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三亚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
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 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
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 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
2.如图表示一种生活在玫瑰上的蓟马(一类昆虫)种群数量的年度和季度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蓟马的种群密度
B.图中1936~1937年的环境容纳量最小
C.在1937~1938年的生长季节蓟马的种群数量迅速增加
D.蓟马种群数量呈周期性波动
3.有关细胞中有机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B.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可折叠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C.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成分并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凡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4.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热量的散出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等
B.正常情况下,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有变化,但一般不会超过 1 摄氏度
C.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若某人体温长时间维持在 38 摄氏度,则此段时间内产热大于散热
5.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EG是促细胞融合剂,可直接诱导植物细胞融合
B.用原生质体制备人工种子,要防止细胞破裂
C.骨髓瘤细胞经免疫处理,可直接获得单克隆抗体
D.核移植克隆的动物,其线粒体DNA来自供卵母体
6.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氨基酸的空间结构和种类决定了蛋白质功能
B.在小麦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的种类有6种
C.质量相同的糖原和脂肪完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不同的
D.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7.有关细胞化学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和ATP分子中均含有C、H、O、N、P五种元素
B.蛋白质分子中都含有结构式为(-CO-NH-)的肽键
C.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
D.细胞中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8.(10分)下列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与DNA复制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活的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DNA混合后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一种基因重组
B.活的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DNA混合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只长出S型菌菌落
C.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在不含32P的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1/4
D.含有3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其中一条链上A+T =35%,该DNA片段在第3次复制时,需要78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二、非选择题
9.(10分)某 XY 型性别决定动物皮毛的黑色对白色为显性,相关等位基因用 A、a 表示,但是 当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B、b)中的 B 存在时,含 A 基因的个体表现为白色。现取白色纯合 品种的两只该动物甲和乙交配,得 F1, F1 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 F2,结果如表。
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 A、a 与 B、b 的基因座位 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亲本乙的基因型为 _____ ,F1 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为_____。写出甲乙杂交产生 F1 的遗传图解 __________ 。
(3)F2 雌性个体中杂合子有 _____________种基因型。令 F2 中的白色雌性个体与黑色雄性个体随机交配,生出白色雌性纯合子的概率为 __________ 。
10.(14分)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定出来。请回答:
(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________,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_______和_______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______和_______溶液。
(2)用_____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4分)西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二倍体西瓜(2N=22)。现用二倍体西瓜培育三倍体西瓜植株,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二倍体西瓜幼苗形成四倍体植株,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的_______(填部位)。四倍体西瓜幼苗做母本时,_________(选填“需要”、“不需要”)对其进行去雄处理。四倍体西瓜的基因组测序,需测定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全部_________________。
(2)取图中二倍体西瓜的体细胞与它的单核花粉进行融合也可培育出三倍体西瓜,这项技术需用______处理细胞壁,以便两植物细胞融合,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的结构特点,验证该特点可利用两种不同颜色的________标记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
12.在寒冷的冬天,很多人选择晨跑来锻炼身体。请回答晨跑过程中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晨跑者往往穿着较少的衣物,在跑步前,皮肤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位于_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一方面使位于皮肤的_______,汗腺分泌减少以减少散热,另一方面通过相关调节使机体产热增加。
(2)跑步过程中,晨跑者不再感觉到寒冷,反而会感到很热,此时机体的热量来源主要是_______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晨跑者跑步过程中会大量出汗,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3)若晨跑者跑步之前不吃早饭,跑步时又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使得跑步者血糖浓度降低,这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_________增加,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浓度保持正常水平。
