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胡适-胡可适之?.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958146 上传时间:2025-08-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胡适-胡可适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胡适-胡可适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胡适,胡可适之? 在徽州这块古老的大地上,不仅在古代出现了朱熹、戴震这样伟大的哲学家,而且在现代还出现了一位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人物——胡适。19世纪初,中国大地万马齐喑,政局动荡,也精英辈出: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在其中是作为白话文运动的领袖而被肯定的;是因其自由、民主的思想对中国社会深远的影响而被赞扬。他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文化与思想的解放者,一个献身于中华民族的普罗米修斯! 在哲学思想上胡适没能像冯友兰那样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也不从事纯哲学研究(研究本体、现象、主观、外物等)。但他对自己的学术能力十分自信,曾经骄傲地说:“我是中国哲学史开山的人。”当然,我相信一部《中国哲学史大纲》足以奠定他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地位。 观其一生,胡适是一个典型的改良主义者,一个实用主义者,一个自由主义者。他用自己的一生实践了自己的人生哲学观。 一、实用主义者。 顾名思义,实用主义就是一种注重实用与实效、崇尚实行与经验的价值哲学,它主张凡能产生实际效果的思想都是真实的——除非它和经验相抵触。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是以实证、乐利为特征,体现了一种轻虚文、尚实用、重进步的现代美国精神和价值观。 胡适一生反复申明他是杜威的信徒,他的信仰就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同时他的实用主义也来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明清之际的“经世致用”思潮对他产生了持久性影响。此外还有中国儒家式的“怀疑论”:胡适认为“怀疑论”源于孔子,成于汉代王充和宋代的朱熹、欧阳修、马端临,至清代已成显学。 胡适认为人生问题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哲学是人应付环境的工具,他把实验主义哲学归结为“经验即是生活,生活即是应付环境”。所以他强调哲学思想要为现实服务,要有用于社会,要有用于人生,要能为改造世界提供指导的理解。如果哲学不这样的话,再深奥,再体系化的哲学理论都是没有用处的,毫无价值的。 二、爱国主义者。 胡适当然是爱国的,只不过他的爱国显得很理性,他一贯反对那种非理性的爱国情绪。“民族的爱国,是血缘的爱国;民主的爱国,是制度的爱国。”所以他面对“若以袁世凯与威尔逊令人择之”时的回答是“则人必择威尔逊”。一如他自己所提出的健全的个人主义和社会协进的观念,通过自己的完善去影响社会,处理好个人兴趣和社会需要的关系,为大我而舍小我。 在《非留学篇》中,他清醒地意识到 “吾国今日所处,为旧文明与新文明过渡之时代也”和“留学者,过渡之舟楫也”,“为神州造一新旧泯合之新文明,此过渡时代人物之天职也”。身处新旧文明交替、过渡的时代,作为留学生的胡适具有强烈的“再造文明”的使命意识。他在考虑归国的时候,对自己将要在中国扮演的社会角色已有了清楚的自我意识。 胡适一再把自己看作是“传教士”,将青春献给了祖国的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 三、白话文之父。 我们能用流畅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能通过生动的文字理解他人的思想,应该感谢的是五四前后的那些先行者,其中之一就是白话文的奠基人胡适。胡适对中国思想、社会和文化影响最大、最为深远的是他所倡导的白话文运动。鲁迅认为由于胡适白话文运动的倡导和发生,从而改变了“无声的中国”。廖仲恺甚至因此将他和孔孟相提并论。 在今天看来,用白话文写作和“诗体的大解放”应当说都是具有改换天地的意义的,是中国诗歌和中国文化的一次大变革。它解除了旧文体—-包括八股文、文言文等对文字表达的束缚,也因此打开了人们的视野,开放了人们的思想。就当时而言,胡适打倒了文言文的权威,实际上也就夷平了操纵着书写特权的士大夫阶级。他从欧洲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和现代国语的发生的历史性关联中得到启示,想通过言文合一的现代语文运动去创造一个同质性的现代民族国家—国民的国家。 他怀着一种批判的精神,怀着冒险进取的精神,以一颗改造社会之心,一直走下去…… 四、自由主义。 留学美国后的胡适出现了转变,他由早年信奉进化论转而贩依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作为一门学说产生于资本主义制度和封建制度交替的时期,反映了争取个人自由、个性解放以及不受外力拘束压迫的权利。 在《自由主义》和《易卜生主义》中,胡适论证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由的追求及自己的自由主义理念。他认识到了中国文化和意识形态已到了非转型不可的时候,正是出于这种自觉,他以激进的自由主义的面目出现:倡导“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孔家店”和“全盘西化”。 这就是胡适对民主、自由、科学的理解和热爱,在人格上的追求独立,在学术上的敢于开创。 五、乐观主义。 有人说:“胡适是淡淡的水,他的文字如水,他的思想如水。”水太一般、太普通了,但水是不可或缺的。胡适的世界也如水一般平静温和,没有焦虑和不安,过得一天就是一天,进得一寸就是一寸,哪怕在现实当中永远都得不到真正的自由,但我们一样可以追求自由,并且充分享受追求自由的过程、追求自由的快乐。胡适的理想包含在生活中,在日常的读书、写作、交友中,在批评、建议、挨骂中,在一点一滴的做事中。他期望的从来都不是一个完美的人间天堂,不是一个没有缺陷的社会。所以,他始终对现实怀有一种乐观、一种希望。 在人们评论他的是非对错、值与不值时,他抱着自己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给众人提供一条通往文明的道路。 六、结束 胡适去世之后,蒋介石写的挽联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有人称他:“在保守派那里他是西化自由主义派的领头羊;在西化自由主义派那里,却是一个折衷调合主义者;而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实为一个意识形态上的敌人。” 胡适晚年在大陆遭受批判,在台湾既受到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围攻,又受到西化自由主义派的谩骂,充满悲剧色彩。但是,人们也不能忘记,胡适去世时,自发送葬者达到30万人,沿途居民燃香路祭。除了鲁迅,没有第二个文人得此殊荣。胡适在现代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与作用自在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