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海职业学院
《世界现代史》2025 - 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院 (系)_______ 班级 _______ 学号 _______ 姓名 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下列关于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国内矛盾缓和
B. 布尔什维克党在群众中影响力薄弱
C. 沙皇专制统治被推翻后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
D. 列宁提出的“四月提纲”主张立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2.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 股票投机活动过度导致金融市场崩溃
C. 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导致产品严重过剩
D. 各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引发贸易战
3. 二战后,美国为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推行了“冷战”政策。“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4. 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入“黄金时代”,其主要原因是( )
A. 殖民体系的瓦解
B.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削弱
D. 世界大战的刺激
5. 下列关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印度独立后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 埃及通过“七月革命”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C. 古巴革命胜利后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权
D. 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6.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一现象说明( )
A. 社会主义制度彻底失败
B. 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C. 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不可替代性
D.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停滞
7. 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 )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苏联解体
C. 东欧剧变
D. 华约组织解散
8.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为核心,其兴起的时间是( )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
B. 20世纪初30年代
C. 20世纪中期以后
D. 20世纪90年代以后
9.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一超”指的是( )
A. 中国
B. 美国
C. 俄罗斯
D. 欧盟
10.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
B.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贫富差距
C.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降低
D. 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列条约中,属于这一体系的有( )
A. 《凡尔赛和约》
B. 《九国公约》
C. 《慕尼黑协定》
D. 《雅尔塔协定》
2. 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国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协调作战计划和战后安排。下列会议中,属于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国召开的有( )
A. 开罗会议
B. 德黑兰会议
C. 波茨坦会议
D. 万隆会议
3. 20世纪60年代,不结盟运动兴起,其主张包括( )
A.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C. 拒绝与任何大国结盟
D. 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
4. 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B. 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C. 促进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D. 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
5. 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包括( )
A. 气候变化
B. 恐怖主义
C. 贫富分化
D. 地区冲突
三、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请简要解释下列历史名词的含义、背景及影响(每小题回答不超过150字)。
1. 罗斯福新政
2. 雅尔塔体系
3. 不结盟运动
4. 经济全球化
四、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要求逻辑清晰、要点明确(每小题回答不超过200字)。
1. 简述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并分析二战的历史影响。
2. 简述20世纪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主要类型及代表性国家,并总结改革的共同教训。
五、论述题(共1题,15分)
请结合史实,围绕以下主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谨(回答不超过400字)。
拓展知识: 北海职业学院简介
北海职业学院,坐落于古代 “海上丝绸之路” 重要始发港、风光旖旎的滨海城市 —— 北海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人民政府精心打造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于 2003 年 8 月 8 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成立,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 1977 年 1 月创办的北海市师范学校,在四十余载的岁月长河中,学院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不断发展壮大,为社会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 。
学院办学条件优越,校区布局合理。历经多次整合,先后将北海市技工学校、北海市广播电视大学纳入麾下,目前拥有校本部、北校区、工业园区校区、东校区四个校区 。此外,占地 1200 亩的新校区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未来将为师生提供更为广阔、优质的教学与生活空间 。学院校内环境宜人,现代化的教学楼、实训楼错落有致,绿树成荫,花草繁茂,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与舒适的学习环境 。
学院专业设置丰富多样,紧密贴合市场需求与区域产业发展。现设有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旅游商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教育与康养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 9 个二级学院以及 1 所附属实验幼儿园 。开设专业多达 56 个,涵盖工业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轮机工程技术、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应用电子技术、现代物流管理、广告艺术设计、学前教育等多个领域 。这些专业构建起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其中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等 5 个专业成功获批广西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在专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
师资力量是学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北海职业学院师资雄厚。现有教职工 998 人,专任教师 757 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博士、硕士达 263 人,他们为学院带来了前沿的学术知识与创新思维 。双师型教师 397 人,占比较高,这些教师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将行业最新技术与实践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所学知识紧密对接职业岗位需求 。副高以上职称 200 人,他们在专业领域造诣深厚,不仅在教学一线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还积极投身科研项目与社会服务,推动学院教学科研水平稳步提升 。学院人才辈出,拥有自治区级优秀教师 1 人、模范教师 1 人,3 人荣获 “北海工匠” 称号,他们以卓越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为学院师资队伍增添了光彩 。
