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第五节 腹痛,腹痛是临床上及其常见的症状,是许多疾病的先兆信号。腹痛多由腹部脏器疾病所致,但腹腔外疾病及全身性疾病亦可以引起。,病变性质可能是器质性的,也可能是功能性。,1,一 分类,1 根据病变性质分,:,炎症性 穿孔性 梗阻性 出血性 损伤性腹痛,2根据病因分:,真性腹痛 假性腹痛,3 院前急救对腹痛分为,即刻致命性腹痛 心肌梗塞,延误致命性腹痛 急腹症,一般性腹痛,2,二 诊断和鉴别诊断,(一)根据腹痛部位判断,1左上腹痛,2右上腹痛,3中上腹痛,4中腹部痛,5中下腹痛,6右下腹痛,7左 右中腹痛,8左下腹痛,9全腹痛,3,(二)根据腹痛的发病机理和性质判断,1 内脏性腹痛 急性胃肠炎,2 躯体性腹痛 急腹症,3 牵涉性腹痛 放射痛,(三)根据腹痛的不同特征判断,起病的方式 时间 体位 症状顺序 放射方面,4,(四)急性腹痛相关的症候群,1 腹膜刺激症群,2肠梗住症群,3内出血症群,4炎症性症群,5消化道症群,5,(五)常见急腹症的临床特点,1急性阑尾炎,2急性胆囊炎,3急性胰腺炎,4空腔脏器穿孔,5急性肠梗阻,6肝脾破裂,7异位妊娠破裂,6,(六)常见内科疾病腹痛的特点,1大叶性肺炎,2急性心肌梗死,3主动脉夹层,4急性胃肠炎,5急性胃扩张,6肠蛔虫症蛔虫病,7,三处理原则,1非手术疗法指征 手术疗法指征,2诊断不明时的处理:,严密观察,反复检查,认真分析,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及时处理。,暂时禁食 慎用止痛剂,以免影响病情观察,凡不能排除肠坏死和肠梗阻的病人,禁用泻药及灌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防治休克,控制感染。,8,第六节恶心与呕吐,恶心是一种可以引起呕吐冲动的胃内不适感,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但也可单独出现,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的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流涎、脉搏缓慢、血压降低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呕吐是胃内容物反入食管,经口吐出的一种反射动作。呕吐可将咽入胃内的有害物质吐出,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大多数并非由此引起,且频繁而剧烈地呕吐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9,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一)中枢性,1 神经性呕吐,2颅内压增高,3第八颅神经疾病,4脑血管病,5化学感受器触发区受刺激,10,(二)反射性,1头部器官疾病,2胸部器官疾病,3腹部器官,11,二诊断和鉴别诊断,(一)中枢性呕吐,1 神经性呕吐,2颅内压增高,3第八颅神经疾病,4脑血管病,5化学感受器触发区受刺激,12,(二)反射性呕吐,1头部器官疾病,2胸部器官疾病,3腹部器官,13,临床表现中要注意:呕吐的时间、呕吐物的性质、与进食物的关系、呕吐的特点、呕吐的伴随症状。,14,1.前驱表现:,呕吐前往往有迷走N兴奋的表现,即:恶心、面色苍白、出汗、流涎、心率减慢等。,2、呕吐的时间:,(1)育龄妇女晨起呕吐见于早期妊娠,也可见于尿毒症、慢性酒精中毒或功能性消化不良。,(2)鼻窦炎患者因起床后脓液经鼻后孔刺激咽部,亦可致晨起恶心、干呕。,(3)晚上或夜间呕吐见于幽门梗阻。,15,3、呕吐与进食的关系:,(1)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即刻呕吐,可能为幽门管溃疡或精神性呕吐。,(2)餐后lh以上呕吐称延迟性呕吐,提示胃张力下降或胃排空延迟。,(3)餐后较久或数餐后呕吐,见于幽门梗阻。,(4)餐后近期呕吐,特别是集体发病者,多由食物中毒所致。,16,4、呕吐的特点:,精神性或颅内高压性呕吐,恶心很轻或缺如,后者以喷射状呕吐为其特点。,5呕吐物的性质:,(1)带发酵、腐败气味提示胃储留。,(2)带粪臭味提示低位小肠梗阻。,(3)不含胆汁说明梗阻平面多在十二指肠乳头以上,含多量胆汁则提示在此平面以下。,(4)含有大量酸性液体者多有胃泌素瘤或十二指肠溃疡,而无酸味者可能为责门狭窄或贵门失弛缓症所致。