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职业病事故案例分析(share).ppt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1894197 上传时间:2025-08-19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7.74MB 下载积分:1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事故案例分析(share).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职业病事故案例分析(share).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事故案例分析,可编辑,危机与应对,1996,年,8,月深圳辉开电子厂发现,76,名工人双下肢无力,部分工人不会走路,原因是该厂使用白电油作清洁剂,这种清洁剂含有大量正己烷。,中央电视台首次专题报道,拉开了广东职业卫生坎坷艰难岁月的序幕,此后,各种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接踵曝光,如贵州单晶硅厂矽肺、张海超开胸验肺、广州宏大、深圳尘肺工人集体上访、建联公司事件等,我市的先进、超霸镉增高事件,力奇宝石厂矽肺事件,吉隆鞋厂亚急性二氯乙烷中毒事件等,2010,年以来,涉及职业病纠纷增加,提出诊断增加,确诊病例增加。,可编辑,演义,谴责无良老板,感谢健康卫士,企业逃避责任,政府出手维权,部门管理缺位,群集政府诉求,怀疑官商勾结,求助媒体律师,挑战技术权威,求助境外压力,不满法律体系,自残寻究真理,社会舆论强烈,追究官员责任,可编辑,4,可编辑,5,可编辑,6,可编辑,7,可编辑,8,可编辑,9,可编辑,10,可编辑,11,可编辑,12,可编辑,13,可编辑,14,可编辑,15,可编辑,16,可编辑,17,可编辑,18,可编辑,案例一:张海超尘肺诊断事件,2004,年,6,月 在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从事杂工、开压力机等有海工种,2007,年,8,月 开始出现咳嗽、胸闷等症状,一直以感冒治疗,2007,年,10,月 症状加重,离职,到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拍胸片检查,显示双肺阴影,但不能确诊病情,2009,年,1,月 到北京协和医院、中国煤炭总医院等诊治,均诊断为,“,有尘肺,”,可编辑,张海超尘肺诊断事件(续),2009,年,2,月 到处申请求助,2009,年,5,月 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诊断为,“,无尘肺,0,期(医学观察)合并肺结核,”,2009,年,6,月,1,日 张海超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至,6,月,22,日进行开胸手术,2009,年,7,月,11,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了此事,2009,年,7,月,26,日卫生部派出督导组,之后郑州市职防所进行复诊,诊断为三期矽肺,当天出具了职业病诊断证明书,2009,年,07,月,15,日,燕赵都市报,开胸验肺:职业病维权的羞辱,2009,年,07,月,18,日,新华网评,“,开胸验肺,”,开出三大硬伤,2009,年,7,月,24,日,新华网评,:,“,开胸验肺,”,事件应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2009,年,7,月,28,日,新华网评,:不是开胸验肺的张海超不讲道理,2009,年,7,月,29,日南方都市报:,“,开胸验肺,”,的官方结果能带来普遍正义吗?矽肺病人的维权迷宫(海丰),2009,年,07,月,29,日,中国青年报,:杨于泽:反思开胸验肺取消职业病鉴定特权,可编辑,张海超尘肺诊断事件(续),处理结果,新密市卫生局副局长被撤职,郑州市职防所,3,名医师被撤消诊断资格,郑州市职防所主管业务领导被责成追究责任,企业付出巨额赔偿,声誉扫地,张海超成为农民工维权知名人士,全国各地以往因各种原因没有诊断为职业病的病例,包括诊断为,“,医学观察,”,的劳动者,特别是诊断为,“,无尘肺,0,期,”,的,在目前严重的信任危机、社会媒体推波助澜下,可能出现一些过激行为我省首当其冲的有汕尾、深圳、广州、佛山等地市,我市的博罗、龙门的一些水泥厂、采石场、宝石加工作坊,惠东的鞋厂等,均存在严重的职业危害问题。