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国美术教育发展演变,一、中国古代美术教育,二、中国近代美术教育,三、中国现代美术教育,(1949年以后),一、中国古近代美术教育,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博雅教育,实用教育,绘画、书法,娱乐遣兴、抒情展意,提升品味、陶冶性情,诗书琴棋、山川自然。,竹工、漆工、石雕、石窟,画、塑、铸、剪、刻、雕、漆、烫、磨、贴,精雕细镂。,上层社会或文化人,下层社会或艺匠,博雅教育之一:鸿都门学,创立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二月。因校址设在今,河南洛阳,郊区的鸿都门而得名,被认为中国最早的专科学校,也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文艺专科学校。,鸿都门学的学生由州、郡择优选送,大多为社会地位不高的平民子弟。不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设有,辞赋、小说、尺牍、字画,等课程。学生毕业后,成绩优异者,可获高官厚禄,甚至封侯赐爵。因此,鸿都门学极一时之盛,学生多时可达千人。,由朝廷设立的,皇家画院,。五代时期的西蜀(公元891965)和南唐(公元937975)即已开始设立画院。画院由国家开办和管理,将全国的优秀画家聚集起来,,为皇室服务,,描绘帝王和贵族的生活,记载国家重大的活动。画院画家穿戴官服,享受国家的“俸值”。,博雅教育之二:宋代画院,西蜀 黄荃 桃花雏雀图,南唐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宋朝沿袭了画院制度,并加以发展,成立了,翰林图画院,。画院广招天下画师,朝元仙杖图的作者武宗元、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皆为画院的画家。,朝元仙杖图,武宗元,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考试形式,宋徽宗赵佶是个昏庸的皇帝,却是一个聪明的画家。在位期间,大力提倡院画,广罗绘画人才。画家要进入画院作画,必须经过考试。考试题目多半是摘取前人诗句,让考试的人根据诗句来构思画图,,画家对诗意的领悟和构思表现的奇巧,如:,(1)“野水无人渡,孤舟尽自横”,(2)“踏花归去马蹄香”,(3)“蝴蝶梦中家万里”,考题一:,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深山藏古寺,画学,所教,科目,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此外,还有,说文、尔雅、方言、释名,等,学习科目,,其中,说文,包括,篆书和音训。,可见,,当时的画学,不仅,重视,绘画技法,的学习,,而且,注意,全面,提高,学养。,主要教学方法,一、注重整体素养的提高,画品即人品,文学修养,生活阅历,二、,临摹、观察、记忆和写生相结合,临 摹,“画不师古,如夜行无烛,便入无人路”(桐阴画诀),观察、记忆和写生结合,除取法古人外,还重视向生活和自然学习,“先以古人为师,再以天地造化为师”,以培养画者观察、记忆和写生能力。,吴道子画嘉陵江,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南唐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重“技”的美术教育,重“技“的美术具有实用性和物质性的特征,主要由社会上属于匠的那一类人承担。,重“技“的美术教育技艺特色浓郁,画、塑、铸、剪、刻、雕、漆、烫、磨、贴无所不包。,教学方法,重“技”的美术教育,基本上是以,严格的师徒传授制,来完成的,师承性极强,呈严密的封闭状态。,利用口诀教学:,“若要笑,眉弯嘴翘。若要哭,眉锁额蹙”,“红间黄,秋叶坠。红间绿,花簇簇。青间紫,不如死。粉笼黄,胜增光。”,讨论:父子相授教学方式的利与弊?,社会对“匠人”的态度,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少数极为开明的朝代,才有以官办形式进行工艺教育的,如唐朝的少监府,聘用社会上技艺超群的师傅传授徒弟。,训练时间因各种技艺的难易程度而异,如精细雕刻镂花学时为4年;制造车轿、乐器学时为3年;制作大刀长矛为2年;制箭、漆工为1年,做礼帽头巾为9个月。,学徒制造的器物上需刻上姓名,以备考核。,尽管如此,从历史的大方面看,这类“百工”不曾受到真正的重视。,事实上他们地位十分卑下,不仅得不到官方的青睐,而且还受到一些文人画家的鄙夷。,讨论:为什么中国古代美术教育会出现重“艺”轻“技”的现象?,中国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比较注重个体内心世界的修炼,以求通过个体身心的平衡和稳定,达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平衡,而对物质世界则较少地进行分析性的研究和探索。,因此,对物质性较强的工艺类美术类型的轻视,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二、中国近代美术教育,中国近代美术教育,新式学堂开设图画课,专业美术院校,近代美术教育诞生的,主要原因:,洋务运动后,中国科学与实业的发展,催生了以图画教育为特征的美术教育出现在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中。,1.一些新式学堂开设图画课,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内设船政学堂,其教学科目除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之外,还包括画法。1867年又设马尾绘事院,培养制图专门人才、内分两部:一部学习船图,一部学习机器图,学生被称为“画图生”。随后,开设有图画(制图)科的新式学谋日渐增多,其中主要有:天津电报学堂(1880年创办)、江南水师学堂(1890年创办)和天津中西学堂(1895年创办)。,马尾绘事院 新貌,清末 枪械样图 清末 刺绣样图,江南水师学堂,近代也是中国专业美术教育的诞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专业美术教育,刘海粟、颜文梁、徐悲鸿、林凤眠等贡献甚大。辛亥革命以后,我们的,专业美术教育,开始出现,并加速发展。1911年冬,我国现代美术教育史上,第一所正规美术专门院校,上海国画美术院成立,。1918年4月5日,我国,第一所公立美术学校,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成立。1922年,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成立。1927年,秋中央大学艺术系成立。1928年3月,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成立。,2.专业美术教育诞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现代第一所私立美术学校,1912年11月由刘海粟等创办、初名上海美术院。1915年改名上海图画美术院。1916年称上海图画美术学校。1920年更名为上海美术学校。设有中国画科、西洋画科、工艺图案科、雕塑科、高级师范科和初级师范科。1952年全国艺术院校院系调整后,并入华东艺术专科学校。