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社会研究方法,主讲人:张杨波,博士,Email:zsuzyb,武汉大学社会学系,一、课程要求,(一)教学方法:教师,讲授,+课堂讨论+课后学习,(二)教学宗旨:,1、如何做研究与为何,这样做相结合,。,2、社会研究方法与案例介绍相结合。,(三)教学目的,:,1,、塑造学术品位:培养甄别优秀作品的能力。,2,、提升研究水准:明白完成优质研究的过程。,3,、洞察社会现象:掌握辨识社会真想的手段。,4,、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不同角度观察的精髓。,二,、基础阅读,1、劳伦斯纽曼,,2007,,,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郝大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戴维,德沃斯,,2008,,,社会研究中的研究设计,,郝大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说明:如果没有特别注明,下面的讲义内容均来自上面两本书。,社 会 研 究 方 法,社会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社会学方法论,知其所以然,研究维度,概念,化与操作化,,抽样类型,实验,法,调查法,非,介入性研究,定量方法:实验法、问卷,法、内容分析、计量史学,定性方法:实地研究、话,语分析、案例研究、焦点,小组和民族志,因果关系、选择,性偏差、受控,分析、诠释与,解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其然,社会研究方法,年级,低 年 级,高 年 级,课程名称,图:梯度教学视野下的,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探索,课程内容,三,、,延伸,阅读,(一)社会研究方法篇,1,、,风笑天(编著,),,2002,,,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艾尔,巴比,,2007,,,社会研究方法,,,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3,、,袁方、王汉生,编,,2008,,,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4,、德尔伯特,C,米勒、内尔,J,萨尔金德,,2005,,,研究设计与社会测量导引,,风笑天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5,、陈向明,,2000,,,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二)社会研究案例篇,1,、罗斯,,1988,,,当代社会学研究解析,,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陈向明,,2004,,,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3,、刘思达,,2011,,,割据的逻辑: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的生态分析,,上海三联书店。,4,、,WF,怀特,,1994,,,街角社会,,黄育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5,、素德,文卡特斯,,2009,,,黑帮老大的一天,,孙飞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三)社会学方法论篇,1,、谢宇,,2006,,,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雷蒙,布东,,1987,,,社会学方法,,黄建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3,、尼尔,J,斯梅尔塞,,1992,,,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王宏周、张平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4,、斯坦利 李普森,,1996,,,量化的反思:重探社会研究的逻辑,,陈孟君译,郭文般校,巨流图书公司。,课 程 内 容,第一讲,社会研究方法:导论,第二,讲,测量:概念化与操作化,第三讲 抽样:概率与非概率取向,第四讲 问卷调查,第五讲 内容分析,第六讲 实地研究,轻 视 论,悲 观 论,盲目乐观论,你走你的方法桥,我走我的理论道,学好研究法,走遍天下都不怕,调查难,难于上青天,关于,社会,学方,法的,三个,误解,理论:言之成理,资料:言之有据,方法,理 论 导 向 下 的 实 证 研 究,第一讲 社会研究方法:导论,“,我认为社会学的核心并不是关于社会的知识,而是得到知识的手段和方法。,它不是你从一些学者言论中获得的知识,而是你对他们的言论的批判性见解。这是最重要的。知道什么并不重要,而知道你应该知道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衡量知识的标准,才是最重要的。,”,谢宇,,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29,页,社,会,学,方,法,的,核,心,“我同意克鲁格曼的观点,,即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或实证资料)的这些限制条件有着其不可替代的功能。,社会科学学科的规则要求学术观点要明确前提假设,有逻辑可循,有证据可依。虽然实施起来,每每不尽人意,但这种学术规则带动了新的学风,即主张言之有据,反对信口开河,理论观点诉诸于读者的逻辑思维,而不是追求感官上的共鸣。”(周雪光,,2001,:,38,)。,出处:,周雪光,,2000,,,方法、思想与社会科学研究,,,读书,第,2,期。