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9/8/22,.,#,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uvenil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JMML)是一种罕见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增生异常性疾病。多发生在幼年期。,过去称为,“,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JCML,),”,,,1990,年国际,JMML,工作组和欧洲,MDS,工作组将,JCML,更名为,JMML,。,发病机制,JMML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可造成红系、髓系和巨核系的发育异常。其异常增生的特点表现在外周血和骨髓的单核细胞明显增高。,JMML与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型(NF1)关系密切,而后被人们关注,NF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NF1儿童明显增加发展成为恶性髓系白血病的危险,包括粒单核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NF1基因位于17q,1,1.2,1990年被克隆,编码信号蛋白神经纤维素(neurofibromin),约15%的JMML的患儿伴有NF1,有15%无NF1证据而有NF1基因突变,NF1基因的丢失使细胞内的Ras信号传导途径激活,从而导致NF1患儿发展成白血病。,发病机制,Noonan,综合征患儿也容易发生,JMML,,该患儿有,50%,具有,PTPN11,基因突变,该基因位于染色体,12q24,,编码蛋白酪氨酸,SHP2,。,SHP2,位于生长因子和蛋白激酶下游,受,RAS,生长信号的调控。当,PTPN11,基因发生突变后,,SHP2,的磷酸酶活性增强,从而延长,RAS,和,ERK2/MAPK1,通路活性、促进细胞增殖。因此认为,PTPN11,基因突变也是导致,JMML,发生的重要因素。,还有一些遗传性疾病,如染色体,8-,三体型、,7-,单体综合征患儿,与,JMML,有相似的临床表现,但,7-,单体综合征,HbF,减低,这与,JMML,相反。,临床表现,95%的患儿在诊断时年龄小于4岁,其中60%发生在2岁以前。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为1.42.5:1。,起病可急或缓,常以呼吸道症状为主。最常见的表现是发热、不适、咳嗽、腹胀。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常见,但这些不是,JMML,的特异表现,与婴儿期的多种微生物感染表现类似,因此应注意除外感染因素。,最主要的是骨髓增殖性疾病的表现,肝、脾、淋巴结肿大。皮肤损害是常见且重要的特征,见于半数以上的患儿,表现为多见面部斑丘疹或湿疹样皮疹,甚至为化脓性皮疹,黄色瘤,牛奶咖啡斑,由于血小板减少而继发出血亦非罕见。对激素治疗无反应。,实验室检查,血象,Hb轻中度减低,Plt减少,半数在5010,9,/L以下,白细胞增多,2/3患儿在5010,9,/L以下,少数患儿(10%,HbA2减低,免疫球蛋白呈多克隆增加,血清溶菌酶增加,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减低,正常或增加,并不能提供诊断依据。,诊断标准,2008,年,WHO,发布了,JMML,的最新诊断标准,条目,1,(全部满足),条目,2,(满足其中至少,1,条),条目,3,(满足其中至少,2,条),无,BCR/ABL,融合基因,RAS,或,PTPN11,基因突变,WBC,10000/ul,单核细胞绝对值,1000/ul,临床诊断,NF1,或,NF1,基因突变,外周血出现髓系幼稚细胞,骨髓幼稚细胞,20%,7-,单体综合征,HbF,增高,脾肿大,染色体克隆性异常(除外,7,单体),细胞培养对,GM-CSF,敏感,鉴别诊断,婴幼儿期类白血病反应:可有肝脾大,血小板减少,末梢血象中偶见中晚幼粒及有核红细胞,但往往存在慢性感染灶,无单核细胞增高及HbF明显升高。,巨细胞病毒及EB病毒感染:可有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但骨髓常呈增生低下,巨核细胞不减少,无明显单核细胞增高及HbF明显升高,病毒学检查为阳性。,郎格罕组织细胞增生症:可表现为白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增多,肝脾肿大,皮肤损害,与JMML特征性的鉴别是绝大多数患儿有骨骼的损伤并在骨髓、脾、皮肤等组织中发现S-100,+,的郎格罕细胞。,CML:,CML,患儿亦可表现为白细胞增多、脾肿大。,治疗,JMML,化疗效果不佳,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唯一明确能够改善,JMML,预后的治疗方法。移植后,5,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而移植死亡率在,15%,以下。,但移植前没有标准方案。对于无明显症状的患儿,可以观察而无需治疗。,移植前强化疗已不再推荐,如果患儿具有高白细胞及明显脏器浸润,可用巯嘌呤(6-MP),50mg/m,2,.d,,也可加维甲酸,但效果不肯定。,对病情严重患儿,可用小剂量阿糖胞苷,40mgm,2,.d*5,天;如果效不佳,可联用蒽环类药物。,移植前是否脾切除存在争论。,靶向治疗主要是抑制,RAS,及其调控通路中的相关蛋白,正在细胞及动物中进行研发。,预 后,JMML预后差,多数自然生存期短于,9,个月,但其病程存在异质性,并于诊断时年龄明显相关。,67%,的婴儿,JMML,平均生存期可达,5,年,而,1,岁以上的儿童,JMML,,若不治疗,将不能获得长期生存。,提示预后好的因素有:,年龄1,5,%;,Plt4010,9,/L;,无克隆性遗传学异常者。,具有良好因素的患儿,即使不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有一半孩子可获得,24,年的长期生存。,预防,避免接触有害因素:孕妇和小儿均应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电离辐射等引起白血病的因素,接触毒物或放射性物质时,应加强各种防护措施;避免环境污染,尤其是室内环境污染;注意合理用药,慎用细胞毒药物等。,大力开展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感染性疾病,做好预防接种。,做好优生工作,防止某些先天性疾病,如21-三体,范可尼贫血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