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届宾川县数学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
1. “六一”儿童节,少年宫组织75名同学准备参加实践活动,小车限乘5人,每辆租费35元,面包车限乘7人,每辆租费42元.租车最省钱的是( )
A.租15辆小车
B.租11辆面包车
C.租10辆面包车和1辆小车
2.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6( )。
A.平方分米 B.平方米 C.分米
3.下面算式结果最接近70的是( )。
A.214÷3 B.418÷6 C.495÷7
4.运动队17:20开始训练,经过1小时30分钟结束,结束的时刻是( )。
A.18:50 B.6:50 C.16:10 D.18:10
5.用12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最小是( )。
A.16厘米 B.14厘米 C.12厘米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6.晚上7时15分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0时15分.(______)
7.所有的整数一定比分数大。 (____)
8.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一定相等。(_____)
9.第一季度一共有90天。(______)
10.3.104精确到百分位是3.1。(________)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11.用0,4,5,6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_____)个数字没有重复的两位数.
12.下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周长是(______)厘米。
13.甲数是100,甲数是乙数的4倍,乙数是(____),甲乙两数的和是(____)。
1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35平方分米,长是7分米,宽是(_______)分米.
15.用分数表示各个图里的涂色部分.
16.照样子填一填。
例:18:06 ( ) 23:38 ( )
下午6:06 晚上8时 ( ) 凌晨4:45
17.地图一般是按上(________)、下(________)、左(________)、右(________)绘制的。
18.(______)个
(_______)元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
19.我会口算。
400÷2= 5000÷5= 75×20= 60×30=
70-63.4= 0×90= 0÷34= 200÷4=
11.4+6.8= 3.6+2.1= 500÷7≈ 198÷5≈
20.用竖式计算。
16.7元+5.25元= 4.46元-3.35元=
96×50= 22×56= 73×14=
21.500加上23乘19的积,和是多少?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22.下面的鞋子和帽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式?连一连.
23.下面的几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连一连
24.帮小动物找家。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
25.48名同学去划船,一共坐满了10条船,每条大船坐6人,每条小船坐4人。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条?
26.《七彩语文》10.8元,《趣味数学》8.9元,小玲带20元钱想买这两本书,钱够吗?
27.火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8.工程队要修一条15千米的山路,第一周修了4.5千米,第二周修了6.8千米,两周一共修了多少千米?还剩多少千米?
29.王老师和李老师相对而行,王老师每分走54米,李老师每分走46米,如果他们同时走15分正好相遇。
①那么两位老师的出发地相距多少米?
②两位老师走的路程相差多少米?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
1、C
【解析】A:可坐人数:15×5=75(人)
所需钱数:15×35=525(元)
B:可坐人数:11×7=77(人)
所需钱数:42×11=462(元)
C:所坐人数:10×7+1×5=75(人)
所需钱数:42×10+35×1=455(元)
525>462>455
答:租10辆面包车和1辆小车最省钱.
故选:C.
2、A
【解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可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进而选择即可.
【详解】4×4=16(平方分米),
答:正方形的面积是16平方分米.
故选:A.
3、B
【分析】先根据除法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个算式的商,进而根据题意,选出即可。
【详解】A.214÷3≈71.3,71.3-70=1.3;
B.418÷6≈69.7,70-69.7=0.3;
C.495÷7≈70.7,70.7-70=0.7;
0.3<0.7<1.3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A
【分析】用开始的时间+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就可解决。
【详解】17时20分+1时30分=18时50分,故选A。
【点睛】
解决本题主要是利用开始时间加上运动经过的时间计算出结束的时间。
5、B
【分析】要想周长最小,则重合的边就应该尽量多。如图:每行摆4个,摆3行时周长最小,由此解答。
【详解】(4+3)×2
=7×2
=14(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应根据题意,列出能排成的所有情况,然后根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即可解答。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6、×
【详解】略
7、✕
【解析】略
8、×
【详解】略
9、×
【解析】略
10、×
【分析】3.104精确到百分位,也就是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根据四舍五入法即可解答。
【详解】3.104≈3.10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近似数的理解与应用。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11、9
【解析】略
12、6 10
【分析】大长方形是由6小方格拼成的,大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就可求出它的面积与周长。
【详解】面积:3×2=6(平方厘米)
周长:(3+2)×2=10(厘米)
故答案为:6,1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周长公式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3、25 125
【解析】略
14、5
【解析】略
15、;
【解析】(1)12个圆看作单位“1”,它平均分成了6份,涂色部分占1份,用分数表示是;
(2)12个圆看作单位“1”,它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占3份,用分数表示是.
