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作用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158391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作用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作用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作用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 年第 16 期 检验与影像 87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 诊断作用分析 卢双洁(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河北 沧州 061000)【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作用及价值。方法:从我院 2022 年 02 月2023 年 03 月收治的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 70 例为研究对象,以Coho 法将其分为 A 组与 B 组,每组 35 例,其中 A 组为型,B 组为型。对比两组患者 24 h 内心肌缺血总阵次、相关心电图检测情况以及发作时间及发作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 24 h 内心肌缺血总阵次为 25

2、0 次,其中 A 组为 99 次,B 组为 161 次。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总阵次、有症状例数、无症状例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A 组患者的无症状 ST 段下移时心率、有症状 ST 段下移时心率以及 24 h 平均心率分别为(77.4810.96)、(76.6211.79)、(75.5211.76),B 组患者分别为(88.2912.22)、(85.8913.18)、(84.5113.08),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率比较,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可以诊断出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及型在心肌缺血总阵次、相关

3、心电图检测情况上的差异,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关键词】心电图检查;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图分类号】R5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2097-2644(2023)16-0087-03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缺血性心脏病。作为向心脏提供血液的动脉,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时,患者管腔会出现闭塞或狭窄,从而导致其发生心肌缺血或缺氧1。冠心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胸痛,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病情的恶化,多数患者的心肌功能会减弱,从而使心脏无法正常泵血,导致患者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又称为隐匿型冠心病,指确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心电图或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

4、),但未出现临床症状,可以通过检查发现患者存在心肌代谢异常、心肌缺血等2-3。临床实践与研究表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在临床上具有不易被发现、危害性大等特点4-5。为提高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重视,本次研究拟观察并分析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作用及价值,具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 2022 年02 月2023年 03 月收治的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 70 例为研究对象,以 Coho 法将其分为 A 组与 B 组,每组35 例,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其中 A 组为型:即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男 19例、女 1

5、6 例、年龄 4687 岁、平均年龄(66.154.42)岁、病程 1.56 年、平均病程(3.881.22)年;B 组为型:即心绞痛患者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男 20 例、女 15 例、年龄 4786 岁、平均年龄(66.134.50)岁、病程 1.55.5年、平均病程(3.791.20)年。患者的性别、病程、年龄等基础资料对比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在充分了解相关研究内容后均同意参与本研究。另外,本研究已上报至医院伦理委员会并已获得批准。纳入标准:均神智清醒且未患有精神障碍疾病;均有正常沟通与认知能力;均具有较为良好的治疗依从性;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且冠状动脉狭窄50

6、%患者6。排除标准:患有精神障碍疾病或丧失认知功能与沟通功能者;治疗依从度较低或因个人原因中途退出研究者;合并患有高血压者或其他基础疾病者;合并患有其他身体器官组织恶性肿瘤者。1.2 方法 在检查前,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在进行检查时应穿着宽松衣物以便医生操作。医生在检查前,确认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疾病状况等。检验与影像 2023 年第 16 期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88 其次,帮助患者正确放置心电图记录仪及胸前各区电极片位置,并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并叮嘱患者不能随意挪动电极片位置,若发生电极片掉落,应及时协助患者将电极片贴回原来位置。待检查完毕后,医

7、生应及时导出患者心电图相关信息,并整理患者检查结果对其进行分析。1.3 观察指标 以 24 h 内心肌缺血总阵次、相关心电图检测情况以及发作时间与发作率情况作为对照指标。1.3.1 患者 24 h 内心肌缺血总阵次 患者 24 h 内心肌缺血总阵次包括心肌缺血总阵次与有症状、无症状三方面。心肌缺血总阵次由陪同医师进行记录,共 250 次。症状有无判定标准如下:(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J 点后 80 ms,心电图结果中 ST 段下斜超过 1 mm 或呈水平状,且持续时间60 s。再次发作满足前次 ST 段下移恢复至基线后至少 60 s。患者未主诉或医生未诊断出心绞痛。(2)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

8、在心肌缺血同时主诉心绞痛或临床诊断出心绞痛。1.3.2 相关心电图检测情况 相关心电图检测指标主要包括无症状ST段下移时患者心率、有症状 ST 段下移时患者心率以及患者 24 h 平均心率。1.3.3 发作时间及发作率 经研究讨论,发作时间取 6:0011:00,另外,由负责医师对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情况进行记录。注:发作率=发作例数/组总例数100%。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 SPSS 21.0 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以(xs)进行计量统计,以(%)进行计数统计,t 检验与 2检验,P0.05 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24h 内心肌缺血总阵次对照 24 h 内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总

