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3月改药理学中枢神经系统药.ppt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12010959 上传时间:2025-08-27 格式:PPTX 页数:285 大小:1.84MB 下载积分:2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3月改药理学中枢神经系统药.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85页
3月改药理学中枢神经系统药.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Zhou HH,#,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药理学,Pharmacology,中枢神经系统药,2,第十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 概论总说第一节: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学基础一、神经元:有抑制性神经元和兴奋性神经元二、神经胶质细胞三、神经环路四、突触与信息传递,3,第二节: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一、乙酰胆碱(,ACh,),1,、中枢乙酰胆碱通路,2,、脑内乙酰胆碱受体,3,、中枢乙酰胆碱功能,二、,-,氨基丁酸(,GABA,),其重要性。,三、兴奋性氨基酸,1,、,NMDA,受体,2,、非,NMDA,受体,3,、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四、去甲肾上腺素(,NA,),4,五、多巴胺,1,、中枢多巴胺神经系统及其生理功能(,1,)黑质,-,纹状体通路,是锥体外系运动功能的高级中枢;(,2,)中脑,-,边缘通路;(,3,)中脑,-,皮层通路;中脑,-,边缘通路和中脑,-,皮层通路主要调控人类的精神活动,前者主要调控情绪反应,后者主要参与认知、思想、感觉、理解和推理能力的调控;(,4,)结节,-,漏斗通路,主要调控垂体激素的分泌。,5,2,、,DA,受体及其亚型(,1,),D,1,样受体;(,2,),D,2,样受体。黑质纹状体通路主要存在,D,1,样受体(,D,1,和,D,5,亚型)和,D,2,样受体(,D,2,和,D,3,亚型)中脑,-,边缘通路和中脑,-,皮层通路主要存在,D,2,样受体(,D,2,、,D,3,和,D,4,亚型);结节,-,漏斗系统主要存在,D,2,样受体中的,D,2,亚型。,6,3,、,DA,受体与神经精神疾病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A,功能减弱可导致帕金森病;中脑,-,边缘通路和中脑,-,皮层通路的,D2,样受体功能亢进可导致精神分裂症。,7,六、,5-,羟色胺(,5-HT,),1,、,5-HT,1,受体,2,、,5-HT,2,受体,3,、,5-HT,3,受体,4,、,5-HT,4-7,受体七、组胺受体,1,、,H,1,受体,2,、,H,2,受体,3,、,H,3,受体,8,八、神经肽,1,、神经肽的代谢,2,、神经肽受体,9,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特点 兴奋的程度和抑制的程度 主要从兴奋性神经元和抑制性 神经元分析,10,第十四章 局 部 麻 醉 药,(,local anaesthetics),11,目的要求,1,、熟悉局麻药的用法和对药物 的要求,2,、熟悉常见局麻药的作用、用途 和不良反应,12,概念:是一类适当的浓度局部应用于,N,末梢或,N,干周围。能暂时、完全和可逆地阻断,N,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条件下使局部痛觉暂时消失,,局麻作用消失后,神经功能可完全恢复,,而,同时,对各类组织都无损伤性影响,的药物。,13,1,、,局麻作用:,局麻药在治疗量,(,低浓度,),时,能选择性阻断感觉神经的冲动和传导,使感觉和痛觉均消失,产生麻醉作用,.,高浓度,(,大剂量,),的局麻药对各类神经纤维均有阻断作用,麻醉的顺序:痛,冷,温,触、压,中枢抑制性神经元,中枢兴奋性元,植物神经,运动神经,心肌,血管,胃肠,子宫,骨骼肌,14,作用机制:,稳定细胞膜,降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阻断,Na+,通道,,阻滞,Na+,内流,阻止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而抑制冲动、传导。,15,临床应用:,1,、表面麻醉,用穿透力强的药物,2,、浸润麻醉,毒性大的药物不用,3,、传导麻醉(神经干阻滞麻醉),4,、硬膜外腔麻醉,易致血压下降,可用,Eph,预防。,5,、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可调节药液的比重而调节麻醉位置的高低。