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初三7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下列有关细胞生长、分裂、分化和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不断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
B.细胞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再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C.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都没有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
D.在结构层次上,动物体比植物体多了系统
2、下列有关生物某种生理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多于红细胞
B.南瓜从茎的基部切断后,会有液体持续不断地流出,原因之一是根尖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C.噬菌体侵入细菌后,利用自身物质合成新的噬菌体
D.玉米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的干重变化是逐渐增加
3、将晾衣服用的铁丝拴在小树上,会对小树造成伤害,这是因为铁丝会损伤小树的( )
A.木质部中的导管 B.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的形成层
C.韧皮部中的筛管 D.树皮中的纤维
4、感恩父母吧!他们是你人生中最牢的两块基石。如图表示人类的生殖过程,图中甲细胞形成于( )
A.输卵管 B.输精管 C.子宫 D.胎盘
5、如图为人体肺部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结构[1]的血管类型和内部流经的血液类型分别是( )
A.动脉、动脉血 B.动脉、静脉血 C.静脉、动脉血 D.静脉、静脉血
6、把水分运输到参天大树的叶子上去的组织是图中的( )
A. B.
C. D.
7、下表为9种哺乳动物的妊娠期,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动物
仓鼠
家鼠
兔
狗或猫
黑猩猩
人
奶牛
马
象
妊娠期
1 6.5天
21天
30天
63天
237天
267天
28 1天
336天
660天
A.仓鼠的妊娠期最短,繁殖快
B.人的妊娠期约为267天,即从受精开始到婴儿诞生为267天
C.动物的体型大小与妊娠期长短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D.越是高等的动物,妊娠期越长;越是低等的动物,妊娠期越短
8、下列四种动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涡虫——背腹扁平,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无肛门
B.蛔虫——身体由相似的体节组成,有口有肛门
C.河蚌——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用气管呼吸,用足运动
D.蚯蚓——身体呈圆筒形,体壁湿润能进行气体交换
9、一棵苹果树上能结出“国光”、“红富士”、“秦冠”等不同品种的苹果,可采用( )
A.扦插 B.压条 C.嫁接 D.播种
10、刚收割的稻谷堆放久了会发热,这些热量来源于稻谷的(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吸收作用
11、 “鹰击长空,鱼翔海底”,动物行为多种多样.如图表示四种动物的行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B与其他三者不同
B.C和D比较,D中的动物学习能力较强
C.A中猩猩钓食蚂蚁,蚂蚁具有社会行为
D.只有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才有重要意义
12、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内开始消化的部位依次是
A.口腔、胃、小肠 B.口腔、小肠、胃
C.胃、小肠、口腔 D.胃、口腔、小肠
13、银杏和杏的区别主要是( )
A.叶形和树干粗细 B.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
C.是否用种子繁殖 D.耐干旱和贫瘠的程度
14、在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实验中,用黑围棋子代表含Y染色体的精子,白围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下列关于实验的方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共需30枚白围棋子,10枚黑围棋子
B.从纸盒中抓取棋子时应当做到随机性
C.每次取完棋子并记录后,需要将棋子放回去,摇匀后再取
D.每个小组模拟实验得到的数据都能说明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
15、下列叙述符合生命起源过程的是( )
A.高温、紫外线、雷电等条件下,水蒸气、氢气、甲烷等气体合成了原始生命
B.各种各样的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中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C.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原始生命不断从海洋中形成
D.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氨、甲烷等汇入原始海洋内,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16、乌贼的运动方式是( )
A.游泳 B.爬行 C.行走 D.跳跃
17、患过麻疹以后不再患该病是因为( )。
A.吞噬细胞可随时吞噬麻疹病毒 B.麻疹病毒不会再感染人体
C.麻疹病毒可长期存在于人体内 D.人体产生的抗体可长期在人体内存留
18、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野兔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雄鹰的视觉也越来越敏锐,该现象说明( )
A.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
B.自然选择在野兔和鹰的进化中没有发挥作用
C.一种生物的进化与周围生物没有关系
D.野兔和鹰在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19、从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末端流出的液体分别是( )
A.原尿、动脉血、尿液 B.动脉血、原尿、尿液
C.静脉血、原尿、尿液 D.动脉血、尿液、原尿
20、桦树林中出现了一些云杉的幼苗,云杉长大后,其高度超过桦树,桦树因不耐阴而逐渐死亡,桦树林最终被云杉取代.这一变化过程表明( )
A.种内斗争有利于物种延续
B.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C.云杉的进化水平比桦树高
D.云杉的结构比桦树复杂
21、同学们讨论人类生殖的话题。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子宫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 B.精子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结合
C.一个卵细胞只能与一个精子结合 D.一个受精卵可以发育成双胞胎
22、如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其能够吸收的部分物质分别是( )
A.小肠皱襞;甘油、氨基酸
B.小肠绒毛;脂肪微粒、水
C.小肠绒毛;维生素C、脂肪酸
D.十二指肠;葡萄糖、无机盐
23、关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桃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
