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五章 蛋白质和氨基酸,第一节,蛋白质的功能,第二节,蛋白质的需要量,第三节,必需氨基酸,第四节,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第五节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见,P86,表6-11,),第六节,蛋白质和氨基酸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第七节,蛋白质的供给与食物来源,一、,构成机体和生命的重要基础,二、,构造新组织和修补更新组织,三、供能,四,、赋予食品重要的功能特性,1.肉类持水性嫩度增加,提高可口性;,2.蛋白质的起泡性使糕点、冰淇淋松软;,3.蛋白质亲水溶胶的稳定性乳化、增稠剂用于罐头食品;,4.麦蛋白和谷蛋白的粘性的延展性增强面包等食品的筋性。,蛋白质是生命之源,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机体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质的参与。蛋白质约占人体全部重量的18%。,1.催化作用,;,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新陈代谢需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酶本身就是蛋白质。,2.调节生理机能;,调节机体正常活动的物质是激素。激素中很多就是蛋白质和肽。如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蛋白质。,3.,氧的运输;,由外界摄取氧并且将其输送到全身组织细胞的作用是血红蛋白。,4.肌肉收缩;,肌肉的收缩是由肌动球蛋白来完成的。,5.支架作用;,维持各器官的一定形态,并将机体的个部分联成统一的整体是由胶原蛋白来实现的。,6.免疫作用;,是由血液浆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作用的球状蛋白质来完成的。,7.,遗传物质。,核蛋白及其相应的核酸是遗传物质的基础。,一、,氮平衡,所谓氮平衡,是指一个人每日摄入的氮量与排出的氮量之间的关系。,1.总氮平衡:,是指摄入的氮量与排出的氮量相等时的氮平衡关系。,2.正氮平衡:,是指摄入的氮量多于排出的氮量时的氮平衡状态。,3.负氮平衡,:是指摄入的氮量少于排出的氮量时的平衡状态。,在正常生长发育的机体情况下,保持总氮平衡或正氮平衡,防止负氮平衡状态出现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摄食足够量的营养价值良好的蛋白质。,二、,蛋白质的需要量,1、.蛋白质的需要量:,平均需要量:是由短期,氮平衡研究和长期氮平衡研究后而得到的平均值。成人每日对优质蛋白(如肉、鱼、乳、蛋等)的平均需要量为0.60,g/kg。,安全摄取量:为每日0.75,g/kg。,2、,如何保证蛋白质的供给:,应进食足够的蛋白质。,蛋白质的质量不同,达到机体氮平衡所需的蛋白质的量也有所不同。动、植物蛋白质的需要量见,P75,表6-2。,应进食足够的其它营养。,6-2,二、,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及需要模式,1.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见,P77,表6-3,。,2.需要量模式:,是指必需氨基酸之间相互搭配的比例关系,。(,见,P77,表6-4,),显然,膳食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模式越接近人体合成蛋白质的组成,就越接近人体合成蛋白质的需要,越易被机体利用。,6-3,第四节,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评价一种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一方面要从“量”角度即食物中含量的多少,另一方面则要从“质”的角度即根据其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模式来考虑。,一、蛋白质的质与量,二、蛋白质的消化率,三、,蛋白质的利用率,6-8,6-11,一、,热加工的有益作用,1.杀菌和灭酶:热加工是食品保藏最普通和有效的方法。,热可使蛋白质变性,可杀灭微生物和钝化引起食品败坏的酶,相对地保存了食品中的营养素。,2.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蛋白质变性后便于蛋白酶作用的结果。,如熟鸡蛋消化率100%,生鸡蛋为50%;豆制品也是如此。,3.破坏某些嫌忌成分。,如豆类和谷类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天然毒素、被污染的黄曲霉素等。,4.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二、,氨基酸的破坏,1.加热:对氨基酸有一定的损害。,对赖氨酸、胱氨酸、含硫氨酸有明显的损害。如培烤制品的蛋白质,糖的存在可增加赖氨酸的损失。,2.氧化:食物在大气中辐射。,通过水的射解作用可产生过氧化氢,从而对蛋白质、氨基酸产生破坏作用,形成含硫化合物,使食物产生异味。,3.脱硫:在剧烈加热时,胱氨酸(100,C),被破坏。罐头肉杀菌后其损失44%。,4.异构化:用碱处理氨基酸会发生异构化。,三、,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1.,加热:,加热可影响天然蛋白质分子的空间排列。,2.,碱处理,:可使许多氨基酸发生异构化,从而降低营养价值一般热加工对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损失很小,常小于10%,家庭烹调中的热处理时,鱼、肉的营养价值无显著下降。,一、,蛋白质的供给,膳食蛋白质的安全摄食量,学龄前儿童:蛋白质的安全摄食量=1.10,g/kg,膳食蛋白安全摄食量=2.27,g/kg,学龄儿童:蛋白质的安全摄食量=0.99,g/kg,膳食蛋白安全摄食量=1.55,g/kg,成人:蛋白质的安全摄食量=0.75,g/kg,膳食蛋白安全摄食量=0.88,g/kg,二、蛋白质的食物来源,1.动物性食物及制品,2.植物性食物及制品,三、关于非传统食物蛋白质来源,1.植物:食用菌如蘑菇、木耳等。,2.昆虫:其干制品蛋白质含量在50%以上。如蝗虫58.4%,蝉72%,胡蜂81%,蟋蟀65%,蚕5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