蔡元培、梁启超、黄炎培曾任校董。该校的办学思想深受蔡元培关于美育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影响。借鉴西方艺术教育的模式,开展人体模特写生,提倡艺术个性,同时也主张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刘海粟(1896-1994年)历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名誉院长、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详细见教学视频,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由蔡元培倡导,1928年3月在杭州成立,林凤眠为首任校长。初名国立西湖艺术院,后改称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校宗旨为“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合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期限为6年。并曾办有研究班。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于华南、西南,曾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合并,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回杭州,沿称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腾固、吕凤子、陈之佛、潘天寿曾先后任校长。1950年改成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后为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林凤眠 吕凤子 陈之佛 潘天寿,林风眠作品,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现代第一所国立高等艺术院校。1918年4 月成立,初名北京美术学校,第一任校长为郑锦。设中筹部及师范班,培养美术师资、实用美术人材、提倡美育。,1922年改称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招收中国画、西画、图案三个系的本科生。1927年并入北京大学成为美术专门部。,后校名和专业几经更替,抗战时期曾迁往中南和西南。这期间刘百昭、林风眠、严智开、赵畸、滕固、吕凤子、陈之佛、潘天寿先后担任过校长。,首任院长,郑锦,1946年8 月1 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重建,设绘画、雕塑、图案、陶瓷、音乐五个专业,徐悲鸿任校长。徐悲鸿致力于教学改革,重视基本功训练,规定素描为各系必修课程。倡导师法造化,描写人民生活,积极探索中国画的改革之路。1950年初与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合并成立了中央美术学院。,三、中国现代美术教育,(1949年以后),50年代初期是效仿苏联课程设置,改称,图画课,,每周1课时。教学内容是写生(素描、铅笔淡彩、水彩)、命题画、图案和少量的欣赏。,1958年课程增加了中国画和工艺美术的内容。,60年代初的课改,初中美术课仅设在初一,每周课时。,1.50年代初60年代中,俄国契斯恰柯夫的素描教学体系对中国学院美术教育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种体系非常强调素描基础训练的严格的程序性和系统性,要求学生在正确把握对象的规律性的基础上,严格保持形体和光影描绘的准确性。,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体系坚持文艺复兴以来的写实传统,提供了写实训练的程序和方法。但其严谨的科学性,同时也成为了其短处,如忽视学生的视觉记忆和想象力,以及表现的情绪性。,但它为俄国现实主义绘画提供了的扎实造型基础,影响以后苏联的美术教育,进而对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术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革期间的复课是不正规的,音乐,美术合称革命文艺课,是服务于政治的实用主义的美术教育,但那时也可以说是文艺大普及的时代,人人都学绘制和刺绣“忠”字活动的图案。,2.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美术教育遭受重创,美术课甚至被视为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的专属品,连正常的教学都无法保障,甚至课程都被取消。但由于政治宣传的需要,加上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学校教育的不正常,高考被取消,青少年的学习能量被吸引到了文艺上,因此社会的美术教育相对比较活跃,出现了各种创作学习班(漫画、报头、黑板报、美术字),并积淀了一大批美术人才。,1978年公布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中正式将,图画课,的名称改为,美术课,。小学一二年级为每周,2节,,三至五年级和初中三年为每周,1节,(小学五年制)。,3.70年代末20世纪末,1979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该大纲将课程内容分为绘画、工艺、欣赏三大课业形式,所占比例分别为 绘画:50(写生25、临摹14、创作11)工艺:40(图案25、手工劳动15)欣赏:10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一年级总课时为288节。,逐步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革命情操。,为造就一代新人打下良好的基础。,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初审稿)和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初审稿),明确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小学绘画、工艺和欣赏三大课业的比例分别调整为4045%,4045%和15%。,初中绘画、工艺和欣赏三大课业的比例分别调整为50%、35%和15%。,初中年级全部开设美术课。,1990年,印发的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提出了分科性选修的课程设置,首次包括艺术(音乐和美术),主要在高中三年级开设。,这是1949年以来我国高中,首次,涉及了美术课的问题。,1992年,,教育部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小学绘画、工艺和欣赏三大课业的比例分别调整为4045%,4045%和10%。,初中绘画、工艺和欣赏三大课业的比例分别调整为4550%、35%40%和15%。