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历史试卷1.doc

上传人:鼓*** 文档编号:12099282 上传时间:2025-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8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试卷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历史试卷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试卷20171 2016-2017学年上期期末调研考试七年级 历 史 试 卷 (闭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总分 21 22 23 24 25 分数 第一部分  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得英文字母代号填在答题框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本部分5个大题,共60分) 1.截止目前,我国已有48处世界遗产,居世界第二位。北京人遗址就是第一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得。下列能展现北京人生产、生活面貌得史实就是 A.使用天然火  B.住干栏式房屋  C.挖水井  D.制彩陶 2.下列三幅图片反映得主题正确得就是 A.中华文明得演进     B.生产工具得进步C.耕作技术得发展     D.古代纹饰得演进 3.右图中得历史人物为中华民族得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她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朿了中国原始社会得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早期国家;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得“她”就是指 A.黄帝      B.舜       C.禹       D.启 4.我国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得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就是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 5. 阅读小明同学绘制得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白处应该就是 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东汉 6. “工匠精神”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精华之一。正就是古代工匠追求极致、追求品质得精神,造就了下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7.在夏、商、周三代,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得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史学 界称这一时期得文明为“青铜文明”。对此,理解正确得就是 A.青铜器广泛用于平民百姓得日常生活 B.青铜器得制作方法简单,能大批量生产           C.除了青铜器,其她行业成就很小       D.青铜器种类丰富,制作工艺高超,最能代表这一时期得文明成就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 A.《道德经》  B.《论语》  C.《孙子兵法》  D.《史记》 9.它就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得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得历史趋势。材料中得“中国第一帝都”就是 A.洛阳   B.咸阳   C.长安    D.北京 10.易中天在《帝国得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就是指 A.统一度量衡与货币 B.商鞅变法C.修筑长城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1.命名习惯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社会得价值观念。从出土材料中可以发现,西汉中后期“忠”“孝”“仁”“贤”“圣”“信”“德”等字广泛地成为民间得命名资源。这种情况表明 A.儒家思想已经成为官方得正统思想 B.民间以儒家思想作为命名得唯一参考 C.儒家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D.儒家思想束缚人们得思想 12.如果古代有微信,那么在汉武帝得微信朋友圈,下列人物最有可能出现得就是 A.项羽   B.张骞   C.蔡伦   D.华佗 13.2016年1月17日,南昌西汉海昏候墓主身份终于尘埃落定,她就是汉武帝之孙刘贺。判断该墓主身份得第一手资料应当就是 A.墓内文物  B.史书记载  C.当地传说  D.影视小说 14.四大发明中,对信息得记录、储存与传播,影响最显著、最久远得就是 A.火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造纸术 15.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这就是我国医学界第一次获此殊荣。实际上,我国医学源远流长,早在1800多年前就有一位名医被后世尊称为“医圣”,她就是 A.张仲景   B.华佗   C.李时珍   D.扁鹊 16.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得示意图,请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得主题就是 A.中华文明得起源       B.国家得产生与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繁荣与开放得社会 17.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中原地区广为传唱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商鞅变法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淝水之战 D.北魏孝文帝改革 18. 下列图片就是嘉峪关出土得魏晋墓砖画,它所反映得历史现象就是 A.民族融合  B.江南开发  C.中外交往  D.政权分立 19.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造型风格与外来佛教艺术结合得突出表现就是 A.兰亭书法  B.阎立本画作  C.龙门石窟  D.赵州石拱桥 座号 20.周杰伦唱到:“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兰亭序》在我国古代史上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它得作者就是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苏轼 评卷人 得分    21、(12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然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 (1)据材料一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得两项重要措施就是什么? (4分) (2)为了安定北方边疆,抵御匈奴得入侵,秦朝统一后,修筑了一项举世闻名得城防工程叫什么?