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4-2025学年隰县五下数学期末调研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一条裤子原价是100元,商店按原价的出售,便宜了( )元.
A.80 B.20 C.5 D.10
2.如果自然数A=2×3×5,那么A的因数有( )
A.3个 B.6个 C.8个
3.上海金茂大厦一共88层,高度为420米,大约是南通狼山高度的,南通狼山的高度约是( )米。
A.70 B.80 C.90 D.100
4.五年级一班的男同学占全班人数的,五年级二班的男同学也占全班人数的。两个班的男同学人数相比,( )。
A.同样多 B.一班的多 C.二班的多 D.无法比较
5.要在一个图中反映甲、乙两病人24小时内体温的变化情况,护士需要把病人的体温数据绘制成( )。
A.复式折线统计图 B.复式条形统计图 C.单式折线统计图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6.0.7的倒数是(________)。
7.在一个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12厘米,那么这个圆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8.扇形统计图用(__________)表示整体,用圆内各个扇形的(_________)表示各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
9.已知A=2×2×3×5,B=2×3×7,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10.在( )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750克=(_____)千克 40秒=(_____)分 3600mL=(_____)L
11.把7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份,每段长是7米的(______),每段长(______)米。
12.小乐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他坐在第(____)列,第(____)行;李明在教室的位置是第6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是(____).
13.在直线上面的里填上小数,在直线下面的里填上分数.
14.看图回答问题.
(1)锻炼后成绩个数提升最少的是(_______),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锻炼后这5人的平均成绩为(_______)个/分.
(3)复式条形统计图用途很广泛,比如可以用于(_________________).
15. 的分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去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1。
16.在下图的方框中填适当的数,直线上面填假分数,下面填带分数.
17.( )÷8===15÷( )=( )。(填小数)
18.一个两位小数取近似数后是5.8,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______,最小是______.
19.把一个长2.4米,横截面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的长方体沿长平均截成3段,表面积增加了(_______),每段的体积是(______),每段的体积是这个长方体的(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20.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1-=
21.解方程
2X+15×2=48 +X=
2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 - -
- +-+ -+
四、按要求画图。(每题7分,共14分)
23.在数轴上标出,1.4,,0.3这四个数的位置。
24.在长方形中,画图表示出。
五、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5.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525km的两个城市相对开出.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1.5倍,经过5时相遇.甲乙两车每时分别行多少km?
26.一块长30厘米,宽25厘米的长方形铁皮,从四个角各切掉一个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做成盒子。盒子的表积是多少?
27.两堆煤原来相差吨,如果从多的一堆运走吨,这时两堆煤相差多少吨?
28.扬州市头桥镇某医疗器械公司运来吨熔喷布,加工一次性医用口罩用去了这批熔喷布的,加工N95口罩用去了这批熔喷布的,这批熔喷布还剩几分之几?
29.植树节到了,同学们去植树,五、六年级一共植了600棵,其中六年级植的是五年级的1.5倍,两个年级各植树多少棵?
30.把245升的汽油倒入棱长是7分米的正方体油箱中,汽油的深是多少分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B
【解析】略
2、C
【分析】分根据自然数分解质因数是A=2×3×5,可知A的约数有:1、2、3、5、2×3=6、2×5=10、3×5=15和2×3×5=30,共有8个
【详解】2×3×5
=6×5
=30
所以A的因数有:
1,2,3,5,6,10,15,30。
一共有8个。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把一个合数分解的质因数,求这个合数因数的个数,注意: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3、D
【解析】略
4、D
【分析】五(1)班男同学占全班人数的是把五(1)班的同学总人数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15份,男生占7份。同理五(2)班男同学占全班人数的是把五(2)班的同学总人数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15份男生占7份由于两个班的总人数不一定相等,因此两个班的男生人数也不一定相等。
【详解】由于两个班的总人数不确定即单位“1”不确定因此两个班的男生人数也无法比较.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的计算,因为单位“1”不一样,所以无法确定谁多谁少。本题属于易错题。
5、A
【分析】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分析。
【详解】要在一个图中反映甲、乙两病人24小时内体温的变化情况,护士需要把病人的体温数据绘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增减变化趋势。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6、
【分析】先把小数化为分数,再运用倒数的求法解答。
【详解】0.7=
1÷=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倒数的意义和求法: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小数的倒数,一般先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解。
7、113.04
【详解】略
8、 圆 数据
【解析】略
9、6 420
【解析】把两个数分解质因数,把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相乘求出最大公因数,把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和独有的质因数相乘求出最小公倍数.