,(5)上消化道出血常呈咖啡渣样呕吐物。,17,伴随症状,1.呕吐伴大量隔夜宿食:且在晚间发生,提示幽门梗阻、胃潴留或十二指肠壅滞;呕吐伴有:粪臭者,可见于低位小肠梗阻。,2.呕吐伴腹泻:食物中毒、胃肠炎。,3.呕吐发生的时间、诱因:妊娠呕吐多发生晨清晨;幽门梗阻所致的呕吐常发生在夜晚或凌晨。胃肠源性呕吐常与进食有关;食物中毒者有不洁进食史。,18,4.呕吐伴右上腹痛与发热、寒战、黄疸应考虑胆囊炎胆石症。,5喷射性呕吐伴头痛:颅内压增高。,6呕吐伴眩晕、眼球震颤:庭器官疾病。,19,三处理原则,病因不同抢救措施不同,颅压增高 胃肠炎 肠梗阻,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时补液,20,第七节呕血与咯血,一,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21,(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消化系统疾病,2.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3.全身性疾病,22,(二)诊断和鉴别诊断,1 出血量的估计,粪便隐血试验阳性5-10ml/d,黑粪,50-100ml/d,呕血胃内潴留250-300ml,出现症状400-500ml,周围循环衰竭1000ml 休克状态:收缩压120次/分,23,2 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经过系统治疗可以短暂的止血 如出现以下情况可考虑继续出血,反复呕血 黑便次数的增加,持续输血补液 血压仍下降,急查血常规 HB下降,24,3呕血与咯血的区别,颜色,出血混有物,伴随症状,黑便,酸碱反应,病史,25,4 假性呕血,黑便的鉴别,食用禽 畜血液引起黑便,食用某些药物 铁剂 碳片,26,5 根据伴随症状及体征鉴别,1腹痛,2黄疸 肝脾肿大腹水,3皮肤黏膜出血,4发热,27,三处理原则,迅速采取抢救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开放2条以上的近心断静脉,迅速补液,配血,做好内镜检查和手术前的准备,28,第八节腹泻,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粘液。,一般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病程超过,2个月,者,为慢性腹泻。,腹泻可将肠道内毒物排出体外,对机体起保护作用。,但持续的腹泻对机体有害。,29,一病因,(一)急性腹泻,1急性肠道炎症性疾病:,(1)细菌性食物中毒,(2)急性肠道感染,2急性中毒,植物类中毒、动物类中毒、药物与化学物质中毒,3全身性疾病,急性全身感染、尿毒症;内分泌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等。,30,(二)慢性腹泻,1胃部疾病 如慢性胃炎、胃癌等。,2肠道疾病 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3肝、胆、胰腺疾病 如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慢性胰腺炎等。,4其他 甲亢、尿毒症、消化不良不良综合征等。,31,二、发生机制,渗出性腹泻,渗透性腹泻,分泌性腹泻,动力性腹泻,吸收不良性腹泻,32,1分泌性腹泻,是由于细菌的毒素刺激肠黏膜引起大量的水与电解质分泌到肠腔。,特点,:肠黏膜的组织学结构基本正常;,粪便呈水样或糊状、量多、无脓血;,禁食对腹泻无影响。如霍乱。,33,2渗出性腹泻,是由于肠黏膜的炎症、溃疡导致大量的血浆、黏液、血细胞渗出而导致的腹泻。,特点,:,大便常含脓血;,腹泻的严重程度及全身的症状和体征取决于肠管受损的程,度。,34,3渗透性腹泻,是由于肠道内渗透压增高使水分与电解,质吸收障碍而导致的腹泻。,特点:,禁食或停止服药后腹泻消失;,粪便中含有大未经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或药物。,35,4动力性腹泻,是由于肠蠕动过快,食糜在肠内停留时间过短,未被充分吸收导致腹泻。,特点:,粪便呈糊状或水样、无黏液及脓血;,常伴有腹痛和肠鸣音亢进。,36,5吸收不良性腹泻,是由于肠黏膜的吸收面积减少或吸收功能障碍引起的腹泻。,特点:,禁食可减轻;,粪便中含有较多的未被吸收的食物。,37,诊断与鉴别诊断,1年龄 结核多见于中年人;结肠癌多见于中年以上的人。