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世界格局的变化,一、什么是,“,世界格局,”,?,二、历史上的世界格局,三、,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四、,成为世界格局中一,“,极,”,的条件,1,世界格局的变化,一战后的世界格局:,。,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或:当今世界格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趋势,,经济出现,趋势。,2,含义:世界格局是指国际主要政治力量(国家或结合体)之间的力量对比,是一种大国关系的相对稳定状态。,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大国,实力消长,及大国间的,相互关系,。,一、什么叫“世界格局”?决定世界格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世界格局,”,是,“,世界秩序,”,的基础,具有相对稳定性。当大国,实力消长,及,相互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时,世界格局必然变动。变动一般发生在一次大规模战争或一场涉及许多重要国家的大变革之后。,近现代二个主要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雅尔塔体系 (二战),4,二、历史上的世界格局,(,一,)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欧洲政治格局,1.15,世纪末至,16,世纪,80,年代:西班牙逞威的时代,2.16,世纪,80,年代至,1763,:多强争霸的时代,3.1763,1919,:一超多强,英国是霸主,第一次:,1775,1781,:北美独立战争,第二次:,18,世纪末,19,世纪初:拿破仑法国,第三次:,1871,1918,:德意志帝国,英帝国的殖民霸主地位受到三次大挑战,5,(,二,)1919,年以来的世界格局,1.1919,1945,: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基础的多强格局,(1),背景:,一战使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战争摧毁了俄、德、奥等帝国,英、法、意等国家被削弱,俄国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日本借助战争大大扩充了实力。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列强之间的关系急需调整。,(,2,)形成:,主要国际组织:国际联盟,(1920),(2),主要强国:,20,年代:英法美日意,30,年代:英法美德意日苏,(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解体的原因:,A.,经济危机下,德日法西斯化,B.,英、法、美的绥靖政策,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图示,一战结束,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在西方的新秩序,构成国际关系新格局,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在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7,解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解体过程:,30,年代希特勒德国打破,凡尔赛和约,的军事限制,扩军并进军莱茵非军事区,德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日本武装侵略中国,(,东北,全国,),;,英、法等国执行绥靖政策,国际联盟名存实亡,体系基本解体。,1938,1939,德国先后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乃至全国。,1939,年,9,月德国侵略波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解体。,作用,: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关系的新秩序,评价,: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其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必然激化帝国主义国它建立在战胜国对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能持久,8,2.1945,1991,: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的两极格局,历史背景(条件):,确立:,主要内容:,国际组织:,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苏联的政治军事地位上升,四次会议,处置战败国,根除法西斯主义;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建立联合国,联合国,9,演变,-,两大阵营的对抗(二战结束,-50,年代中期),-,美苏争霸(,50,年代后期,-90,年代初),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第三阶段:,80,年代,动摇:,70,年代,原因:日本、西欧、第三世界力量的逐渐强大,,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崩溃: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0,特点:,以冷战为主的对抗形式,对抗是全方位的: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美苏作为双方的盟主在斗争中起了主导作用,11,评价:雅尔塔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胜利的产物,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影响深远,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和民主的原则,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只要互相尊重,愿意合作,是可以和平共处的。,雅尔塔体系形成的两极格局形成了世界力量的均势状态,在客观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和胜利。,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12,消极作用:,划分势力范围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保持和形成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造成军事上的两极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成为战后国际紧张局势和地区战争爆发的根源。,13,(,二,),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991.12),2.,日本的经济腾飞和欧盟的壮大,3.,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迅速崛起,(,一,),世界新格局及其发展趋势,1.1991,年以来,(,暂时,),一超多强格,局,美国独霸,2.,未来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多极,(,强,),化,三、世界格局的新变化,14,四、成为世界权力一“极”的条件,世界格局中的,“,极,”,一般指具体的国家,也可能是具有较强凝聚力的国家集团。其中,特别强大的一极(世界权力中心),就是世界超级大国或霸权。,15,条件,1,:具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包括稳定的政局,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军事实力,发达的科技能力等。,(实力),条件,2,:具有强有力的对外影响力,即对周边邻国、所处地区、国际组织及国际上发生的事件具有别国不得不正视的影响力。,(国际影响力),16,思考:世界朝多极化的方向发展,1,、那些极?,俄罗斯,美国,日本,欧盟,中国,第三世界的兴起等,2,、中国为什么能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3,、多极化的趋势有何影响,?,17,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较:,相同点:,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瓜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18,或:,都是按照世界大国的利益和意志重新划分世界而建立起来的国际关系格局,都带着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都说明弱国无外交,都极大地伤害了当事国的民族感情,。,),19,不同点:,(,1,)体现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体现美苏两国的意志,(,2,)前者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大国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4,)前者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必然随着德国等的崛起而破产;而后者则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5,)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20,二战后初期苏联的实力,1,、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2,、兼并了一些其他国家的领土,国土空前辽阔;,3,、进一步使整个东欧处于自己的控制之下;,4,、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重大贡献和显示出的巨大能量,使它在全世界赢得了很高的威望。,BACK,21,二战后初期美国的强大实力,1,、经济上,:,(1),黄金储备已达,200,亿美元,几乎占世界总量,330,亿美元的,2,3,;,(2),美国生产的各种产品占世界总量的,1,3,;,(3),船舶总吨位占世界的一半;,2,、军事上:,(1),武装部队人数达,1200,多万,年度国防预算超过,800,亿美元;,(2),陆军仅次于苏联,海军实力远远高于英国皇家海军,还掌握着制空权;,(3)1946,年,美国在世界的,56,个国家驻有军队,到,1947,年在海外有,484,个军事基地,可以向世界各地快速输送兵员;,(4),垄断着原子武器。,BACK,22,(,2013,河北)尼克松,1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话中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强国,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对尼克松的上述讲话理解正确的是,A,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B,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鼎足之势,C,美国丧失了霸主地位,D,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局面,23,(,2011,河北,18,题,2,分,),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开始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科索沃战争由此打响。这表明,(,),A,美国建立了单极世界,B,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C,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D,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的宗旨发生改变,C,24,(,2015,漳州中考,),对科索沃战争的认识,正确的是,(,),A,它表明多极化已不是世界发展的趋势,B,它是美国企图建立单极格局的表现,C,它是美国发动的以维护人权为目的的正义战争,D,它是美苏冷战的延续,25,(,2015,东营中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中东战争、海湾战争、巴以冲突、叙利亚内战,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外部因素是,(,),A,民族矛盾,B,领土争端,C,教派冲突,D,大国干涉,B,26,(2015,连云港,),1999,年,在俄罗斯等国的斡旋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停止轰炸科索沃。这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D),A.,恐怖主义日趋泛滥,B.,全球一体化持续加强,C.,单极世界逐渐形成,D.,政治多极化不断发展,D,27,(2015,苏州,),图示法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面是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示意图,其中能够反映当今世界形势的是,(),A B C D,D,28,(2015,包头,),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一战爆发前,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集团;而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是正义性质的战争,B,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由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得以改变,C,二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社会主义苏联唯一抗衡,美苏在全球进行近半个世纪的,“,冷战,”,D,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D,29,(2015,济宁,),有人评论当今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角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B,全球化,C,和平与发展,D,朝多极化方向发展,D,30,(,2015,河北,27,题,6,分,),读图,回答问题。,图一,1991,年苏联解体,(1),图一、图二所示史实的出现,都与战后哪个资本主义强国一直推行的对外政策直接相关?,图二,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31,(2),图一、图二所示史实分别对该国产生了什么影响?,3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