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届广东省揭阳市揭阳岐山中学初三下学期3月综合质量检测试题数学试题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Rt△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为a、b、c,c=3a,tanA的值为( )
A. B. C. D.3
2.七年级1班甲、乙两个小组的14名同学身高(单位:厘米)如下:
甲组
158
159
160
160
160
161
169
乙组
158
159
160
161
161
163
165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组同学身高的众数是160
B.乙组同学身高的中位数是161
C.甲组同学身高的平均数是161
D.两组相比,乙组同学身高的方差大
3.某射手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射击,结果如下表所示:
射击次数(n)
10
20
50
100
200
500
……
击中靶心次数(m)
8
19
44
92
178
451
……
击中靶心频率()
0.80
0.95
0.88
0.92
0.89
0.90
……
由此表推断这个射手射击1次,击中靶心的概率是( )
A.0.6 B.0.7 C.0.8 D.0.9
4.已知抛物线y=x2+3向左平移2个单位,那么平移后的抛物线表达式是( )
A.y=(x+2)2+3 B.y=(x﹣2)2+3 C.y=x2+1 D.y=x2+5
5.如图,两根竹竿AB和AD斜靠在墙CE上,量得∠ABC=,∠ADC=,则竹竿AB与AD的长度之比为
A. B. C. 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天降雨的概率是60%”表示明天有60%的时间都在降雨
B.“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50%”表示每抛2次就有一次正面朝上
C.“彩票中奖的概率为1%”表示买100张彩票肯定会中奖
D.“抛一枚正方体骰子,朝上的点数为2的概率为”表示随着抛掷次数的增加,“抛出朝上的点数为2”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稳定在附近
7.如图,空心圆柱体的左视图是( )
A. B. C. D.
8.2018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达29.8亿人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9.8亿,正确的是( )
A.29.8×109 B.2.98×109 C.2.98×1010 D.0.298×1010
9.估计的值在( )
A.4和5之间 B.5和6之间 C.6和7之间 D.7和8之间
10.如图,过点A(4,5)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y=﹣x+6于B、C两点,若函数y=(x>0)的图象△ABC的边有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5≤k≤20 B.8≤k≤20 C.5≤k≤8 D.9≤k≤2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若点(,1)与(﹣2,b)关于原点对称,则=_______.
12.含角30°的直角三角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1=60°,以下三个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只填序号).
①AC=2BC ②△BCD为正三角形 ③AD=BD
13.化简:+3=_____.
14.月球的半径约为1738000米,1738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
15.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有一点A(3,4),点A与原点O的连线与x轴的正半轴夹角为α,那么角α的余弦值是_____.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3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以AB为边在第一象限作正方形,点D恰好在双曲线上,则k值为_____.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8分)今年义乌市准备争创全国卫生城市,某小区积极响应,决定在小区内安装垃圾分类的温馨提示牌和垃圾箱,若购买2个温馨提示牌和3个垃圾箱共需550元,且垃圾箱的单价是温馨提示牌单价的3倍.
(1)求温馨提示牌和垃圾箱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2)该小区至少需要安放48个垃圾箱,如果购买温馨提示牌和垃圾箱共100个,且费用不超过10000元,请你列举出所有购买方案,并指出哪种方案所需资金最少?最少是多少元?
18.(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OB是等边三角形,点A的坐标是(0,4),点B在一象限,点P(t,0)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P,并把△AOP绕着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边AO与AB重合,连接OD,PD,得△OPD。
(1)当t=时,求DP的长
(2)在点P运动过程中,依照条件所形成的△OPD面积为S
①当t>0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②当t≤0时,要使s=,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
19.(8分)某汽车销售公司6月份销售某厂家的汽车,在一定范围内,每部汽车的进价与销售有如下关系,若当月仅售出1部汽车,则该部汽车的进价为27万元,每多售一部,所有出售的汽车的进价均降低0.1万元/部.月底厂家根据销售量一次性返利给销售公司,销售量在10部以内,含10部,每部返利0.5万元,销售量在10部以上,每部返利1万元.
① 若该公司当月卖出3部汽车,则每部汽车的进价为 万元;
② 如果汽车的销售价位28万元/部,该公司计划当月盈利12万元,那么要卖出多少部汽车?(盈利=销售利润+返利)
20.(8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k=1.
