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国翻译的历史,The definition for translation,According to your understanding,can you give,TRANSLATION,a definition?,Translator,traitor.翻译者,反叛者也。,Translation is like dancing in chains.,Translation is like a woman,beautiful but not loyal,loyal but not beautiful.,Translation is like playing music with another kind of instrument.,All in all,translation is a rendering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Translation is the reproduction from the original language into the target language first in meaning then in style.,翻译是指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简言之,翻译是一种不同的语言文字将原文作者的意思准确地再现出来的艺术。,中国翻译历史-起源,中国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在世界上有显著的地位。礼记已有关于翻译的记载。周礼中的“象胥”,就是古代接待四方使者的官员。“通夷狄之言曰象;胥,其才能者也。”。礼记王制提到“五方之民,言语不通”,为了“达其志,通其欲”,各方都有专人,而“北方曰译”。后来,佛经译者在“译”字前加“翻”,成为“翻译”一词,一直流传到今天。,玄奘,(公元600-664年)主要生活在初唐时期,是一个立志高远、意志坚强的僧人。二十八岁时,他抱着一睹明法了义真文,要返东华传扬圣化的宏图大志前往印度求学。唐太宗在大唐三藏圣教序中对玄奘西行有如下的描述: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沙夕飞,空外迷灭。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窗,蹑霜雨而前跃。玄奘西行印度一十七载,其间历经艰辛,回国时已是四十五岁左右。,在他生命的最后二十年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译经,总共翻译了佛教大小乘经论75部1335卷,共计一千多万字。玄奘的译着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高峰。印度学者柏乐天认为玄奘的译着是中印两国人民的伟大遗产,指出玄奘无论如何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在中国,佛经的翻译自后汉至宋代,历一千二三百年,这样历久不衰的翻译工作,在世界上是空前的。从实践中产生的理论,也以佛家为最有系统,最深刻。晋代,道安,(314385)主张质,即直译。他提出了五失本,意思是,在用汉文翻译佛经时,有五种情况允许译文与原文不一致。他又提出了“三不易”,意思是,三种不容易做到的情况。,鸠摩罗什,(344413)则主张除“得大意”外,还须考虑到“文体”。,为使佛经真义得到广泛流传,他运用了达意译法,使诵习佛经者能易于理解接受。,北宋(9601127)初期还有翻译活动,以后逐渐衰微。它的重新兴起始于明代(13681644)永乐五年(1407)。那时由于对外交通的需要,创立了四夷馆,培训翻译人才。明代末期,西学东渐,翻译工作更活跃起来。但此时翻译的方向已完全改变,不再是印度的佛经,而是欧洲的天文、几何、医学等方面的典籍,中国翻译史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说:“且东西文理,又自绝殊,字义相求,仍多阙略。了然于口,尚可勉图;肆笔为文,便成艰涩矣。”同时代的一位中国科学家李之藻(?1631)在描写当时外国传教士的译书态度时说:“诸皆借我华言,翻出西义而止,不敢妄增闻见,致失本真。”此时的翻译往往用合作方式,同初期佛典翻译相似,即中国学者与外国人合作翻译,润文的责任则放在中国学者身上。,兴起,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有识之士痛感学习西方之必要,翻译活动又逐渐兴起,在中国翻译史上形成又一个新阶段。马建忠(18451900)强调译事之难。梁启超(18751929)倡导学习佛典翻译之高明。,毕生从事西方社会科学翻译的,严复,(18531921)在几篇序文里申述了他在翻译中遵循的原则。,在天演论序中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信、达、雅虽然只三个字,但体现了作品、读者、语言三者之间的关系。,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elegance.,Evolution and Ethics,“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现代,翻译的重要性远迈前古。中国新文学的兴起同翻译是分不开的。,第一个重视翻译并大力加以倡导的人是鲁迅,。,鲁迅主张直译,。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介绍外国思想以供借鉴的同时,还要通过译文改造我们的语言。,鲁迅不主张译文完全中国化。不完全中国化的译本“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他认为中国语法不够精密。“这语法的不精密,就在证明思路的不精密,换一句话,就是脑筋有些胡涂。”,翻译派别,直译(liberal translation)vs,意译(free translation),在主张直译方面,瞿秋白和鲁迅见解一致。他说:“翻译 除出能够介绍原来的内容给中国读者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创造出新的中国的现代言语。”