9、阵次为 250,其中A 组为 99 次,B 组为 161 次。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总阵次、有症状例数、无症状例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 1。表 1 24h 内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总阵次对照(n,%)组别 例数 心肌缺血总阵次 有症状例数(%)无症状例数(%)A 组 35 99 33 例(94.29%)2 例(5.71%)B 组 35 161 27 例(77.14%)8 例(22.86%)2 30.801 4.200 P 0.001 0.040 2.2 相关心电图检测情况对照 两组患者无症状ST 段下移时心率、有症状ST段下移时心率以及24 h 平均心率三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10、(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表 2 两组患者相关心电图检测情况对照(sx)组别 例数 无症状 ST 段下移时患者心率(次/min)有症状 ST 段下移时患者心率(次/min)24h 平均心率(次/min)A 组 35(77.4810.96)(76.6211.79)(75.5211.76)B 组 35(88.2912.22)(85.8913.18)(84.5113.08)t 3.896 3.101 3.024 P 0.001 0.003 0.004 2.3 发作时间及发作率情况对照 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率无较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 3。表 3 两组患者发作时间及

11、发作率情况对照(n,%)组别 例数 6:0011:00 发作例数 发作率 A 组 35 27 77.14%B 组 35 28 80.00%2 0.085 P 0.771 3 讨论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病机制与病因可能与病变程度、生理性因素等有关,依据类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可分为以下三种:型,即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指患者存在心肌缺血,但表现为无症状;型,即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性心肌缺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 年第 16 期 检验与影像 89血,指患者有心肌梗死病史,但心肌缺血发作时无症状;型,即心绞痛患者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指患者有冠状动脉狭窄引发心肌缺血客观证据,但心肌缺血发作时无症状9。无症

12、状性心肌缺血在冠心病中非常普遍,且心肌缺血可造成心肌可逆性或永久性损伤,随着疾病的进展以及时间的推移,部分患者可表现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典型冠心病临床特征。作为冠心病的一种,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病率高、隐匿性强、危害性大,因此应提高冠心病患者早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出率,并对其进行早期干预,以期达到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方式包括心脏听诊、血压检查、体格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冠脉造影(CAG)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等。心电图是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有效诊断方式,其可通过患者的心脏活动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或症

13、状,对心脏病、肺心病等患者具有重要的重大意义。依据患者心脏具体情况或医生建议,患者可在心电图中自由选择 24 h 心电检查、常规心电图等项目。常规心电图是检查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手段,医生可依据节律及波形的变化来诊断出患者有无心律失常或心房、心室肥厚等有无扩张情况,也可辅助诊断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及电解质紊乱等疾病。但对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而言,常规心电图的缺血特征仅在患者静息或负荷状态下才能出现,因此其在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上具有一定局限性。作为一种无创伤性、适用范围广的检查手段,动态心电图可用于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等的检查,其可以通过监测患者24 h的心电活动来诊断或证实出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或

14、心律失常等10-11。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其具有监测时间较长的特点,因此可以提高短阵性心律失常、偶发性心律失常以及一过性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本次研究通过对患者 24 h 心电监测发现:两组患者 24 h 内心肌缺血总阵次为 250 次,其中A 组为 99 次,B 组为 161 次。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总阵次、有症状例数、无症状例数对比,差异显著。即动态心电图可记录患者的心肌缺血总阵次,并可诊断出有无症状患者的差异。在无症状 ST段下移时心率、有症状 ST 段下移时心率以及 24 h平均心率三组数据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即动态心电图可诊断出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与心

15、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 ST 段下移时心率、有症状 ST 段下移时心率以及 24 h 平均心率上的差异。由于心肌梗死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与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在临床上具有区别难度大,治疗方式不同等特点,在常规心电图诊断难度大的衬托下,动态心电图更具有诊断优势。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可以诊断出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及型在心肌缺血总阵次、相关心电图检测情况上的差异,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参考文献 1 王秀艳.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作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0,43(4):133-134.2 杨彩琴,程诚,羊什吉措.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效果评价J.

16、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11):76-78.3 张华琴,陈荷玲.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性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14):14-16.4 许丹丹,焦敬美,张晓晨,等.12 导联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伴发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四川解剖学杂志,2021,29(1):138-139.5 余小佳,兀花妮,白一苹,等.动态心电图应用于临床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效果评价J.贵州医药,2021,45(2):290-291.6 司兵兵.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价值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

17、2021,19(2):63-64.7 杨塔娜,任玉婷.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临床意义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33):195-196.8 边娟娟,张改芳.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27):13-15.9 张健.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19,8(3):58-59.10 叶海容.动态心电图应用于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价值分析与评价J.当代医学,2019,25(23):3-6.11 刘俊卿.动态心电图检查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临床价值研究J.黑龙江医药,2023,36(3):712-7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