B.桃花结果需经过:开花→花粉管的形成→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C.细菌培养的一般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D.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24、下列有关人类染色体与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一定是22条常染色体+Y
B.正常人体细胞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C.近亲结婚能引起后代染色体数目变异,增加了患遗传病的机会
D.白化病不是遗传病
25、 “试管婴儿”和“克隆动物”的生殖方式分别是( )
A.都属于有性生殖 B.前者属于有性生殖,后者属于无性生殖
C.都属于无性生殖 D.前者属于无性生殖,后者属于有性生殖
26、人类的眼色是由眼球虹膜的色素决定的。在丹麦,蓝眼睛的人相当多。在对一些家庭进行眼色遗传调查后,得到以下数据:
亲代
调查的家庭数
子代
父亲
母亲
蓝眼
褐眼
1
蓝眼
蓝眼
150
625
0
2
褐眼
褐眼
29
25
82
3
蓝眼
褐眼
158
317
322
(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测出______是显性性状。
(2)若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第2组婚配中双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__。褐色孩子的基因是 。
(3)第3组家庭如果再生一个孩子,褐眼子女概率是______。
27、请分析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画面1中,根的表述说明它有吸收_____的功能。画面1中,叶表达了自己能通过_____作用为其它器官提供营养物质。画面2中,根太饿了,是因为茎中的_____(填“导管”或“筛管”)“罢工”引起的,茎不能正常工作后,导致了根缺少_____作用所需要的“食物”,无法释放_____维持生命。画面2中,茎“罢工”使叶干渴。正常状态下,如果没有叶的_____作用提供动力,茎也难以完成该工作。
28、据统计,全国约有3亿的青少年儿童营养结构不均衡。2018年5月20日是第29个“全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营养+运动,平衡促健康”。请结合所学知识,据以下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分析回答:
青少年要“常喝水”:利于排出体内废物,C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_:正常情况下,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________和微量蛋白质含量都减为零。青少年要“勤运动”:运动时,肌肉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着________活动:同时呼吸也加快加深,空气进入肺的途径是:鼻→________→肺(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气
体到达肺泡后,经过②③过程完成了________的气体交换。青少年要合理营养:牛奶220ml+麦香面包150g+水果100g是小明的早餐,牛奶中的蛋白质在A系统中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被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随循环系统到达脑部细胞时,经过心脏四腔的顺序分别是________(用文字表示)。青少年要“免肥胖”:人体经过程________(用序号表示)后,组织细胞获得了营养物质和氧。如果摄取营养物质过多又疏于运动,往往会引起肥胖
29、分析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造 成人类死亡最多的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导致,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 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治愈。
资料二:近几年,西非多国爆发了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 毒引起的,该病毒变异非常快,不断出现新的属种,通常通过血液和其它体液等途径传 播。疫情发生后,许多国家先后开展了疫苗的研制工作,目前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埃博拉病毒与结核杆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埃博拉病毒役有细胞结构,由______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结核病人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属于______。接种卡介苗后,能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抵抗结核杆菌______,这种免疫属于______(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为了更好的控制埃博拉疫情的扩散,各地采取了多项措施。以下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_(填写序号)。
①用紫外线、84消毒液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
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力
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
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
30、认真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这是长生生物自2017年11月份被发现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符合规定后不到一年,再曝疫苗质量问题。这次疫苗问题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恐慌。
资料二 2018年8月13日、14日,云南省相继发生两次5.0级地震,地震发生之后,在政府的组织和救援者的帮助下,当地灾民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保护水源,食物煮熟后食用,消灭蚊虫,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________制成的生物制品。从免疫角度看,接种的疫苗相当于________,这种免疫过程属于__________(选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给婴儿接种疫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构成传染病在灾区蔓延流行的三个环节分别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____________。上述资料提到的相关预防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医护人员在救灾过程中,发现有鲜红的血液从一伤者大腿处一股一股地涌出,极有可能是________血管出血,因此医护人员立即在伤口的__________用止血带止血。
31、小莹想了解番茄,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并查找相关资料.图甲是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图乙是显微镜结构图.请回答:
图甲中小莹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____(填字母).为了看到更大的物像,小莹应转动图乙[___],选择放大倍数更___的物镜.番茄果肉属于_____组织,富含维生素_____,有助于预防坏血病.果肉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______.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和液泡.番茄果实里有许多种子,这些种子由______发育而成.