也易致低血压,也可用,Eph,预防,6,、区域镇痛,16,Procaine Lidocaine Tetracaine Bupivacaine,应用 浸麻 表麻 表麻 浸麻,硬麻 浸麻 传麻 传麻,传麻 传麻 硬麻 硬麻,蛛麻 硬麻 腰麻,腰麻,局部封闭 抗心律失常,穿透力 弱 强 强 较强,作用强度 较强 强 强 强,毒性 低 较低 高 低,维持时间 较短 持久 较持久 最长,17,左旋布比卡因同布比卡因罗哌卡因 同布比卡因,收缩血管,无需加,AD,,适用于产科,毒性低,时效长,现在是临床重要的麻醉药物。,18,不良反应和防治,1,、毒性反应,局麻药所需要的作用是局部作用,不希望药物吸收,如果局麻药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循环,称吸收作用。吸收作用可引起全身反应,这实际上是局麻药的不良反应。,19,(,1,),CNS,:先兴奋后抑制,眩晕、惊恐不安、多言、震颤和焦虑,甚至神志错乱和阵挛性惊厥,后转为抑制进入昏迷和呼吸衰竭。局麻药所致的惊厥可用安定对抗,中毒晚期维持呼吸。普鲁卡因易影响,CNS,,常被利多卡因取代。,20,(2),心血管系统:局麻药对心肌细胞膜有膜稳定作用,。吸收后抑制心脏功能(使收缩力下降、传导减慢、不应期延长)。多数局麻药可使小动 脉扩张,血压下降。因此在血药浓度过高时可致心血管虚脱,室颤甚至死亡。,21,注意,:,为防止局麻药的吸收及延长局麻药的作用时间,常在局麻药液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22,2,、变态反应 常见药物,-,普鲁卡因,23,1,、局麻药的作用机理是什么?,2,、为什么有的局麻药要加入少量的,AD,?,3,、哪个局麻药要皮试?,24,第十五章 镇静催眠药,Sedative-Hypnotic Drugs,25,目的要求,1,、掌握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中毒的抡救。,2,、熟悉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艹,26,镇静药 缓和激动,消除躁动,恢复安静情绪 催眠药能促进和维持近似生理性睡眠的药物 两者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普遍的抑制作用,无本质区别。小剂量催眠药,镇静作用 大剂量镇静药,催眠效果,27,艹,卓,卓,艹,巴比妥类,中枢非特异性药(普遍性)。随剂量增加产生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麻痹死亡。曾认为是镇静催眠药一般作用规律。,60,年代应用的苯二氮 类药不符合上述规律,即使很大剂量也不产生麻醉。,苯二氮 类,中枢性特异性药(通过,BZ,受体),具有速效、高效、安全。取代了巴比妥类传统镇静催眠药而成为首选;还具有明显抗焦虑作用,也是目前临床抗焦虑药的首选药。,28,29,一、睡眠的生理意义,醒觉和睡眠是维持机体生理功能两个方面,学习和工作必须处于醒觉,清醒的头脑,高效率,但机体必须有足够的睡眠,使机体恢复疲劳,得到休整,生理意义:,(一)促进脑功能的发育和发展,(二)保持脑功能的能量,(三)巩固记忆及保证大脑发挥最佳功能,(四)促进机体生长,延缓衰老,(五)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30,老年人、成人、儿童所需睡眠量不同,个体差异大。对睡眠的生理意义,有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阐明。从目前对睡眠的研究,可作出以下概述:睡眠不是被动过程,而是一个主动过程;它由特定的睡眠中枢进行调节,并与某些神经递质的代谢活动有关。睡眠期间,人脑并未休息,只是换了一种工作方式。人脑也像心、肝、肺、肾等器官一样日夜不停的工作,进行着“重组”和“整顿”,脑电图清楚地揭示,睡眠不是一个平静的过程,而是一系列主动调节的睡眠周期组成,长期剥夺睡眠危害比饥饿危害更大,能更快使机体损耗,甚至死亡。,31,二、睡眠时相及药物作用特点,入睡开始,先进入“正相睡眠”,此时脑电活动呈现同步化慢波,分,1,、,2,、,3,、,4,级,其中,3,、,4,级亦称“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SWS,)。此时呼吸平稳,心率,,BP,,代谢,全身肌肉松弛,但仍能维持一定姿势,由于此时眼球不作转动,所以称非快动眼睡眠(,non-rapid-eye movement sleep,NREMS,),随着睡眠加深,脑电图慢波逐渐增多,全期历程,70100,分钟;然后转入所谓“异相睡眠”。此时睡眠很深,但脑电活动却与觉醒相仿,呈现“去同步化快波”,故称“异相”或“反常相”,“亦称”快波睡眠(,FWS,)。其主要表现:呼吸浅快,心率,,BP,,脑血流倍增,脸及四肢常有抽动,梦魇增多,男性有举阳,特别眼球有急剧动作,伴以全身肌肉完全松驰,所以“异相”也称“快动眼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REMS,)。,32,1,期,(,快波,),睡眠,(fast wave sleep):,促进精力恢复,做梦,.,2,期,(,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33,卓,艹,在一昼夜睡眠中,两个睡眠时相交替,45,次,据分析:正相睡眠(慢波):与肌肉组织休整,恢复体力活动疲劳有关;异相睡眠(快波):与神经系统发育、记忆功能、恢复脑力活动疲劳有关。