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入消费-236-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 年第 34 卷第 12 期(总第 560 期)2020年底,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2021年2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顺势衔接运作。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提出要“完善落实监测帮扶机制,精准确定监测对象,将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纳入监测范围”,把返贫致贫风险于工作方法上去除 1。后脱贫时代的到来并不能保证绝对贫困不再反复,部分地区的发展基础还比较脆弱,致富能力尚未稳固,脆弱性脱贫人口在个人发展能力不足的主导性内因与疾病、灾害以及意
2、外事件等多种外部因素共同作用致使返贫致贫的区域性、突发性以及频繁性 2。因此,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乡村振兴站作为推进新时代农村现代工作的基层政府部门之一,其主要职责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进程,落实国家下达的各类帮扶政策,其已经成为落实动态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机制的基层组织力量中的重要一环,对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工作转向乡村振兴事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1 动态防止返贫与帮扶机制的基本原理1.1 动态性原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加速进入以极具易变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和
3、模糊性(Ambiguity)为特征的乌卡(VUCA)时代,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在运动中不断变化,返贫问题也相应附着了时代的印记,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性。从完成脱贫到多种因素共同导致返贫本质上也是一个动态性问题,防止返贫与帮扶工作不能仅静态地关注单位时间内脆弱性脱贫人口收入的状况,而应当动态地关注其在不同时期里健康、务工、意外事件等状态的易变过程。在动态贫困原理下,脱贫人口在完成自身脱贫后又返贫的情况并非罕见,强调了不同时期帮扶人群的贫困状态处于动态变化过程,脱离贫困和陷入贫困的状态会随客观条件相应转化,这些状态的变化囊括了脱贫、致贫、短期贫困与长期贫困等类型 4。动态性原理来源于普遍存在的贫困脆
4、弱性事实,同样源于制定蕴含动态性调整功能的帮扶政策、提高帮扶效率的需求。对返贫问题的研究最早从静态原理出发,是针对固定时间内总体贫困指标的衡量,在实际面板数据逐渐充裕后,动态的方法普及开来。动态防止返贫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已在脱贫攻坚任务的开展中完善,政务信息网络设施更新与基层网格化管理制度推动了动态防止返贫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随着数字政府战略的不断推进,动态性原理下防止返贫与帮扶机制的落实应用将走向成熟。1.2 平台化原理以往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是以政府主导实施,再由包括贫困户、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内的多元主体相互协助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平台的含义是多重的,它可以指一个现实的场所,
5、也能指代一个虚拟的组织或战略。在数字化趋势下,技术赋能平台成为了新常态,平台迭代成为了数字化平台。在防返贫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各类主体在数字化平台中相互联系联结,重点化解了信息不对称、资源配置不协调和协作效率低等难题。运用信息技术的创新成果建立一体化数据平台整合平台覆盖内的农户信息、项目开展进度、帮扶贷款资金情况等综合信息对接具体帮扶措施,定期更新帮扶进展信息并且强化多元监督机制 5。平台化原理借鉴了参与式扶贫的经验,强调多方参与,参与的过程既调动了贫困户的自主积极性,也将促成更多可调动态防止返贫与帮扶机制:乡村振兴站的角色探析周儒云(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541006)摘要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6、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目标是现阶段“三农”工作的重要旨归。采用文献分析法与半结构访谈法梳理了动态防止返贫与帮扶机制的原理与乡村振兴站于其中的角色担当。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动态防止返贫与帮扶机制基于动态性、平台化和系统性三项原则,将贫困户纳入一个不断流变的系统性平台中;乡村振兴站作为该政策的执行主体,充当着信息疏导者、技术支持者以及业态引导者三重角色;在动态防止返贫与帮扶机制的构建中,应明确责任主体,搭建数据信息系统,做好帮扶措施的实施及跟踪反馈工作。关键词 动态防止返贫;帮扶机制;乡村振兴站;角色探析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23-05-26 作者简介 周儒
7、云(2000),男,湖南衡阳人,在读本科生。收入消费-237-动资源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1.3 系统性原理系统性原则是指建立动态防止返贫与帮扶机制须具有完整的制度和管理体系。防止返贫的参与主体(脱贫户、乡村振兴站、企业、社会组织)都会受到自身解决问题能力的限制,不同的参与主体只能提供基于自身禀赋的解决部分问题的方案。防止返贫系统中,参与的各方在相应的制度下集中力量共同努力,与其他主体协作,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使整个系统产生最大影响。在机制实施过程中,经各参与主体平等协商,于彼此在知识、技术和资源方面相互流通,如此以来,系统的整体效能将有明显的乘数效应。动态防止返贫与