参考答案
1、B
【解析】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的生长导致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
【详解】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多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而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组织,A错误;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复制,DNA也随之复制后形成形态和数目都相同的两份(加倍),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得前后代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恒定),从而保证了后代遗传特性的稳定,B正确;细胞的分化只是改变了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遗传物质并没有被改变,相反细胞的分化是由遗传物质控制进行的,C错误;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由此可见:植物没有系统,D错误。
细胞分化的关键在于不只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而细胞的功能也发生了改变,这样才能产生出不同的细胞群。
2、D
【解析】
(1)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的作用;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和防御保护作用。
(2)植物吸水还是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液的浓度和周围水溶液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
(3)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体的不同,我们把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病毒的繁殖称为自我复制。
【详解】
A.红细胞的数量最多,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会大量增多,但不会比红细胞多,A错误确。
B. 南瓜从茎的基部切断后,会有液体持续不断地流出,原因之一是根尖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形成渗透压,利于植物吸水,B错误。
C. 噬菌体侵入细菌后,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因此病毒的繁殖又称为自我复制,C错误。
D. 玉米是单子叶植物,其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能量由胚乳提供,但胚乳不属于胚的一部分,所以其种子萌发过程中,胚干重没有下降,而是随着胚的各部分发育而不断上升。因此,玉米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的干重变化是逐渐增加,D正确。
故选D。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噬菌体的生殖特点以及血细胞的特点与功能。
3、C
【解析】
考点: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筛管的位置、功能。解答时可以从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方面来切入。
解答: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时间长了铁丝会把树皮勒断,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勒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向下运输到根,根不能进行呼吸获得能量,时间长了就会死亡。
故选C
4、A
【解析】
受精卵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这就是怀孕。
【详解】
图中甲细胞是受精卵,形成于输卵管。
熟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及其场所。生物的有性生殖是从受精卵开始的,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可结合受精作用过程图来理解记忆。
5、B
【解析】
试题分析:肺循环是指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动脉,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最后通过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使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6、B
【解析】
是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不符合题意;是导管和筛管的结构图,能运输水和无机盐、有机物等,属于输导组织,符合题意;图中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属于营养组织,不符合题意;图中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属于分生组织,不符合题意。
7、D
【解析】
分析表格中的几种动物,仓鼠的妊娠期为16.5天,最短,繁殖快,A正确;
人的妊娠期约为 267天,即从受精开始到婴儿诞生为 267天,B正确;
仓鼠的个体最小,妊娠期为16.5天,最短,象的个体最大,妊娠期为660天,最长,C正确;
表格中的几种动物,都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体型大小与妊娠期长短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与动物的高等、低等无关,D错误。
8、D
【解析】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两侧对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循环系统由口、咽、肠组成,无肛门。
线形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有假体腔。
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包有外套膜,大多具有坚硬的贝壳,具有各种形状不同的足。
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靠刚毛和疣足辅助运动。
【详解】
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但体表没有角质层,A错误。
蛔虫属于线形动物,有口有肛门,但身体不分节,B错误。
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用鳃呼吸,用足运动,C错误。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体壁湿润能进行气体交换,D正确。
熟悉各类动物的特征和常见动物是解题的关键。
9、C
【解析】
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据此作答。
【详解】
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一棵树上能结出不同品种的苹果,可采用的繁殖方法是嫁接,可以用不同苹果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棵苹果树上即可。可见C正确。
熟练掌握嫁接的知识,最好既能用已掌握的知识解答题目,又能用所学的知识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
10、C
【解析】
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这一过程可用反应式表示如下: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详解】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中,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可见植物呼吸作用会释放出热量。刚收割的稻谷堆放久了会发热的原因是由于其呼吸作用产出较多的热量所致。
植物的呼吸作用原理在人类生产生活上的应用,是学习的难点和考试的重点。
11、D
【解析】
试题分析: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
A、从获得途径上来看,B属于先天性行为,而ACD属于学习行为,A正确。
B、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C和D比较,D动物高等,它的动物学习能力较强,B正确。
C、营社会行为的动物一般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蚂蚁具有社会行为,C正确。
D、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D错误。