,目前常用镇静催眠药都有不同程度抑制快波睡眠,以致影响记忆和学习。特别是巴比妥类,长期应用停药后,REMS,反跳延长,引起病态焦虑,激惹易怒,多梦,惊恐,呼吸、循环系统反应导致停药困难(被迫重新用药);苯二氮 类影响较小,故为首选。,34,睡眠障碍,1,、入眠及睡眠持续障碍,2,、睡眠过乘障碍,3,、睡眠觉醒障碍,4,、阶段性睡眠或部份觉醒有关的机能障碍,35,第一代:巴比妥类,1903,年 第二代:苯二氮 类,1960s,第三代:忆梦返,思诺思 其他:水合氯醛,眠尔通,安眠酮,艹,卓,36,第一节 苯二氮 类,1,4-,苯并二氮,37,表,15,1,常用苯二氮 类药物作用时间及分类,作用时间,药物,达峰浓度时间(,h,),t,1/2,(,h,),代谢物,t,1/2,(,h,),短效类,(38h),三唑仑(,triazolam,),奥沙西泮(,oxazepam,),1,24,23,1020,有活性(,7,),无活性,中效类(,1020h,),阿普唑仑(,alprazolam,),艾司唑仑(,estazolam,),劳拉西泮(,lorazepam,),替马西泮(,temazepam,),氯硝西泮(,clonazepam,),12,2,2,23,1,1215,1024,1020,1040,2448,无活性,无活性,无活性,无活性,弱活性,长效类(,2472h,),地西泮(,diazepam,),氟西泮(,flurazepam,),氯氮 (,chlordiazepoxide,),夸西泮(,quazepam,),12,12,24,2,2080,40100,1540,30100,有活性(,80,),有活性(,80,),有活性(,80,),有活性(,73,),38,分类:,1,、长效类:地西泮等;,2,、中效类:劳拉西泮等;,3,、短效类:三唑仑等,本类药物品种多,其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肌肉松弛作用各有所侧重,代表药为,地西泮(,diazepam,,安定,Valium,),39,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脂溶性高,晚入中枢,中短效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长效类在体内的代谢物还具有一定的活性,地西泮的蛋白结合率达到,95,40,劳拉西泮,41,药理作用及用途,1,、抗焦虑,焦虑是很多精神病人的常见症状,属于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引起焦虑包括两大因素(心理性、躯体性)。其表现:紧张、忧虑、激动、失眠及植物性神经症状(出汗、心血管反应等)。,42,小于镇静量时即有良好抗焦虑作用,,无论是焦虑状态或焦虑症均为首选,。作用部位:边缘系统。,43,2,、,镇静催眠(首选),特点:作用迅速,诱导入睡和延长睡眠时间对,REMS,影响小,不导致停药困难,可使记忆暂时缺失;,产生耐受性、依赖性慢;安全范围大,增加剂量无麻醉作用,临床除镇静催眠药,还用于麻醉前给药(包括电击复律、内镜前给药),44,睡眠的生理周期,45,苯二氮 类与巴比妥类的比较,巴比妥类,苯二氮 类,缩短,REM,+,+,后遗作用,+,麻醉作用,有,无,安全度,较小,大,依赖性,较重,较轻,46,3,、抗惊厥、抗癫痫,苯二氮卓类具有抗惊厥作用,地西泮、三唑仑尤为显著,,iv,给药临床用于破伤风、子痫、小儿高烧惊厥、药物中毒惊厥,。抑制癫痫病灶异常放电的扩散,,地西泮,iv,是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硝西泮,氯硝西泮主要用于癫痫小发作。,47,4,、中枢性骨骼肌松驰,地西泮有较强的肌肉松驰作用,可缓解动物去大脑僵直,也可减轻人大脑损伤所致的肌肉僵直,,临床可用于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腰肌劳损所致肌僵直,。其机理:抑制脑于网状结构下行系统对脊髓神经元的易化作用,较大剂量时增强脊髓神经元的突触前抑制,抑制多突触反射,引起肌松作用。,48,5,、其他作用 暂时记忆缺失,49,作用机制:,BDZ+BDZ-R,BDZ+BDZ-R,复合物,促,GABA,与,GABA R,结合,Cl,通道开放频率,Cl,通道内流,细胞膜超极化,50,作用机制:兴奋中枢的苯二氮卓受体,增强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氨基丁酸(,GABA,)的受体活动。,这与,Cl-,内流有关,怎样增强受体的活动呢,?,主要是增强中枢的,GABA,能神经传递功能和突触抑制效应;同时增强,GABA,与,GABAA,受体相结合的作用,.,51,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强中枢,-,氨基丁酸(,GABA,),的抑制性作用来实现的。,Cl,-,Cl,-,通道,GABA,A,受体,-Cl,-,通道复合物示意图,BZ +BZ,受体(结合),GABA+GABA,A,受体(结合),Cl,-,通道开放(频率增加,,Cl,-,内流),超极化(中枢抑制),52,不良反应安全范围大,长期用不良反应少,1,、宿醉:长效易引起,2,、清晨失眠:短效易引起,3,、,久用成瘾和依赖,:停药出现反跳和戒 断现象,但较轻,长效少有反跳现象,4,、剂量过大会产生急性中毒,,iv,会抑制心脏,应碱化尿液促进排泄禁忌症:器官功能严重减退等,特殊解毒药:氟马西尼(安易醒),53,常用制剂及特点,地西泮(,diazepam,安定),口服吸收快,半衰期较长,其代谢物仍有活性,故作用持久。