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程溪中学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

上传人:zj****8 文档编号:11957754 上传时间:2025-08-2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23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程溪中学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5年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程溪中学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年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程溪中学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聚丙烯的链节:—CH2—CH2—CH2— B.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 C.的名称:1,3—二甲基丁烷 D.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2、可溶性钡盐有毒,医院中常用硫酸钡这种钡盐(俗称钡餐)作为内服造影剂。医院抢救钡离子中毒患者时除催吐外,还需要向中毒者胃中灌入硫酸钠溶液。已知:Ksp(BaCO3)=5.1×10-9;Ksp(BaSO4)=1.1×10-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BaCO3的溶度积常数表达式为 Ksp(BaCO3)= n(Ba2+)·n(CO32-) B.可用2%~5%的Na2SO4溶液给钡离子中毒患者洗胃 C.若误服含c(Ba2+)=1.0×10-5 mol·L-1的溶液时,会引起钡离子中毒 D.不用碳酸钡作为内服造影剂,是因为Ksp(BaCO3)>Ksp(BaSO4) 3、W、X、Y、Z均是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单质沸点:X>Y>Z C.离子半径:X2->Y+>Z- D.原子序数:X>Y>Z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B.2 L 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 D.50 mL 12 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5、铅霜(醋酸铅)是一种中药,具有解毒敛疮、坠痰镇惊之功效,其制备方法为:将醋酸放入磁皿,投入氧化铅,微温使之溶化,以三层细布趁热滤去渣滓,放冷,即得醋酸铅结晶;如需精制,可将结晶溶于同等量的沸汤,滴醋酸少许,过七层细布,清液放冷,即得纯净铅霜。制备过程中没有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萃取 B.溶解 C.过滤 D.重结晶 6、某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分子式为C12H16O3 B.X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加聚、取代、消去等反应 C.在催化剂的作用下,1 mol X最多能与1 mol H2加成 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分苯和X 7、除去燃煤烟气中的有毒气体,一直是重要的科研课题。某科研小组设计如下装置模拟工业脱硫脱氮,探究SO2和NO同时氧化的吸收效果。模拟烟气由N2(90.02 %)、SO2(4.99%)、NO(4.99%)混合而成,各气体的流量分别由流量计控制,调节三路气体相应的流量比例,充分混合后进入A。(已知:FeSO4+NO [Fe( NO)]SO4(棕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前应该关闭d,打开e,通入一段时间的N2 B.观察到装置A中有黑色固体生成,则A中反应为2H2O+3SO2+2MnO4—==3SO42—+2MnO2↓+4H+ C.洗气瓶A的出气管口有两个玻璃球泡,目的是为了消除可能存在的未破裂的气泡 D.实验中观察到B中红色褪去,C中变为浅棕色,说明KMnO4不能吸收NO 8、新版人民币的发行,引发了人们对有关人民币中化学知识的关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制造人民币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含有C、H、O元素 B.用于人民币票面文字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 C.防伪荧光油墨由颜料与树脂等制成,其中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某种验钞笔中含有碘酒溶液,遇假钞呈现蓝色,其中遇碘变蓝的是葡萄糖 9、上海世博园地区的一座大型钢铁厂搬迁后,附近居民将不再受到该厂产生的红棕色烟雾的困扰。你估计这一空气污染物可能含有 A.FeO粉尘 B.Fe2O3粉尘 C.Fe粉尘 D.碳粉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含共价键数均为0.4NA的白磷(P4)和甲烷的物质的量相等 B.1 mol Na与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共失去NA个电子 C.1mol Na2O2固体中含有离子总数为4NA D.25℃时,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约含有NA个氢氧根离子 11、某电池以K2FeO4和Zn为电极材料,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n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工作时OH-向负极迁移 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增大 D.正极反应式为:2FeO42-+10H++6e-=Fe2O3+5H2O 1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Ca(ClO)2(aq)HClO(aq)O2(g) B.H2SO4(稀)SO2(g)BaSO3(s) C.Fe2O3(s)FeCl3(aq)Fe (s) D.SiO2(s)H2SiO3(胶体)Na2SiO3(aq) 13、常温下,关于等体积、等pH的稀盐酸和稀醋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溶液中由水电离的:盐酸>醋酸 B.