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等学校会计制讲解.ppt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2010969 上传时间:2025-08-27 格式:PPTX 页数:107 大小:460.58KB 下载积分:2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学校会计制讲解.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高等学校会计制讲解.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管友桥,研究员,教授,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湖南省会计精品专业建设带头人,湖南省会计专业教学团队带头人,中国工信部财经专业教指委副主任,衡阳财工院教务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与高教管理,联系电话:,18973402761,电子邮箱:,gyq624,主 讲 人 情 况 简 介,8/27/2025,事业单位会计标准体系,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72,号),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分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财会,201027,号),彩票机构会计制度(财会,20132,号),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会,20133,号),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34,号),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财会,20135,号),测绘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1996,),8/27/2025,修订背景,修订原则,新旧主要变化,改 革 篇,8/27/2025,修订背景,单独修订,高校会计制度,的必要性,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多元化资金来源,项目化的资金运转管理模式的需要,推进教育、科研成本核算工作的需要,提高高校会计信息国际可比性的需要,4,8/27/2025,修订原则,遵循,高等学校会计准则,适应财政预算改革和高等学校发展需要,与,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相协调,以原,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为基础,反映高等学校会计核算的特点,5,8/27/2025,新旧主要变化,与原制度相比较,新制度主要有以下八大方面的突破和创新:,一、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二、创新引入了“虚提”固定资产折旧,三、明确规定了基建投资业务相关数据定期并入高校会计“大账”,四、进一步细化事业支出的分类和核算,五、全面规范了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会计核算,六、突出强化了资产的计价和入账管理,七、全面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和账务处理规定,八、系统完善了财务报表体系,优化了财务报表结构,篇幅:,2500050000,字,会计科目:,3854,个,8/27/2025,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与原制度相比较,有八项重大突破和创新:,一、配套新增了,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等,8/27/2025,1.,国库集中支付。新制度增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财政应返还额度”两个科目,用以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高等学校的用款额度和应返还额度。,2.,政府收支分类。我国自,2007,年开始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收入分类主要反映政府的钱从哪里来。支出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支出的具体用途。新制度中规定:高等学校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8/27/2025,3.,部门预算。新制度规定:,一是设置“,应缴国库款,”和“应缴财政专户款”两个科目,分别反映高等学校应上缴国库和应上缴财政专户的资金。,二是支出科目按“,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分别进行明细核算。,三是分别核算财政补助结转结余与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8/27/2025,4.,国有资产管理。新制度规定:,一是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二是相关资产处置收入应上缴预算,,包括盘亏或者毁损、报废的存货、固定资产的净收入、转让(出售)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净收入。,三是以固定资产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应以评估价值入账,并相应调整“非流动资产基金”。,8/27/2025,二、创新引入了,“虚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新制度规定了“虚提”折旧和摊销的创新性处理方法,即在计提折旧和摊销时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而非计入支出。为高等学校进行内部成本核算提供会计数据支持。,8/27/2025,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同时:,借: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贷:银行存款等科目。,“虚提”折旧:,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货:累计折旧,8/27/2025,新制度规定: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投资,在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同时,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定期并入单位会计“大账”(至少按月并入“在建工程”科目及其他相关科目)。