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东省广州市育才中学2025年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cg****1 文档编号:11484312 上传时间:2025-07-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0.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育才中学2025年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东省广州市育才中学2025年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育才中学2025年高一下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创业的道路在这之后尽管还有曲折,但蓬勃发展的趋势是任何力量都遏制不了的。 B.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文化成为维系中意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重要纽带。 C.郑德荣从教67年,出版学术著作50多部,培养出一批栋梁之才,奠定了党史学科。 D.行人过斑马线时玩手机,不只是危害公共安全的问题,而且是素质道德层面的瑕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向王洛宾告别的灵堂里,没有低沉的哀乐,回响在那里的是一曲__________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王洛宾改编的第一首维吾尔族民歌是《达坂城的姑娘》。1939年,王洛宾在兰州遇见一位维吾尔族司机,从他嘴里听到一首很新鲜的曲调,便上前和他攀谈。司机说,开车跑长途,为了不打瞌睡,自己就瞎编乱唱,反正戈壁滩上除了石头没有人会笑话他。王洛宾说:“你就把我当成戈壁滩上的石头吧,想怎么唱就怎么唱。”果然,司机__________地唱了起来。王洛宾一边跟着哼唱,一边快速记谱,“新疆有个达坂城,姑娘长得美……”( )。那时候,他还没到过新疆,更没见过达坂城的姑娘。他就凭借自己的想象,填写了生动、调皮的歌词,从此,这首歌像插上了翅膀,__________。 王洛宾的歌,是民歌,又不像民歌。他已把民间歌曲和艺术歌曲,融合到一种__________的境界。他的歌之所以久唱不衰的原因,是因为他将自己真正融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唱出了他们最真、最美的心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脍炙人口 油然而生 不翼而飞 浑然一体 B.口碑载道 情不自禁 不胫而走 浑然天成 C.口碑载道 油然而生 不翼而飞 浑然天成 D.脍炙人口 情不自禁 不胫而走 浑然一体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王洛宾在这些原始乐句中筛选、提炼,编成了一首简洁、流畅的曲谱 B.王洛宾在这些原始乐句中提炼、筛选,编成了一首简洁、流畅的曲谱 C.一首简洁、流畅的曲谱就是王洛宾从这些原始的乐句里筛选、提炼出来的 D.经王洛宾的筛选、提炼,一首简洁、流畅的乐谱从这些原始的乐句中产生了 3.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的歌之所以久唱不衰,原因是他将自己真正融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唱出了他们最真、最美的心声造成的。 B.他的歌之所以久唱不衰,原因在于他将自己真正融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唱出了他们最真、最美的心声。 C.他的歌之所以久唱不衰,原因在于他自己将真正融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唱出了他们最真、最美的心声。 D.他的歌之所以久唱不衰,原因在于他将自己真正走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唱出了他们最真、最美的心声。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xián)玉而诞,玩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內帷斯混;外祖母又极溺(nì)爱,无人敢管。 B.