,影 响,可编辑,案例二:深圳尘肺病人诉求,广州宏大事件法院一审判决后第,3,天(,2009,年,5,月),分期、分批,有计划,有预谋,“,还我健康,给我生活,”,境外媒体介入采访,准备报道,市政府组织处理,维稳办牵头,公安、卫生(职防院)等第一线,要诊断,直接职业病防治院体检,要钱,按深圳的标准赔偿,苗头,直指深圳市政府行政不作为,手段,拒绝走合法渠道,三个群体,张家界、吉首、耒阳,全部人员安排诊断、治疗,按照诊断结果,1,、,2,、,3,级分别给予,10,多万至,30,多万不等的赔偿,以红十字会的名义予以赔付,处理结果,案例三:广州宏大事件,共有三大批工人以得尘肺病要求赔偿,2005,年至,2006,年共有,200,多人,2007,至,2008,年近,100,人,曾在宏大工作过,从上世纪,90,年代至,2005,年(工人自述),均为湖南耒阳人,均为外包公司临时聘请的工人,没有记录的资料,前二批经政府协调以调解解决,诊断,88,人,共赔付约,400,万(律师费,30%,),最后一批宏大公司坚决走法律程序,先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在由法院审判,工程承包给不具法人资格的个人签定的合同没有列明职业病防护管理及责任公司支付承包款后没有尽管理的责任出事过工头转而煽动工人向公司要求赔偿开始想赔点钱了结,工人拿了钱后回家乡宣传,带来更多的工人,提出更高赔偿企业没有工人名单或工作记录等书面证据律师利益驱使,教 训,可编辑,案例四:生产线中毒,“,私了,”,后反悔,深圳特区报,2008.6.10,案情经过,2000,年,9,月底,宝安某玩具厂接到一批手摇铃玩具加工订单,加工费,10,多万元,安排,14,名女工用,ABS514,粘合。,10,月,10,日,有,13,名女工出现头痛、头晕、呕吐,其中,2,人神志不清、抽搐,被诊断为职业性二氯乙烷中毒。,经治疗,有,12,人完全康复,另,1,人,(,黄某,),昏迷,15,天后才救醒。,2001,年,2,月,14,日,黄某被转到广东省中毒急救中心住院治疗至,2004,年,6,月,4,日出院,出院证明治疗结果为好转。,中毒患者黄某出现意识障碍、抽搐、昏迷,可编辑,粘合现场,后续情况(一),黄某医疗期间的医疗费用,27.6,万元及伙食费,1.5,万元约,29,万元,全部由该玩具厂支付。,2004,年,4,月开始,黄某家属会同省妇联法律服务中心的律师分别到劳动保障部门询问工伤认定事宜。,社保局工作人员认为:黄某的职业病诊断书是,2000,年,12,月,1,日开具的,早就过了工伤认定的时效,只能通过协商解决。,可编辑,2004,年,6,月,3,日,由黄某父亲、妹妹及其委托律师与玩具厂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了,协议书,。,协议书,称:黄某为职业性二氯乙烷中毒住院治疗,现已治疗终结。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甲方,(,即某玩具厂,),补偿乙方,(,即黄某,),各种工伤补偿共计人民币,19,万元整。,、甲方另付乙方交通费用,2000,元整。,本协议生效后,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都不得就此事再向对方提出任何要求。,该协议书由黄某父亲及其委托代理律师签名,并加盖了省妇联法律服务中心和某玩具厂印章。,次日,黄某于办理出院手续,。,后续情况(二),2004,年,7,月,黄某再次申请工伤认定,劳动部门于同年,8,月,9,日作出了,工伤认定书,,认定黄某属因工受伤。,2004,年,10,月,19,日,黄某经深圳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评定为:三级伤残,且需二级护理。,2004,年,11,月,30,日,黄某向宝安区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该劳动仲裁部门于,2005,年,1,月,10,日作出了仲裁裁决书:驳回申诉人,(,黄某,),全部申诉的请求,仲裁受理费,20,元及处理费,5646,元,由申诉人承担。,后续情况(三),可编辑,后续情况(四),黄某不服裁决,,2005,年,1,月,24,日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某玩具厂支付黄某某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万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2,万元,,一次性伤残津贴,14.5,万元,,护理费,14.1,万元,,工伤停工留职期间工资,6,万元,,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2.7,万元,,住院期间护理费,6.6,万元,,因工伤治疗所支出的交通费,3273,元,共计,49.5,万元,减除被告已支付的,10,万元,还应支付黄某,39.5,万元。