,艾司唑仑(,estazolam,,舒乐安定),口服吸收快,入睡迅速,维持,5-8h,,副作用少,临床使用较多。,氟西泮(,flurazepam,,氟安定),起效快,作用强而持久,反复应用可有蓄积,主要用于短期催眠,严重抑郁症,肝肾疾患 不宜用。,三唑仑(,triazolam,,三唑安定),作用快、强、短;催眠时后遗作用少,但易有反跳性失眠等。,54,巴比妥类,巴比妥类(,barbiturates):,巴比妥酸在,C,5,位上进行取代而得的一组中枢抑制药。,55,分类:,1,、长效类: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Luminal,鲁米那),和巴比妥,2,、中效类: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amobarbital,,,Amytal,阿米妥),3,、短效类:司可巴比妥,(,secobarbital,,,Seconal,速可眠),4,、超短效类;硫喷妥,(,thiopental,),56,分类:长效 巴比妥、苯巴比妥,6,8h,中效 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3,6h,短效 司可巴比妥,2,3h,超短效硫喷妥钠,0.25h,57,苯二氮 类与巴比妥类的比较,巴比妥类,苯二氮 类,缩短,REM,+,+,后遗作用,+,麻醉作用,有,无,安全度,较小,大,依赖性,较重,较轻,58,15-2,59,药理作用:对中枢产生广泛抑制作用,主要抑制多突触反应,减弱易化,增强抑制,1,、,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2,、增强中枢,GABA,功能(延长,Cl-,通道开放时间增加,Cl-,内流),60,中枢抑制作用,普遍性抑制中枢,剂量从小到大,中枢抑制作用由弱变强,相应表现为镇静、催眠、抗惊厥及抗癫痫、麻醉等作用。,机制:,突触前,减少,Ach,释放。,突触后,增强,GABA,效应,,Cl,-,通道开放时间延长,,Cl,-,内流增加,细胞膜超极化。,61,特点呈现典型的量效关系是随剂量的增加依次产生,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中枢麻痹,中毒时呼吸抑制而死亡。,62,应用:已少用于催眠,1,、,抗惊厥,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惊厥,2,、抗癫痫,用于癫痫的持续状态 (苯巴比妥),3,、静脉麻醉用于小手术及内窥镜检查如硫喷妥钠,4,、与解热镇痛药合用可增强镇痛效果,63,不良反应:安全性小,1,、易产生,习惯性、成瘾性,;,2,、突然停药易,产生,“,反跳,”,现象,,因明显抑制快波睡眠;,3,、苯巴比妥为极强的药酶诱导剂,易产生耐受性;,4,、易抑制呼吸中枢;严重肺功能不全 和颅脑损伤致呼吸抑制者禁用,5,、急性中毒时应碱化尿液加速药物排出,64,不良反应,1.,眩晕,困倦,2.,呼吸抑制,死亡,3.,固定性红斑,剥脱性皮炎,4.,宿醉作用,5.,药物依赖和成瘾性,65,其他镇静催眠药,水合氯醛(,chloral hydrate),特点:,1,、水溶液浓度为,10%,,口服易吸收,出现作用快,维持时间长;,2,、不影响快波睡眠,无反跳现象;,3,、特别适用于儿童;用于失眠和惊厥,4,、不良反应较少,能增加胃酸分泌,5,、久服引起耐受性、依赖性和成瘾性,66,眠尔通,特点:作用短而弱,用于镇静,催眠和抗焦虑,67,丁螺环酮(,buspirone),抗焦虑药,无镇静、催眠、抗惊厥和顺行性健忘作用。起效慢,服药后,1,2,周才显现。非苯二氮卓类,激动突触前,5-HT1A 5-HT,释放抗焦虑。唑吡坦,(,zolpidem),1.,选择性激动,GABA1,受体的,BZ1,受点,2.,抗焦虑、抗惊厥和中枢肌松作用弱,仅用于镇静和催眠。,68,“理想的”安眠药,1.,能够很快催眠,服后,20min,内即可入睡。,2.,不引起睡眠结构紊乱。,3.,没有宿醉作用。,4.,无呼吸抑制。,5.,不引起药物依赖。,6.,和其他药物没有相互作用。,69,1,、地西泮的镇静催眠作用机制主要是,A.,抑制特异性感觉传入通路,B.,抑制特异性感觉传入道路的,侧支传导冲动至网状结构,C.,抑制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D.,抑制大脑皮层及边缘系统,E.,增强中枢,GABA,能神经的抑制效应,2,、下列关于水合氯醛的描述哪一项正确,A.,不刺激胃粘膜,B.,催眠作用快,C.,久服不成瘾性,D.,可缩短,REMS E.,可注射给药,70,3,、苯二氮卓类与巴比妥类比较,,前者没有哪一项作用,A.,镇静、催眠,B.,抗焦虑,C.,麻醉,D.,抗惊厥,E.,抗癫痫,多项选择:,安定具有的作用,A.,中枢性肌松,B.,抗焦虑,C.,镇静、催眠,D.,抗惊厥、抗癫痫,E.,麻醉,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随药物剂量增加依次出 现,、,、,、,、,和,。