边城端午的龙舟比赛,每只船坐十八个结(jiē)实如牛犊的桨手,带头的坐在船头,擂(lèi)鼓打锣的坐在中间,赛后获胜的船只就放炮杖庆贺。 C.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具有钳(qián)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有时会引出不堪设想的后果。因此,传统也可以说是民族沉重的负荷(hè)。 D.简而淡,烦而冗(róng),往往两病兼具。有的作品因为写得拖沓累(léi)赘,读起来就像是背着一块石板在剧场里面看戏,使人感到吃力、头疼。 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舍相如广成传舍 B.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C.左右欲刃相如 D.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记得还是在今年深秋的一个周末,我们几个朋友饭后散步,不经意间来到岷江边。夕阳洒落了一江金波,一带秋水被微风吹皱。 这幅岷江牧鸭图,就这样沉入了我记忆的海底。 ①一大群鸭,是从江心的舟坝上悠游过来的。 ②赶鸭人手握一根扎了一个尾巴的竹竿,撑着一叶舢舨,紧跟在鸭群的后面,那份豪迈与自在,仿佛是率领百万大军。 ③偶有飘落江里的叶,也是荡悠荡悠,久久舍不得漂去。 ④江面平中带鳞,看上去像是一幅硕大的锦绣。 ⑤一看便知,这是一群刚趟过秋收田野的鸭子,一只只肥硕,溜圆,摇头摆尾。 ⑥江边的几株梧桐,肥厚的叶子已开始零落; A.①③②④⑥⑤ B.③①⑤②④⑥ C.④①⑤②③⑥ D.④⑥③①⑤② 二、古诗文阅读(共3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子如,字遵业,河内温人也。少机警,有口辩。好交游豪杰,与高祖相结托,分义甚深。孝昌中,北州沦陷,子如携家口南奔肆州,为尔朱荣所礼遇。荣以子如明辩,能说时事,数遣奉使诣阙,多称旨,孝庄帝亦接待焉。葛荣之乱,相州孤危,荣遣子如间行入邺,助加防守。葛荣平,进爵为侯。元颢入洛,人情离阻,以子如曾守邺城,颇有恩信,乃令行相州事。颢平,征为金紫光禄大夫。 尔朱荣之诛,子如知有变,自宫内突出。至荣宅,弃家随荣妻子与尔朱世隆等走出京城。世隆便欲还北,子如日:“若必走北,即恐变故随起,不如分兵守河桥,回军向京,出其不意,或可离溃。假不如心,犹足示有余力,使天下观听,惧我威强。”于是世隆还逼京城。高祖起义信都,世隆等知子如与高祖有旧,疑虑,出为南岐州刺史。子如愤恨泣涕自陈而不获免高祖入洛子如遣使启贺仍叙平生旧恩寻追赴京以为大行台尚书天平初年,除左仆射,与侍中高岳、侍中孙腾、右仆射高隆之等共朝政,甚见信重。高祖镇晋阳,子如时往谒见,待之甚厚,并坐同食,从旦达暮,及其当还,高祖及武明后俱有赉遗,率以为常。 子如性滑稽,不治检裁,言戏秽亵,识者非之。而事姊有礼,抚诸兄子慈笃,当时名士并加钦爱,世以此称之。然素无鲠正,不能平心处物。世宗时,中尉崔暹、黄门郎崔季舒俱被任用。世宗崩,暹等赴晋阳。子如乃启显祖,言其罪恶,仍劝诛之。其后子如以马度关,为有司所奏。显祖引子如数让之,因此免宜。久之,犹以先帝之旧,拜太尉。齐天保三年十二月廿五日,以疾薨于邺城,时年六十四,谥曰文明。 (节选自《北齐书·司马子如传》) 1.对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如愤恨/泣涕自陈/而不获免/高祖入洛/子如遣使启贺/仍叙平生旧恩/寻追赴京/以为大行台尚书/ B.子如愤恨/泣涕自陈/而不获免/高祖入洛/子如遣使/启贺仍叙平生旧恩/寻追赴京/以为大行台尚书/ C.子如愤恨/泣涕自陈/而不获免/高祖入洛/子如遣使/启贺仍叙平生旧恩/寻追/赴京以为大行台尚书/ D.子如愤恨/泣涕自陈/而不获免/高祖入洛/子如遣使启贺/仍叙平生旧恩/寻追/赴京以为大行台尚书/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昌,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年号的使用始于汉武帝。 B.黄门郎,又称黄门侍郎,为供职于宫门之内的郎官,是皇帝近侍之臣,可传达诏命。 C.崩,古代帝王、王后、侯王的死叫“崩”,大夫的死叫“卒”,士的死叫“不禄”。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子如能言善辩,擅于分析形势。他能说会道,多次被尔朱荣派去京城禀报情况;尔朱世隆逃出京城后想北归,他分析北归与回京两种情况,劝服他率兵攻击京城。 B.司马子如重情重义,不顾个人安危。他曾投靠尔朱荣并受到重用,在尔朱荣被诛杀时,他从宫中直接奔到尔朱荣家,抛弃自己的家带着尔朱荣的妻子儿女等人逃出京城。 C.