,实,证,研,究,的,理,念,思考:,1、社会研究方法是什么?,2、为什么要学习社会研究方法,?,3、社会研究方法包括什么,内容,?,第一讲 社会研究方法:导论,资料出处:方舟子,,2012,,,科学研究是这么做的,,,我们为什么不长尾巴,,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页,254,。,知识储备,1,: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观察,提出问题,评估问题,确定课题,提出假说,检验假说,结论,发表,提出新理论,修改假说,补充现有理论,知识储备,2,:日常生活中的研究思维,网络调查,概率抽样,填报志愿,操作化,新闻时事,内容分析方法,排查电路,实验方法,教学检查,实地研究,理论,逻辑推论方法,检验假设方法,接受或拒绝假设,理论,经验概括,量度、测定与分析方法,操作化方法,经验观察,形成概念、建,立命题或理论,的方法,形成概念、建,立命题或理论,的方法,理,论,研,究,经,验,研,究,理论构建过程,(归纳法),理论演绎过程,(演绎法),资料出处:,W.Wallace:,社会学中的科学逻辑,,转引自袁方主编,,2008,,,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页,93,。,文献来源:彭玉生,,2010,,,“,洋八股”与社会科学规范,,,社会学研究,第,2,期。,知识储备,1,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知识储备,2,日常生活中的研究思维,社会研究方法课程学习,合,格,的,研,究,者,提醒:社会研究方法距离我们日常生活并不遥远!,一、什么是社会研究方法?,二、为何要学习,社会研究,方法?,三、社会研究方法包含哪些内容?,课 程 内 容,一、什么是社会研究方法?,1,、完全根据事实,与理论或判断无关,2、只是专家或大学教授的阅读或应用,3、到图书馆去寻找有关某个主题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4、到某个古怪的场所去转悠并进行观察:,实地研究,5、完成一项实验,让参与者在不知情时做一些事:,实验法,6、抽取一群人为样本,然后发问卷给他们填写:,问卷调查,法,7、查阅政府报告或书籍中的图表:,二手资料,8、使用电脑、统计分析和图表:,社会统计,9,、通过查阅网路论坛了解民众对死刑废除的看法:,内容分析,上述资料出处:,劳伦斯,纽曼,,2007,,,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郝大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页,4,。,二、为何要学习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研究除了是一群方法的集合之外,也是一种产生社会世界知识的过程。,比起其他方法,社会研究是个更讲求结构、组织和系统的过程。从其他方法得到的知识经常是对的,但是根据研究而来的知识,更可能是正确的,并且只有比较少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研究并不总是会产生正确无误的知识。然而,较之于其他方法,它确实不太可能出错”(纽曼,,,2007:5),(一)权威:父母、家长、专家,1、优点:快速、简单和低成本学习。,2、缺点:,(,1)高估权威的专业能力。,(2),不,懂的,权威,(3)如何判断权威。,(4)不同权威之间的冲突。,(二)传统,1,、,优点:快速、简单和低成本。,2、缺点:单纯偏,见,,时过境迁。,(三)常识,(四)媒体神话,(五)个人经验,获,得,知,识,的,五,个,途,径,(五)个人经验,1、过度概化,2、选择性观察,3、过早妄下判断,4、光环效应,(五)个人经验,1、过度概化,“这发生在当你握有某些你相信的证据,然后假设这些证据也适用于其他的状况时。,有限概化才是比较正确的做法,在某些情况下,少量的证据就可以解释某个较大的情形。问题是人们进行概化时,类推到远超过证据有效的范围之外,”(纽曼,,,2007:8),案例,:,新京报:应对弃考的84万考生做数据分析,。,出国弃考,大学学费高“理性”弃考,升学率“被自动”放弃高考,高考压力过大弃考,自觉高考无望弃考打工,国内高校的竞争力下降,升学模式下的功利教育思维,教育负担沉重回报率降低,考生选择狭窄,无奈选择,弃,考,84,万,考,生,数,据,分,析,出处:新京报:应对弃考的84万考生做数据分析。,(德沃斯,,2008,),(,1,)相关和因果:第三个变量导致,(,2,)因果关系:决定论与概率论,1.1,因果决定论:变量,X,导致,Y,,并且,X,总是导致,Y,。,1.2,规律表述的两种形式:“在某些条件下,规律才会起作用。”,“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怎么样?”,1.3,因果概率论:某因素增加或减少另一个结果出现的概率。,案例讨论:医院类型与病人死亡率的关系。,(二)理论与事实的关系:理论建构和理论检验,(三)研究设计的关键步骤,1,、提出问题,2,、文献述评,3,、研究设计,4,、资料分析,5,、解释发现,6,、撰写报告,“一项研究要从问题出发,然后综述相关文献和理论、讨论各种不同观点和可能的答案,进而从中抽出假设命题;之后测量概念,收集数据,设计分析方案;最后分析数据以检验假设,并做出总结,从方法论角度来看,,问题、理论(文献)、假设可以称为“前操作化阶”,而数据、测量、方法和结果可以称为“操作化阶段”。,社会科学之所以称为“科学”,就是因为操作化和资料分析阶段有程序和步骤可循,但同时由于其操作化不够、很难严格,所以称作“软科学”。”(彭玉生,,2010,:,181,),资料出处:彭玉生,,2010,,,“,洋八股”与社会科学规范,,,社会学研究,第,2,期。,问 题,方 法,承 题,文 献,假 设,起 讲,测 量,束 股,分 析,中 股,后 股,起 股,数 据,入 手,破 题,结 论,洋八股,土八股,(,1,)描述性研究问题:确定所描述问题的范围,1.1,核心概念的范围是什么?概念界定,1.2,描述的,时间框架,是什么?