,71,巴比妥类药物剂量由小到大可产生:,A,、镇静、抗惊厥、催眠、麻醉、中毒,B,、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中毒,C,、催眠、镇静、抗惊厥、麻醉、中毒,D,、镇静、催眠、麻醉、抗惊厥、中毒,E,、镇静、催眠、抗惊厥、中毒、麻醉,72,简答题,地西泮有何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73,附:中枢兴奋药目的要求:,1,、熟悉常用中枢兴奋药咖啡因、尼可,刹米、山梗菜碱的作用部位、主要,临床应用和毒性,2,、了解其他药物的作用特点。,74,概念 是能提高中枢神经机能活动的一类药物分类:,1,、主要兴奋大脑皮质的药物:咖啡因等;,2,、主要兴奋延髓呼吸中枢的药物(呼吸兴奋 药):可拉明、回苏灵、洛贝林等:,3,、主要兴奋脊髓的药物:士的宁等:临床少用。本类药物的主要适应症各种呼吸抑制或呼吸衰竭,75,本类药物的禁忌症:,1,、本类药物中毒;,2,、循环衰竭所致的呼吸抑制应慎用 (因加重大脑缺氧)。,本类药物的共同不良反应:过量导致惊厥。,本类药物的在使用时,应注意剂量的变化,因随剂量的增加,其作用范围也不断扩大,作用时间短,需反复给药,安全范围小,只能短时使用,采用人工呼吸机维持呼吸好,76,主要兴奋大脑皮层的药物,咖啡因(,Caffeine,),苯甲酸钠咖啡因注射液(,CNB,溶液,来源:咖啡豆和茶叶的主要生物碱。药理作用:,一,、,兴奋大脑及呼吸,1,、小剂量兴奋大脑皮层,,,提高精神和 工作效率,减轻疲劳等;,2,、较大剂量则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 运动中枢;,3,、中毒剂量时兴奋脊髓;,77,二、兴奋心脏,但无治疗价值 外周血管扩张,大脑血管收缩(双重作用),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利尿、增加胃酸分泌,临床应用:,1,、,呼吸抑制,,,如严重疾病、镇静催眠药中毒等,2,、,治疗头痛:与麦角胺合用治疗偏头痛;因它 能收缩脑血管。与解热镇痛药合 用治疗一般头痛。,不良反应:,治疗量一般不良反应较少,应注意兴奋症状,78,甲氯芬酯(氯酯醒),1,、作用缓慢、反复给药;,2,、促进脑细胞 代谢,增加糖类的利用;,3,、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意识障碍,吡拉西坦(脑复康)主要是增加脑内细胞能量的供需,保护脑组织,,促进大脑及智力的发展。用于脑外伤后遗症、,慢性洒精中毒等,哌醋甲酯(利他林,Ritalin,)作用温和、改善活动、用于小孩遗尿症,,轻度抑制患者。不良反应较少,但过量也引起惊厥。,79,主要兴奋延脑呼吸中枢的药物,我们所说的呼吸兴奋药就指本类药。,直接作用是指:直接兴奋呼吸中枢间接作用是指: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反射性地兴奋呼 吸中枢;,以下是常用的呼吸兴奋药物的比较,80,尼可刹米,二甲弗林 山梗菜碱,(可拉明)(回苏灵)(洛贝林),Coramine,Dimefline,Lobeline,作用机理,直接作用 直接作用 间接作用,间接作用,作用强度,温和、短 强、短 弱、短,用 途,均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抑制,吗啡类中毒好 镇静催眠药中毒好 新生儿窒息,镇静催眠药差 吗啡类中毒差 一氧化碳中毒,不良反应,安全范围较大 易惊厥 安全范围大,无论怎样,剂量过大都会产生惊厥,81,1,、尼可刹米兴奋:,A,、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B.,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C.,反射性兴奋延髓呼吸中枢,D.,脑干呼吸中枢,E.,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2,、主要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的药物是:,A,、回苏灵,B,、咖啡因,C,、尼可刹米,D,、山梗菜碱,E,、利他林,3,、吗啡急性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有较好疗效的中枢兴奋药是,A,、尼可刹米,B,、咖啡因,C,、哌醋甲酯,D,、山梗菜碱,E,、回苏灵,82,对新生儿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所致的呼吸抑制较好的药物是:,A,、咖啡因,B,、可拉明,C,、洛贝林,D,、回苏灵,E,、贝美格,不属于,主要兴奋延脑呼吸中枢的药物是:,A,、咖啡因,B,、可拉明,C,、洛贝林,D,、回苏灵,E,、贝美格,写出二个主要兴奋延脑呼吸中枢的中枢兴奋药,、,。,83,第十六章 抗癫痫药,84,目的要求熟悉常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大仑丁)、乙琥胺 地西泮、丙戊酸钠的作用及主 要不良反应,85,86,癫痫属神经科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多种原因所致大脑某些神经细胞群异常放电,向周围扩散,引起临床症状发作。