(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方程有一个根为1时,求k的值.
21.(8分)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1经过A(﹣1,0),B(1,1)两点.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阅读理解: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k1x+b1(k1,b1为常数,且k1≠0),直线l2:y=k2x+b2(k2,b2为常数,且k2≠0),若l1⊥l2,则k1•k2=﹣1.
解决问题:
①若直线y=2x﹣1与直线y=mx+2互相垂直,则m的值是____;
②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AB是以A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M是抛物线上一动点,且在直线AB的上方(不与A,B重合),求点M到直线AB的距离的最大值.
22.(10分)旋转变换是解决数学问题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通过旋转变换可以将分散的条件集中到一起,从而方便解决问题.
已知,△ABC中,AB=AC,∠BAC=α,点D、E在边BC上,且∠DAE=α.
(1)如图1,当α=60°时,将△AEC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到△AFB的位置,连接DF,
①求∠DAF的度数;
②求证:△ADE≌△ADF;
(2)如图2,当α=90°时,猜想BD、DE、C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3,当α=120°,BD=4,CE=5时,请直接写出DE的长为 .
23.(12分)如图,抛物线y=ax2+bx﹣2经过点A(4,0),B(1,0).
(1)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D是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点,求△DCA面积的最大值;
(3)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过P作PM⊥x轴,垂足为M,是否存在P点,使得以A,P,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4.如图所示,某校九年级(3)班的一个学习小组进行测量小山高度的实践活动.部分同学在山脚A点处测得山腰上一点D的仰角为30°,并测得AD的长度为180米.另一部分同学在山顶B点处测得山脚A点的俯角为45°,山腰D点的俯角为60°,请你帮助他们计算出小山的高度BC.(计算过程和结果都不取近似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B
【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即可解答.
【详解】
解:已知在Rt△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为a、b、c,c=3a,
设a=x,则c=3x,b==2x.
即tanA==.
故选B.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熟悉掌握是解题关键.
2、D
【解析】
根据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及方差的定义逐一判断可得.
【详解】
A.甲组同学身高的众数是160,此选项正确;
B.乙组同学身高的中位数是161,此选项正确;
C.甲组同学身高的平均数是161,此选项正确;
D.甲组的方差为,乙组的方差为,甲组的方差大,此选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及方差,掌握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及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3、D
【解析】
观察表格的数据可以得到击中靶心的频率,然后用频率估计概率即可求解.
【详解】
依题意得击中靶心频率为0.90,
估计这名射手射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约为0.90.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首先通过实验得到事件的频率,然后用频率估计概率即可解决问题.
4、A
【解析】
结合向左平移的法则,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将抛物线y=x2+3向左平移2个单位可得y=(x+2)2+3,
故选A.
此类题目主要考查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解题的关键是要搞清已知函数解析式确定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还是已知平移后的解析式求原函数解析式,然后根据图象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进行解答.
5、B
【解析】
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分别求出AB、AD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在Rt△ABC中,AB=,
在Rt△ACD中,AD=,
∴AB:AD=:=,
故选B.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解决问题.
6、D
【解析】
根据概率是指某件事发生的可能性为多少,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稳定在某一个固定数附近,可得答案.
【详解】
解:A. “明天降雨的概率是60%”表示明天下雨的可能性较大,故A不符合题意;
B. “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表示每次抛正面朝上的概率都是,故B不符合题意;
C. “彩票中奖的概率为1%”表示买100张彩票有可能中奖.故C不符合题意;
D. “抛一枚正方体骰子,朝上的点数为2的概率为”表示随着抛掷次数的增加,“抛出朝上的点数为2”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稳定在附近,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概率的意义,正确理解概率的含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7、C
【解析】
根据从左边看得到的图形是左视图,可得答案.
【详解】
从左边看是三个矩形,中间矩形的左右两边是虚线,
故选C.
本题考查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从左边看得到的图形是左视图.
8、B
【解析】
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且为这个数的整数位数减1,由此即可解答.
【详解】
29.8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29.8亿=2980000000=2.98×1.
故选B.
本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9、C
【解析】
∵ ,
∴.
即的值在6和7之间.
故选C.
10、A
【解析】
若反比例函数与三角形交于A(4,5),则k=20;
若反比例函数与三角形交于C(4,2),则k=8;若反比例函数与三角形交于B(1,5),则k=5.故.