,此外,大纲还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性,规定有1020的课时作为补充,乡土教材,,以反映当地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实际。,1999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值得关注的是美术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均为必修课程,同时还出现将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综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课程。以此纲要为理论框架,从2000年起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各学科开始重新研制课程标准。,4.2000年以后,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由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中小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所以此次课改在中小学有些学科合并或减少课时的情况下,增加了艺术课的课时,规定小学每周由节美术课改为上节美术课,初中三年每周上节美术课,高中设学时的艺术课。,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将美术课程定为,人文性质,,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的,基本理念:,1.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3.引导学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4.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标准将美术课程分为,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按将义务教育阶段分为,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第一学段(12年级),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第二学段(34年级),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第三学段(56年级),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第四学段(79年级),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案例1 低年级的造型游戏,造型游戏是指融造型与游戏为一体的美术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不需要事先设定主题或某个形象,主要是凭感觉、联想和想像来进行造型。活动主题是由学生自己根据材料特征或具体情境想出来的。在这种制作行为中,学生获得快乐,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进行全身心的造型活动,例如在室外,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在调动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等各种感官,感受沙、土、落叶等材料的特性,以及阳光、风等自然因素的同时,进行愉快的、全身心的造型活动。也可以利用废旧材料,例如从用过的纸杯、纸盆引发联想,进行造型,使它改变形象,成为一件艺术品。,还可以设计一个教学单元:给予学生一些材料(或让学生自带材料),教师启发学生对材料进行直观感受,引发他们的联想。然后,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想像进行制作。可以在制作的基础上进行装饰。组织作品发表会,发表自己创作的感受,或表达欣赏同学作品后的感受。,提示:,活动时必须特别注意材料和工具的选择应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案例2 美术与语文、自然、社会和生活劳动等课程或活动的结合,结合语文教学,让学生为课文配插图,为日记、作文配画;结合自然、社会、生活劳动等课程内容进行描绘或手工制作。布置美术园地。,1.以小组为单位,选一童话或科幻故事为脚本(或由学生自己编写),自己选择角色设计形象,用各种材料制作简易木偶、服饰或皮影戏的形象,并设计和制作小舞台和必要的道具、布景、乐器和海报。,2分角色进行表演。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木偶(皮影)形象评比,组织相应的木偶剧、皮影戏汇演。,还可以结合集体过10岁生日的班会活动,全班一起布置教室,并分别设计与制作互相赠送的礼品、生日卡,设计、制作面具,举行化装舞会。活动过程中,可以穿插学生对自己和他人所创造的形象、海报、服装等的欣赏和评述。,提示:,自制乐器是指利用废旧材料。例如瓶予、木板、废钢管等制作的乐器。,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让学生用照相机拍摄木偶或皮影的形象、剧照,或用摄像机记录设计、制作和演出活动的过程。,案例3 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综合探究活动,调查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或传说,根据节日的特征,用各种材料、多种形式创作和制作相关的美术作品。例如,在元宵节即将来临前,围绕“花灯环绕的元育节”这一主题,首先调查元宵节和花灯的来源,,用文字、图像的形式记录调查结果,并进行设计构思。其次,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花灯。最后,用花灯美化校园或社区。,提示:,在这项活动的调查阶段,可以请社会课或历史课教师参与指导,并与学校开展的社会调查活动相结合。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让学生用照相机或摄像机摄录调查、设计、制作和发表会的整个过程。,案例4 与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的科学原理,收集和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并制作出有创意的、可以运动或发光、发声的立体造型、生活用品或活动模型。在设计时,可以先分析环境艺术品或生活用品在造型、色彩和实用性等方面的优缺点,在设计中针对其缺点进行改进。例如,灯具的设计、简易机器人的设计、活动雕塑、舰船模型和飞机模型等。完成后的大型立体造型可以美化学校,小型立体造型可以美化教室或家庭,生活用品可以运用于家庭或作为礼品赠送朋友。,提示:,开展这类活动可以请物理、科技或劳技教师参与指导,并与学校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案例5 以环境保护和社区建设为目的的综合探究活动,调查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用文字、图像的形式记录调查结果。