16、20:00 晚上11:38 4:45
【解析】略
17、北 南 西 东
【详解】看地图的方法:当我们看到一张地图时,首先看一下地图是否标有经纬线,纬线方向表示东西方向,经线方向表示南北方向。如果地图的边上标有方位记号,那么方位箭头所指的就是北方。如果地图上什么标记也没有,一般是上方为北、下方为南、左方为西、右方为东。
18、427 16
【详解】245-63+245=427(个)
或245×2-63=427(个);(86-22)÷4=16(元).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
19、200;1000;1500;1800;
6.6;0;0;50;
18.2;5.7;70;40
【分析】根据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0乘任何数均得0,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均得。除法估算时,除数不变,将被除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且是除数的倍数,再进行计算。
【详解】400÷2=200 5000÷5=1000 75×20=1500 60×30=1800
70-63.4=6.6 0×90=0 0÷34=0 200÷4=50
11.4+6.8=18.2 3.6+2.1=5.7 500÷7≈490÷7=70 198÷5≈200÷5=40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基本计算能力。注意小数加减法时,要先对齐小数点,再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20、21.95元;1.11元
4800;1232;1022
【分析】笔算小数加减法时,先将小数点对齐,从右边最末一位开始算起;计算加法时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进“1”;计算减法时,哪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再减;最后结果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要将“0”去掉。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详解】16.7元+5.25元=21.95元 4.46元-3.35元=1.11元 96×50=4800
22×56=1232 73×14=1022
21、937
【分析】先用23乘上19求出积,再用500加上求出的积即可。
【详解】500+23×19,
=500+437,
=937;
答:和是937.
【点睛】
本题根据最后求和,找出计算的顺序,然后列式求解。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22、16种.
【解析】略
23、
【解析】略
24、
【解析】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用其中一个两位数的个位去乘另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所得的积的末尾与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两位数的十位去乘另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所得的积的末尾与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将两次计算得出的结果加起来即可。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
25、大船4条;小船6条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都是坐的大船,那么应该是6×10=60人,但是坐满的人数只有48人,其中差了60-48=12人,这12人是因为我们把小船的4人看成了6人,每条船多加了2人,故用12÷2就可以求出小船的数量,进而求出大船的数量。
【详解】假设10条船都是大船。
小船:(6×10-48)÷(6-4)
=12÷2
=6(条)
小船:10-6=4(条)
答:大船有4条,小船有6条。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的理解与应用。
26、够
【分析】买这两本书需要10.8+8.9元,再与20元进行比较。
【详解】10.8+8.9=19.7(元)
19.7<20
答:小玲带20元钱想买这两本书,钱够。
【点睛】
解决这种够不够的问题,先算出需要花费的钱数,再与拥有的钱数进行比较。
27、117千米
【详解】13:00-9:00=4(时)
468÷4=117(千米)
答:火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17千米.
28、11.3千米;3.7千米
【分析】第一周修的长度+第二周修的长度=两周一共修的长度;山路总长-两周一共修的长度=还剩下的长度。
【详解】4.5+6.8=11.3(千米)
15-11.3=3.7(千米)
答:一共修了11.3千米,还剩3.7千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列式解答问题的能力,计算时要仔细、认真,正确计算出结果。
29、①1500米
②120米
【分析】
(1)根据题意,两人的速度和是54+46=100(米),相遇时间是15分钟,因此,两地相距(54+46)×15=1500(米),即可解决问题;
(2)首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两人各行走的路程,再相减,即可得出两位老师走的路程相差多少米了。
【详解】
(1)(54+46)×15
=100×15
=1500(米)
答:两位老师的出发地相距1500米。
(2)(54×15)-(46×15)
=810-690
=120(米)
答:两位老师走的路程相差120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