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
【解析】
∵点(a,1)与(﹣2,b)关于原点对称,∴b=﹣1,a=2,∴==.故答案为.
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12、②③
【解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由题意可知:∠A=30°,∴AB=2BC,故①错误;
∵l1∥l2,∴∠CDB=∠1=60°.
∵∠CBD=60°,∴△BCD是等边三角形,故②正确;
∵△BCD是等边三角形,∴∠BCD=60°,∴∠ACD=∠A=30°,∴AD=CD=BD,故③正确.
故答案为②③.
本题考查了平行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平行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本题属于中等题型.
13、
【解析】
试题分析:先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然后合并,可得原式=2+=3.
14、1.738×1
【解析】
解:将1738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738×1.故答案为1.738×1.
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计数形式,难度不大.
15、
【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A的长度,根据余弦等于邻边比斜边求解即可.
【详解】
∵点A坐标为(3,4),
∴OA==5,
∴cosα=,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等于对边比斜边;余弦等于邻边比斜边;正切等于对边比邻边,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概念是解题关键.
16、1
【解析】
作DH⊥x轴于H,如图,
当y=0时,-3x+3=0,解得x=1,则A(1,0),
当x=0时,y=-3x+3=3,则B(0,3),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AD,∠BAD=90°,
∴∠BAO+∠DAH=90°,
而∠BAO+∠ABO=90°,
∴∠ABO=∠DAH,
在△ABO和△DAH中
∴△ABO≌△DAH,
∴AH=OB=3,DH=OA=1,
∴D点坐标为(1,1),
∵顶点D恰好落在双曲线y= 上,
∴a=1×1=1.
故答案是:1.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1)温馨提示牌和垃圾箱的单价各是50元和150元;(2)答案见解析
【解析】
(1)根据“购买2个温馨提示牌和3个垃圾箱共需550元”,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费用不超过10000元和至少需要安放48个垃圾箱”,建立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1)设温情提示牌的单价为x元,则垃圾箱的单价为3x元,
根据题意得,2x+3×3x=550,
∴x=50,
经检验,符合题意,
∴3x=150元,
即:温馨提示牌和垃圾箱的单价各是50元和150元;
(2)设购买温情提示牌y个(y为正整数),则垃圾箱为(100﹣y)个,
根据题意得,意,
∴
∵y为正整数,
∴y为50,51,52,共3中方案;
有三种方案:①温馨提示牌50个,垃圾箱50个,
②温馨提示牌51个,垃圾箱49个,
③温馨提示牌52个,垃圾箱48个,
设总费用为w元
W=50y+150(100﹣y)=﹣100y+15000,
∵k=-100,∴w随y的增大而减小
∴当y=52时,所需资金最少,最少是9800元.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正确找出相等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
18、(1)DP=;(2)①;②.
【解析】
(1)先判断出△ADP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得出DP=AP,即可得出结论;
(2)①先求出GH= 2,进而求出DG,再得出DH,即可得出结论;
②分两种情况,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A(0,4),
∴OA=4,
∵P(t,0),
∴OP=t,
∵△ABD是由△AOP旋转得到,
∴△ABD≌△AOP,
∴AP=AD,∠DAB=∠PAO,
∴∠DAP=∠BAO=60°,
∴△ADP是等边三角形,
∴DP=AP,
∵ ,
∴,
∴;
(2)①当t>0时,如图1,BD=OP=t,
过点B,D分别作x轴的垂线,垂足于F,H,过点B作x轴的平行线,分别交y轴于点E,交DH于点G,
∵△OAB为等边三角形,BE⊥y轴,
∴∠ABP=30°,AP=OP=2,
∵∠ABD=90°,
∴∠DBG=60°,
∴DG=BD•sin60°= ,
∵GH=OE=2,
∴ ,
∴ ;
②当t≤0时,分两种情况:
∵点D在x轴上时,如图2
在Rt△ABD中,,
(1)当 时,如图3,BD=OP=-t,,
∴,
∴,
∴或,
∴ 或,
(2)当 时,如图4,
BD=OP=-t,,
∴,
∴
∴或(舍)
∴ .
此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旋转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解直角三角形,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9、解:(1)22.1.