两溶液中 C.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的量:盐酸>醋酸 D.分别用水稀释相同倍数后溶液的pH:盐酸=醋酸 14、 “司乐平”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种临床药物,其有效成分M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M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芳香烃 B.遇FeCl3溶液显紫色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1 mol M完全水解生成2 mol醇 15、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二氯甲烷的共价键数为NA个 B.一定条件下,2 mol SO2和1 mol 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数大于2NA C.含4.8 g碳元素的石墨晶体中的共价键数为1.2NA个 D.2 mL 0.5 mol/L 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所得胶粒数目为0.001NA 16、25 ℃时,向NaHCO3溶液中滴入盐酸,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25 ℃时,H2CO3的一级电离Ka1(H2CO3)=1.0×10-6.4 B.M点溶液中:c(H+)+ c(H2CO3)=c(Cl-) +2c(CO32-) +c(OH-) C.25 ℃时,HC+H2OH2CO3+OH-的Kh=1.0×10-7.6 D.图中a=2.6 17、以下物质的提纯方法错误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A.CO2(H2S):通过CuSO4溶液 B.CH3COOH(H2O):加新制生石灰,蒸馏 C.苯(甲苯):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加NaOH溶液,分液 D.MgCl2溶液(Fe3+):加MgO,过滤 18、向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X和2molY,发生反应4X(g)+2Y(g)⇌3Z(g),下列选项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B.Y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C.3v(X)=4v(Z) D.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X):c(Y):c(Z)=4:2:3 19、某有机化合物,只含碳、氢二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56,完全燃烧时产生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它可能的结构共有(需考虑顺反异构)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20、氢化钙可以作为生氢剂(其中CaH2中氢元素为-1价),反应方程式如下: CaH2+2H2O=Ca(OH)2+2H2↑,其中水的作用是 A.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B.是氧化剂 C.是还原剂 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灭火,也适用于电器灭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22、已知2H2(g)+O2(g)=2H2O(l) ΔH1=-572kJ/mol C(s)+O2(g)=CO2(g) ΔH2=-393.5kJ/mol 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3=-1367kJ/mol 则2C(s)+3H2(g)+O2(g)=C2H5OH(l),ΔH为( ) A.+278kJ/mol B.-278kJ/mol C.+401.5kJ/mol D.-401.5kJ/mol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已知:R-CH=CH-O-R′R-CH2CHO + R′OH(烃基烯基醚) 烃基烯基醚A的分子式为C12H16O。与A相关的反应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43、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写出C→D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写出一种满足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光照时与氯气反应所得的一氯取代产物不能发生消除反应 ; ③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46、设计一条由E合成对甲基苯乙炔()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某芳香烃X(分子式为C7H8)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研究部门以它为初始原料设计出如下转化关系图(部分产物、合成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其中A是一氯代物。 已知: Ⅰ. Ⅱ.(苯胺,易被氧化) (1)写出:X→A的反应条件______;反应④的反应条件和反应试剂:______。 (2)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反应②的类型是_______;反应②和③先后顺序不能颠倒的原因是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1种含有1个醛基和2个羟基且苯环上只有2种一氯取代物的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 (5)写出由A 转化为的合成路线________。 (合成路线表示方法为:AB……目标产物)。 25、(12分)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首先发现并制得了氯气(Cl2)。