司马子如喜好交游,高祖待他深厚。他喜欢和豪杰结交,和高祖情分匪浅;高祖镇守晋阳时,他前去投靠,和高祖一起吃饭,整日长谈,受到了高祖的礼遇。 D.司马子如言行放诞,非常照顾家人。他生性善辩,行事不加以检点节制,受到人们的指责:但他侍奉姐姐、教养子侄都十分尽心,当时名流和世人因此称赞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葛荣之乱,相州孤危,荣遣子如间行入邺,助加防守。 (2)其后子如以马度关,为有司所奏。显祖引子如数让之,因此免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张判官赴河西 王维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动。 见逐张征虏①,今思霍冠军②。 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 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注释)①张征虏:张飞,三国蜀将;②霍冠军:霍去病,西汉名将。 1.下列对原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一反送别诗凄悲的基调,豪情满怀,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格调相似。 B.诗人认为戍守边关,建立军功主要目的是要保卫国家,报效祖国,而非追求功名利禄。 C.诗人借用张飞被封征房将军、霍去病被封冠军侯之典,旨在表达自己渴望出征之愿。 D.尾联写张判官身负长剑,突出其慷慨赴边的英武,诗人高歌相送是对友人出塞的激励。 2.请结合全诗分析“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的作用?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人教版考生作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遥想公革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我们通过对数据库内100多家GDP总量较高的城市进行分析,并将各城市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值作为外来人口数量,可得中国外来人口总量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和深圳,外来人口比重占比最高的前三位城市分别为东莞,浏阳和深圳。 当外来人口进入城市,他们丰富了城市的劳动力资源,不仅有助于壮大产业工人队伍。而且有助于缓解劳动力的供需矛盾。一座城市开放的程度越高,越是能够海纳百川,吸引各地优秀人才汇集。城市也将越具备活力。但同时,大量的外来人口也加重了城市的压力,也使得“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被提上了日程。 (摘编自202年11月27日福布斯中国网站) 材料二: 202年外来人口最多的七个城市 排名 城市 级别 省/直辖市/自治区 外来人口(万人) GDP总量(亿元) 1 上海 直辖市 上海 969.7 2828.7 2 北京 直辖市 北京 810.0 25669.1 3 深圳 计划单列市 广东 806.3 19492.6 4 东莞 地级市 广东 625.2 6827.7 5 苏州 地级市 江苏 386.5 15475.1 6 佛山 地级市 广东 346.1 8630.0 7 武汉 省会城市 湖北 242.8 11912.6 (截取自福布斯中文网) 材料三: 一线快递从业人员流失率高,供不应求。记者了解到,临近年关确实有很多快递员提前离职回家,给快递派送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离年关越近,将会离职的快递员也会越多,有可能会导致网购的年货送达没有以前那么顺畅。 解决快递员流失问题,企业仅靠春节,“双十一”等特殊节点“临时抱佛脚”提高员工待遇,恐怕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其实,快递员们的要求很简单:与付出相匹配的薪金、必要的社会保障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通畅的职业上升通道,让他们能够快乐工作。 无论如何,快递企业要免受“用工荒”的病痛折磨,升级服务的同时完善行业用工制度,善待一线快递职工是企业必答之题。 (摘编自203年2月13日《劳动报》) 材料四: 春节到来。