,可编辑,后续情况(五),【,裁判结果,】,二审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和,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六条、二十七条的规定,判决:,一、被上诉人某玩具厂支付上诉人黄某某各项工伤待遇共计人民币,40.4,万元,减除被告已支付的,10,万元,还应支付黄某某共,30.4,万元;,二、驳回上诉人黄某某的其他上诉请求;二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50,元,由某玩具厂承担。,可编辑,【,裁判理由,】,未办工伤保险有过错,,“,私了,”,协议显失公平。,此案经过一、二审法院审理,各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问题,主要是:上诉人黄某某的父亲和妹妹及其委托律师于,2004,年,6,月,3,日,与上诉人某玩具厂签订的,协议书,是否有效。,法院认为:用人单位有为员工办理工伤保险的义务,现上诉人黄某发生职业病,应由某玩具厂承担其享有的工伤保险待遇,尽管上诉人黄某与某玩具厂签署的协议书声明协议生效后,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都不得就此事再向对方提出任何要求,但协议数额与上诉人黄某依法应得赔偿数额相差较大,该协议显失公平;上诉人黄某有权申请撤销、申请仲裁、要求相应的各项待遇,可视为其申请撤销该协议,故上诉人黄某要求按法律规定计付其工伤待遇,合法有据,,法院予以支持。,可编辑,【,教训,】,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工伤保险,违反了法定义务,应当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劳动者在发生工伤或患职业病后,应及时申请工伤认定,.,我国现行民事法律制度中,对人身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规定为一年。参照这一规定,工伤保险法规规定,工伤职工或者家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贸然使用成分和毒性不明的化学品非常危险。,可编辑,含有二氯乙烷的粘合剂,金虎牌,3435,胶,32,可编辑,33,可编辑,二氯乙烷常识,属高毒类溶剂;,大量吸入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精神错乱等,“,脑病,”,表现;,严重者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中毒早期类似,“,重感冒,”,,易被误诊;,近几年在我市惠东已造成多名鞋厂工人中毒,并有死亡病例;,防护要点:特别强调作业场所要通风,尽量改用低毒性的替用品;早发现,早处理,。,可编辑,案例五:连续加班致中毒猝死,2003,年,1,月某电镀厂,1,名员工因三氯乙烯中毒死亡;,该名工人入厂不足,1,个月,从事三氯乙烯清洗作业,连续加班一周后(每天工作,14,小时),突然死亡;,后经解剖和诊断,被确诊为三氯乙烯化学源性猝死;,死者有,2,个小孩和,1,位,60,多岁的父亲需要抚养;,社保部门首期支付其家属抚恤金,11.9,万元,另外每月再支付,1081,元;,本次事件历时,9,个多月,给厂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长时间加班加点会使职业中毒风险加大,应尽量减少接触毒物的时间;,购买工伤保险可减少事故损失。,教训,可编辑,清洗表壳、表链某电镀厂,36,可编辑,待清洗的表链某电镀厂,37,可编辑,事故后改用水性清洗剂某电镀厂,38,可编辑,案例六:侥幸付出代价,2003,年,79,月某五金制品厂为赶进度,将三氯乙烯清洗工序从清洗房移到冲压车间,从原来只有,4,人接触增加到,100,人接触,导致该车间,4,名女工中毒。,其中,1,名女工在治疗过程中坠楼身亡;,厂方支付医药费,30,多万元;,赔偿死者家属,6,万多元;,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受到行政处罚,10,万元。,可编辑,教训,该厂以前已派人参加过职业病防护知识培训,基本能按照,“,预防三氯乙烯职业中毒指南,”,的要求落实隔离等措施;,多年来一直未发生中毒事故,管理人员以为卫生监督部门在小题大作,为赶进度不再严格遵守,终于付出代价。