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且有毒的气体,它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氯气也能与碱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在实验室中,通常用二氧化锰固体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氯气。现提供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制取氯气应采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并吸收氯气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均填序号) (2)上述装置的烧杯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用于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氯气污染空气,试写出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自来水厂经常用氯气做消毒剂。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某些假冒“纯净水”是用自来水灌装的,请你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加以鉴别,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 (4)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它可以将某些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某同学用滴管将饱和氯水(氯气的水溶液)逐滴滴入含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有两种情况(用简要的文字说明):①_____;②_____。 (5)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确定(4)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还是②?________。 26、(10分)硫酰氯(SO2Cl2)可用于有机合成和药物制造等。实验室利用SO2和Cl2在活性炭作用下制取SO2Cl2[SO2(g)+Cl2(g)SO2Cl2(l) ΔH=-97.3kJ/mol],装置如图所示(部分装置省略)。已知SO2Cl2的熔点为-54.1℃,沸点为69.1℃,有强腐蚀性,不宜接触碱、醇、纤维素等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遇水能发生剧烈反应并产生白雾。回答下列问题: I.SO2Cl2的制备 (1)水应从___(选填“a”或“b”)口进入。 (2)制取SO2的最佳组合是___(填标号)。 ①Fe+18.4mol/LH2SO4 ②Na2SO3+70%H2SO4 ③Na2SO3+3mo/LHNO3 (3)乙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___。 (4)制备过程中需要将装置甲置于冰水浴中,原因是___。 (5)反应结束后,分离甲中混合物的最佳实验操作是___。 II.测定产品中SO2Cl2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1.5g产品加入足量Ba(OH)2溶液,充分振荡、过滤、洗涤,将所得溶液均放入锥形瓶中;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0.2000mol·L-1的AgNO3溶液l00.00mL; ③向其中加入2mL硝基苯,用力摇动,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 ④加入NH4Fe(SO4)2指示剂,用0.1000mol·L-1NH4SCN溶液滴定过量Ag+,终点所用体积为10.00mL。 已知:Ksp(AgCl)=3.2×10-10Ksp(AgSCN)=2×10-12 (6)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 (7)产品中SO2Cl2的质量分数为___%,若步骤③不加入硝基苯则所测SO2Cl2含量将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7、(12分)向硝酸酸化的2mL0.1mol•L-1AgNO3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振荡后静置,溶液先呈浅绿色,后逐渐呈粽黄色,试管底部仍存有黑色固体,过程中无气体生成。实验小组同学针对该实验现象进行如下探究。 Ⅰ.探究Fe2+产生的原因 (1)提出猜想:Fe2+可能是Fe与____或___反应的产物。 (2)实验探究: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与上述实验等量的铁粉,再加入不同的液体试剂,5min后取上层清液,分别加入相同体积和浓度的铁氰化钾溶液 液体试剂 加人铁氰化钾溶液 1号试管 2mL.0.1mol•L-1AgNO3溶液 无蓝色沉淀 2号试管 ______ 蓝色沉淀 ①2号试管中所用的试剂为____。 ②资料显示:该温度下,0.1mol•L-1的AgNO3溶液可以将Fe氧化为Fe2+。但1号试管中未观察到蓝色沉淀的原因可能为____。 ③小组同学继续进行实验,证明了2号试管得出的结论正确。实验如下:取100mL0.1mol•L-1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pH=2),加入铁粉井搅拌,分别插入pH传感器和NO3-传感器(传感器可检测离子浓度),得到如图图示,其中pH传感器测得的图示为___(填“图甲”或“图乙”)。 ④实验测得2号试管中有NH4+生成,则2号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Ⅱ.探究Fe3+产生的原因 查阅资料可知,反应中溶液逐渐变棕黄色是因为Fe2+被Ag+氧化。小组同学设计不同实验方案对此进行验证。 (3)方案一;取出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有Ag。 (4)方案二:按图连接装置,一段时间后取出左侧烧杯溶液,加人KSCN溶液,溶液变F红。该实验现象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Fe2+可被Ag+氧化,理由为__。 28、(14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开发锂离子电池的科学家。