故选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社会行为的特征,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要求。
12、B
【解析】
淀粉在口腔中开始消化,部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成麦芽糖,在小肠处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开始消化,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
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开始化学消化的器官依次是口腔、胃、小肠。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开始消化的部位。
13、B
【解析】
试题分析:银杏的最外面肉质的部分是种皮,而不是果皮,因此银杏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而杏的最外面可食用的部分则是果皮,可见杏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属于被子植物,B正确。
考点: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4、D
【解析】
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
【详解】
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即含X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将10枚黑围棋子和10枚白围棋子装入甲纸盒中,再将20枚白围棋子放入乙纸盒中”,因此实验中甲纸盒中的白色围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乙纸盒中的白色围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A正确;
因为是随机取得,表示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数据更合理,所以从纸盒里拿棋子时不能挑选,B正确;
每完成1次组合后,需要将摸出的棋子再放回袋子,否则就会使实验失去逼真性。目的是排除人为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C正确;
由于实验是随机的,并不是每个小组的比例正好是1:1,也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现象,但所有的小组平均起来,会接近1:1这种情况的。就像有的家庭生的孩子全是女孩,而有的家庭生的孩子全是男孩,但所有的家庭综合起来,男女的比例会接近1:1的,D错误。
熟记人的性别遗传的概念是解题关键。决定人的性别取决于男性的性染色体,若男性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即发育为女孩;若男性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即发育为男孩。
15、B
【解析】
高温、紫外线、雷电等条件下,水蒸气、氢气、甲烷等气体合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物,并没有原始生命,A错误;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各种各样的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中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B正确;原始海洋中,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最终产生了原始生命,C错误;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水蒸气。水是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转化形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物等汇入原始海洋内,D错误。
16、A
【解析】
试题分析: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如乌贼生活在水中,故运动方式为游泳。
考点: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
17、D
【解析】
分析:人之所以能够在具有许多病原体的环境中健康的生存,是因为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
解答:解:得过麻疹的人,体内已经产生了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并且这种抗体等人病好后仍然会存留在人体内,当麻疹病毒再次进入人体后,原先已有的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就会将其消灭,因此得过麻疹的人以后不再得麻疹,因为人体产生的抗体可长期在人体内存留.
故选D
18、D
【解析】
可以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进行解答。
【详解】
哺乳动物的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生存压力对奔跑速度的选择,跑的慢的野兔就会被雄鹰吃掉,这样跑的快的野兔就被选择生存下来,他们的后代有跑的慢的,也有跑的快的个体,同样只有跑得快的个体生存下来,如此进化,就会越来越快,而对于雄鹰,同样的视觉也越来越敏锐,视觉不敏锐的雄鹰就不容易捕捉到野兔,就会被淘汰掉,这样,生存下来的雄鹰都是视觉敏锐快的,这样一代一代的进化,雄鹰的视觉也越来越敏锐。因此,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野兔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雄鹰的视觉也越来越敏锐,该现象说明野兔和鹰在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故选D
此题考查的是对动物的运动的意义以及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
19、B
【解析】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详解】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末端中流动的液体分别是血液、原尿、尿液。
故选:B
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是本题解题关键。
20、B
【解析】
试题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云杉生长迅速,高度超过桦树,能接受更多的光照生存下来,是适者生存;桦树林在云杉下面,接受的阳光很少,制造的有机物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而逐渐死亡。是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故选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难度一般,属于了解层次。
21、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的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详解】
A.在女性的生殖系统中,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输送卵细胞的器官是输卵管。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场所。A错误;
B.精子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只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B正确;
C.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C正确;
D.同卵双胞胎是指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结合产生的一个受精卵,这个受精卵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细胞,由这两个细胞形成两个胚胎;由于他们出自同一个受精卵,因此他们的遗传物质完全一样。D正确。
胚胎发育过程;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2、C
【解析】
试题分析: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吸收的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上图表示的是小肠绒毛,小肠能吸收维生素C、脂肪酸。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胃和肠的结构特点
23、B
【解析】
(1)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被子植物从开花到结果要经历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
【详解】