表 现:突发、短暂、反复发作(运动、感觉、意识、精神等脑功能紊乱)原发性:(病因未明)继发性:脑瘤、脑寄生虫、脑血管畸形、脑外伤等所致。脑部存在病灶,异常高频放电,病灶所处部位,放电侵犯区域大小,决定临床发作类型及症状轻重。,(,如图所示),87,正常脑细胞,异常高频放电,病灶,药物作用,抑制放电,稳定膜、抑制放电扩散(主要的),88,89,癫痫分类:较复杂,尚未一致常见的种类有一、大发作二、癫痫持续状态三、小发作四、精神运动性发作,90,91,第一节 抗癫痫药 抗癫痫药发展较慢,自,1912,年发现苯巴比妥后,直到,1938,年才发现苯妥英。两种传统药物一直应用至今。,1964,年发现了丙戊酸钠。近,20,余年,又合成了很多新的药物,仍停留在对症治疗水平。,92,病因复杂,目前认为是:,1,、大脑内有病变病灶;,2,、病灶发生高频性异常性突发性放电,并向周围正常脑组织扩散。最终导致大脑功能暂时失调,93,药物作用方式:,1,、抑制病变神经元异常放电;,2,、抑制异常放电向周围正常脑组织扩散,其作用机制有二种,1,、作用于神经细胞膜,抑制,Na+,、,Ca2+,的内流,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2,、增强中枢抑制性神经,GABA,能神经传递功能和突触的抑制效应,94,苯妥英纳又名大仑丁,非镇静催眠性抗癫痫药,作用机制:,抑制病灶的异常放电向周围脑组织扩散,不抑制病灶的异常放电。通过以下作用进行:,1,、膜稳定作用,阻止,Na+,和,Ca2+,内流,促进,K+,外流。,2,、间接增强,GABA,能神经的作用,促进,Cl-,内流,95,96,作用特点:,1,、起效慢,一次给药后约,12,小时血浆达峰浓度,连续服用的治疗量,610,天达稳态血浓。,2,、个体差异大,吸收慢且不规则,制剂生物利用度显著不同。有条件最好在临床药物监控下给药,剂量个体化。,3,、在治疗量下,不产生中枢抑制(与巴比妥类不 同),过量可致兴奋,治疗期间不影响病人学习工作。,4,、不影响智力发育。,5,、强碱性,不能肌肉注射;,6,、血浆蛋白结合率高;,97,作用与应用:,1,、抗癫痫作用,,特点:,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首选,、小发作无效,可用于癫痫持续状 态及其他。,2,、治疗某些疼痛综合症:,如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3,、抗心律失常,98,不良反应:除胃肠道反应外,其他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大致平衡,1,、与剂量有关的毒性反应,2,、慢性毒性反应牙龈增生,(青少年最常见)应注意;,粒细胞,血小板,再障等,3,、,过敏反应,4,、致畸反应,99,药物相互作用:,1,、为药酶诱导剂 能加速多种药物在体内灭活,2,、与卡马西平互相降低血中浓度,2,、血浆蛋白竞争,100,苯巴比妥:,除小发作外都有效,但并不是首选 因其有镇静催眠作用。,乙琥胺:,1,、小发作常用,可做首选,其他无效,2,、不良反应少。,地西泮,:,首选用于控制癫痫持续状态。,i.v,起效快、安全性大。,101,丙戊酸钠特点:,1,、广谱,各型癫痫都有效,,2,、有肝毒性故治疗上不首选,3,、不抑制病灶放电,而是阻止放电的扩散,102,卡马西平,(酰胺咪嗪),特点:,1,、口服吸收慢不规则、维持时间长,2,、广谱抗癫痫药,,大发作和单纯 性局限性发作的首选药之一,3,、对中枢性痛症特好;,4,、,不良反应多,但并不很严重。,103,抗癫痫药物应用的一般原则,一、正确选药,正确选药来源于正确诊断。临床发作类型(症状特点、,脑电图),大发作,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等,癫痫持续状态 地西泮首选(,iv,),精神运动性发作 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小发作,乙琥胺(首选)、丙戊酸钠、硝西泮等。,二、长期、规律用药,抗癫痫病药物治疗,目前仍是一种对症治疗,用药时可控制症状,停药后症状复发,甚至恶化,导致癫痫持续状态。一般说,大发作减药过程至少需要,1,年,失神性发作,6,个月,有少数病人需终身用药,要长期规律服药,以保证有效药物浓度。,104,三、剂量个体化,抗癫痫药物的有效剂量个体差异很大,一般先由小量开始,逐渐加量,直至完全控制发作而无毒性反应为止。在急诊情况下,开始可用负荷量。由于许多抗癫痫药需要连用数日才能达稳态血浓,故增量不宜太急。根据血药浓度和临床指征每隔,1,周调整一次剂量。,四、关于停药换药,癫痫治疗过程中,不宜随便更换药物,如因药物毒副作用需更换时,应采取逐渐过渡的方法,先在原药基础上加用新药,而后逐渐减少原药至完全停用,以免出现癫痫持续状态。,五、关于毒副作用,大多数抗癫痫药物在长期应用中,可致粒细胞减少,注意定期查血相,有少数患者可出现过敏反应,肝、肾损伤等,在治疗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及时处理。,105,抗惊厥药 硫酸镁,1,、注射给药时(,1,)抗惊厥作用:拮抗,Ca2+,,松驰骨 骼肌,用于各种惊厥。(,2,)降血压作用:用于高血压危象,,过量抑制呼吸,血压骤降至死。,i.vCaCl2,可解救。,2,、口服不吸收有导泻利胆作用。