,按社区或村庄的功能需要分组设计,每个学生利用综合材料制作各种房屋模型,组合成一个小区或村庄模型。,将全班的作品组合成社区或村庄模型,同时设计出社区或村庄的地形、道路、绿化带、休闲区、健身区、景观(壁画、雕塑、喷泉等)。,作品完成后,召开发表会,邀请社区或村庄居民(学生家长及社区工作人员等)来参加,共同进行评议。,提示:,必要时可以邀请历史、地理教师配合,同时,也有必要在课前让学生做一些相关资料的准备。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让学生用照相机或摄像机摄录调查、设计、制作以及发表会的整个过程。,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设5个系列9个模块,,5个系列,是: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和现代媒体艺术。,9个模块,是: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标准规定每个高中生须保证54个学时,获得3个学分(18学时)。,内容建议,学习活动建议,鉴赏,基础,美术语言及鉴赏方法,从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等方面认识美术的价值和作用,鉴赏中外优秀的传统艺术作品、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近现代美术作品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美术作品。,学习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联系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和风格特征。,用美术术语描述以及通过造型、表演等多种方式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通过包括网络在内的多种途径收集与美术相关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并运用于鉴赏学习活动。,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坊等,调查、考察美术现象,并写出考察报告。,鉴赏,内容,中国古代、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外国古代、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模块,学 习 活 动 建 议,绘画,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绘画、雕塑作品,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感受和认识形体的明暗、虚实和色彩的冷暖以及空间等现象,通过绘画活动,学习和运用比例、构图、明暗、透视和色彩等知识。,使用多种工具、材料,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选择具象或抽象的绘画语言和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经验。,选择学习中国画、素描、水粉画、水彩画、油画、版画及卡通等绘画类别中的某些基本技法、表现形式,并进行创作实践。,运用金属、草木、织物、废弃物等自然物、人造物进行综合材料的创作实践。,认识雕塑语言、类型和制作方法,选用泥、石膏和木等材料进行创作实践。,学习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雕塑,模块,学 习 活 动 建 议,设计,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设计、工艺作品,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设计基础、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中选修一种或几种内容。,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印染、编织、刺绣、陶艺、装饰画等门类以及竹木、石、贝壳、金属、塑料和各种废旧物品等材质的工艺制作中选修一种或数种内容。,学习根据实用功能和审美要求进行有创意的构思和设计的方法,感受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和美感特性,了解各种工具的功能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并进行设计或工艺创作实践。,学习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基本操作方法,初步认识计算机三维立体设计的基本过程。,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参与综合性设计项目的活动。,学习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设计作品或工艺作品。,工艺,模块,学 习 活 动 建 议,书法,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的书法、篆刻作品,学习和了解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发展的基本过程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通过观摩、分析和临摹等方法,了解传统的笔法、章法、篆法、刻法等技法及表现形式,并进行实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使用不同的毛笔、刻刀等工具以及宣纸、刻石等材料,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学习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书法、篆刻作品。,篆刻,模块,学 习 活 动 建 议,摄影,摄像,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用美术及相关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根据某一题材(如风景、人物、花卉等)进行摄影、摄像活动。,根据某一主题或社会热点问题编写脚本,并进行拍摄、编辑和加工处理。,选用相关计算机软件,进行电脑绘画创作和设计(平面设计、动画设计和三维立体设计)。,选用相关计算机软件设计并制作网页,进行传播和交流。,配合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要求,拍摄、收集各种素材、资料或案例,并作为研究性学习最终成果的展示。,学习用口头、书面等方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电脑,绘画,电脑,设计,谢谢大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