,新制度要求高等学校应当在“在建工程”科目下设置“基建工程”明细科目,核算由基建账套并入的在建工程成本。有关基建并账的具体账务处理另行规定。,三、明确规定了,基建数据并入会计“大账”,8/27/2025,将“事业支出”科目拆分为“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 支出”、“后勤保障支出”和“离退休支出”个一级会计科目,分别进行反映高校需要重点掌握的会计核算信息,可以满足高校的财务分析和管理方面的需要。,新制度规定,“事业支出”科目应当按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等子目进行明细核算。,四、,进一步细化,事业支出的分类和核算,8/27/2025,五、进一步规范了,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其分配的会计核算,新制度增设了“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两个净资产科目,全面反映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情况。,年末,应将财政补助收入转入“财政补助结转”科目的贷方,将“事业支出”中财政补助支出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转入“财政补助结转”科目的借方。按规定上缴财政补助结转资金或注销财政补助结转额度的,冲销“财政补助结转”;属于财政补助结余的,转入“财政补助结余”科目。需要注意的是,财政补助结转结余资金须按规定使用,不得提取职工福利基金,不得转入事业基金。,8/27/2025,新制度严格区分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通过设置“,非财政补助结转”、“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等科目,进一步将非财政补助资金区分结转和结余分别核算,并对非财政补助结余的形成及其分配情况设计了科学的账务处理流程。这些规定符合“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不参与预算单位的结余分配、不转入事业基金”、“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等部门预算管理规定,有助于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的支出和分配行为,促进高等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8/27/2025,新制度针对高等学校对,接受捐赠、无偿调入资产计量口径不统一,、相关资产不入账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该种情况下资产的计量原则,要求在没有相关凭据、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将所取得的资产按照,名义金额,入账,并要求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以名义金额计量的资产情况。,六、突出强化了,资产的计价和入账管理,8/27/2025,1.,对于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的存货,无法可靠取得凭据、价格的,该存货按照,名义金额,(即人民币,1,元,下同)入账,即按照名义金额借记“存货”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2.,对于盘盈的存货,无法可靠取得凭据、价格的,按照,名义金额,入账,借记“存货”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8/27/2025,3.,对于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无法可靠取得凭据、价格的,该固定资产按照,名义金额,入账,借记“固定资产”科目,不需安装,或“在建工程”科目,需安装,,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科目。,4.,对于盘盈的固定资产,无法可靠取得凭据、价格的,按照,名义金额,入账,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5.,以名义金额计量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8/27/2025,6.,对于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的无形资产,无法可靠取得凭据、价格的,该资产按照,名义金额,入账,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科目。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7.,高等学校的会计报表附注应披露以名义金额计量的资产名称、数量等情况,以及以名义金额计量理由的说明。,8/27/2025,新制度按照改革要求,对科目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改进,新增、取消了部分科目,对个别科目名称进行了修改,同时全面完善了各科目核算内容、明细科目设置、确认计量原则、所涉及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账务处理等内容,为高等学校会计实务操作供了更为科学、全面的依据。,七、全面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和科目使用说明,8/27/2025,新制度增加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改进了各报表的项目、结构和排列方式。,八、系统改进了,财务报表体系,8/27/2025,1.,全面改革资产负债表。取消了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支出项目,实现了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协调统一。,2.,改进收入支出表结构。将原制度收入支出表的“横式结构”改为“竖式结构”,符合通行的会计惯例,阅读和使用更加方便。,3.,新设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反映高等学校某一会计年度财政补助收入、支出、结转及结余情况,细化了收入支出表。,8/27/2025,4.,强化附注披露。