,2发病季节与流行病学情况,3腹泻与腹痛关系:小肠脐周痛,便后不能缓解。结肠在下腹部,便后可缓解。,4起病情况及病程 急性腹泻,慢性腹泻,38,5大便性质、次数及特点,大便呈水样,次数多,脐周痛,腹泻,排便后腹痛不能,缓解,常见于小肠病变;下腹部疼痛排便后缓解,一般为结,肠病变;,大便呈脓血样,伴发热、左下腹痛及里急后重,见于细,菌性痢疾;,粪便呈暗红色、果酱色,并含脓血及粪质,有恶臭,常,见于阿米巴痢疾;,粪便量大,有恶臭,呈灰土色油脂状,见于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腹泻在清晨进食后发生、无腹痛、便次不多,粪质呈糊,状,常见于胃切除。,39,处理原则,病因治疗,留取大便送检,识别具有传染性腹泻给予隔离,观察生命体征及脱水的情况,40,晕厥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能自行恢复的无神经定位体征的一组临床表现。,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综合征,其发作时多伴有肌张力降低,总的机制是由于维持正常意识状态的多种生物调控机制之间的功能障碍所致,其最终后果为短暂的大脑低灌注。,41,第九节 晕厥,晕厥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能自行恢复的无神经定位体征的一组临床表现。,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综合征,其发作时多伴有肌张力降低,总的机制是由于维持正常意识状态的多种生物调控机制之间的功能障碍所致,其最终后果为短暂的大脑低灌注。,42,晕厥的病因,(一)心源性晕厥,(二)脑源性晕厥,(三)反射性晕厥,(四)其他原因导致的晕厥,43,(一)心源性晕厥,(1)机理:某些心脏病,(a.心肌收缩力心排出量脑缺血 b.心脏停搏心排血停止脑供血),(2)临床表现,有心脏病史、晕厥、抽搐、偶伴大小便失禁。,44,(,二)脑源性晕厥,(1)机理:a.,脑血管痉挛,b.脑血管狭窄,c.脑血管栓塞和血栓形成,d.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临床表现,a.有心血管病表现:如肢麻、偏瘫、失语 b.晕厥,45,(三)反射性晕厥,1 体位性低血压,机理:a.下肢静脉张力低回心血量 b.药物致周围血管扩张,2,排尿性晕厥,(1)机理:a.自主神经不稳定迷走神经兴奋性心率慢,b.排尿屏气腹内压回心血量心排出量脑供血脑供血不足,c.体位骤变血液积于下肢回心血量,持续时间12分钟后自行苏醒,46,诊断和鉴别诊断,1、发生的年龄、性别,2、发作的诱因、与体位关系,与咳嗽、排尿关系和用药关系,3、发生的速度、持续时间,4、伴随症状,5、有无心、脑血管病史,6、既往有无相同发作史和家族史,47,处理原则,晕厥的病人在急救人员到达时大多数恢复了意识。,根据原因进行判断,心源性晕厥严重威胁生命,脑源性晕厥,晕厥发作时急救措施:当病人脸色苍白、出冷汗、神志不清时,立即让病人蹲下,再使其躺倒,以防跌撞造成外伤。,使病人平卧,头放低,松解衣扣。,可用手指按压人中、百会、内关、涌泉等穴,48,第十节昏迷,昏迷是意识障碍的最严重类型,一病因,(一)颅内病变,(二)颅外病变,49,二 昏迷程度,轻度昏迷,中度昏迷,深昏迷,过度昏迷,50,诊断和鉴别诊断,1昏迷的发生率 脑血管病 低血糖,2非患者本身因素 颅脑外伤,3 起病的缓急,4既往病史,5伴随的症状,体温 脉搏 呼吸 气味 头痛 血压 肤色,51,危险性评估和处理原则,昏迷只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了解昏迷的程度,分析导致昏迷的原因采取对症处理,吸氧 防止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衰竭时行辅助通气,补充血容量 降低颅内压,观察生命体征与瞳孔的变化,52,第十一节 抽搐,肌肉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迅速抽动的表现。,分 全身性抽搐,局限性抽搐,53,一 病因和发病机制,1 颅脑疾病,2全身性疾病,3神经官能症 癔症,54,二 诊断和鉴别诊断,脑部疾病 癫痫大发作,全身性疾病,神经官能症癔症性抽搐,55,三处理原则,维持生命功能,药物控制抽搐发作 防止舌咬伤,寻找并治疗引起抽搐的原因,56,谢谢大家!,5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