TiS2、LiCoO2、LiFePO4、LiMnO2、Cu与磷的化合物等都是研究电池的常用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4+中存在__种不同能量的电子。 (2)你预测第一电离能:Cu__Zn(填“>”或“<”)。请说出你的理由:__。 (3)已知下列化合物的熔点: 化合物 AlF3 GaF3 AlCl3 熔点/℃ 1040 1000 194 表格中卤化物的熔点产生差异的原因是:___。 (4)直链多磷酸盐的阴离子有复杂的结构,焦磷酸根离子、三磷酸根离子结构如图: 这类磷酸根离子的化学式可用通式表示为___(用n代表P原子数)。 (5)钴蓝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该立方晶胞由4个Ⅰ型和4个Ⅱ型小立方体构成如图2,则钴蓝晶体的化学式为___。在晶体中,某些原子位于其它原子围成的空隙中,如图3中●原子就位于最近的4个原子围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在钴蓝晶体中,Al3+位于O2-形成的___空隙中。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钴蓝晶体的密度为___g·cm-3(列计算式即可,不必化简)。 29、(10分)我国科学家通过测量SiO2中26Al和16Be两种元素的比例确定“北京人”年龄,这种测量方法叫“铝铍测年法”,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Be的核外电子式___,Be所在的周期中,最外层有2个末成对电子的元素的符号有___、___。 (2)Al和Be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铝原子核外有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写出BeCl2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研究表明26Al可以衰变为26Mg。请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这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关系___。 (4)比较Al3+、S2﹣和Cl﹣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___;这3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写名称),Al2O3是离子化合物,而AlCl3是共价化合物。工业制铝时,电解Al2O3而不电解AlCl3的原因是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D 【解析】 A.聚丙烯的链节:,A错误; B.O的原子半径比C的原子半径小,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B错误; C.的名称:2—甲基戊烷,C错误; D.氯离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核电荷数为17,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D正确; 答案选D。 2、B 【解析】 因胃酸可与CO32−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使CO32−浓度降低,从而使平衡BaCO3(s)⇌Ba2+(aq)+CO32−(aq) 向溶解方向移动,则BaCO3溶于胃酸,而硫酸钡不溶于酸,结合溶度积解答该题。 【详解】 A.溶度积常数为离子浓度幂之积,BaCO3的溶度积常数表达式为Ksp(BaCO3)=c(Ba2+)·c(CO32-),故A错误; B.根据公式c=得,2%~5%的Na2SO4溶液中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3mol/L~0.33mol/L,用0.13mol/L~0.33mol/L的Na2SO4溶液给钡离子中毒患者洗胃,反应后c(Ba2+)=mol/L~mol/L,浓度很小,可起到解毒的作用,故B正确; C.c(Ba2+)=1.0×10−5 mol•L−1的溶液钡离子浓度很小,不会引起钡离子中毒,故C错误; D.因胃酸可与CO32−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使CO32−浓度降低,从而使平衡BaCO3(s)⇌Ba2+(aq)+CO32−(aq) 向溶解方向移动,使Ba2+浓度增大,Ba2+有毒,与Ksp大小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注意若溶液中某离子浓度c1.0×10−5 mol•L−1时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不会造成实际影响。 3、D 【解析】 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则X为第ⅥA族元素,Z为ⅦA族元素;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Y在Z的下一周期,则Y为Na元素,Z为F元素,X、Y同周期,则X为S元素, A.X、Y、Z分别为S、Na、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1、7,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X>Y,故A错误; B.常温下Na、S为固体,F2为气体,Na的熔点较低,但钠的沸点高于硫,顺序应为Na>S>F2,故B错误; C.Na+、F-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应为F->Na+,S2-电子层最多,离子半径最大,故离子半径S2->F->Na+,故C错误; D.X、Y、Z分别为S、Na、F,原子序数分别为16、11、9,则原子序数:X>Y>Z,故D正确。 答案选D。 4、A 【解析】 A. 20 g D2O物质的量,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18 g H2O物质的量,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故A正确; B. 亚硫酸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溶液中含有的H+数小于2NA,故B错误; C. 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故C错误; D.