,新制度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披露下列内容:,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高校会计制度的声明;,高校整体财务状况、业务活动情况的说明;,会计报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包括其主要构成、增减变动情况等;,重要资产处理情况的说明;,重大投资、借款活动的说明;,以名义金额计量的资产名称、数量等情况,以及以名义金额计量理由的说明;,以前年度结转结余调整情况的说明;,校内独立核算单位会计信息纳入学校财务报表情况的说明等。,8/27/2025,25,明确本制度中的几个概念,校内独立核算单位,(,学校内部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核算单位或部门),具有后勤保障职能的校内独立核算单位,一般指校医院、食堂、水电暖中心、物业管理中心、宿舍管理中心等。,附属单位,(学校下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核算,单位),8/27/2025,内容篇,制度的结构体例,总说明有关的几个问题,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净资产,财务报表,8/27/2025,制度的结构体例,旧制度,新制度,第一部分 总说明,第二部分 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表,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三部分 年终清理结算和结账,第四部分 会计报表,一、会计报表编报要求,二、会计报表的种类与格式,三、会计报表编制说明,第一部分 总说明,第二部分 会计科目名称及编号,第三部分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部分 会计报表格式,第五部分 财务报表编制说明,8/27/2025,总说明有关的几个问题,一、制定依据,二、适用范围,三、基建会计特殊要求,四、核算基础,五、会计要素,六、会计科目运用,(,38,54,),七、编报财务报表的要求,(五),高等学校在编制年度财务报表时,应当将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的会计信息纳入学校财务报表反映,八、开展单位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九、生效时间,8/27/2025,一、资产,流动资产,新制度,原制度及补充规定,流动资产,1,1001,库存现金,101,现金,1,2,1002,银行存款,102,银行存款,2,3,1011,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4,1101,短期投资,132,其他对外投资,3,5,1201,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6,1211,应收票据,110,应收票据,4,7,1212,应收账款,112,应收及暂付款,借出款,5,8,1213,预付账款,115,6,9,1215,其他应收款,10,1301,存货,120,材料,7,8/27/2025,三个新增科目,核算范围与原“应收及暂付款”科目一致,“应收账款”(略),“预付账款”(略),8/27/2025,其他应收款,核算高等学校,除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各项应收及暂付款项,如,职工预借的差旅费、,拨付给内部有关部门的备用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拨付给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用于保障其基本运行的补贴经费,应向附属单位收取的垫付的人员经费等,8/27/2025,主要变化,核算向校内独立核算单位拨付补贴经费,替代了原“借出款”科目,会计处理,拨付补贴经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收到校内独立核算单位有关使用补贴经费实际支出金额与用途的上报信息时,借记“后勤保障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核算向附属单位收取的垫付人员经费,原制度下收回时计入“事业基金”,32,8/27/2025,一、资产非,流动资产,新制度,原制度及补充规定,非流动资产,11,1401,长期投资,131,132,对校办产业投资,其他对外投资,8,12,1501,固定资产,140,固定资产,9,13,1502,累计折旧,14,1511,在建工程,15,1601,无形资产,150,无形资产,10,16,1602,累计摊销,17,1701,待处置资产损溢,8/27/2025,(一)新增科目,长期投资:持有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的股权和债权性质的投资。,短期投资: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新旧变化,“长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对应原“对校办产业投资”,“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对应原“其他对外投资”科目,34,(二)完善了固定资产的核算,1.,固定资产分类的调整,房屋和建筑物,房屋及构筑物,一般设备,通用设备,图书,图书、档案,其他固定资产,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明细目录由教育部制定,报财政部备案。,”,(第四十二条),新制度根据固定资产分类改革实践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适度调高了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标准。即:通用设备(原一般设备)单位价值标准由原来的,500,元提高到,1000,元,专用设备单位价值标准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500,元。,财务制度资产管理的具体修订内容,2.,适度调高了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标准,固定资产折旧反映了固定资产随着时间推移和使用程度发生的价值消耗,是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转变的重要标志。,(,1,)折旧方法的选用:新制度第四十三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对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资产管理的具体修订内容,3.,建立了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年限平均法:适用于各个时期使用情况大致相同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公式:,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工作量法:适用于使用期间负担程度差异较大的固定资产,例如交通工具、大型设备等。