在教学设施建设上,学院不遗余力,成绩显著。拥有 292 个校内实训(实验)室,其中 7 个为省级以上实训基地,配备了先进的实验设备与模拟工作场景,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操作机会 。例如,在机电工程学院的实训基地中,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类先进的机电设备,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等实践操作,提升专业技能 。签约校外实训基地 211 个,与企业紧密合作,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实践能力,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以旅游商贸学院为例,与多家知名酒店、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学生能够在实习过程中熟悉旅游行业的运营流程,提升服务技能与职业素养 。
学院始终秉持 “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产教融合、特色兴校、服务社会” 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创新创业素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力践行 “岗课赛证融通” 的育人模式,将职业岗位要求、课程教学内容、技能竞赛标准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有机融合 。近年来,学院教学成果丰硕,荣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等次 1 项、二等等次 2 项 。在课程建设方面,建有自治区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 1 门,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3 门,通过优质课程的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学院还积极推进教材建设,主编了一系列高质量教材,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学院获批 30 个 “1+X” 证书制度试点,鼓励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考取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增强就业竞争力 。
产教融合是学院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学院积极联合行业龙头企业、政府及行业组织,大力推进产业学院建设 。目前已建成低空经济产业学院、网络安全产业学院、动漫产业学院、数字经济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数智金融产业学院、北部湾托幼产业学院、乡村振兴产业学院等 13 个产业学院 。其中,动漫产业学院凭借其出色的建设成果,获评广西第二批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产业学院 。学院还与北海市总工会、北海市人社局合作,挂牌成立北海市工匠学院,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搭建平台 。与北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携手,成立 “北海市退役军人继续教育学院”,为退役军人提供继续教育服务 。同时,与京东云、惠科、太阳纸业、钦州自动化码头等众多行业龙头及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共建 211 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打造了一批 “共享型教学工场”“校企合作工作站” 和 “园中校” 。通过这些举措,学院成功打通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实现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目前,学院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域产教联合体 - 北海市电子信息产教联合体院校牵头单位和理事长单位,在区域产教融合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就业工作。在技能竞赛方面,成绩斐然,近五年学生参加省部级以上各类竞赛累计获奖 400 多项,其中不乏多项国家级一等奖、省部级一等奖 。玛雅啦啦队在全国啦啦操冠军赛中勇夺 5 项冠军,展现出学生们的青春活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学校男子足球队荣获广西第七届 “千里杯” 校园足球联赛冠军,学生男子气排球队获 2019 年全国大学生气排球锦标赛高职高专组冠军,刷新了广西大学生大球类项目全国比赛的最好成绩,彰显了学院在体育教育方面的卓越成果 。在就业工作上,学院连年荣获 “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 称号,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学院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
开放办学是学院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学院积极响应国家 “一带一路” 倡议,着眼于中国 — 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未来发展,不断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先后与台湾东南科技大学、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柬埔寨国立理工学院等多所院校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展师生交流、学术研讨、合作办学等活动 。学院成功承办 “2021 中国-东盟旅游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广西职业院校市域产教融合论坛” 等大型活动,在国内外职业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 。成立北海职业学院 “中国-东盟文旅职业教育联盟” 和 “柬埔寨职业教育研究所”,为学院与国内外院校开展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有力推动了学院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
学院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与人才资源,积极投身社会服务 。作为北海市重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每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为提升区域劳动力素质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承担了多项市厅级科研项目,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决策咨询 。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地区提供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支持,助力农村产业发展与乡村建设 。此外,学院还组织师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如为 “中国 — 东盟博览会” 等重大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展现了学院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
展望未来,北海职业学院将紧紧抓住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全面落实加快建设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主动融入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 。以 “双高计划” 建设为契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与水平 。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提升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 。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院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学院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向着建设专业结构合理、海洋文化特色鲜明、办学规模适度、区域领先的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目标奋勇迈进,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智力支持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北海职业学院必将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