(2)设需要售出x部汽车,
由题意可知,每部汽车的销售利润为:21-[27-0.1(x-1)]=(0.1x+0.9)(万元),
当0≤x≤10,根据题意,得x·(0.1x+0.9)+0.3x=12,整理,得x2+14x-120=0,
解这个方程,得x1=-20(不合题意,舍去),x2=2.
当x>10时,根据题意,得x·(0.1x+0.9)+x=12,整理,得x2+19x-120=0,
解这个方程,得x1=-24(不合题意,舍去),x2=3.
∵3<10,∴x2=3舍去.
答:要卖出2部汽车.
【解析】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1)根据若当月仅售出1部汽车,则该部汽车的进价为27万元,每多售出1部,所有售出的汽车的进价均降低0.1万元/部,得出该公司当月售出3部汽车时,则每部汽车的进价为:27-0.1×2=22.1.,
(2)利用设需要售出x部汽车,由题意可知,每部汽车的销售利润,根据当0≤x≤10,以及当x>10时,分别讨论得出即可.
20、(2)证明见解析;(2)k2=2,k2=2.
【解析】
(2)套入数据求出△=b2﹣4ac的值,再与2作比较,由于△=2>2,从而证出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将x=2代入原方程,得出关于k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k的值.
【详解】
(2)证明:△=b2﹣4ac,
=[﹣(2k+2)]2﹣4(k2+k),
=4k2+4k+2﹣4k2﹣4k,
=2>2.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方程有一个根为2,
∴22﹣(2k+2)+k2+k=2,即k2﹣k=2,
解得:k2=2,k2=2.
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以及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2)求出△=b2﹣4ac的值;(2)代入x=2得出关于k的一元二次方程.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由根的判别式来判断实数根的个数是关键.
21、(1)y=﹣x2+x+1;(2)①-;②点P的坐标(6,﹣14)(4,﹣5);(3).
【解析】
(1)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函数解析式;
(2)根据垂线间的关系,可得PA,PB的解析式,根据解方程组,可得P点坐标;
(3)根据垂直于x的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是较大的纵坐标减较小的纵坐标,可得MQ,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可得二次函数,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面积的最大值,根据三角形的底一定时面积与高成正比,可得三角形高的最大值
【详解】
解:(1)将A,B点坐标代入,得
,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2)①由直线y=2x﹣1与直线y=mx+2互相垂直,得
2m=﹣1,
即m=﹣;
故答案为﹣;
②AB的解析式为
当PA⊥AB时,PA的解析式为y=﹣2x﹣2,
联立PA与抛物线,得,
解得(舍),,
即P(6,﹣14);
当PB⊥AB时,PB的解析式为y=﹣2x+3,
联立PB与抛物线,得,
解得(舍),
即P(4,﹣5),
综上所述:△PAB是以AB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点P的坐标(6,﹣14)(4,﹣5);
(3)如图:
,
∵M(t,﹣t2+t+1),Q(t, t+),
∴MQ=﹣t2+
S△MAB=MQ|xB﹣xA|
=(﹣t2+)×2
=﹣t2+,
当t=0时,S取最大值,即M(0,1).
由勾股定理,得
AB==,
设M到AB的距离为h,由三角形的面积,得
h==.
点M到直线AB的距离的最大值是.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涉及到抛物线的解析式求法,两直线垂直,解一元二次方程组,及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需要注意的是必要的辅助线法是解题的关键
22、(1)①30°②见解析(2)BD2+CE2=DE2(3)
【解析】
(1)①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FAB=∠CAE,再用角的和即可得出结论;②利用SAS判断出△ADE≌△ADF,即可得出结论;
(2)先判断出BF=CE,∠ABF=∠ACB,再判断出∠DBF=90°,即可得出结论;
(3)同(2)的方法判断出∠DBF=60°,再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求出BM,FM,最后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①由旋转得,∠FAB=∠CAE,
∵∠BAD+∠CAE=∠BAC﹣∠DAE=60°﹣30°=30°,
∴∠DAF=∠BAD+∠BAF=∠BAD+∠CAE=30°;
②由旋转知,AF=AE,∠BAF=∠CAE,
∴∠BAF+∠BAD=∠CAE+∠BAD=∠BAC﹣∠DAE=∠DAE,
在△ADE和△ADF中,,
∴△ADE≌△ADF(SAS);
(2)BD2+CE2=DE2,
理由:如图2,将△AE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到△AFB的位置,连接DF,
∴BF=CE,∠ABF=∠ACB,
由(1)知,△ADE≌△ADF,
∴DE=DF,
∵AB=AC,∠BAC=90°,
∴∠ABC=∠ACB=45°,
∴∠DBF=∠ABC+∠ABF=∠ABC+∠ACB=90°,
根据勾股定理得,BD2+BF2=DF2,
即:BD2+CE2=DE2;
(3)如图3,将△AE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到△AFB的位置,连接DF,
∴BF=CE,∠ABF=∠ACB,
由(1)知,△ADE≌△ADF,
∴DE=DF,BF=CE=5,
∵AB=AC,∠BAC=90°,
∴∠ABC=∠ACB=30°,
∴∠DBF=∠ABC+∠ABF=∠ABC+∠ACB=60°,
过点F作FM⊥BC于M,
在Rt△BMF中,∠BFM=90°﹣∠DBF=30°,
BF=5,
∴,
∵BD=4,
∴DM=BD﹣BM=,
根据勾股定理得, ,
∴DE=DF=,
故答案为.