计算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2,)预计净残值的规定:鉴于高校资产处置收入作为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且残值估计存在不确定性,为简化处理折旧的计算,新制度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考虑残值。”(第四十三条)。,(,3,)折旧计提范围: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动植物等,不计提折旧。,(,4,)规定了省级部门的管理权限。省级财政部门会同主管部门制定计提折旧的具体办法。,(,5,)“固定资产折旧不计入支出。”“虚提”折旧处理方法兼顾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双重需要,既不影响高校支出的预算口径,又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落实“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理念和原则。,(,1,)明确了无形资产的确认原则。“高等学校通过外购、自行开发以及其他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应当合理计价,及时入账。”(第四十六条)。,(,2,)明确了无形资产的摊销办法。“高等学校应当对无形资产在其使用期限内采用年限平均法进行摊销。”(第四十七条)。,(,3,)“无形资产摊销不计入单位支出”(第四十七条)。,4.,建立了无形资产摊销办法,(,1,)实行审批制。按照从严从紧管理的原则,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严格控制对外投资。在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对外投资的,应当履行有关审批程序。”,(,2,)严格限制资金的来源及投资方向,新制度规定:“高等学校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不得从事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第四十八条),(,3,)对外投资收益应纳入学校预算统一管理,(,4,)“高等学校以实物、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合理确定资产价值。”(第四十八条)。,5.,规范了高校对外投资,(,1,)实行审批制度,“高等学校资产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履行相关审批程序。高等学校出租、出借资产,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第四十九条,(,2,)资产处置、使用收益纳入单位预算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6.,规范了高校资产的使用、处置及收益的管理,8/27/2025,(,3,)新增科目,待处置资产损益,核算高等学校待处置资产的价值及处置损溢,包括资产的(,出售、出让、转让)、(对外捐赠、无偿调出)、(盘亏、报废、毁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会计核算要求,设置,“处置资产价值”、“处置净收入”,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单位处置资产,一般应当先记入本科目,,按照,规定报经批准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年度终了结账前一般应处理完毕。,主要账务处理(略),43,8/27/2025,二、负债,新制度,原制度及补充规定,18,2001,短期借款,201,借入款项,11,19,2401,长期借款,20,2101,应缴税费,222,应交税金,12,21,2102,应缴国库款,22,2103,应缴财政专户款,221,应缴财政专户款,13,23,2201,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212,应付及暂存款,14,24,2301,应付票据,211,应付票据,15,25,2302,应付账款,212,201,应付及暂存款,借入款项,26,2303,预收账款,27,2305,其他应付款,28,2402,长期应付款,29,2501,代管款项,230,代管款项,16,8/27/2025,新增科目,1.,应缴国库款,核算高等学校按照规定应缴入国库的款项(应缴税费除外),8/27/2025,应付职工薪酬,核算高等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各种薪酬,。,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新旧比较:,涵盖了原,“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科目,,还包括原,“应付及暂存款”科目中核算的应付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46,8/27/2025,“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四个新科目,核算内容与原账中“应付及暂存款”科目核算内容基本相同,,但不,包括高等学校为职工应付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账务处理(略),8/27/2025,其他应付款,核算高等学校除应缴税费、应缴国库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之外的其他各项偿还期限在,1,年内(含,1,年)的应付及暂收款项,如,存入保证金,取得应转拨给附属单位的财政补助经费,原制度通过“拨出经费”科目核算,会计处理,取得应转拨给附属单位的财政补助经费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向附属单位划拨财政补助经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8/27/2025,三、收入,新制度,原制度及补充规定,39,4001,财政补助收入,411,教育经费拨款,23,413,科研经费拨款,24,415,其他经费拨款,25,40,4101,教育事业收入,431,教育事业收入,26,41,4102,科研事业收入,432,科研事业收入,27,42,4201,上级补助收入,421,上级补助收入,28,43,4301,附属单位上缴收入,461,附属单位缴款,29,44,4401,经营收入,451,经营收入,30,45,4501,其他收入,471,其他收入,31,49,07:05:34,高校,收入,收入,按来源,事业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其他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教育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入,财政教育拨款,财政科研拨款,其他经费拨款,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一)财政补助收入,各级财政拨款,(原“教育经费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其他经费拨款”科目核算内容),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通过“,财政补助收入,”核算,从非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因开展科研及其辅助活动的,通过“科研事业收入”核算,不属于科研事业收入的,通过“其他收入”核算,账务处理(略),07:05:34,财务制度主要修订内容:,(,1,)按照收支管理完整性的原则,将财政补助收入中“各类事业经费”改为“各类财政拨款”。