8、帮扶机制基于动态性、平台化和系统性三项原则,将贫困户纳入一个不断流变的系统性平台中。该平台既保证了适应环境的有效地动态跟踪和管理,又确保贫困户在变化的环境中持续稳定发展,还能推进帮扶机制的精细有效运作。2 乡村振兴站的角色探析2.1 乡村振兴站的基本情况本研究所指乡村振兴站是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由原有脱贫攻坚工作站转换而来,主要负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工作,归口于农业农村部管理的国家乡村振兴局下属基层单位。它不同于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校事业单位创立的乡村振兴工作站,前者是政府基层乡镇的部门,后者是更加接近事业单位管理的社会公益组织。2.2
9、 乡村振兴站在动态防止返贫与帮扶机制中的作用2.2.1 信息疏导者乡村振兴站作为信息汇集者,一方面,通过利用村级监测网格体系、村委和驻村帮扶队员配套信息渠道,汇总处理各自然村村民家庭基本数据,为整个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平台中的所有主体提供精准有效信息。另一方面,信息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返贫人群普遍缺乏有效信息,包括市场中就业信息、商品交易信息以及变化的政策信息等。由于信息渠道的不畅通,导致信息不对称,往往会带来一系列负面经济影响,比如造成了农民们错失了市场动态和政策信息,在经济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难以抓住增收机遇,甚至出现项目失败的亏损导致自身难以解决的基本生活困难而遭遇返贫
10、风险。乡村振兴站作为扶贫机构之一,其收集-提供的信息服务为防止返贫和帮扶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在不断变化的返贫形势下,乡村振兴站采用的数字技术手段也开始变得更加现代化,例如国家“防返贫监测APP”“12345平台”以及对应的大数据库,以便更好地满足政府各部门、农户和企业等主体的需求。2.2.2 技术支持者技术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技术的不断变革和改进推动农民自主经营性第一产业培育出更加优质的农作物产品,更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收益,以此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乡村振兴站作为一个重要的基层综合服务部门,其为农户引进的技术支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
11、技术在贫困边缘农村地区的普及应用常具有滞后性,信息传播渠道受限是一方面原因,最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农户对经济成本的敏感性与内在的技术保守型人格排斥着新技术的应用,从而难以完成新技术的迭代,更对开发新技术取得市场领先优势毫无想象力。在此背景下,乡村振兴站为该地区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提供指导与培训,使用衔接资金进一步配套相关设备。除此之外,针对特定的环境,可以根据农民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发解决方案,帮助农民们更好地利用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从而提高收益,降低返贫风险。提供技术培训与支持是帮助农民远离返贫风险、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技术支持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有效的支持,帮助农民们更好地掌握较为先进
12、的生产力从而提高产品品质,增加农业的经济效益,避免因为自营性收入不足而导致的返贫问题。2.2.3 业态引导者贫困农村地区一直以来都面临着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凸显,区域内的劳动力不断流失,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等问题也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振兴站可以通过利用动态防止返贫与帮扶平台招募企业和社会组织,实现招商引资的目的,吸引城市企业和相关品牌进入农村市场,助力乡村经济结构的完善。城市企业与品牌进入农村地区,带来的不仅有资金、人才和岗位需求等资源,还将建立该地区同外部市场的联系,搭建常态化沟通桥梁,从而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引入大型城市企业可以进一步扩大农村市场,让农民
13、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市场活动。知名品牌的进入可以提高农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质量水平,从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的收入。乡村振兴站主导的新业态引入对于农村地区人民的收入增长和脱贫致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开展乡村民俗旅游能够激活当地特色文化,带动乡村第三产业发展,提高知名度和树立良好的形象,带动当地的旅游消费,实现乡村旅游与当地居民的共赢发展。此外,引进文化创意产业、电商平台等新兴产业,也能够开拓新的创收渠道,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居民的收入来源。乡村地区贫周儒云:动态防止返贫与帮扶机制:乡村振兴站的角色探析收入消费-238-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 年第 34 卷第 12 期(总第 560