北京街头的人流车流日益稀少,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已经返乡,公交不挤了,道路不堵了,可不少人还没来得及享受“空城”带来的惬意,就不得不面临饭馆、商铺歇业、快递大幅“停摆”等诸多不便,“空城”,让人欢喜也让人忧,而这矛盾背后则反映出了城市迅速膨胀后面临的发展困境。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导致劳动力“候鸟式”大迁徙的根本原因是,外来人口没能够真正融入大城市,他们的“根”还在千里之外的家乡。 “基本公共服务未实现均等化,是阻碍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的主因。”苏海南强调,很多人还面临住房压力,看病难,子女就学难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一线城市春节期间的“空城”现象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大城市可以根据自身发展测算并设定一个人口红线,但更重要的是政府应将资源合理配置到二、三线城市乃至农村。让人们在二、三线城市或者农村就能找到用武之地,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苏海南说。 (摘编自201年2月7日新华网《北京春节遇“空城”烦恼?劳动力候鸟式迁徙待破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发现,开放度高的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大。这样的城市有活力,经济发展也好。 B.根据材料二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外来人口数量多的城市,GDP总量排名也会更高。 C.快递员春节返乡是过年时快递派送不顺畅的重要原因。大幅增加假期加班工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D.苏海南认为,要解决中国一线城市劳动力“候鸟式”大迁徙所带来的问题,需要创造条件让外来人口融入城市。 2.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的外来人口虽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也加重了城市的压力,所以对于外来人口已经很多的大城市来说。现在要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B.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外来人口的增加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这并不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城市级别对经济发展也有影响。 C.要解决城市迅速膨胀后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国家可以将资源合理配置在二、三线城市乃至农村,并为大中城市设定人口红线。 D.春节期间。外来务工人员大量离开北京。既给北京本地居民带来了一些平时没有的方便。也给他们带来了烦恼。 3.一线城市要留住外来人口,减少“空城”的烦恼,应该怎样做?请综合所给材料的内容概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夜行列车 胡炎 漆黑漆黑的夜,列车像一条泅渡的鱼,游向看不见的远方。 疲倦像一只无形的手,合上了一双双沉重的眼睛。几个精力过剩的民工,脱下臭烘烘的鞋子,两腿交叉盘坐在座位上,饶有兴致地打着扑克。间或有列车员走过车厢,逡巡着那些睡意蒙咙的旅客,提醒他们看好行李。 她也困了,不时迷迷糊糊地打一个盹。身旁,老伴儿歪着头已经睡熟了,嘴角垂下一条黏亮亮的口水,偶尔咂巴咂巴嘴,似乎在梦里尝到了什么美味。 她撩起襁褓的一角,婴儿,酣酣地睡在怀中。 手机震动起来:“路上没堵车吧?”这已经是老黑第三次询问了。 “堵车”,这是只有他们才能够听懂的暗语。 “没堵,准点到。”她答得心不在焉。 仿佛怕婴儿飞了,她下意识地把婴儿抱得更紧了些。此刻,她与婴儿似乎融在了一起,婴儿那娇嫩的肌肤似乎与她密不可分了。 “况且——况且——”车轮与铁轨,反反复复地重复着这个词,“况且”什么呢? 似梦非梦,恍惚中她好像已经回到了家乡,那皑皑雪山下古朴而贫穷的山村,山上的寺庙里,梵音袅袅,木鱼声声。缭绕的白云间,回荡着天籁般的歌声。可是,那歌中所唱,她此刻居然记不清了。 漆黑漆黑的夜,列车像一只不安的鲸,狂躁地扑向无边的黑暗。 “哇”的一声,婴儿突然哭闹起来。