,预防职业病事故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可编辑,三氯乙烯所致皮炎,全身多处糜烂(某五金厂),41,可编辑,三氯乙烯手工浸油场所(某五金厂),42,可编辑,冲压车间油压作业(某五金厂),43,可编辑,增加的临时浸油场所(某五金厂),44,可编辑,案例七:一宗中毒事故导致企业破产,2002,年,6,月东莞安加鞋厂正己烷中毒事件,省妇联出面追寻已离厂的,40,名可疑中毒女工,确诊,12,例中毒,厂方预付医药费,100,万元;,赞助省妇联,20,万元;,被省卫生厅罚款,18,万元;,南方都市报,、,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等媒体连续,10,多天跟踪报道。,事件引起中央和省有关部门领导的关注。,社会反响极大,工厂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事故半年后这家,2000,多人的工厂因接不到订单而破产。,可编辑,安加事件的教训,媒体可以把事件放大,普通中毒事件可以演变成政治事件;,一起职业中毒事故可以搞垮一个大企业;,保护劳动者健康也是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可编辑,媒体镜头下的,安佳鞋厂中毒事件,47,可编辑,2001,年深圳福永某电工公司在空调车间使用白电油导致,36,名女工慢性正己烷中毒:,中毒女工出现手脚麻木、行走困难,;,治疗期达,1,年多,;,仅医药费就支出,140,多万元(不包住院费),每月每人需付,1200,多元的工资;,南方都市报,连续,4,天跟踪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案例八:通风不良导致集体中毒,可编辑,教训,1,、管理人员和作业工人对白电油毒性缺乏认识;,2,、毒物浓度不超标也可致慢性中毒(空调环境通风不良,长时间接触有蓄积作用的毒物);,3,、无特殊气味的化学品更容易使人麻痹大意,要警惕白电油的慢性毒性和群体发病特性。,可编辑,正己烷中毒现场:空调环境、通风不良;,使用的纱布口罩没有防毒效果。,50,可编辑,正己烷集体中毒、集体住院的员工,51,可编辑,集体作业:使用白电油擦拭,CD,盒,52,可编辑,正己烷中毒常识,正己烷为无色易挥发液体,无明显刺激性气味。,具有高挥发性、高脂溶性和蓄积作用,往往会造成集体性严重中毒事件。,2010,年底至,2011,年初苹果制造商,“,建联公司正己烷中毒,”,事件,中毒近,100,人。,正己烷是一类高危险的溶剂,应引起高度警惕。,可编辑,接触机会,“,白电油,”,(代号,NH,)主要成分为正己烷。,常用于印刷、电子等行业的,清洗,工作,如清洗印刷机械、液晶显示器、手表表面等,。,可编辑,55,可编辑,104,名员工同时使用白电油,56,可编辑,57,可编辑,白电油擦拭方式,58,可编辑,59,可编辑,60,可编辑,61,可编辑,62,可编辑,63,可编辑,防护要点,特别强调作业场所要有良好通风;,不要在空调环境下使用白电油;,可用毒性更低的溶剂如异丙醇,(IPA),或异丁醇来替用;,做好就业前体检和上岗后定期体检工作,及早发现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性损害,及时调离;,使用防毒口罩。,可编辑,高毒作业应在抽风柜中进行,65,可编辑,注意个人防护,66,可编辑,案例九:某印刷厂苯中毒,2006,年,5,月,某印刷企业过油磨光车间,3,名工人被发现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这,3,名工人工作中接触天拿水、磨光油、磨吸油;,经检测,天拿水中含苯,95.2,,工人作业岗位空气中苯浓度超标,250,倍;,3,名工人住院,8,个月,医药费等费用近,40,万元。,教训,使用化学品(特别是有机溶剂)前一定要弄清其化学成分,了解其毒性,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可编辑,导致苯中毒的过油岗位,68,可编辑,使用含苯的天那水,69,可编辑,预防有机溶剂职业中毒的原则,成分:,必须了解所用化学品的成分及其职业病危害特性,可向供应商索取所用化学品的中文说明书或者,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通风:,使用有机溶剂的作业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作业时抽风排毒设备应保持正常运转;,隔离,:有毒有害工种要与无毒无害工种隔离,避免有毒气体扩散影响到其他作业工人;,代替,:改用无毒或毒性更低的清洗剂;,可编辑,预防有机溶剂职业中毒的原则(续),防护:,注意戴防护手套和防毒口罩,防止吸入和皮肤污染,禁用有机溶剂洗手;,卫生:,不在工作场所休息、进食,吸烟;,规程:,应严格遵守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加班:,适当控制工作时间,少加班或不加班,减少接触时间;,体检:,做好就业前、在岗及离岗职业性体检,及早发现职业禁忌证或职业性损害。