【详解】a和b的最大公因数:2×3=6;最小公倍数2×2×3×5×7=420
故答案为6;420
10、 (或3)
【解析】略
11、
【详解】评分标准:写成米不得分。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意义,单位“1”和单位“米”之间的区别。
12、3 4 (6,2)
【解析】略
13、
【详解】解答此题时,要知道分数表示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把分数化成小数,要用分子除以分母。
14、小华 小华跳绳方式不对 109 比较两种数据的多少
【解析】(2)(118+102+56+150+118)÷5=108.8≈109(下)
15、5 1 2
【解析】略
16、
【详解】要想正确填写结果,必须先搞清线段图中每一小格代表多少,同时还要弄清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概念.
答案如下图:
17、6;12;20;0.75
【详解】略
18、5.84 5.1
【分析】要考虑5.8是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5.8最大是5.84,“五入”得到的5.8最小是5.1,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详解】“四舍”得到:5.8最大是5.84,因此这个数最大是5.84;
“五入”得到的5.8最小是5.1,因此这个数最小是5.1.
故答案为5.84,5.1.
19、400平方厘米 8000立方厘米
【解析】略
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20、1; ; ; ;;
【分析】(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子进行相加(减)得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必须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法则进行运算。
【详解】1 +=
1-=
【点睛】
此题主要考察分数的加减法计算能力,计算时严格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21、9
【详解】略
22、;;
;;1
【分析】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的减法;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的减法;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的减法;
根据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算;
去括号后根据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算;
【详解】-+
=-+
=+
=
-
=-
=-
=
-
=-
=-
=
-
=+-
=1-
=
+-+
=+
=0+
=
-+
=-
=1-0
=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时注意数据特点认真计算即可。
四、按要求画图。(每题7分,共14分)
23、
【分析】由数轴可知,1个单位长度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即0.1,据此表出各数位置即可。
【详解】四个数的位置如下图: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小数的意义,注意大于1的数的位置。
24、
【分析】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4份,取了3份,乘表示把取得3份再平均分成4分,然后再取1份,也就是,据此画图即可。
【详解】根据上面的分析画图: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分数乘法,解题时注意单位“1”。
五、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5、甲每小时行63km;乙每小时行42km.
【详解】略
26、650平方厘米
【解析】30×25-5×5×4=650(平方厘米)
27、-=(吨)
【分析】因为原来两堆煤相差吨,如果从多的一堆运走吨,那么两堆煤之间相差的吨数减少。
【详解】-=(吨)
答:两堆煤相差吨。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多的一堆煤运走后,两堆煤相差的吨数会减少。
28、
【分析】把吨熔喷布看作单位“1,用单位“1”依次减掉两次用去的分率,即可求出剩下的分率。
【详解】1--
=1--
=
答:这批熔喷布还剩。
【点睛】
找准单位“1”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注意异分母相减时,要先通分,再相减。
29、240棵, 360棵
【解析】解:设五年级植树X棵,则六年级植树1.5X棵。
1.5X+X=600
X=240
1.5×240=360(棵)
30、5分米
【分析】根据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可知高=体积÷底面积,据此代入数据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245升=245立方分米
245÷(7×7)
=245÷49
=5(分米)
答:汽油的深是5分米。
【点睛】
灵活运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sh。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