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9.,朱德扁担,第1页,朱 德,第2页,朱德(,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人物介绍,第3页,扁担是扁圆长条形挑、抬物品竹木用具,扁担有用木制,也有用竹做。不论采自深山老林杂木,还是取之峡谷山涧毛竹,其外形普通都是简单自然:直挺挺,不枝不蔓,酷似一个简简单单“一”字。,相关资料,第4页,(,1,)圈出不认识字,看拼音读准字音。,(,2,)标出自然段序号。,(,3,)碰到不懂词句和问题作记号。,要求:,第5页,bin dn zh zh du,扁,担,志,支,队,w gng yun chn,伍,冈,远,产,第6页,xi du zhng tng,鞋,斗,仗,疼,cng lio yu,藏,料,越,第7页,井冈山 同志 一支 队伍 不远 生产 草鞋 打仗,第8页,写字有方,斗,产,仗,担,支,扁,冈,远,第9页,认识斗笠,第10页,你们看,朱德同志率领队伍到了井冈山和毛主席队伍会合了,书上用是什么词。,会师,第11页,观察扁担上面字,朱德把自己名字可在扁担上。,第12页,(,1,)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2,)井冈山到茅坪往返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3,)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着满满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晚上他还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第13页,(,1,)从“不远”这个词看出敌人离井冈山很近,是要进犯井冈山。朱德到山下挑粮会碰到危险。,(,2,)经过“五六十里”表现很远,天不亮出发,天黑才能回来。想想朱德还要挑着满满一担粮食走这么难走路就更难更累了。,第14页,(,3,)朱德穿着草鞋,肩上担满满一担粮食,走那么难走那么长山路,实在让人心疼。朱德白天挑粮,晚上还不能休息,而且不是一个夜晚,是整夜整夜地研究打仗,他太累了,太辛劳了。想想朱德最需要是休息。,第15页,第二课时,第16页,了解课文:不料,朱德同志又让人找来一根扁担,还写上他名字。,朱德为了不让大家再藏他扁担,就在扁担上写了他名字。,从“不料”这个词看出朱德这么做是大家没想到。从这句话能看出战士藏扁担是挡不住他和大家一起挑粮,共度难关决心。,第17页,了解课文:大家见了,不好意思再藏他扁担,越发地敬爱朱德同志。,大家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精神感动,所以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从“越发”这个词看出大家愈加敬爱朱德了。,大家对朱德产生了敬爱之情,所以不好意思再藏他扁担了。,第18页,温故知新,斗,产,仗,担,支,扁,冈,远,第19页,再见,第20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