、地-个激灵坐直了,掀开襁褓,婴儿的小睑通红通红。是饿了吗?可是,她的胸脯是干瘪的?她慌忙把备好的奶嘴塞进婴儿口中,但婴儿摆脱了,哭声越来越大,仿佛要把人心撕碎了。 “怎么了?”老伴儿也给惊醒了,有些紧张地问。 她茫然地摇摇头,突然若有所悟,拿手试下婴儿的额头,火辣辣地烫? “天哪,孩子发烧了!” 老伴儿给这突然的变故搞得手足无措。旅客们纷纷醒来,那几个打扑克的民工扔下手里的纸牌,拿着仅有的一袋饼干簇拥过来。其他人也纷纷围拢上来,七嘴八舌地询问着婴儿的情况。 “没事,喂喂奶就好了。”老伴儿故作轻松地回答,一面向她使着眼色,示意她赶快离开。 她抱起婴儿,向大家讪笑着,贼一样躲进了卫生间。老黑的电话又来了,显然,他听到了孩子的哭闹声:“怎么回事?” “孩子病了,烧得很厉害。”她的声音有些发抖。 “笨蛋,连个娃子都看不好!”老黑骂起来,“快捂住他的嘴!” 她哆哆嗦嗦地伸出手,捂在婴儿的嘴上。婴儿拼命地转动着脑袋,两脚狂乱地蹬着襁褓。她的心一阵战栗,手不自觉地松开了。 “怎么还没捂住,没用的东西!” “孩子……孩子会憋死的。”不知为何,她的泪潸然而下,沿着深深的皱纹,冰凉地滑下面颊。 “他不死,大伙儿都得死!”老黑气急败坏了,“动静这么大,早晚得出事。给老子听好了,这单生意废了,把这鬼娃子给我隔窗扔出去!” 她愣着,像一截枯木。 “听好了,敢连累了老子,今晚就让你老娘上西天!” 她的头一阵荤眩,趔趄了一下,差点跌倒。她想到了卧病在床急等救治的老娘,想到了一脸苦相还在打光棍的儿子,想到这是人贩子老黑交给她做的第一单活儿,想到婴儿那痛不欲生的年轻的妈妈…… 在婴儿已经沙哑的哭声里,她咬咬牙,狠狠地关掉了手机。 敲门声,一声紧似一声。她仰起头,长舒一口气,然后,打开了卫生间的门。她看到了旅客们关切的眼神,看到了面色煞白的老伴儿,也看到了神情冷峻的列车员和乘警。 她跪下了,嘴里只有四个字:“救救孩子!” 列车,停靠在灯火通明的小站,一辆120急救车,一辆闪着警灯的警车,静静地停在站外。 “老伴儿,回家了。”她说。 漆黑漆黑的夜里,她觉得自己像一只乌,穿过黑色的迷雾,飞向遥远的黎明。她真真切切地听到了萦回在雪山上的歌声: 圣洁的雪山啊 离太阳最近的地方 我追逐着飘扬的经幡 回到梦中的家乡…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题目中,“夜”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列车”是故事展开的动态场所,特殊的环境有利于营造特殊的故事氛围。 B.小说运用对比手法。面对生病的孩子,车上旅客十分关心,“老黑”却是冷酷无情。 C.“救救孩子”一语是小说的关键,它不仅表现出女主人公人性的复苏,也是使孩子转危为安、使主人公自己重返故园的关键。 D.小说运用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在环境烘托、彼此衬托中,完成了一组人物群像的塑造。 2.请简要概括女主人公的形象特征。 3.小说以歌词收束全篇,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四、语言运用。(12分) 下面的广播稿在得体、语法、标点等方面有4处错误,请找出错误并修改。 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翌日,中国政府就开展救援行动。(中国向尼泊尔派出62名救援队员,并安排4架次包机运送价值320万美元的救援物资。)中国民众也积极伸出援手。在震灾一周内,有近26万中国民众通过互联网向尼灾区捐助善款。截至目前,尼驻华使馆已募捐到40万美元的民间善款。 五、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阿西莫夫是一位因一生共创作了470部著作而享誉世界的科普学家。1958年,他毅然告别了讲台和实验室。“做我想做的事情,而不一定是最好的事情。”这是他放弃教授职位的理由。有的人说阿西莫夫“自我膨胀的像纽约帝国大厦”,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而“毫不谦虚”。对此,他说“除非有人能够证明我说的仿佛很自负的事情不属实,否则我就拒绝接受对我所谓‘自负’的指责。而事实上,阿西莫夫在治学上是很严谨的,在为人方面也是善于自我约束的。 著名足球教练穆里尼奥也是这样的人。每次和欧洲大牌俱乐部签约或进行大型比赛时,穆里尼奥总是口出狂言,甚至是出言不逊,因此人送外号“狂人”。然而在赛场外狂放不羁的他,在赛场上却非常严肃认真,善于自我约束,有自己的战术体系。相继带领切尔西、国际米兰取得欧洲俱乐部至尊荣耀,如今他又以狂傲的姿态涉足皇家马德里俱乐部,期待另一个辉煌。 约束自我和张扬个性在阿西莫夫和穆里尼奥身上都有体现。约束个性和张扬个性之间是不是必然的对立关系呢?相互之间是否有可能协调一致呢?