,傅斯年、郑振铎、周作人、艾思奇等都主张直译。因此,可以说,在近现代中国翻译史上,直译是压倒一切的准则。,1.It s a Smoke Free Area.,直译:它是个自由吸烟区。,意译:它是个无烟区。,2.Shakespeare put his hometown on the map.,直译:莎士比亚把他的家乡放在了地图上。,意译:莎土比亚使他的家乡声名远扬。,3.The teacher sat on his student as soon as he began showing off.,直译:学生一开始炫耀,老师就坐在了他的身上。,意译:学生一开始炫耀就被老师打断了。,4.John would not come out of his shell and talk to others at the party.,直译:晚会上,约翰不愿从壳里钻出来与其他人说话。,意译:晚会上,约翰不愿丢掉矜持与别人交谈。,翻译名家 Celebrated Translators,周作人,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有多种译作,多为与其兄鲁迅合译之作。,翻译了日文作品古事记 日本狂言选 平家物语 浮世澡堂 浮世理发馆 以及枕草子等等,此外,周作人还翻译了伊索寓言。,陈望道,浙江省义乌人。现代著名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和语言文学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推动者。译著有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1920年8月),马克思底唯物史观(日本河上肇的近世经济思想史论部分内容,1920),日本岛村抱月著的文艺上的自然主义、苏俄十年间文学理论研究(日本岗泽秀虎著)等。,胡适,(1891.12.171962.2.24),原名胡洪,字适之,汉族,安徽徽州绩溪县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中国现代哲学家、,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62年2月24日在台北病逝。,郭沫若,四川省乐山人。译著有:菌梦湖(小说)德国施笃谟著、与钱君胥合译,1921,泰尔;少年维特之烦恼(长篇小说)德国歌德著、1922,泰东;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论文)日本河上肇著,1924,商务;雪莱诗选(诗集)英国雪莱著,1926,泰东;浮士德(诗)德国歌德著,1928,创造社;沫若译诗集印度枷里达若著,1928,创造社;石炭王(小说)美国辛克莱著,1928,上海乐群书店;政治经济学批判(理沦)德国卡尔.马克思著,1921,神州;战争与和平(长篇小说)俄国列.托尔斯泰著,1935,光明书局;艺术的真实(理论)德国卡尔.马克思著,。,赵元任,江苏武进(今常州)人。中国语言学家、作曲家。1982年2月24日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逝世。1945年赵元任当选为美国语言学学会主席。1960年又被选为美国东方学会主席。他是中国现代语言和现代音乐学先驱。,语言大师赵元任的九十一字短文,施氏食狮史,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林语堂,林语堂,福建龙溪人。我国最优秀的双语作家之一。有十一部中文著作,四十部英文著作和九部翻译作品,数百篇散文小品。,林语堂曾为自己作了一副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朱光潜,安徽桐城人。中国现当代最杰出的文学理论家和美学家。译著有哈拉普的艺术的社会根源、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和歌德谈话录等。,丰子恺,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石门镇)人。中国现代漫画家、翻译家、文学家、音乐教育家。丰子恺博学多能,,著译甚丰,在漫画、文学、美术理论、音乐理论、翻译、书法及艺术教育诸方面有突出成就。尤以富有朴素、细腻、深沉和哲学味的散文和漫画著称,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冰心,福建省福州人,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等。译著有先知(散文诗集)叙利亚凯罗.纪伯伦著,1931,新月、印度童话集印度穆.拉.安纳德著,吉檀迦利(诗集)印度泰戈尔著。,梁实秋,祖籍河北邢台市,1903年出生于北京。原名梁治华,字实秋。著名文学家、学者。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梁实秋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戴望舒,浙江抗州人。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1926年发表魏尔伦的诗。翻译书目:少女之誓(小说)法国沙多勃易盎著,1928,开明;鹅妈妈的故事(童话)法国沙.贝洛尔著,1928,开明;意大利的恋爱故事与赵景深、黎锦明合译,l928,亚细亚;天女玉丽法国保尔.穆杭著,,傅雷,字恕安,号怒庵,上海南汇人。文学翻译家。傅雷翻译的作品,共30余种,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其中巴尔扎克占15种:有高老头亚尔培萨伐龙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夏倍上校奥诺丽纳禁治产于絮尔弥罗埃赛查皮罗多盛衰记搅水女人都尔的本堂神父比哀兰德幻灭猫儿打球记(译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抄)。罗曼罗兰4种:即约翰克利斯朵夫及三名人传贝多芬传弥盖郎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傅雷家书(1981)整理出版后,也为读者所注目。