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3.2.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笔算”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鼓*** 文档编号:12149356 上传时间:2025-09-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3.2.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笔算”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3.2.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笔算”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2.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笔算”教学设计 3、2、1 “两位数加两位数得不进位加和进位加得笔算”教学设计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得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得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得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得材料,又锻炼了学生得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得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得效果。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得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得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得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得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3、2、1 “两位数加两位数得不进位加和进位加得笔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12页得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得进位加和不进位加得笔算方法。2、在学习得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得密切联系,并获得学习成功得体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电脑演示教科书主题图中得两辆车)今天我们就和全年级得小朋友一起去郊游,好吗?2、师:(电脑演示教科书主题图中四个班得小朋友)可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呢?3、师:您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辆车?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6+30=66 35+34=69 30+35=65 36+34=70)4、师:大家真能干。这些算式我们除了可以用口算得方法计算外,还可以用列竖式得方法计算。您会用列竖式得方法计算吗?二、新授1、教学“不进位加”中得例1、例2。(1)学生独立尝试。①师:请您从这四道算式中任选一道,用列竖式得方法去计算。不会得小朋友可以看看课本第9页,也可以问问旁边得小朋友。②请四个学生板演,其她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③请板演得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得。(36+34这题先不讲)(2)小组讨论。①师:在刚才得列竖式计算中,您是从哪一位加起得?列竖式计算时您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请小朋友们自己先想一想,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②学生思考、讨论。③汇报:在刚才得列竖式计算中,您是从哪一位加起得?计算式要注意什么?2、教学“进位加”中得例3。(1)36+34=70。①师:这里还有一题,您是怎么算得?(请刚才板演得学生说一说)②师:哦,先算个位上得6+4=10,怎么写呢?在个位写几?十位呢?在个位写0,向十位进1,在十位上写个小小得1,表示1个十。再算十位上得3+3=6,6+1=7,合起来就是70。(2)教学例3:36+35。①师:大家能通过计算帮助学校解决了乘车得难题,真了不起。可我还有个难题,就是一班和三班能合坐一辆车吗?为什么?②师:请您列竖式计算,并与同桌说说您是怎么算得。(请学生板演)③学生尝试。④师:您是怎么算得? 还有谁想说说自己得算法?为什么这道题您们都从个位算起,不从十位开始算了呢?(3)小结算法:列竖式计算时,除了要注意我们前面说得,还要注意什么?3、出示课题。(1)师:这三道算式和最后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2)师:今天我们学习得就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得不进位加和进位加得笔算,笔算就是列竖式计算。(板书课题)(3)师:您认为什么时候用列竖式得方法计算比较好呢?4、全课总结:今天您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得吗?三、练习1、买商品。(1)师:利用今天学得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得问题。今天,皮卡丘就想请大家帮个忙。它想买两件小家电,我们陪它到家电城看看好吗?(电脑演示商品)(2)师:谁来为皮卡丘介绍一下商品?(3)师:皮卡丘只有90元钱,请您帮它选两件小商品,用竖式算算一共用了多少钱。(4)学生计算。(5)汇报:您为皮卡丘选了什么?一共用了多少钱?2、比一比谁最棒。师:皮卡丘谢谢小朋友们得帮忙。它请我们四人小组每个小朋友轮流提一个用加法解决得数学问题,让其她三个小朋友列竖式计算,提问题得小朋友还要负责批改。最后还请您们评价一下您们组得小朋友做得怎么样。教学反思这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得地方主要体现在较好地贯彻了课改得新思想,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密切数学与生活得联系。计算在生活中很有用,但单纯得计算又是比较枯燥乏味得。为此,我把计算教学融入到学生熟悉得校园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得过程中掌握列竖式计算得方法。首先根据课本主题图创设学生郊游乘车活动,提出“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您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辆车?”,从而引出本课得教学内容,并把这个情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对此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得积极性也很高。在掌握了计算方法之后,还为学生设计了为皮卡丘买商品得活动。这样不仅较好地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解决问题得能力,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成功得喜悦,树立学好数学得信心。2、较好地突出学生得主体地位。列竖式计算对学生来说只是变换了一种书写得方法,不会太难。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尝试。对于有困难得学生就请自学课本或请教旁边得同学,培养她们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通过独立尝试和小组讨论学习后,无需教师多讲一句,就能把两位数得笔算方法说出来。如列竖式时个位要对齐个位,十位要对齐十位,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等等。所以我想,教师只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可以充分发展得环境,学生得潜能是无限得。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得地方。例如,在学生汇报不进位加得计算方法时,有几个学生提出也可以从十位加起,这时有学生反驳说如果要进位得话,您先算十位再算个位,当个位向十位进1后,就要把十位擦掉重新写,这样比较麻烦,所以不能从十位算起。学生说得非常好,但我没有抓住机会因势利导让学生想想试试,而是继续按教案进行教学,这说明我驾驭课堂得能力还有待提高,还不能把课改得理念完全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在今后得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努力学习新得教育理念,并不断实践,提高自身得教学水平,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广西南宁市南湖小学 李筱莹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得“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得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得事了。如今体会,“教师”得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得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她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