14、 期)困人口的致贫原因往往与缺乏收入来源、就业机会不足有关。有好的业态引导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创收和就业机会,增加他们的收入来源,实现脱贫致富。2.3 基于乡村振兴站的动态防止返贫与帮扶机制的构建2.3.1 责任主体的明确为了确保动态防止返贫与帮扶机制的顺利实施,必须明确责任主体。首先,市级乡村振兴指挥部要发挥好引导和协调的作用,加强对各自区域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的监督指导,主动协调政策资源,强化工作资源供给和保障,并根据各自地区的具体情况,对工作思路进行因地制宜优化,指导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并督促工作落实落细。其次,县级乡村振兴局要切实担负起防止返贫动态监
15、测和帮扶的主体责任。县、乡、村各级人力物力互相协调配合,统筹人力物力财力,运行好工作机制,完善好帮扶政策。同时,乡镇乡村振兴站要切实履行“全程监管”的职责,各乡镇要建立健全工作组织,明确专人负责。责任主体的明确有助于协同合作,形成共识和行动一致,确保机制的顺利运转。2.3.2 数据信息系统的搭建建立数据信息系统是动态防止返贫与帮扶机制平台化和系统性原理运用的体现,也是其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以及启动后续流程的关键依据。通过网格化干部队伍管理可以实现收集整理信息,并通过大数据算法分析相关数据,实现对贫困户和外部条件的实时监测和评估。数据信息系统具体需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信息采集,建立乡村振兴站的
16、数据信息库,通过网格化干部队伍管理的工作人员定期对贫困家庭的基本信息和经济状况进行排查采集并上传。二是贫困识别,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应关键监测指标,对贫困家庭进行识别。识别后确定是否将其列入返贫风险检测人员名单,对其家庭的状况进行评估。三是帮扶措施,对返贫家庭进行分类,区别出因病、因学、因住房安全和因饮水安全陷入风险,需要针对不同的返贫情况实施不同的帮扶措施。帮扶措施可以包括资金扶持、产业扶贫、技能培训等,措施计划由乡村振兴站开展,其他政府部门提供相关工作支持。四是动态防止返贫帮扶,建立动态监测管理机制,对帮扶对象进行定期跟踪和常态化管理,定期聚焦贫困户,对其在产业、生产、就业等方面的变
17、化进行信息更新。2.3.3 帮扶措施的实施及跟踪反馈机制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脆弱性脱贫户摆脱返贫风险,维持其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确保帮扶措施的实施及时有效至关重要。需要明确具体的帮扶内容、方式,建立跟踪反馈机制,不断完善帮扶措施,确保帮扶结果得到长期保持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建立帮扶档案。对每个帮扶对象建立档案,记录基本信息、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反馈情况等内容,方便后续跟踪反馈和评估。二是确定帮扶人员和责任。建立帮扶队伍,选派专门的工作人员或志愿者作为帮扶人员,并明确其工作责任和时间。三是细化帮扶措施。对帮扶对象情况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帮扶措施。四是实
18、施跟踪督导。帮扶人员实施帮扶措施后,要及时跟进执行情况,了解帮扶对象的满意度和实施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五是及时反馈和评估。对帮扶对象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反馈问题和意见,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帮扶方案。同时对帮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帮扶策略和计划。通过以上举措的执行和实施,可以保证帮扶工作有效性和实质性。3 动态防止返贫与帮扶的意义动态防止返贫和帮扶是指在扶贫过程中,通过持续化监测和干预,帮助脆弱性脱贫户稳定脱贫并避免再次陷入贫困,以此更好地巩固衔接过渡期间的脱贫成果,破除发生规模性贫困的基础。具体来说,动态防止脱贫和帮扶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工
19、作和顺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个方面的意义。3.1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动态防止返贫与帮扶将补足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短板需求,也为中国后脱贫时代减贫事业提供可行方案。只有脱贫攻坚成果得到确切夯实才真正标志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政策底线。脱贫攻坚战略时期,政策对象是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农村贫困标准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而实际收入略高于国家农村贫困标准的家庭无法适用政策福利;片面的“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物质资源提供遗留下精神贫困和权利贫困的缺陷,政策对象的主观能动性缺失通过“政策福利陷阱”现象暴露出来 6,7。对于实施了例如易地搬
20、迁等扶贫政策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基础薄弱,抵御风险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还不强,后续的扶持工作需进一步深入。因此,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核心,首先是稳住成果,再充分夯实脱贫成果、降低返贫发生率,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基础;然后是拓展成果,增强脱贫主体自身发展动力与积极性,加快脱贫人群增收和脱贫地区发展。3.2 接续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工作有效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是接续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首要收入消费-239-工作任务与目标,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基础与工作基础,动态防止返贫和帮扶机制作为前提条件,在化解风险与坚守底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一些脱贫地区发展正处于初期,