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逐渐变为稀盐酸,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反应停止,且盐酸易挥发则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3NA,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用22.4L‧mol−1时一定要注意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否为气体,二、是否为标准状况下。 5、A 【解析】 此操作中,将醋酸放入磁皿,投入氧化铅,微温使之溶化操作为溶解;放冷,即得醋酸铅结晶…清液放冷,即得纯净铅霜此操作为重结晶;以三层细纱布趁热滤去渣滓,此操作为过滤,未涉及萃取,答案为A。 6、D 【解析】 A. X的分子式为C12H14O3,故A错误; B. 羟基邻位碳上没有H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 C. 在Ni作催化剂的条件下,1 mol X最多只能与4 mol H2加成,故C错误; D. 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有机物X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正确。 答案选D。 7、D 【解析】 A. 反应开始前应该关闭d,打开e,通入一段时间的N2排出体系中的空气,防止氧气干扰实验,故A正确; B.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装置A中生成的黑色固体是MnO2,则A中反应可能为2H2O+3SO2+2MnO4—==3SO42—+2MnO2↓+4H+,故B正确; C. 洗气瓶A的出气管口的两个玻璃球泡可以消除可能存在的未破裂的气泡,故C正确; D. 实验中观察到B中红色褪去,C中变为浅棕色,说明NO、SO2没有完全被KMnO4吸收,故D错误; 答案选D。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实验探究,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物质性质的综合应用。 8、D 【解析】 A.棉花、木材的成分主要为纤维素,含C、H、O元素,故不选A; B.四氧化三铁为黑色,俗称磁性铁,用于油墨中,故不选B; C.树脂为合成高分子,为有机物加聚或缩聚反应的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故不选C; D.淀粉遇碘变蓝,而葡萄糖不能,故选D; 答案:D 9、B 【解析】 A.FeO是黑色固体,所以能形成黑色的烟,故A错误; B.Fe2O3是棕红色固体,俗称铁红,所以能形成棕红色的烟,故B正确; C.Fe粉是黑色的固体,所以能形成黑色的烟,故C错误; D.煤炭粉尘的颜色是黑色,所以能形成黑色的烟,故D错误。 答案选B。 10、B 【解析】 A、P4和甲烷空间结构都是正四面体,P4的空间结构是,1mol白磷中有6molP-P键,甲烷的空间结构为,1mol甲烷中4molC-H键,0.4NA共价键,当含有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0.4mol时,白磷的物质的量为0.4/6mol,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4/4mol,故A错误; B、无论是Na2O还是Na2O2,Na的化合价为+1价,1molNa都失去电子1mol,数目为NA,故B 正确; C、由Na2O2的电子式可知,1molNa2O2固体中含有离子总物质的量为3mol,个数为3NA,故C错误; D、题中未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OH-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答案选B。 11、D 【解析】 A. 电池工作时,Zn失电子是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项正确; B. 负极Zn失电子带正电,吸引溶液中阴离子,故向负极迁移,B项正确; C. 该电池放电过程中,负极Zn→Zn(OH)2,正极K2FeO4→KOH+Fe2O3,总反应为3Zn+2K2FeO4+5H2O=3Zn(OH)2+4KOH+Fe2O3,KOH溶液浓度增大,C项正确。 D. 碱性溶液中,电极反应式不应出现H+,D项错误。 本题选D。 12、A 【解析】 A. Ca(ClO)2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再受热分解会产生氧气,A项正确; B.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已知,铜与稀硫酸不反应,B项错误; C. 铜与氯化铁反应时生成氯化亚铁与氯化铜,不能得到铁单质,C项错误; D. 二氧化硅不与水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A。 13、B 【解析】 醋酸是弱酸,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重视外因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详解】 A. 稀盐酸和稀醋酸溶液中的OH-均来自水的电离,两溶液pH相等,则H+、OH-浓度分别相等,即水电离的:盐酸=醋酸,A项错误; B. 两溶液分别满足电荷守恒关系c(H+)=c(OH-)+c(Cl-)、c(H+)=c(OH-)+c(CH3COO-),两溶液的pH相等,c(H+)和 c(OH-)的也相等,则c(Cl-)=c(CH3COO-),B项正确; C. 稀盐酸和稀醋酸等体积、等pH,则H+等物质的量,与足量的金属锌反应时促进醋酸电离出更多H+,生成更多氢气,故生成氢气量:盐酸<醋酸,C项错误; D. 稀释过程中,醋酸电离平衡右移。分别用水稀释相同倍数后,醋酸溶液中H+浓度较大,pH较小,则溶液的pH:盐酸>醋酸,D项错误。 本题选B。 14、C 【解析】 A. 含有C. H、O元素且含有苯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不属于芳香烃,故A错误; B. 不含酚羟基,所以不能和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B错误; C. 含有碳碳双键且连接苯环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所以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 D. 含有3个酯基,所以1 mol M完全水解生成3mol醇,故D错误; 故选:C。 