六十年代“文革初期”,因受政治迫害,夫妇二人不堪凌辱而自杀身亡。,傅雷的翻译提倡“神似”spiritual conformity,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钱被称为民国第一才子。,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围城已被译成多种外文。他本人对翻译理论也有独道的见解,提出化境说。(sublimed adaptation),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其夫人杨绛也是著名作家,育有一女钱瑗(1937年-1997年)。,卞之琳,曾用笔名季陵,江苏海门人。著有诗集三秋草(1933)、鱼目集(1935)、慰劳信集(1940)、十年诗草(1942)、雕虫纪历1930-1958(1979)等;译著有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英国诗选,附法国现代诗作者(其中英诗部分,省北京局务印书馆双语对照本)、西窗集、哈姆雷特、英国现代文学传记作家斯特莱切的名作维多利亚女王传(1935)。2000年12月2日因病在京去逝。,萧乾,萧乾,蒙族,原名萧炳乾,北京人。著名记者、作家、杰出的文学翻译家。译有好兵帅克和培尔金特等。1990年,八十高龄的萧乾和夫人文洁若应南京译林出版社之约,着手翻译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历时四年。,许渊冲-江西南昌人,(1921-)。,诗译英法唯一人,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1999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FISHING IN SNOW,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杨绛,江苏无锡人,,(1911-),原名杨季康,作家、评论家、翻译家。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杨绛本身通晓英、法两国语言,为使堂吉诃德翻译得更准确,她又学习了西班牙语,并最终在文革中将书稿保护下来。杨绛堂吉诃德译本被公认为优秀的翻译佳作,,迄今已累计发行70万册,是该书中译本当中发行量最多的译本。1978年堂吉诃德中译本出版时,正好西班牙国王访问中国,邓小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西班牙国王。,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吐火罗语,、,巴利文专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是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杨宪益与戴乃迭,杨宪益,江苏省淮安市人,著名翻译家。1940年与英国姑娘戴乃迭订婚后,同返中国。1952年,到北京外文出版社工作,从事翻译工作几十年,与夫人共同翻译了红楼梦、儒林外史、鲁迅选集、离骚、九歌、招魂、宋元话本选、唐宋诗歌散文选、魏晋南北朝小说选、等中国古今名著100多种,很多已被公认为翻译作品的经典。杨宪益、戴乃迭共同支撑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近五十年,自1951年创刊以来,这份刊物一度是中国文学作品走向世界的惟一窗口。其妻戴乃迭(19191999),原名Gladys B.Tayler,婚后更名为Gladys Yang,生于北京一个英国传教士家庭。七岁时返回英国,在教会中学接受教育。1937年考入牛津大学,最初学习法语语言文学,后转攻中国语言文学,是牛津大学首位中文学士。自40年代起定居中国,1999年11月18日于北京逝世。,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的作品,朱生豪与宋清如,朱生豪(1912.2.121944.12.26)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诗人,浙江嘉兴人。曾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和英文系。1933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并创作诗歌。写有诗集多种,均毁于战火。此时还在报刊上发表散文、小品文。1936年春着手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进行。为便于中国读者阅读,打破了英国牛津版按写作年代编排的次序,而分为喜剧、悲剧、史剧、杂剧4类编排,自成体系。1941年日军进攻上海,辗转流徒,贫病交加,但仍坚持翻译,先后译有莎剧31种,部分散失,后终因劳累过度患肺病早逝。,国内商务英语翻译学者,刘法公,1958年12月生,山东青岛人。英语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现任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浙江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浙江省外文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商务英语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4年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商贸汉英翻译评论被称为国内第一部评论商贸汉英翻译的专著,广受好评。,刘法公教授在商贸汉英翻译评论中郑重提出,商贸汉英翻译应遵循如下原则:忠实(faithfulness)、准确(exactness)、统一(consistency)。,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