,106,1.,关于苯妥英钠的临床应用,下列哪项错误,A.,三叉神经痛,B.,癫痫大发作,C.,癫痫持续状态,D.,室性心律失常,E.,癫痫小发作,2.,苯妥英钠不良反应没有下列哪项,A.,胃肠反应,B.,齿龈增生,C.,过敏反应,D.,共济失调,E.,肾脏严重损害,3.,关于苯妥英钠,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B.,刺激性大,不宜肌注,C.,长期使用可引起齿龈增生,,D.,对病灶的高频放电有抑制作用、,E.,对癫痫大发作有效,107,癫痫持续状态可首选,,给药途径应是,;,癫痫大发作可首选,或,,,癫痫小发作首选,。,108,第十八章 抗精神失常药,109,目的要求,1,、掌握吩噻嗪类代表药物氯丙嗪 的作用、主要临床应用及 主要不良反应,2,、熟悉其作用机理,3,、了解其他药物的作用特点。,110,精神失常 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的一类疾病的总称,病名 药物分类 精神病 抗精神病药 亦称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抗抑郁症药 躁狂症 抗躁狂症药 焦虑症 抗焦虑症药,111,抗精神病药,112,精神分裂症: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活动与现实脱节为主要特征的最常见的一类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分类,型:以阳性症状(幻觉和妄想)为主,型:以阴性症状(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等)为主,113,多巴胺能神经通路及主要功能,黑质纹状体:调控锥体外系运动功能 中脑皮层:调节认知、思想、感觉、理解、推理能力 中脑边缘叶:调控情绪和感情表达活动 下丘脑漏斗柄垂体:,调控垂体激素分泌和体温调节 延髓化学感受区(呕吐中枢),调控呕吐反应,114,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假说,D,2,黑质,-,纹状体通路,调节锥体外系运动功能,中脑,-,边缘系统通路,调控情绪反应,中脑,-,皮层通路,调控认知、思想、,感觉和推理能力,结节,-,漏斗通路,调控垂体激素的分泌,115,脑内,5-HT,能系统功能的缺损,GABA,神经元的退变,NA,功能的不足,脑内,DA,系统功能亢进,兴奋性氨基酸系统功能低下,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说,116,脑内,DA,系统功能亢进学说,精神分裂症是由于中枢,DA,系统功能亢进所致,左旋多巴、促,DA,释放的苯丙胺可致,/,加重精神分裂症,未治疗的,型患者,脑内,DA,受体数目显著增加,目前高效价的抗精神病药均是,DA,受体拮抗剂,117,吩噻嗪类,硫杂蒽类,丁酰苯类,其他药物,泰尔登,氟哌啶醇,五氟利多,二甲胺类,氯丙嗪,*,哌嗪类,奋乃静,哌啶类,硫利达嗪,抗精神病药,118,抗精神病药作用机制,1,、吩噻嗪类为代表的药物作用机制,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通路 和中脑,皮质多巴胺通路的 多巴胺,D2,受体。但同时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而 导致锥体外系运动功能障碍,2,、以氯氮平和利培酮为代表的药物 阻断,5-HT,受体,对,DA,受体影响小 故长期使用几无锥体外系反应,119,120,氯丙嗪,chlorpromazine,(,冬眠灵,wintermine,),主要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是其抗精神病作用机理,也是长期应用产生不良反应的基础,121,氯丙嗪阻断的受体种类,DA,受体(,D2D1,):抗精神病,M-,受体:抗胆碱作用 (口干、便秘、排尿困难等),-,受体:致体位性低血压、镇静,H,1,-,受体:镇静,5-HT,受体:潜在的抗精神病,122,主要肾脏排泄,排泄缓慢,停药后数周仍可检测到其代谢产物,口服吸收不规则,受多因素影响,肝脏代谢,,90,与血浆蛋白结合,,,高亲脂性易透过血脑屏障,脑内药物浓度高,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氯丙嗪体内过程,血药浓度个体差异明显坚持剂量个体化,123,氯丙嗪药理作用,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抗精神病作用,镇吐作用,对体温调节的作用,对锥体外系作用,124,药理作用及机制一、中枢神经系统,,是本药的主要作用,1,、抗精神病作用(对行为和精神活动的影响)也称神经安定作用 但,无明显催眠也,不会麻醉。,对兴奋型有效而对抑郁型无效,精神分裂患者服用后能迅速控制兴奋躁动症状,连续应用使之恢复理智,情绪安定、生活自理,125,动物试验中氯丙嗪能明显减少自发活动,易诱导入睡,但动物对刺激有良好的觉醒反应,与巴比妥类催眠药不同,加大剂量也不引起麻醉;能减少动物的攻击行为,使之驯服,易于接近。