21、乡村发展与建设的基础薄弱,各类基层治理问题突出。为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国家已出台33项衔接政策,筛选了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并配套14个方面的倾斜支持政策,逐步实现向全面乡村振兴的平稳过渡。乡村振兴工作是一个耗时长的复杂性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提供大量资源进行支持,防止返贫则是其前奏,同样需要大量的资源供给。若要全面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现不返贫、能创收的目标,需要协调联动贫困户内生动力、改善生态环境、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等综合手段 8。3.3 顺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后脱贫时代,动态防止返贫与帮扶需要建立在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与接续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工作的基石上,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22、的美好生活需求,适应广大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返贫的发生,尤其是规模性返贫的发生将给脆弱性脱贫家庭造成严重的物质损失,在精神层面上也影响着社会大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预期以及社会进步的信心,产生消极情绪,以此诱导相对封闭的行为模式和行为习惯以及固化的思维方式,并借助贫困代际传递与贫困负循环加深积累返贫概率,最终陷入宿命论的认识误区 9,10。因此,做好动态防止返贫与帮扶工作对稳定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信心与社会进步的预期,满足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都具有坚实的托举作用。4 结语现阶段,我国已经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走高质量兴农之路,推动农村地区现代化建设,但基于目前基
23、础,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坚持强调“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三农”工作要求。乡村振兴站作为动态防止返贫与帮扶机制的信息疏导者、技术支持者和业态引导者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其既要守住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区域与脱贫群众的可持续发展,也要落实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衔接。在未来,乡村振兴站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主体,在推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地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目标,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缓解城乡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参考文献1 吴国宝.如何有效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J.中国党政
24、干部论坛,2021(6):60-64.2 刘 涛.西南民族地区规模性返贫风险及其防范机制研究J.民族学刊,2022,13(3):29-343 张 林,邹迎香.中国农村相对贫困及其治理问题研究进展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6):1-14.4 孙壮珍,王 婷.动态贫困视角下大数据驱动防返贫预警机制构建研究基于四川省L区的实践与探索J.电子政务,2021(12):110-120.5 胡彩娟.数智平台破解减贫共富精准化难题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效应J.求索,2022(4):95-101.6 陈 茜,汪三贵.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评判、潜在风险与防范机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4(2):39-48.7 王炳林,周 凯.中国共产党运用底线思维的百年考察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7(2):102-1118 周 立.守住“两条底线”助力乡村振兴J.人民论坛,2022(5):14-179 林木西,白 晰.因灾返贫政府干预的基本逻辑和作用机制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1,12(4):109-12010 丁少群,张 珏,李 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完善研究J.理论探索,2021(5):96-104周儒云:动态防止返贫与帮扶机制:乡村振兴站的角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