该物质中含有酯基、氨基、苯环、碳碳双键,具有酯、胺、苯、烯烃的性质,能发生水解反应、中和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加聚反应等,据此分析解答. 15、B 【解析】 A. 标准状况下,二氯甲烷是油状液体,标准状况下22.4 L二氯甲烷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故A错误; B. SO2和O2生成SO3的反应可逆,2 mol SO2和1 mol 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数大于2NA,故B正确; C.石墨中每个碳原子参与形成三条共价键,即每个碳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的个数=3×=1.5,含4.8 g碳元素的石墨晶体中,含有碳原子是0.4 mol,共价键是0.4 mol×1.5=0.6 mol,故C错误; D. 2 mL 0.5 mol/L 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取Fe(OH)3胶体,胶体粒子为氢氧化铁的集合体,所得胶粒数目小于0.001NA,故D错误; 答案选B。 16、B 【解析】 A. 25 ℃时,当即 时,pH=7.4,H2CO3的一级电离Ka1(H2CO3)=1.0×10-6.4,故A正确; B. 根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 M点溶液中:c(H+)+ c(H2CO3)=c(Cl-) +c(CO32-) +c(OH-),故B错误; C. 25 ℃时,HCO3-+H2OH2CO3+OH-的Kh=1.0×10-7.6,故C正确; D. ,图中M点pH=9,,所以a=2.6,故D正确; 选B。 17、B 【解析】 A.H2S可与硫酸铜反应生成CuS沉淀,可用于除杂,故A正确; B.加新制生石灰,生成氢氧化钙,中和乙酸,故B错误; C.甲苯可被氧化生成苯甲酸,再加NaOH溶液,生成溶于水的苯甲酸钠,分液后可除杂,故C正确; D.Fe3+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加MgO促进Fe3+的水解,使Fe3+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过滤除去,且不引入新杂质,故D正确; 答案选B。 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更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 18、B 【解析】 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详解】 A.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一直不变,不能判定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Y 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说明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 C.3v(X)=4v(Z)未体现正与逆的关系,不能判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当体系达平衡状态时,c(X):c(Y):c(Z)可能为4:2:3,也可能不是4:2:3,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不能判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B。 19、D 【解析】 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满足CnH2n,根据相对分子量为56可得:14n=56,n=4,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4H8,可能为丁烯或环丁烷、甲基环丙烷,若为丁烯,则丁烯的碳链异构的同分异构体为:①CH3CH2CH=CH2、②CH3CH=CHCH3、③(CH3)2C=CH2,其中①和③不存在顺反异构,②存在顺反异构,所以属于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总共有4种;还有可能为环丁烷或者甲基环丙烷,所以分子式为C4H8的同分异构体总共有6种。 故选:D。 完全燃烧时产生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则该烃中C、H原子个数之比为1:2,设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nH2n,则14n=56,解得n=4,再根据分子式为C4H8的碳链异构及顺反异构确定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20、B 【解析】 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来看,Ca和O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其中CaH2中H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被氧化,作还原剂;H2O中H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作氧化剂;氢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答案选B。 21、A 【解析】 A.泡沫灭火器中加入的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两者混合时发生盐的双水解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该泡沫喷出CO2进行灭火。但是,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中一定含水,形成电解质溶液,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会导致触电或电器短路,因此泡沫灭火器不适用于电器灭火,A错误; B.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由于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较高时,会因为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一般应该冷藏保存,B正确; C.