,(,2,)将财政补助收入“从财政部门取得”改为“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3,)在对事业收入的规定中,将原规定修改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不计入教育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给事业单位的资金和经核准不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计入教育事业收入。”,07:05:34,(二)事业收入,是指高等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主要变化点:,A.,明确教育事业收入的内容范围,B.,明确科研事业收入的范围,包括横向科研收入和非同级财政部门科研拨款。即“科研事业收入不包括按照部门预算隶属关系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科研拨款。”,【,解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不计入教育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给学校的资金和经核准不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计入教育事业收入”。,1.,教育事业收入,核算高等学校开展教学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通过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向学生个人或者单位收取的学费、住宿费、委托培养费、考试考务费、培训费和其他教育事业收入,新旧变化,明细核算内容不同,结账方式不同,,期末无余额,账务处理,采用财政专户返还方式管理的教育事业收入,收缴款项时,通过“应缴财政专户款”核算,收到从财政专户返还的收入时,贷记“教育事业收入”,其他教育事业收入,收到款项时,即计入本科目,期末结转:,专项资金收入:转入“非财政补助结转”,非专项资金收入:转入“事业结余”,2,.,科研事业收入,核算高等学校开展科研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通过承接科研项目、开展科研协作、转化科技成果、进行科技咨询等取得的收入,开展科研及其辅助活动从非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经费拨款,应单设“非同级财政拨款”明细科目进行核算,新旧变化,结账方式不同,期末无余额,期末结转,专项资金收入:转入“非财政补助结转”,非专项资金收入:转入“事业结余”,07:05:34,(三)上级补助收入,是指高等学校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无变化,【,解析,】,高校的上级单位(主管部门)用自身组织的收入或集中下级单位的收入(统筹)拨给高校的非财政性资金,是上级单位用于调剂附属单位资金收支余缺的机动财力。,8/27/2025,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与原科目核算基本相同,新旧变化,结账方式不同,期末无余额,期末结转,专项资金收入:转入“非财政补助结转”,非专项资金收入:转入“事业结余”,07:05:34,(四)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是指高等学校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有关规定上缴学校的收入。,【,解析,】,1.,附属单位返还学校在事业支出中为其垫付的水电费、福利费等各种费用,应当冲减相应的支出,不能作为上缴收入处理。,2.,附属单位返还学校在事业支出中为其垫付的工资及津补贴,应作为学校事业基金收回。,3.,高等学校从学校投资的全资或控股企业获取属于对外投资收益性质的收入,应当作为投资收益计入其他收入。,8/27/2025,(五)经营收入,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核算内容新旧基本无变化,主要变化:,增加了增值税的账务处理,结账方式不同,期末无余额,8/27/2025,(六)其他收入,核算高等学校除财政补助收入、教育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捐赠收入、现金盘盈收入、存货盘盈收入、收回已核销应收及预付款项、无法偿付的应付及预收款项等。,从非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不属于科研收入的经费拨款,主要变化:,单设“投资收益”明细科目,单设“非同级财政拨款”明细科目,,专项资金收入明细核算,期末结转,专项资金收入:转入“非财政补助结转”,非专项资金收入:转入“事业结余”,60,8/27/2025,四、支出,新制度,原制度及补充规定,46,5001,教育事业支出,521,531,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32,33,47,5002,科研事业支出,48,5003,行政管理支出,49,5004,后勤保障支出,50,5005,离退休支出,51,5101,上缴上级支出,561,上缴上级支出,34,52,5201,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571,对附属单位补助,35,53,5301,经营支出,551,经营支出,36,54,5401,其他支出,511,拨出经费,37,581,结转自筹经费,38,8/27/2025,1.,教育事业支出,:,核算高校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和教学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教学活动支出,是指高等学校各学院、系(含院系下属不单独编列预算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下同)等教学机构,以及校团委、学工部、学生会等各类学生思政教育部门为培养各类学生发生的支出,教学辅助活动支出,是指高等学校信息网络中心、电教中心、测试中心、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等教学辅助部门发生的支出,2.,科研事业支出,:,核算高校开展科研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包括,高等学校在学院、系外单独设立的研究所、研究中心等各类科研机构发生的支出,,以及高等学校为完成各项科研任务发生的支出。