高位是十位,商是两位数;
486÷7≈70,商大约是70。
【点睛】
本题考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掌握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7、1号 3号
【解析】运用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先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如果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小数的大小为止。
【详解】有四名小学生50米赛跑的成绩分别是1号7.03秒,2号8.09秒,3号8.1秒,4号7.3秒.成绩最好的是1号,最差的是3号.
8、2772 千
【分析】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大的两位数与28的积,也就是99与28的积,即99×28,计算出结果即可解答此题。
【详解】99×28=2772
最大的两位数与28的积是2772,积的最高位是千位。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正确求出最大的两位数与28的积是多少。
9、81
【解析】略
10、200 300 360 6
【分析】
(1)高级单位平方米换算为低级单位平方分米乘进率100;
(2)高级单位米换算为低级单位厘米乘进率100;
(3)把15日换算为时数,用15乘进率24;
(4)低级单位平方厘米换算为高级单位平方分米除以进率100.
【详解】
(1)2平方米=200平方分米
(2)3米=300厘米
(3)15日=360时
(4)600平方厘米=6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1)200 (2)300 (3)360 (4)6
【点睛】
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以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11、19:00 下午1时20分
【解析】略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12、错
【解析】略
13、√
【分析】根据题意,求减几次等于0,也就是求630里面有几个9,即630÷9。
【详解】630÷9=70(次)
即连续减70次,结果等于0;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解答依据是:包含除法的意义,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14、√
【分析】根据题意,举例说明即可解答。
【详解】305×2=610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因数与积之间的关系。
15、√
【详解】略
16、×
【详解】略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7、A
【分析】根据先计算出59×18的积,再与1200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59×18=1062;
1062<1200;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18、B
【分析】根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可知,余数要小于除数,则△里面的数要小于6。要使口里面的数最大,则△里面的数应是5。再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
【详解】在有余数的除法口÷6=30……△中,△里面的数要小于6。当△里面的数是5时,口里面的数最大。
30×6+5
=180+5
=185
则口最大填185。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算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也常用于有余数除法的验算。
19、A
【解析】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据此计算再选择.
【详解】选项A,216÷2=108,商中间有0;
选项B,430÷2=215,商中间没有0;
选项C,402÷3=134,商中间没有0.
故答案为:A.
20、C
【详解】略
21、D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原来的长、宽没有确定,所以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增加3厘米,现在的长方形面积比原来长方形的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也无法确定.据此解答.
解:由于原来的长、宽没有确定,所以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增加3厘米,现在的长方形面积比原来长方形的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也无法确定.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出现的面积公式及应用.
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
22、70 880 140 900
520 10 35000 31
60 30 30 50
【详解】略
23、11;351;53
【分析】(1)观察算式可知,算式中只有除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观察算式可知,算式中有除法和加法,先算除法,后算加法,据此顺序解答;
(3)观察算式可知,算式中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计算小括号外面的加法,据此顺序解答。
【详解】(1)352÷8÷4
=44÷4
=11
(2)294+399÷7
=294+57
=351
(3)32+(76-55)
=32+21
=53
【点睛】
观察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注意运算顺序,仔细解答即可。
24、2695;8;5
【分析】(1)从左往右依次运算;
(2)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
【详解】196÷4×55
=49×55
=2695
146-46×3
=146-138
=8
(312-282)÷6
=30÷6
=5
【点睛】
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五、操作题
25、16种.
【解析】略
26、
【分析】234÷2,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2等于除数2,则商是三位数;576÷8,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5小于除数8,则商是两位数;857÷6,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8大于除数6,则商是三位数;439÷5,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4小于除数5,则商是两位数。
【详解】根据分析连线如图所示:
【点睛】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则商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是三位数。
六、解决问题
27、
我发现的规律:相同面积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比长方形周长短.
【详解】略
28、不够
【解析】107×9=963(元)
因为963元>900元,所以不够.
29、960人
【分析】这个小学有三、四、五、六年级参加活动,即有4个年级,每个年级租5辆车,则一共租5×4辆车。每辆车限乘48人,则一共有5×4×48人参加这次参观活动。
【详解】5×4×48
=20×48
=960(人)
答:这个小学最多可以960人参加这次参观活动。
【点睛】
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
30、18.3元;1.7元
【分析】一个熊猫要8.5元,一架飞机要9.8元,则一共花费8.5+9.8元,再用带的钱数减去一共花的钱数就是剩下的钱数。
【详解】8.5+9.8=18.3(元)
20-18.3=1.7(元)
答:买这两样玩具一共要18.3元,还剩1.7元。
【点精】
本题属于比较简单应用题,只要明确数量间的等量关系,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31、175元
【分析】首先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7件毛衣的价钱,再除以5得一件大衣的价钱,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25×7÷5
=875÷5
=175(元)
答:一件大衣175元。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7件毛衣需要的钱数,再根据要求作进一步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