请以“约束自我与张扬个性”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 1、B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考试大纲》中规定的病句的六种类型:语序不当、当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主干:看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句式的混用、语序是否恰当、有无逻辑错误、句式杂糅等。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 A项,语序不当。应将“尽管”调至句首,因为整个句子是两个主语,一个是“创业的道路”,另一个是“发展的趋势”。主语不同,关联词应该放在主语之前。 C项,成分残缺。“奠定”后缺宾语,故在“学科”后边加上“基础”。 D项,递进关系不当。句子应该体现出由弱到强的意味,即 “不只是素质道德层面的瑕疵,而且是危害公共安全的问题。” 故选B。 2、1.D 2.A 3.B 【解析】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答词语题,第[0-9]{1,}.(9分)[0-9]{1,}.(9分)[0-9]{1,}.(9分)然而然地产生。情不自禁:意思是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这里形容司机随性地开口唱歌,并不是形容感情激动,所以用“油然而生”更贴切。第3空,不胫而走:形容没有腿却能跑,多指消息无声地散播。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这里形容的是歌曲流行,不是形容东西不见了,所以用“不胫而走”更贴切。第4空,浑然一体:多指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这里形容民间歌曲和艺术歌曲融合成的整体境界,所以用“浑然一体”更贴亲切。故选D。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本题中“王洛宾一边跟着哼唱,一边快速记谱……( )。那时候,他还没到过新疆,更没见过达坂城的姑娘”,这句话的主语是王洛宾,因此,中间补写的句子也应该以王洛宾为主语,由此排除C项和D项。“筛选”“提炼”两个词语,根据递进关系,“从原始乐句中”只能先进行筛选,再对剩下的进行提炼,由此排除B项。故选A。 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A项,“原因是”和“造成的”杂糅;结构混乱; C项,“他自己将真正融入了”语序不当; D项,“他将自己真正走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中”,结构混乱; 故选B。 3、C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音并正确书写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平时加强对字音、字形的积累,注意区分多音字、形近字等,同时注意音形义相结合来加强记忆。 A项,“玩”应为“顽”,“斯”应为“厮”,故A项错误。 B项,“擂”正确读音为“léi”,“杖”应为“仗”,故B项错误。 D项,“冗”正确读音为“rǒng”,“烦”应为“繁”,故D项错误。 故选C。 4、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活用。选项中,B 名作状;A.CD都是名词作状语。 点睛:名词作状语是词类活用中最常见也是最复杂的一种语法现象。一般而言,名词在现代汉语中放在动词的前面,构成主谓短语作主语,或者是放在动词的后面构成动宾短语,作动词谓语的宾语,而状语一般由形容词、副词充当。但在文言文某些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它不是动作行为的实施者,而是对动作行为起着直接的修饰限制作用,从而担负起形容词、副词的语法功能,充当了动词谓语的状语。名词作状语有的很富有修辞色彩,了解这种语法现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句意。 名词作状语,简称名作状。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其他名词一般是不能独立作状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却是很普遍的。 5、D 【解析】 此题考查语句连贯的能力。