,8/27/2025,3,行政管理支出,:,核算高校校级行政管理部门(不含各类学生思政教育部门)开展行政管理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以及科学高等学校统一负担的工会经费、诉讼费、中介费、印花税、房产税、车船税等。,4,后勤保障支出,:,核算高校为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活动提供后勤保障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包括:,学校后勤保障部门为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发生的各类支出,以及学校统一承担的水、电、煤、取暖等各类公用事业费、物业管理费、绿化费、车辆维持使用费、房屋及公用设施维修费、食堂价格补贴等,5,离退休支出,:,核算高校负担的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工资、离退休津补贴等基本支出,8/27/2025,关注点,:,合理划分各项支出,强化明细核算,“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支出经济分类”款级科目,“项目支出”:具体项目,“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支出功能分类”相关科目,期末结转,64,8/27/2025,6.,上缴上级支出,7.,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8.,经营支出,即高等学校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新旧制度基本无变化,65,8/27/2025,10.,其他支出,新增科目,核算高等学校除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离退休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经营支出以外的各项支出,包括:,利息支出、捐赠支出、现金盘亏损失、资产处置损失、接受捐赠(调入)非流动资产发生的税费支出等。,重点关注:,专项资金支出明细核算,期末结转,专项资金支出:转入“非财政补助结转”,非专项资金支出:转入“事业结余”,66,8/27/2025,五、净资产,新制度,原制度及补充规定,30,3001,事业基金,301,事业基金,17,31,3101,非流动资产基金,310101,长期投资,310102,固定资产,302,固定基金,18,310103,在建工程,310104,无形资产,32,3201,专用基金,320,专用基金,19,33,3301,财政补助结转,34,3302,财政补助结余,35,3401,非财政补助结转,36,3402,事业结余,341,事业结余,20,37,3403,经营结余,351,经营结余,21,38,3404,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352,结余分配,22,67,8/27/2025,1,.,事业基金,核算高等学校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主要为,非财政补助结余扣除结余分配后,滚存的金额。,从科研项目收入中提取的管理费或间接费,主要变化:,明细核算不同,不再划分“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设置“一般基金”、“项目管理费及间接费”,核算范围变小,不再包括财政补助结转和结余、无形资产和长期投资占用的金额,以及收回附属单位归还的人员工资,8/27/2025,2.,专用基金,核算高等学校按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新旧主要变化:,原制度: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学生奖贷基金、勤工助学基金,、住房基金、留本基金,新制度:职工福利基金、学生奖助基金、其他专用基金,07:05:34,(,1,),职工福利基金,,即按照非财政拨款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及按照其他规定提取转入,用于单位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等的资金。,【,解析,】,职工福利基金提取额,非财政拨款结余,提取比例,关于事业单位提取专用基金比例问题的通知,(财教,201232,号):高校职工福利基金的提取比例,在单位年度非财政拨款结余的,40%,以内,确定。,专用基金管理,07:05:34,(,2,)学生奖助学金,即按照事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学费减免、勤工助学、校内无息借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的资金。,【,解析,】,学生奖助基金提取额,事业收入,提取比例,专用基金管理,8/27/2025,3.,非流动资产基金,4.,财政补助结转,5.,财政补助结余,6.,非财政补助结转,新增科目,参照,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讲解,8/27/2025,7.,事业结余,核算高等学校一定期间,除财政补助收支、非财政专项资金收支和,经营收支以外,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主要变化:核算范围变小,8.,经营结余,新旧制度基本相同,8/27/2025,9.,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核算高等学校本年度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情况和结果,与原“结余分配”科目基本相同,主要变化,应缴所得税,8/27/2025,六、财务报表,原制度,新制度,编,号,报表名称,编号,报表名称,编制期,会高校,01,表,资产负债表,会高校,01,表,资产负债表,月、年度,会高校,02,表,收入支出表,会高校,02,表,收入支出表,月、年度,02,-1,表,支出明细表,会高校,03,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年度,附,注,年度,8/27/2025,会高校,01,表,-,资产负债表,本表反映高等学校在某一特定日期全部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情况,较原资产负债表变化较大,月度年度格式一致,按流动性排列项目,编制说明,一般均根据科目余额直接填列,合计填列:合计的项目,分析填列,其他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流动负债,/,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非财政补助结余,注意净资产的构成,在编制年末资产负债表时,,应将各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并入本表的相应项目,并抵销高等学校内部业务或事项对本表的影响。