(4)跑步结束初期,晨跑者的呼吸、心跳等并没有立即恢复正常水平,原因是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具有______的特点。
(5)某人在跑步结束后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抽血化验,针刺时并没有缩手,这是因为位于________的高级神经中枢对缩手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进行了控制,这体现了神经系统的_______调节。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C
【解析】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溶酶体含有多种消化酶。
【详解】
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基因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A正确;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二、三阶段的场所,会发生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B正确;
C、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转运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
D、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降解衰老病变的细胞组分或外来病原体,D正确。
故选C。
2、A
【解析】
生活在玫瑰上的蓟马,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错误;1936~1937年,种群数量低,环境容纳量最小,B正确;在1937~1938年的生长季节,蓟马的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种群数量迅速增加,C正确;由图可知,蓟马种群数量呈周期性波动,D正确。
【点睛】本题以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为情境进行考查。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与种群数量变化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更主要的是①理解曲线横纵坐标的含义、分析对比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各点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②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释曲线各区段的含义,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3、A
【解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详解】
蔗糖没有还原性,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A错误;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可加工折叠成不同的空间结构,形成不同的蛋白质,B正确;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成分并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正确;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D正确。故选A。
本题考查蛋白质、脂质、核酸和还原性糖鉴定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D
【解析】
人体体温调节:
(1)机理:产热═散热;
(2)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3)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措施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详解】
A、人体主要通过汗腺分泌、血管舒张等增加散热,A正确;
B、正常情况下,同一个人的体温在37度左右,一日内有变化,但一般不会超过1摄氏度,B正确;
C、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即呼吸作用,C正确;
D、若某人体温长时间维持在38摄氏度,则此段时间内产热=散热,D错误。
故选D。
5、D
【解析】
A、PEG是促细胞融合剂,但是不能直接诱导植物细胞融合,植物细胞需要先去除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才能融合,A错误;
B、制备人工种子,需要用完整植物细胞,借助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实现,不需用原生质体,B错误;
C、能产生抗体的是浆细胞,骨髓瘤细胞不能产生抗体,C错误;
D、核移植克隆的动物,需要供核一方和供质一方(一般用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细胞的细胞质),其线粒体DNA来自供卵母体,D正确。
故选D。
6、A
【解析】
1、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以及空间结构不同。
2、DNA的碱基是A、T、C、G,则脱氧核苷酸是4种;RNA的碱基是A、U、C、G,则核糖核苷酸是4种。
3、脂肪与糖类的元素组成相同,都只含C、H、O三种元素,但脂肪中氧的含量低于糖类,氢的含量高于糖类,故氧化分解时脂肪耗O2多,释放能量多。
【详解】
A、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决定蛋白质功能,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以及空间结构不同,A错误;
B、小麦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其中A、G、T构成3种脱氧核苷酸,A、G、U构成3种核糖核苷酸,则构成的核苷酸种类有6种,B正确;
C、脂肪和糖原都是由C、H、O组成,但脂肪中氧的含量低于糖类,氢的含量高于糖类,故氧化分解时脂肪耗O2多,释放能量多,C正确;
D、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可能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不同,D正确。
故选A。
7、C
【解析】
1、糖原、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
2、脂肪是动植物细胞的良好的储能物质,是由甘油和脂肪酸形成的。
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
4、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详解】
A、DNA和ATP分子中含有C、H、O、N、P五种元素,A正确;
B、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故蛋白质分子中都含有结构式为(-CO-NH-)的肽键
B正确;
C、核酸不是人体细胞中的能源物质,C错误;
D、葡萄糖是多聚体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D正确;
故选C。
8、B
【解析】
将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其后代有R型细菌和少量S型细菌,说明有少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这是由于S型细菌遗传物质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基因组中进行表达的结果,这属于基因重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产生8个噬菌体,由于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总数为2个;某DNA片段有3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比例为35%,则整个DNA分子中A+T的比例也为35%,进而可推知C=G=195,则第三次复制该DNA片段时,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195×4=780个。
【详解】
A. 活的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DNA混合后转化为S型细菌,本质上是基因重组,A正确;