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解答语句衔接题,要先将题目所给语段读懂,明白其语境;然后再仔细研究题中六句话内部的逻辑关联,弄清其先后顺序。 前句是“一带秋水被微风吹皱”,所以紧跟第④句,“江面平中带鳞”中的“鳞”是指秋水被吹皱,所以排除了A、B;⑥“肥厚的叶子已开始零落”与③“偶有飘落江里的叶”是明显的前后对应,所以排除C。 故选D。 排序题中的标志性语言有: ①互相呼应关联词语:复句中的分句与分句之间有并列、转折、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若注意不到这一特点,将破坏分句问的逻辑联系,并造成结构混乱、语序不当,从而影响句意的连贯。 ②暗示性词语:换句话说、同时、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首先、其次、再次、先前、后来、过去、现在、将来、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诸如此类、所谓、例如…… ③能串联文意的指代性词语、副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 ④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等。 二、古诗文阅读(共38分) 6、1.A 2.C 3.C 4.(1)葛荣叛乱时,相州孤立无援,、形势危急,尔朱荣派子如从小路进入邺城,帮助加强防守 (2)后来子如骑马过关,被有关部门官员弹劾,显祖叫来子如责备他,他因此被罢免了官职。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比较选项断句异同处,再结合人名、地名、官职名以及动词、虚词、特殊句式和句间逻辑关系来断句。 比较四个选项,只有两处断句不一致。依据“高祖入洛”,故“子如遣使”的目的应为“启贺”,故断句为“子如遣使启贺”,排除BC;依据“以为大行台尚书”应该是高祖任命子如为官,且是子如入京后发生的事情,而子如入京是“遣使启贺”后不久发生的,故可断句为“(子如)寻追赴京”,故排除D;故选A。 2.本题考查了解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包括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等方面。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文本内容,对选项做出判断。 C项,“侯王的死叫‘崩’”错误,侯王死叫“薨”。故选C。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正确解答这类题,需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仔细进行对照,一看人,二看事,三看时和地。主要注意人物概括不准、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评价理解失当、文本评述失据等问题。 C项,“他前去投靠”错误,依据第二段“高祖镇晋阳,子如时往谒见,待之甚厚,并坐同食,从旦达暮,及其当还,高祖及武明后俱有赉遗,率以为常”可知,子如只是经常去拜见高祖,而不是“投靠”,故选C。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乱:叛乱;间:抄小路,从小路走;入:到;加:加强。 (2)以:用;度:度过;有司:有关部门、有关官员;为……所:引:找来、叫来;被;。让:责备。 翻译句子之前,应先明确翻译的要求,即信达雅。然后把句子代入文中,做如下分析:有无特殊句式,有无专有名词(尤其要注意人的名字,因只有名没有姓,易被当做实词翻译),有无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通假等现象,理解大意,最后逐字进行对译。 译文: 司马子如,字遵业,河内温地的。 子如年少时机敏,能言善辩,还喜欢交结豪杰,尤其是依托高祖后,两人的情义更是深重。孝昌中,北州沦陷,子如便携妻带子南逃肆州,受到尔朱荣的厚待。尔朱荣知道子如长于明辩,能分析形势,多次派遣他赴朝廷禀报情况,任务完成得很好,孝庄帝也曾接待过。葛荣叛乱,相州孤立无援,尔朱荣指令子如从小路赶赴邺城,助相州刺史防守。平定葛荣之乱,晋爵为侯。元颢进据洛陽后,人心动摇,朝廷认为子如曾防守过邺城,在当地极有威信,就命令他行相州刺史事。元颢被平定,子如被征召为金紫光禄大夫。 尔朱荣被朝廷处死之前,子如知道事情会马上恶化,急忙溜出宫来,跑到尔朱荣家,带着尔朱氏的妻、子及尔朱世隆等逃出了京城。世隆想返归北地,子如不同意,说:“如果想逃往北方,恐怕变故会接踵而至,不如兵分两路,一路把守河桥,另一路直扑京城,出其不意,极有可能使敌溃散。