油性漆是指用有机物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水性漆是指用水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使用水性漆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挥发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C正确; D.电热水器内胆连接一个镁棒,就形成了原电池,因为镁棒比较活泼,Mg棒作原电池的负极,从而对正极的热水器内胆(多为不锈钢或铜制)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22、B 【解析】 ①2H2(g)+O2(g)=2H2O(l) ΔH1=-572kJ/mol ②C(s)+O2(g)=CO2(g) ΔH2=-393.5kJ/mol ③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3=-1367kJ/mol 根据盖斯定律 ②×2+①×-③得2C(s)+3H2(g)+O2(g)=C2H5OH(l),ΔH=-278kJ/mol,故选B。 根据盖斯定律,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历程无关;在用盖斯定律计算时,要准确找到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它们的系数,这样有助于准确的对已知方程进行处理。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 CH3CH2CHO+2Ag(NH3)2OHCH3CH2COONH4+ 2Ag↓+3NH3+ H2O 【解析】 由信息可知,A反应生成B为醇,E为醛,由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则B为CH3CH2CH2OH,B→C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所以C为CH3CH2CHO,C→D为银镜反应,则D为CH3CH2COONH4; 由B、E及A的分子式可知,烃基烯基醚A结构简式为;有机物E为:;由E转化为对甲基苯乙炔(),先发生-CHO的加成,再发生醇的消去反应,然后与溴发生加成引入两个溴原子,最后发生卤代烃在NaOH醇溶液中的消去反应生成C≡C,然后结合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来解答。 【详解】 43.结合以上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 1.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CHO+2Ag(NH3)2OHCH3CH2COONH4+ 2Ag↓+3NH3+ H2O; 故答案为:CH3CH2CHO+2Ag(NH3)2OHCH3CH2COONH4+ 2Ag↓+3NH3+ H2O; 2.分子式和有机物F相同,①光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属于酚类;②光照时与氯气反应所得的一氯取代产物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说明Cl直接相连的C原子的邻位C上没有H原子,③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要求结构具有一定的对称性,满足这三个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可以有:; 故答案是:; 46.由合成可以将醛基先与H2加成得到醇,再进行醇的消去引进碳碳双键,再与Br2进行加成,最后再进行一次卤代烃的消去就可以得到目标产物了。具体流程为: ; 故答案为:。 24、光照 O2、Cu,加热 羧基 氧化 防止氨基被氧化(羧基不易被氧化,氨基容易被氧化) +HNO3(浓)+H2O 、 【解析】 分子式为芳香烃C7H8的不饱和度为:=4,则该芳香烃为甲苯();甲苯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生成A,则A为;A生成B,且B能发生催化氧化,则B为、C为、D为、E为;发生硝化反应生成F,F通过题目提示的反应原理生成,以此解答。 【详解】 (1)甲苯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生成A,反应条件是光照;B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条件是O2、Cu,加热; (2)由分析可知E为,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F是,②的方程式为:,该反应是氧化反应;苯胺易被氧化,所以②和③先后顺序不能颠倒,以免氨基被氧化(羧基不易被氧化,氨基容易被氧化); (3)发生硝化反应生成F,方程式为:+HNO3(浓)+H2O; (4)含有1个醛基和2个羟基且苯环上只有2种一氯取代物的芳香族化合物应该是对称的结构,苯环上必须有3个取代基,可能的结构有、; (5)由分析可知A为,通过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生成,用Cl2加成生成,再进行一步取代反应即可,整个合成路线为:。 25、C H Cl2+2NaOH=NaCl+NaClO+H2O 取少量的“纯净水”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纯净水”是自来水 AgNO3十HCl=AgCl↓+HNO3 氯水中的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次氯酸将有色物质漂白 取“红色褪去”溶液1~2mL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若红色恢复,则是由氯水的酸性所致;否则是由次氯酸的漂白性所致 【解析】 (1)在实验室中,通常用二氧化锰固体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氯气,因此需要加热;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且有毒的气体,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因此选择H;故答案为:C;H; (2)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l2+2NaOH=NaCl+NaClO+H2O; (3)假冒“纯净水”中有盐酸和次氯酸,可以用硝酸银溶液检验,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故答案为:取少量的“纯净水”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