此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构造全等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
23、(1)y=﹣x2+x﹣2;(2)当t=2时,△DAC面积最大为4;(3)符合条件的点P为(2,1)或(5,﹣2)或(﹣3,﹣14).
【解析】
(1)把A与B坐标代入解析式求出a与b的值,即可确定出解析式;(2)如图所示,过D作DE与y轴平行,三角形ACD面积等于DE与OA乘积的一半,表示出S与t的二次函数解析式,利用二次函数性质求出S的最大值即可;(3)存在P点,使得以A,P,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C相似,分当1<m<4时;当m<1时;当m>4时三种情况求出点P坐标即可.
【详解】
(1)∵该抛物线过点A(4,0),B(1,0),
∴将A与B代入解析式得:,解得:,
则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2;
(2)如图,设D点的横坐标为t(0<t<4),则D点的纵坐标为﹣t2+t﹣2,
过D作y轴的平行线交AC于E,
由题意可求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2,
∴E点的坐标为(t,t﹣2),
∴DE=﹣t2+t﹣2﹣(t﹣2)=﹣t2+2t,
∴S△DAC=×(﹣t2+2t)×4=﹣t2+4t=﹣(t﹣2)2+4,
则当t=2时,△DAC面积最大为4;
(3)存在,如图,
设P点的横坐标为m,则P点的纵坐标为﹣m2+m﹣2,
当1<m<4时,AM=4﹣m,PM=﹣m2+m﹣2,
又∵∠COA=∠PMA=90°,
∴①当==2时,△APM∽△ACO,即4﹣m=2(﹣m2+m﹣2),
解得:m=2或m=4(舍去),
此时P(2,1);
②当==时,△APM∽△CAO,即2(4﹣m)=﹣m2+m﹣2,
解得:m=4或m=5(均不合题意,舍去)
∴当1<m<4时,P(2,1);
类似地可求出当m>4时,P(5,﹣2);
当m<1时,P(﹣3,﹣14),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为(2,1)或(5,﹣2)或(﹣3,﹣14).
本题综合考查了抛物线解析式的求法,抛物线与相似三角形的问题,坐标系里求三角形的面积及其最大值问题,要求会用字母代替长度,坐标,会对代数式进行合理变形,解决相似三角形问题时要注意分类讨论.
24、米
【解析】
解:如图,过点D作DE⊥AC于点E,作DF⊥BC于点F,则有DE∥FC,DF∥EC.
∵∠DEC=90°,
∴四边形DECF是矩形,
∴DE=FC.
∵∠HBA=∠BAC=45°,
∴∠BAD=∠BAC﹣∠DAE=45°﹣30°=15°.
又∵∠ABD=∠HBD﹣∠HBA=60°﹣45°=15°,
∴△ADB是等腰三角形.
∴AD=BD=180(米).
在Rt△AED中,sin∠DAE=sin30°=,
∴DE=180•sin30°=180×=90(米),
∴FC=90米,
在Rt△BDF中,∠BDF=∠HBD=60°,sin∠BDF=sin60°=,
∴BF=180•sin60°=180×(米).
∴BC=BF+FC=90+90=90(+1)(米).
答:小山的高度BC为90(+1)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