假若未能随心所欲,但也很好地显现了自己的力量,集中了人们的视线,使其惧怕我的威势。”这样世隆就依子如之计进逼京师。高祖于信都举起义旗,尔朱世隆知子如与高祖关系密切,猜忌他,让他出任南岐州刺史。子如愤慨,痛哭流涕陈述自己不能赴任的理由,但是没有得到朝廷的批准。高祖进占洛陽,子如打发人带着礼物祝贺,还叙说两人往日的友情。很快被朝廷召回京师,任命为大行台尚书。天平初年,拜左仆射,与侍中高岳、侍中孙腾、右仆射高隆之等人共同执掌朝政,因而甚得皇帝信任。高祖镇守晋陽,子如经常前去拜谒,所以高祖待他甚厚,并和他同桌吃饭,从早晨一直交谈到晚上,当他动身返京时,高祖和武明皇后都有馈赠。每次都是如此。 子如幽默滑稽,说话不加裁剪,有时很是下流肮脏,因而受到了一些人的非议。不过,他侍奉其姊甚为殷勤,抚育诸兄之子女极其慈爱,故得到当时名流的称颂,人们自然地引作了榜样。子如一向不耿直,也就不能平心待物。世宗时,中尉崔暹、黄门郎崔季舒等人均受重用。世宗驾崩后,崔暹等前往晋陽,子如趁机向显祖进言,诉说他们的罪恶,请求将其诛杀。不久,子如骑马过关,被有司劾奏。显祖多次责备子如,于是子如的官职就被免掉为宜。过了许久,朝廷认为子如为先帝的旧臣,就拜他做了太尉。齐天保三年十二月廿五日, 因病而死于邺城,时年六十四,谥号文明。 7、1.C 2.①白雪皑皑,蓬草纷飞,黄沙弥漫写出边塞环境的恶劣,突出友人保家卫国的决心.②营造了塞外苍凉雄浑的意境,为后文张判官慷慨赴边做铺垫,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赴边报国的情感。 【解析】 1.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结合诗歌分析,把握正误。 C项,“旨在表达自己渴望出征之愿”错误,这首诗“送张判官赴河西”,是诗人送别朋友的一首诗,诗人借用张飞被封征房将军、霍去病被封冠军侯之典,旨在表达希望朋友能够像张飞和霍去病一样立功边塞,名垂青史。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诗句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结合全诗分析‘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的作用”,然后理解诗句内容,结合全诗,分析表达了什么情感。“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平旷的沙漠与远山的白雪连为一体,表现了沙漠的辽远开阔,无边无际,突出边地的荒凉阴冷。风卷蓬草,吹人云天,黄沙飞扬,昏天暗地,写出了边塞低沉凄冷之景。两句写尽了环境的恶劣。为后文张判官慷慨赴边做铺垫,尾联“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你身靠长剑,情绪激昂,我为你高歌一曲,以壮行色。这是作者送友人出征之作。上句写友人赴边时的英姿,下句写自己送行时的豪情。这里没有叮咛周至之语,也不见留恋顾盼之态,字里行间充满着慷慨报国的意气和祝友成功的深情,在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8、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 人比黄花瘦 梧桐更兼细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吴钩、栏杆、惊涛、初嫁、金戈、蓑、萧瑟。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9、1.B 2.C 3.①企业要提高员工待遇,完善用工制度,要给员工发展空间。②社会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除外来人口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融入城市(注意“综合所给材料”,从“企业”和“社会”或“政府”两方面回答。)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以及图表转换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表文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B项,“外来人口数量多的城市,GDP总量排名也会更高”说法过于绝对化,材料二图表只是对202年外来人口最多的七个城市的GDP进行统计,统计表只能说明一般情况下是外来人口数量多的城市,GDP总量排名也会更高,并不能说明全部是改情况。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