过去还是现在?,1.3,描述的,地理位置,在哪里?,1.4,描述的,普遍性,有多高?,1.5,话题的,什么方面,引起你的兴趣?,1.6,论题的,抽象程度,有多高?,1.7,分析单位,是什么?,本文的问题是,,1,、当前的腐败状况究竟处于什么状态,?,2,、哪些问题较为突出,?,3,、构成腐败行为的主导形态是什么,?,4,、腐败的涉案数额规模如何,?,5,、腐败的主体又是哪些人,?,本文试图以公开报道的,2802,个腐败案例为话题,对上述问题做初步剖析,回答中国当前腐败状况的问题。,资料出处:公婷、吴木銮,,2012,,,我国,2000,2009,年腐败案例研究报告,基于,2800,余个报道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页,205,。,(,2,)解释性研究问题,1.1,目的是探求现象的,原因或结果。,1.2,因变量:结果变量。,1.3,自变量:解释变量。,1.4,中介变量:介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1.5,外部变量:第三变量。,下述文献出处:薄智跃,,2010,,,经济绩效和省级领导人的政治升迁,,,天则经济研究所,发言稿,地址:,研究对象,省一级(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领导人,包括:,(,1,)省委书记(即文革时“第一书记”);,(,2,)省委副书记(即文革时“第二书记”以下);,(,3,)省长(包括自治区主席、直辖市市长和文革时革委员会主任);,(,4,)副省长(包括自治区副主席、直辖市副市长和文革时的革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时间:,1949,年到现在,分三个时期:(,1,),1949,1966,年,文革前;(,2,),1967,1977,年,文革期间;(,3,),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以来。,研究内容:“升迁”问题:(,1,)提升,包括调升;(,2,)降职,包括被开除;(,3,)调动,主要指平调;(,4,)退休,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即,8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现象;(,5,)停留原职,不升不降,没有动。,2,、文献述评(彭玉生,,2010,),(,1,)文献综述的功用:,1.1,澄清理论贡献,1.2,提供理论框架,1.3,提出理论缘由,(,2,)优秀综述的特征:,1.1,前沿性,1.2,覆盖性,1.3,相关性,1.4,连贯性,1.5,分析性,(,3,)文献综述的做法:,1.1,罗列法,1.2,橱柜法,1.3,登梯法,1.4,聚焦法,3,、研究设计,(,1,)建立可能的竞争性假设:理论、方法与资料,(,2,)社会测量:概念化与操作化,(,3,)抽样类型:概率与非概率取向,(,4,)资料收集:向谁通过什么办法收集何种资料,(,5,)研究效度: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资料来源:作者收集,检察日报,2000,2009,年公开报道的,2802,个腐败案例基础上建立数据库。,资料收集:数据库:,10,余项变量,并对每个案件的具体内容(包括案发时间地点、所涉部门、干部职级、腐败类型、涉案人数及金额等)综合整理。,数据分析:腐败严重程度在过去,10,年逐步上升,政府采购、工程承包等领域成为腐败重灾区。地方政府中属于中高级干部的处、厅局级官员是受贿和索贿案件的主体。,资料出处:公婷、吴木銮,,2012,,,我国,2000,2009,年腐败案例研究报告,基于,2800,余个报道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页,205,。,4,、资料分析,(,1,)定量研究:,1.1,单变量分析:频数分布、集中趋势测量、离散趋势测量,1.2,双变量分析:散点图、交叉表或百分比表、相关系数,1.3,多变量分析:统计控制、多元回归分析,关于推论统计的思考,(,2,)定性研究,:,1.1,分类,1.2,理想类型,1.3,叙事法,说明:下面的图表的出处:,公婷、吴木銮,,2012,,,我国,2000,2009,年腐败案例研究报告,基于,2800,余个报道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数据库总体描述,图,:腐败案件分年分布(,件数)(公婷、吴木銮,,2012,:,207,),图,:腐败规模分年(金额)(公婷、吴木銮,,2012,:,209,),资料出处:公婷、吴木銮,,2012,,,我国,2000,2009,年腐败案例研究报告,基于,2800,余个报道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页,211,。,5,、解释发现(彭玉生,,2010,:,205,),(,1,)概括经验发现,即验证了或证伪了什么假设和回答中心问题;,(,2,)探讨假设的证实或证伪有什么理论含义;,(,3,)如果研究者愿意,还可以做进一步的理论上的推论(新假设)。,6,、撰写报告(纽曼,,2007:,),(,1,)定量研究报告:,1.1,摘要,1.2,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与研究价值,1.3,描述方法:如何设计研究和搜集资料,1.4,结果与图表,1.5,讨论,1.6,得出结论:重述研究问题和概括研究发现。,1.7,参考文献与附录,(,2,)定性研究报告:,1.1,自然史或年代史角度,1.2,变换镜头焦距的方式,1.3,组织主题法,1、选择主题:离婚现象。,2、聚焦问题:离婚家庭的子女性别。,3、文献述评:社会整合(社会凝聚力)。,4、研究设计: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什么资料?,5、分析资料:借助什么社会统计模型?,6、解释发现:子女性别在家庭中的整合差异。,7、撰写报告:研究背景、研究方式与过程和研究发现,。,案例讨论:子女性别在维系家庭中的不同作用?,1,、研究对象,2,、研究动因,3,、资料收集和研究方法,4,、解释发现与结论讨论,文献出处:薄智跃,,2010,,,经济绩效和省级领导人的政治升迁,,,天则经济研究所,发言稿,地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