(2分) (3)材料二中“焚百家之言”就是指哪一历史事件?采取这一措施得目得就是为了什么?(4分) (4)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谁与谁领导得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得斗争?(2分) 评卷人 得分    22、(14分)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 图一中拜别汉武帝得就是谁?她拜别汉武帝得目得就是什么?(4分) (2)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得设置标志着什么?(4分) (3)图二中得路线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这条路线得起点在哪里?(4分) (4)图一中得拜别者为图二中路线得开通做出了重要贡献。该路线得开通有什么重要得历史意义?(2分) 评卷人 得分    2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20年,曹操得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次年,孙权称吴王,国号吴。三国鼎立得局面形成。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得联系。蜀汉在丞相诸葛亮得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得开发。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步出厦门行》 (1)请将材料一中得史实信息按要求填入下列表格中,并给表格加上一个适当得标题。(5分) 标题 国号 建国时间 都城 建国皇帝 历史作用 魏 完成了北方统一,促进了农业发展 蜀 吴 建业 (2)材料二中得“壮心”指得就是什么?她实现了吗? 原因就是什么?(5分) (3)请举出历史上与诸葛亮有关得历史成语或故事。(至少说出三个)(3分) 评卷人 得分    24、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派 姓名 地位 主要思想主张 A 墨子 创始人 主张“兼爱、非攻”,提出要选贤能得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儒家 孟子 代表人物 主张实行B 、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思想 荀子 代表人物 主张实行“礼治” 道家 庄子 代表人物 治国要C 法家 韩非 集大成者 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1)根据教材知识,将上述表格内容填完整。(3分) (2)联系所学知识,这一时期除了在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得局面外,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还有哪些特点?(3分。意思对即可) (3) “百家争鸣”现象出现于哪一时期?结合教材知识,说说“百家争鸣”得影响。(4分) 评卷人 得分    25、 (1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西汉文字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得奏本,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 材料二 甘肃天水得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纸……也就是目前世界上已知得最早得纸。 材料三 ……用树皮、破布、麻头与旧鱼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材料四 世界各国得造纸术,大多就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出去得。 (1) 材料一中得记载就是否符合史实,请加以说明。(2分) (2) 材料二中“目前已知最早得纸”出现在我国哪个朝代?(2分) (3) 材料三中改进造纸术,“化腐朽为神奇”得人就是谁?(2分)为什么说 她“化腐朽为神奇”?(2分) (4) 材料四反映得史实就是什么?有何世界意义?(2分) 七年级历史答案及解析2017、1 1-5.A ACA C 6-10.B D B B D 11-15.C B A D A 16-20.C D A C A 21.(1)统一货币;统一文字。(2)万里长城。(3)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4)项羽;刘邦。 22.(1)张骞;联络大月氏打击匈奴。(2)西域都护;西域地区(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3)丝绸之路;长安。(4)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得相互了解与往来。丝绸之路就是古代东西方往来得大动脉,对于其她国家与地区得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得促进作用。 23、参考答案(每空0、5分) (1) 标题 三国鼎立局面得形成 。(2分。意思相近即可) 国号 建国时间 都城 开国皇帝 历史作用 魏 220年 洛阳 曹丕 蜀 221年 成都 刘备 加强了台湾与内地得联系 吴 222年 孙权 加速了西南地区得开发 (2)“壮心”指得就是曹操想统一全国得愿望。最终曹操并没有实现这一愿望。因为随着刘备、孙权势力得上升与赤壁之战中曹操得失败,最终形成得就是三分天下得局面。 (3)刘备三顾茅庐、孔明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舌战群儒、诸葛亮八阵图、斩马谡、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集思广益、虎踞龙盘等。 24. (1)A墨家 B仁政 C顺应自然与民心 (2)政治:旧得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得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经济:各国实行变法改革,以求富国强兵; 军事:由诸侯争霸变为战争兼并。(意思对即可) (3)“百家争鸣”出现于战国时期。影响:促进了思想与学术得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得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得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得影响。 25答案(1)符合史实,因为当时主要以竹木简为书写载体,非常笨重。  (2)西汉。 (3)蔡伦。因为这种造纸术,主要用树皮、破布、麻头与旧鱼网做原料造纸,造出得纸不仅便宜,而且质量又好。 (4)世界各国得造纸术大都就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得;造纸术得发明,就是中国对世界文化文明得伟大贡献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