,76,8/27/2025,会高校,02,表,-,收入支出表,本表反映高等学校在某一会计期间内各项收入、支出和结转结余情况,以及年末非财政补助结余的分配情况。,较原表格式变化较大:,月度与年度报表格式不同,年度报表包括结余分配,增加“,后勤保障单位净收入,”项目,表中的勾稽关系,77,8/27/2025,纳入校内独立核算单位收支情况,对于各校内独立核算单位本年度的收入、支出、结转结余及年末非财政补助结余的分配情况,应当纳入本表的相应项目反映。,将各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的收入、支出纳入本表的方法如下:,对于具有后勤保障职能的校内独立核算单位,应将其本年收入(不含从学校取得的补贴经费)、支出(不含使用学校补贴经费发生的支出)相抵后的净额计入本表中“其他收入”项目金额,并单独填列于该项目下的“后勤保障单位净收入”项目。,对于其他校内独立核算单位,应将其收入、支出并入本表的相应项目,并抵销高等学校内部业务或事项对本表的影响。,78,一、本期收入,二、本期支出,三、本期结转结余,(一)财政补助收入,(一)财政补助支出,事业支出,1.,财政补助结转结余,1.,教育补助收入,1.,教育事业支出,2.,事业结转结余,2.,科研补助收入,2.,科研事业支出,3.,经营结余,3.,其他补助收入,3.,行政管理支出,四、弥补以前年度经营亏损后的经营结余,(二)事业收入,4.,后勤保障支出,1.,教育事业收入,5.,离退休支出,五、本年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2.,科研事业收入,(二)非财政补助支出,减:非财政补助结转,其中:非同级财政拨款,1.,事业支出,六、本年非财政补助结余,(三)上级补助收入,(,1,)教育事业支出,减:应缴企业所得税,(四)附属单位上缴收入,(,2,)科研事业支出,减:提取专用基金,(五)经营收入,(,3,)行政管理支出,七、转入事业基金,(六)其他收入,(,4,)后勤保障支出,其中:非同级财政拨款,(,5,)离退休支出,捐赠收入,2.,上缴上级支出,后勤保障单位净收入,3.,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4.,经营支出,5.,其他支出,8/27/2025,会高校,03,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本表反映高等学校某一会计年度财政补助收入、支出、结转及结余情况。,注意表中的勾稽关系:,“,一、年初财政补助结转结余,”,+,(,-,),“,二、调整年初财政补助结转结余,”,+“,三、本年归集调入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四、本年上缴财政补助结转结余,”,+“,五、本年财政补助收入,”,-“,六、本年财政补助支出,”,=“,七、年末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年末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各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的年末余额分析填列,80,8/27/2025,附注,高等学校的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披露下列内容:,(一)遵循,高等学校会计准则,、,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声明;,(二)高等学校整体财务状况、业务活动情况的说明;,(三)会计报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包括其主要构成、增减变动情况等;,(四)重要资产处置情况的说明;,(五)重大投资、借款活动的说明;,(六)以名义金额计量的资产名称、数量等情况,以及以名义金额计量理由的说明;,(七)以前年度各项结转结余调整情况的说明;,(八)将校内独立核算单位会计信息纳入学校财务报表情况的说明,;,(九),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81,8/27/2025,包括:,将校内独立核算单位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并入学校资产负债表时对内部业务或事项抵销处理的情况,具有后勤保障职能的各校内独立核算单位本年收入、支出情况,将不具有后勤保障职能的其他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的收入、支出并入学校收入支出表时对内部业务或事项抵销处理的情况,,因将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的收入、支出纳入学校收入支出表而对收入支出表中各项结转结余金额以及非财政补助结余形成与分配各项目金额的影响,8/27/2025,新旧制度衔接,篇,财会,20143,号,新旧制度衔接总要求,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补提固定资产折旧,按照新制度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新账,财务报表新旧衔接,83,2025/8/27 周三,83,8/27/2025,(一)新旧制度衔接总要求,自,2014,年,1,月,1,日起,应当严格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报财务报表。,应当按照本规定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相关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原账编制,2013,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2.,按照新制度设立,2014,年,1,月,1,日的新账。,3.,将,2013,年,12,月,31,日,原账科目余额,按照本规定进行调整,按调整后的科目余额编制科目余额表,作为新账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4.,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编制,2014,年,1,月,1,日期初资产负债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