桃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A正确;
花开后历经传粉和受精,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此,桃花结果需经过: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B错误;
细菌培养的一般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C正确;
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D正确。
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需熟练掌握。
24、B
【解析】
男性的精子有两种,其染色体组成是22+X或22+Y,A错误;
正常人的染色体每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B正确;
近亲结婚是致病基因配对的机会大,增加了患遗传病的机会,C错误;
白化病是由于染色体改变引起的疾病是遗传病,D错误。
25、B
【解析】
试题分析:试管婴儿是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产生后代的胚胎工程。属于有性生殖。克隆动物是发挥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属于无性生殖。
考点: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
26、(1)褐眼
(2)Dd和Dd DD或Dd
(3)50%
【解析】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
(1)通过表中第2组数据可以看出,双亲均为褐眼,后代出现蓝眼,则蓝眼为隐性性状,褐眼为显性性状。
(2)已知褐眼是显性性状、蓝眼是隐性性状,第2组中,父母亲都是褐眼,子女中出现了蓝眼,说明双亲的基因组成都是Dd,遗传图解如下:
因此,褐眼孩子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
(3)第3组中母亲基因型为Dd,父亲为dd,故褐眼子女的基因组成是Dd,他们与基因型为dd的蓝眼人婚配,所生子女为蓝眼的概率是50%,图解如下:
本题考查的是基因的性状遗传。
27、水分和无机盐 光合 筛管 呼吸 能量 蒸腾
【解析】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水和无机盐通过木质部内的导管向上运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水在导管中上升的主要动力是蒸腾作用;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筛管运输的是有机物,导管运输的是水和无机盐,解答即可。
【详解】
(1)根位于土壤中,能够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根尖的结构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其中成熟区有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所以画面1中,根的表述说明它有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功能。
(2)叶中含有丰富的叶绿体,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水分和二氧化碳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所以画面1中,叶表达了自己能通过光合作用为其它器官提供营养物质。
(3)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由下向上。筛管运输有机物,由上向下。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因此,茎中有导管和筛管,其中筛管能够将叶制造的有机物,运输给其它器官,画面2中,根太饿了,是因为茎中的筛管“罢工”引起的,茎不能正常工作后,导致了根缺少呼吸作用所需要的“食物”,无法释放能量维持生命。
(4)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因此,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到叶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叶片的蒸腾作用。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导管和筛管的功能,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28、肾脏 葡萄糖 关节 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小肠 氨基酸 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①②④
【解析】
图中结构名称:①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②表示氧气,③表示二氧化碳,④表示氧和营养物质,⑤表示二氧化碳和废物;A是消化系统;B是呼吸系统;C是泌尿系统。
【详解】
(1)C系统是泌尿系统,泌尿系统中形成尿的器官是肾脏,正常情况下,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将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吸收,因此,葡萄糖和微量蛋白质含量都减为零。
(2)运动时,肌肉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空气进入肺的途径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发生了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③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②氧气进入血液,完成了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3)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所以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牛奶中的蛋白质在A消化系统中,主要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然后被小肠吸收,被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随循环系统到达脑部细胞时,经过心脏四腔的顺序分别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4)人体需要的氧气是经过过程②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获得,营养物质由过程①吸收获得,再由过程④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到达组织细胞被利用。经过①②④过程后,组织细胞获得了营养物质和氧。如果摄取营养物质过多又疏于运动,往往会引起肥胖。
解答此题需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及消化系统的相关知识。
29、蛋白质 传染源 抗体 特异性 ①④
【解析】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
(1)埃博拉病毒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传染病的环节从传染病起因角度分析,引起埃博拉出血热的埃博拉病毒属于病原体,埃博拉出血热属于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结核病人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属于传染源。
(3)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即疫苗是灭活的病原体,已不具有致病性,但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即疫苗还具有抗原性,因此接种卡介苗后,能剌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抵抗结核杆菌,属于特异性免疫,只针对结核杆菌起作用,但它不能对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发挥作用。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属于控制传染源;①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而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能力,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及免疫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30、病原体 抗原 特异性免疫 保护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 食物煮熟后食用 消灭蚊虫 动脉 近心端
【解析】
(1)接种疫苗能够预防某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