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朗读重点段落,理解重点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略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了解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3、用昔日辉煌与残垣断壁作比,揭露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激发爱国情结,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难点: 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及加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资料导入,激发兴趣。
1、资料导入(出示课件)
2、今天让我们既观赏圆明园的宏伟壮观,再了解它是如何被毁灭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的中心句,读一读。
师:课件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废墟已经在风雨中伫立150年,然而却只是圆明园的一角。
2、读了句子你体会到什么?(重要性、价值高)是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的?(无法估量)联系上下文说说“不可估量”在句中的意思。(损失无法计算)
这个句子是个什么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感叹句,愤怒和痛惜)指导朗读。
三、再现宏伟景观,增强自豪感。
导语:昔日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a、默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当时圆明园的宏伟景观的?
b、读完每一自然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给你什么感受?
c、有感情地朗读。
2、生按要求学习。
3、交流汇报成果。
(1)、圆明园的布局。
a、由圆明园、长春园、近春园组成,此还有许多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b、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师出示相应课件资料展示这座皇家园林的规模布局)
c、圆明园的规模布局给你什么感受?(规模宏大,布局独特)
(2)、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a、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b、课件出示填空。
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各异:有 ,也有 ;有 ,也有 。
圆明园中西合璧,不仅有 ,还有 。
圆明园有诗情画意的建筑,如 , 。
c、圆明园中的景点数不胜数,我挑了其中几处,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图片)欣赏着这样的美景,想想若你自己漫步园内,你的感受?生汇报。
d、指导朗读并试着背诵。(自豪)
(3)圆明园不仅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a、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
b、出示填空:圆明园的收藏,上至 ,下至 。圆明园内所珍藏的文物可以怎么形容?(数以千计、应有尽有、价值连城、不计其数……)(课件出示文物)
c、赞美圆明园:(用文中的话)
d、指导朗读。(自豪)
四、重温历史,了解毁灭经过,增强使命感。
导法:国有位著名作家,他发出这样的感慨: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雨果。然而当我们今天再次走进圆明园,只能看到的是……(出示残垣断壁图)
1、看到这样的情景,说说你是何感受?(痛惜、愤恨……)
2、这是谁造成的呢?怎样造成的呢?默读第五自然段,画出描写侵略者在圆明园实施暴行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出示视屏资料)
联系课文并结合资料,说说从加点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侵略者无耻、残暴、贪婪……)
3、小结: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在几天内化为一片灰烬。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奇耻大辱,是英法列强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的铁证。
五、引发思考,升华情感
1、思考:英法联军为什么要侵略我们?我们中国人为什么眼睁睁看着圆明园被抢被烧?(清政府无能,国家弱小,就会挨打)
2、小结:让我们记住这段耻辱,记住这场血与泪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受欺凌。只有国家强盛、民族兴旺,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让,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六、板书设计:
圆 明 园 的 毁 灭
布局巧妙 众星拱月
有…也有… …没有了……也没有了……
建筑风格 还有… …还没有了……
不仅有…还有… …不仅没有了……还没有了……
珍藏文物 上自…下至… 上自……下至……都没有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