,保险,:,以防万一,.,可编辑,案例十:佛山矽肺病引发大罢工,2005,年,3,月,15-17,日佛山一家首饰厂因 矽肺病问题,引发了集体罢工,,3000,多名工人集体上路,高速公路收费站一度瘫痪,当地出动几百名警察控制现场。,随后该厂将接触粉尘员工,1360,人送往佛山和广州两地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体检,,76,人异常,已确诊职业性尘肺,52,例。,这个事件在社会上影响很大。,教训,职业病事故处理不好,往往会引发成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可编辑,尘肺病常识,在我国,尘肺是危害工人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2000,年全国累计尘肺病人达,55,万人,其中已死亡,13,万人;,每年仍以,1.52,万例的速度增长;,我市已确诊矽肺,10,多例,主要发生在宝石、采石行业;,一旦患上尘肺,即使脱离粉尘环境,病情仍可继续发展,日益严重。,可编辑,防护要点,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治疗尘肺。,尘肺完全可以预防:,密闭尘源、,湿式作业、,口罩防护,,职业体检。,可编辑,宝石行业粉尘危害严重,防护不慎会得尘肺病,75,可编辑,无防尘设施,存在事故隐患,76,可编辑,改造后,合格的防尘设施,77,可编辑,案例十一:惠州镉中毒事件,2004,年,惠州超霸、先进电池有限公司员工先后被发现尿镉超标:,有,177,人被确认为观察对象;,2,人被诊断为慢性镉中毒。,索赔系列案,2004,年,10,月,14,日,,65,名被确认为尿镉超标的员工向惠州市中级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他们曾供职的惠州超霸电池有限公司、惠州先进电池有限公司赔偿镉感染造成的损失;,2005,年,16,名在职员工和,1,名离职员工将深圳捷霸电池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提出每人,25,万元的索赔请求;,该案被中国管理联盟评为,2005,年度十大劳动争议案件;,每年都有发酵。,镉中毒事件教训,该厂以前员工体检未做尿镉项目,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员工体检应有针对性,否则,则失去体检的意义。,镉中毒事故有群体发病的特点,因涉及人数多,往往会演变成社会问题,应引起高度警惕。,可编辑,镉中毒常识,接触机会,镉金属冶炼、回收、精炼;,镉及其化合物应用:制造镍镉电池、光电池、焊料、塑料稳定剂、及半导体元件等。,吸收,镉的烟雾和灰尘可经呼吸道吸入。,镉的排出速度很慢,人肾皮质镉的生物学半衰期是,10,30,年,可编辑,预防重点,预防粉尘和烟尘吸入。,使用镉的工序应有良好的密闭装置,做好防尘措施,接尘工人应戴防尘口罩。,在焊接和切割镉金属及产生氧化镉烟雾的场所,需要加强局部通风和个人防护(戴防毒面具)。,接触镉工人应定期进行体检,尿镉、尿,2-,微球蛋白含量、血尿常规等为必检项目。,可编辑,案例十二:一起六氟化硫中毒事故,2005,年,4,月,8,日晚,6,时左右;,某电子公司,1,名工程师在维修机械时因,1,个零件掉落到电子加速器的气罐里;,该工程师下去检零件时立即昏倒,没有上来,正在值班的保安班长得知后下去救人也没有再上来;,2,人被救上来时已死亡。,气罐,2.3,米高,罐口直径约,1,米,罐壁有梯子可下到罐底;,气罐装满,六氟化硫,(,SF6,)绝缘气体;,SF6,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无毒的非燃烧性气体,密度约为空气的,5,倍。,事故原因:气罐内缺氧致窒息死亡,可编辑,教训,1,、要时刻警惕极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2,、了解危险因素可能造成的伤害与预防措施;,3,、危险场所要设置警示标识。,可编辑,案例十三:井下二氧化碳中毒事故,1,人落井,5,人救,,6,人全丧命,事发东莞长安一片菜地的水井;,2006,年,5,月,27,日晚,8,时左右,,1,名来自化州的菜农在井旁放置水泵,不慎掉进井里;,5,名亲戚先后下井救人不幸遇难;,教训:,救人者应有自救意识,不可鲁莽行事。,可编辑,南方都市报的报道,84,可编辑,85,可编辑,局限空间存在的危险,局限空间:低洼封闭,/,半封闭场所,发酵池、咸菜池、反应锅、地窖、水井、化粪池等。,存在危险:,1,、缺,O2,(如高浓度,CO,2,、六氟化硫等),2,、有毒气体(硫化氢等),可编辑,预防井下,CO2,中毒安全措施,A,、严守操作规程,不可麻痹大意;,B,、抽风换气;,C,、烛火试验;,D,、安全绳及监护人在场。,可编辑,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