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幼儿园艺术教案——洛阳牡丹花画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艺术领域教材第四章《美丽的花卉》第三节《洛阳牡丹花画》。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洛阳牡丹花的外形特征、色彩搭配,学习使用水彩颜料绘制牡丹花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洛阳牡丹花的文化背景,知道牡丹花的外形特征和色彩搭配。
2. 学习使用水彩颜料绘制牡丹花的基本技巧,提高幼儿的绘画表现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牡丹花的外形特征描绘、色彩的搭配。
重点:掌握水彩颜料的使用方法,绘制出具有美感的牡丹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牡丹花实物或图片、水彩颜料、画纸、画笔、调色盘、湿巾、抹布。
学具:水彩颜料、画纸、画笔、调色盘。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展示牡丹花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牡丹花的外形特征,讨论牡丹花的颜色和形状,激发幼儿对牡丹花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
讲解牡丹花的文化背景,强调牡丹花的外形特征和色彩搭配。现场示范如何使用水彩颜料绘制牡丹花,讲解画笔的使用方法和调色技巧。
3. 幼儿实践(10分钟)
幼儿根据示范,自行使用水彩颜料绘制牡丹花。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
教师提供牡丹花范画,让幼儿进行模仿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幼儿的绘画技巧,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
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欣赏、评价。教师对幼儿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
1. 牡丹花的外形特征和色彩搭配。
2. 水彩颜料的使用方法和调色技巧。
3. 绘制牡丹花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课后尝试绘制一幅牡丹花作品,注意颜色搭配和外形描绘。
答案示例:
1. 牡丹花的外形特征:花瓣丰满、层次分明,花蕊呈圆形。
2. 颜色搭配:可以使用红色、粉色、黄色等鲜艳的颜色。
3. 绘制步骤:先画花蕊,再画花瓣,描绘细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牡丹花的绘制技巧掌握程度,以及对颜色搭配的运用。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其他花卉的绘画技巧,培养他们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组织一次户外写生活动,让幼儿亲近大自然,描绘美丽景色。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牡丹花的外形特征描绘。
2. 色彩的搭配。
3. 水彩颜料的使用方法。
4. 教学过程中的示范和指导。
一、牡丹花的外形特征描绘
牡丹花的外形特征是绘制过程中的重点,包括花瓣、花蕊和花托的形状、大小和层次。在教学中,教师需详细讲解并示范:
1. 花瓣:花瓣丰满且层次分明,通常分为内外两层。内层花瓣较小,外层花瓣较大,呈波浪状或螺旋状排列。
2. 花蕊:花蕊位于花朵中心,呈圆形或椭圆形,可用深色水彩颜料描绘。
3. 花托:花托为花朵的支撑部分,形状呈杯状或碗状,可用绿色水彩颜料描绘。
二、色彩的搭配
1. 颜色选择:选择鲜艳、对比明显的颜色,使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
2. 色彩搭配:根据牡丹花的实际情况,指导幼儿进行色彩搭配。例如,花瓣可以用红色、粉色、黄色等颜色;花蕊可以用深色如棕色、黑色等;花托和叶子可以用绿色系。
3. 渐变色:在花瓣的颜色过渡部分,可以使用湿画法进行渐变色的描绘,使画面更加自然。
三、水彩颜料的使用方法
1. 调色:指导幼儿如何将不同颜色的水彩颜料混合,调配出所需的颜色。
2. 画笔选择:根据绘画对象的大小和细节程度,选择合适的画笔。
4. 湿画法:在绘画过程中,运用湿画法描绘花瓣的渐变色,使画面更加丰富。
四、教学过程中的示范和指导
1.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牡丹花的绘制过程,包括画笔的使用、颜料的调配和画面的构图。
2. 指导:在幼儿实践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幼儿的绘画进度,解答他们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鼓励:对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时,语言要清晰、简练,语调亲切、生动,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示范过程中,语速适中,边示范边讲解,确保幼儿能听懂并跟随操作。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牡丹花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详细讲解牡丹花的外形特征、色彩搭配,现场示范绘制技巧。
3. 幼儿实践:10分钟。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幼儿自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提供范画,让幼儿进行模仿练习,巩固所学。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三、课堂提问
1. 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提问幼儿关于牡丹花的外形特征、颜色等问题,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
2. 在示范过程中,适时提问幼儿,了解他们对绘画技巧的掌握情况,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牡丹花,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其美丽,激发绘画兴趣。
2. 讲解牡丹花的文化背景,提高幼儿对绘画对象的认知。
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方面
1. 是否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保教学内容难度适中?
2. 教学内容是否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方面
1. 是否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示范,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
2. 是否给予幼儿充足的实践时间,让他们在操作中巩固所学?
三、课堂管理方面
1. 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保证了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
2. 是否关注到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四、教学效果方面
1. 幼儿对牡丹花的绘制技巧掌握情况如何?
2. 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是否表现出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