B. 将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其后代有R型细菌和S型细菌,B错误;
C.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在不含32P的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2/2n即1/4,C正确;
D. 含有3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其中一条链上A+T =35%,则推知C=195,该DNA片段在第3次复制时,需要78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正确。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生物生理过程中一些计算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过程,掌握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并能运用其延伸规律进行计算。
二、非选择题
9、不同 aaXbY AXB、aXB、AXb、aXb 4 1/48
【解析】
由题意可知,黑色的基因型组合为A-bb,白色的基因型为:A-B-、aa--。根据子二代中雌雄的表现型不一致可以推知,B、b位于X染色体上。故黑色的基因型为A-XbXb或A-XbY,白色的基因型为:A-XB--、aa--。甲的基因型为:AAXBXB,乙的基因型为aaXbY。
【详解】
(1)基因 A、a 与 B、b 属于非等位基因,基因座位不同。
(2)根据子二代中雌雄的表现型不一致可知,其中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又根据后代中雄性白色个体A-bb占3/8可知,B、b位于X染色体上。且根据子二代雄性中黑色即A-XbY占3/8即3/4×1/2可知,子一代雌性的基因型为:AaXBXb,结合子二代中雌性均为白色可知,子一代中雄性为AaXBY,进而可以推知亲本中甲的基因型为:AAXBXB,乙的基因型为aaXbY。F1 雌果蝇AaXBXb产生的配子为AXB:aXB:AXb:aXb=1:1:1:1。甲乙杂交产生 F1 的遗传图解如下:
。
(3)子一代雌性的基因型为:AaXBXb,雄性为AaXBY,F2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BX-,共有3×2=6种基因型,其中杂合子有4种,AAXBXb、aaXBXb、AaXBXB、AaXBXb。F2中的白色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BX-(AA:Aa:aa=1:2:1,XBXB:XBXb=1:1)产生的配子中:A:a=1:1、XB:Xb=3:1;黑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XbY(AA:Aa=1:2),产生的配子中:A:a=2:1,Xb:Y=1:1,故二者随机交配,生出白色雌性纯合子即aaXbXb的概率为1/2×1/3×1/4×1/2=1/48。
本题的关键点在于确定B、b位于X染色体上,且确定黑色和白色对应的基因型,进而进行相关的概率计算。
10、双缩脲试剂 )稀蛋清 淀粉酶 葡萄糖 淀粉 斐林 将淀粉溶液分别与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液,观察到无颜色变化的溶液是稀蛋清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溶液是淀粉酶溶液
【解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详解】
(1)由于稀蛋清和淀粉酶溶液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而葡萄糖和淀粉不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所以可以用双缩脲试剂将4种溶液分为两组;
(2)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淀粉不能,所以可用斐林试剂将淀粉与葡萄糖分开;
(3)淀粉可被淀粉酶分解形成还原糖,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稀蛋清无这一特性,所以可以用淀粉将稀蛋清和淀粉酶区分开。即将淀粉溶液分别与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液,观察到无颜色变化的溶液是稀蛋清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溶液是淀粉酶溶液。
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1、芽尖 不需要 11 脱氧核苷酸序列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一定的流动性 荧光
【解析】
无子西瓜的培育的具体方法是:(1)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期的普通二倍体西瓜,得到四倍体西瓜;(2)用四倍体西瓜作母本,用二倍体西瓜作父本,杂交,得到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西瓜种子。(3)培养种子,就会得到三倍体西瓜。(4)这样的三倍体西瓜是开花后是不会立即结果的,还需要授给普通二倍体西瓜的成熟花粉,以刺激三倍体西瓜的子房发育成为果实。
无子西瓜的培育是利用多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详解】
(1)由二倍体西瓜幼苗形成四倍体植株,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的芽尖。西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四倍体西瓜幼苗做母本时,为了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只需套袋处理,不需要对其进行去雄处理。四倍体西瓜的基因组测序,需测定11条染色体上的全部脱氧核苷酸序列。
(2) 取图中二倍体西瓜的体细胞与它的单核花粉进行融合也可培育出三倍体西瓜,这项技术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以便两植物细胞融合,这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验证该特点可利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
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植物细胞杂交技术,多倍体育种过程,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
12、下丘脑 毛细血管收缩 骨骼肌 抗利尿 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 作用时间长 大脑皮层 分级
【解析】
1、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是由胰腺的胰岛细胞分泌,但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具有升高血糖作用,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详解】
(1)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在寒冷的刺激下,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以减少散热。
(2)运动的产热器官主要是骨骼肌,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产生,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3)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4)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具有作用时间比较长,作用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等特点。跑步结束初期,晨跑者的呼吸、心跳等并没有立即恢复正常水平,体现出体液调节作用时间长的特点。
(5)神经系统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低级神经中枢受相应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缩手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高级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题目相对简单,关键在于识记和理解神经调节的相关神经中枢以及体液调节中血糖调节相关知识以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