,精神病人口服氯丙嗪后,可出现安定,活动减少,感情淡漠和注意力下降,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答话缓滞,而理智正常,在安静环境下易入睡,但易唤醒,醒后神智清楚,随后又易入睡;能迅速控制病人兴奋躁动状态,大剂量连续用药能消除患者的幻觉和妄想等症状,减轻思维障碍、理智恢复、,“,内省力,”,逐渐恢复,情绪安定,生活自理。,126,抗精神病机制 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通路 和中脑,皮质多巴胺通路的 多巴胺,D2,受体。,注意事项:但同时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而 导致锥体外系运动功能障碍,127,注意事项氯丙嗪与,中枢抑制药,合用时,后者应适当减量,128,2,、镇吐作用:,特点:强大而迅速,其作用机理为,(,1,)小剂量抑制延脑第四脑室的 催吐化学感受器,D,2,受体;(,2,)大剂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 与阻断此部位的,多巴胺受体有关(,3,)可抑制,催吐化学感受器旁的 呃逆调节中枢,注意事项:,不能对抗前庭刺激引起的呕吐,129,3,、对体温调节的影响:特点,(,1,)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2,)能降低发热病人的体温;(,3,)在物理降温配合下能降低 正常人的体温,机理(,1,)直接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2,)抑制恒温中枢。,130,4,、增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如麻醉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解热镇痛药、乙醇等作用,用时应减量,131,二、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无治疗意义),1,、阻断,受体: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机制是,(,1,)阻断,受体;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氯丙嗪所致的低血压能否用,Adr,纠正?,(,2,)抑制血管运动中枢;(,3,)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但不作为高血压药用途。,2,、阿托品样作用:,M,受体阻断,作用弱,(口干、便秘、排尿困难等副作用,132,2.,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阻断结节,-,漏斗系统的,D2,受体,增加催乳素的分泌,抑制促性腺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抑制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可试用于巨人症的治疗,133,治疗精神病,治疗神经官能症,呕吐和顽固性呃逆,人工冬眠,氯丙嗪临床应用,134,临床应用,1,、精神分裂症,-,首选药,(,1,)急性好,慢性差:(,2,),型最有效,,II,型差甚至加重,(,3,)注意无根除,需长期用药;(,4,)对机体具有兴奋性的其他器质 性精神病也有效,如,神经官能症,对焦虑、紧张、不安、失眠有效,,但剂量要小控制后停药,135,2,、治疗呕吐和顽固性呃逆,(,1,),治疗呃逆:对顽固性呃逆有效(,2,)各种原因所致的呕吐,,但晕动病所致呕吐无效 应用抗组胺药或东莨菪碱,136,3,、低温麻醉和人工冬眠,组成:物理降温,+,氯丙嗪,+,异丙嗪,+,度冷丁,冬眠合剂,1,号,137,人工冬眠:物理降温配合下,+,冬眠合剂,,可使患者深睡,体温、基础代谢及组织耗氧量均降低,增强患者对缺氧的耐受力,减轻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并可使植物神经传导阻滞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性降低。,138,扩张血管,增加器官血液供应,改善微循环,,争取更多时间进行诊治,139,主要用于,1,、严重疾病的辅助治疗 如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中枢性高热、高热惊厥、甲状腺危象、妊娠毒血症和等,使病人度过危险期等。,2,、低温麻醉,140,氯丙嗪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锥体外系反应,过敏反应,中毒反应,皮疹、肝损、粒细胞减少,对症支持疗法,141,1,、常见不良反应,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无力(药源性精神异常),植物神经系统:,M,受体阻断:口干、便秘、眼压升高,受体阻断:体位性低血压,内分泌系统:,乳房肿大、闭经、生长减慢,142,2,、锥体外系反应,大量长期用药最容易造成与剂量、疗程、个体因素有关,主要有(,1,)帕金森综合症;可用安坦缓解。(,2,)静坐不能 (,3,)急性肌张力障碍 原因是:,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